雞條學進化論:寶藏節目的精髓,從來不在於劇情反轉

2021-02-16 高能E蓓子

最近虞書欣成了我的快樂源泉,翻跟鬥卡住的動圖,我也就看了五十遍吧。

為難欣欣子的綜藝叫《極限挑戰寶藏行》,都是雞條,加了三個字,就進化到讓人看了想吃東西想剁手想「說走就走」——

建議改名《雞條吃播》或《雞條種草大會》,直接solo出道。


雞條男團遇上小作精,有點意思

也是沒想到,真有一個節目會讓嘉賓穿著睡衣、踩著酒店拖鞋就出發……

事情是這樣的,這期節目沒抽到「可穿衣服」選項的明星,只能穿著睡衣出遊……

但是,萬事皆可用(有限的)錢解決!

結果小嶽嶽成為全場套路MVP,抽中250元還哭窮,告訴大家自己只有50塊……欣欣子完美上當。

再是空手套白狼,買個車票,向袁弘說自己沒錢。轉頭以後步伐越走越慢,等到袁弘問起,非常有茶藝味地說了一句:「我沒錢不就只能借嗎?」

袁弘心軟:「我來吧。」一百元車票就此被小嶽嶽坑走。

拿著袁弘的啟動資金,小嶽嶽又將手裡的車票成功賣給了虞書欣和任嘉倫。

此處應有數學題:嶽雲鵬有250元,給虞書欣50元,袁弘送了一張100元車票,他將手裡兩張車票以100元一張賣給虞書欣和任嘉倫,請問嶽雲鵬賺了多少錢?

帶著錢,大家要去商場購物,花錢就可以換掉睡衣了。

沒想到雷佳音和節目組軸上了,和賈乃亮一拍即合,決定全程穿睡衣!

那錢用來做什麼呢?來給自己增加「氣質」。

比如,買個花瓶(?)

再買個「出入平安」地毯,穿睡衣也要走最秀的秀。請欣賞大明星的時髦打開方式:

還非要帶上紅酒杯,美其名曰:生活需要儀式感。

結果這倆酒杯成功打贏小嶽嶽套路,全程都在搶鏡。

只是坐個車(車後還拉著羊),也要在插著假花的花瓶面前來個搖晃的紅酒杯……別說,在這個廉價好笑的場景裡,我還真get到一點公路電影的落魄和自由。

聽個許巍,還要在歌裡加戲dilililili……「迪麗熱巴」,氣氛二人組人設永不倒。

但吵吵鬧鬧的嗩吶男團遇到小作精虞書欣,也難免流露出一點人間溫情。

比如拔河環節,雷佳音、賈乃亮、袁弘三大猛男就表示讓一讓女孩子,給她更有利的地形,卻忽略了她的搭檔裡有小嶽嶽……

結果小嶽嶽一上場小宇宙爆發,一拖五帶飛隊友,還順便拉倒對面仨猛男,最後一輪賈乃亮直接被甩飛在一邊,全程懵X。

唯一的女孩欣欣子柔柔弱弱又愛發嗲,沒想到拔河起來也拼盡全力,不嬌氣。

滾鐵翻不過去也沒放棄,一次一次重新來,最後還是套路王·嶽出手,硬把欣欣子給拖過去。

這群人體育精神、娛樂精神、綜藝效果真的都非常到位。你看欣欣子唱《吉祥三寶》,多做作~可雷佳音和賈乃亮也欣然欣化,三位一起做作表演,像極了被女兒帶跑偏的老父親……

本來以為小作精和新版嗩吶男團會水土不服,沒想到卻和大家碰出了神奇的化學效果,這期嘉賓的適配程度拉滿了!

所以,花式混搭的雞條團,反而更有驚喜?

走過節目組的滿滿套路,雞條卻超進化了?

說實話,作為《極限挑戰》的老觀眾,本以為經過這麼多季節目組的折騰,已經可以從花式套路裡摸索出一點經驗。就像任嘉倫,才錄了幾期,猜信封抽答案的時候已經學會了拆解節目組的套路。

但沒想到的是,做了六年的雞條,竟然用整個節目的額度,給自己來了一次節目形態上的「超進化」。

這就挺有意思了,來研究一下「雞條學」。

 

1.直播帶貨哪家強,雞條種草於無形

還記得第六季雞條剛播不久,我們就寫了嗩吶男團和薇婭PK帶貨的名場面:頂流主播遇上最吵嗩吶男團,竟然帶得動貨?

一開始他們對直播帶貨還一無所知,一秒賣空更讓他們懷疑是不是真的有人買……

好不容易整明白「直播帶貨」這回事,真需要扶貧帶貨的「寶藏行」系列卻沒有天天搞直播了。

因為他們開發了新招式——化骨綿綿掌!直接把節目當成一大型帶貨直播間,利用嗩吶男團的帶貨天賦,將帶貨化於無形之中。

他們依然很吵,看到羊肉串就走不動道,邊吃還能一邊大喊大叫,嗩吶男團的音量就沒調低過,真人reaction直接展示了土特產到底好不好吃。

暴風吸入,多香↓

郭京飛吃瓜,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瓜軟糯香甜……

不需要動不動喊「上連結」,也沒有給商品詳細背書,直接展示嘉賓最真實的反應,才是最好的帶貨口號。

有一些看起來好像在整人,楊超越隨手抓的巴楚蘑菇就要六百,氣到妹子站起來討價還價,可導演組一解說全場才懵掉——那蘑菇市價一公斤要一萬人民幣!

這草種得結結實實,連價格都給大家整明白了。

不止食物,大部分做任務的過程中,也會給當地特色工藝品一個露臉機會,帶貨還附帶「漲知識」。

比如蛋雕,其實是臨夏的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格裡拉,除了松茸,還有黑陶工藝。

而且真·直播的形式節目也沒放過,第四期和央視合作賣書,任嘉倫的「只要199」一喊出來,很有直播間內味兒了!

所以說,不怕明星帶貨,只怕帶得尷尬。

而雞條的方式就很聰明,沉浸式帶貨,有吃有玩,偶爾還給你講「背後的故事」,不需要強行吆喝,可看了你會很自然地被種草。

2.直播不如吃播,舌尖上的雞條太撩人

雞條寶藏行最有毒的地方,大概就是大晚上還經常給我們放吃的。

「趁熱吃就是對食物最大的尊重」這種字花,真的過分。‍‍

‍基本上這節目和‍《舌尖上的中國》的區別,就差那熟悉的BGM和旁白了。

‍從食物的萌芽開始,節目組就安排了雞條團通過遊戲‍模式來花式get食物‍。不同地區的美食有不同呈現,手工捏制的糌粑就讓嘉賓團互相為對方捏制……

看這個拍攝手法,是不是更像了

需要現採摘的松茸就和當地人一起去山上尋覓,還順帶科普了一把如何正確採摘松茸,仿佛來到了熟悉的舌尖環節——「上等的食材需要新鮮的採摘,松茸多生長在樹木根部」。

揭秘食物的前世今生自然也少不了從採摘到炒制再到成型的整體環節,蹲在地裡唱著山歌採摘金銀花,忽略這些明星臉,這就是可以放進紀錄片的勞作現場。

至於沒到時節不能採摘的土豆就用玩掃雷的方式介紹土豆,整個過程變得好玩又搞笑。同時觀眾也能感受到節目對當地食材的尊重,這些真實細節,或比「綜藝感」來得更打動人。

每次的食物大作戰都來之不易,要付出汗水也付出錢,吃起來更香了。連最常見的土豆蘑菇我也看得香,更別說虞書欣花錢都要吃的草原牛骨髓了,大晚上直接把我看餓了。

這些場面,也我想起第一季的時候,黃渤和黃磊在青島用小茶壺煮蛤蜊的場景。同樣是吃地方美食,節目組還神奇地給這段配上了舌尖的音樂,搞笑的畫風中透露著一丟丟辛酸。

一對比,你會發現,雞條真的進化了。在食物的發源地品嘗最原汁原味的特色美食,也會用遊戲的方式去了解食物從生到熟的一生,披著雞條的皮,內核卻是《舌尖》的食物理論。

在這裡,《舌尖》有多動人,雞條裡的食物也有多動人。

 

3.吃播不如打卡,vlog也要安排上

 


很流行的「打卡」網紅景點模式,節目也get到精髓了。給雞條團安排了旅遊打卡模式,但形式更好玩也更接地氣。

直接拍大合照太無聊,打卡之前先來一輪小遊戲熱身,綜藝效果先安排上。

說是「打卡」,大家玩的卻不是所謂XX網紅店,而是日常不太有機會接觸到的人事物。

比如甘南大草原就有刺激的跑馬接力賽,沒想到圍觀完賽馬,節目組竟然要求明星坐馬參加參賽……

所以你可以看到第一次騎馬,在馬背上瑟瑟發抖,哭著喊媽媽的虞書欣↓

但事實上,這只是一次體驗。為了安全節目當然不會真的要明星騎馬搞接力賽。

可是只有真切體會過騎馬的刺激感,最後在馬場前的打卡才不僅僅是打卡,而是一種經歷過後的旅行定格。

還有雷佳音和賈乃亮貫穿全程的紅酒杯,在甘南吃燒烤竟然也用上了,沙雕儀式感看得我莫名種草,想在甘南來個同款「法餐」。

以及各種有趣「意外」,比如穿著酒店拖鞋的雷佳音,拍照時就因為拖鞋太滑,拍出奇形怪狀的「大片」……

這些vlog式的記錄拉近了美景和觀眾的之間的距離感,網紅點打卡不只有高大上的美景,旅途中的狼狽和快樂,同樣也傳遞給了觀眾。

 

從睡覺、穿衣、採購、自駕……和普通人旅遊沒有差別的行程安排,到最後呈現出來,大家看到美景那種驚訝,完完全全就是發自內心的了。

它是節目組安排的「網紅地」打卡,也是我們可以直接全盤copy的打卡方式。用這種方式推廣各地旅遊資源,倒也很妙。

看到這裡,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節目給人驚喜,真的是因為換嘉賓嗎?

倒也不是,從最早的「男人幫」,到現在節目嘉賓已不止換一輪了。

一開始純玩遊戲,搞心機戰,更需要嘉賓之間有火花,所以雞條男人幫一直很穩,但套路玩多了觀眾也能猜到,所以沒有原班底,新嘉賓又需磨合,很多觀眾沒有耐心等節目成長。

而寶藏行系列則打破了原有雞條的純遊戲模式。

節目的真正「主角」,其實是所有需要扶貧、做公益、推廣的對象,只是他們被安排「植入」在各種任務線索中,需要明星自己去挖掘。

最後的舞臺,都是留給「主角」們的,他們可以是護林員、是山區孩子,是飽含村民希望的土豆和蘑菇,是那遙遠的大草原和一碗熱騰騰的酥油茶……

為了展示這些「主角」,節目的形態自然要升級變化,吃播帶貨打卡……做任務也是為主角服務,明星在節目裡倒變成了觀眾的眼睛,他們對未知的旅程(和套路)感到好奇,我們也會接收到這種好奇,才會一起探索下去。

所以,在雞條學的終極形態裡,好奇心才是最大的利器——

比起「我想看誰」,更有意思的是「我想看他們能帶我們看到什麼」,大家一起看山水看星空,更注重體驗感。嘉賓是張東升還是小作精,相對來說也不那麼重要了。

當然,不怕嘉賓沒綜藝感,最怕大家放不開。

在這點上,楊超越、虞書欣這樣綜藝感滿滿的元氣少女和嗩吶男團還是挺搭的,搞公益嘛,偶像包袱該拋掉還是得拋。

E姐結語:

幾年前我去過一次日本,轉機時隨便到最近的小鎮溜達,一圈溜達完,我只想感嘆:霓虹發展旅遊業,真的是「太會了」!

當地落花生最出名,走到哪都是一張張熱情的臉在給你推薦落花生;走到底是著名寺廟,路線都幫人劃好了,不看導航也可以盲到;只是一個下午就能走完的小地方,硬生生被包裝出一種很有辨識度的「小鎮味道」。

以至於很多年後我看到落花生,還會想起當時那個熱情滿溢的小鎮。

在中國很多地方也有它獨有的味道,比如近年柳州不遺餘力推廣螺螄粉也有奇效,現在一想到「柳州」倆字就差流口水了。

但還有更多地方人傑地靈,只是因為地勢偏遠或沒那麼多推廣資源,總沒被記住,一些地方甚至因此陷入貧困。

特別受疫情打擊,更多種植戶、養殖戶陷入困境,別說打品牌了,有些土特產連給人看到的機會都沒有,甚至有些地名,你可能聽都沒聽過。

在這個時候,一個做了六年的節目,能用它的大IP和一部分明星光環,來向這些小鎮小村、偏遠地區伸出援手,這種社會責任感就很難得。

更難得的是,節目並沒有因為做公益而刻意煽情,雞條精髓一直在,該作的還是繼續作。

只是在給人種草之餘,也潛移默化地給大家帶來一個理念: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與其用明星光環號召捐錢捐物,不如幫有需要的人帶貨,帶給人一份長遠的希望。

這份希望,不一定是天降橫財,但能讓人有尊嚴地自力更生,也是讓孩子可以有受教育機會,能看到外面世界的希望。

最好吃的土豆和香菇,不應該被爛在土裡,它們應該被驕傲地打在公屏上,告訴全世界:這裡有最好的中國味道,能令你念念不忘很多年,值得你來走一趟。

從這個角度看,雞條有心,也用心了。

雞條之後,或許其他節目也可以考慮參考這種模式,做公益和綜藝感並不衝突。如果一個小鎮因為節目帶貨而成為「網紅」旅遊地,直接擺脫貧困,那這節目也功德無量了。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會看節目種草「同款」嗎?

來評論區說說吧~

上一篇:已婚男士,怎麼老有這麼多奇怪的「家屬」?

拓展閱讀:

頂流主播遇上最吵嗩吶男團,竟然帶得動貨?

看完這個節目,我宣布我的男神是小嶽嶽

上戲02級:雷佳音李念孫藝洲,這個班盛產低開高走的翻紅演員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愛看綜藝的甜辣醬&小椒,愛算數的春梅

責編:小椒     美編:樹懶

相關焦點

  • 雞條學進化論:寶藏節目的精髓,從來不在於劇情反轉
    ,就進化到讓人看了想吃東西想剁手想「說走就走」——建議改名《雞條吃播》或《雞條種草大會》,直接solo出道。「超進化」。這就挺有意思了,來研究一下「雞條學」。3.吃播不如打卡,vlog也要安排上很流行的「打卡」網紅景點模式,節目也get到精髓了。給雞條團安排了旅遊打卡模式,但形式更好玩也更接地氣。
  • 《最佳男友進化論》4月12日上映,「情感導師」鄭凱上線!
    電影《最佳男友進化論》劇照《最佳男友進化論》號稱年度最野喜劇,這咬詞用字還真是夠野的,好像還沒有過影片用「最野」來形容過自己。但仔細一想,這倒是和電影的劇情主題還挺契合的。而且前幾年在某綜藝節目因為「一個屁」而火上熱搜的他似乎也給他的喜劇標籤增加了幾分說服力。這一次主演的《最佳男友進化論》也將目光聚集在了容易搞出事情的伴郎伴娘團隊上面,畢竟伴娘團都是還沒結婚的小姐姐嘛,沒結婚就意味著還有機會,所以往往也就成了婚禮場上單身男士的首選目標。
  • 電視劇 愛情進化論(2018)全40集劇情觀看
    電視劇《愛情進化論》講述了一對相識於學生時代的朋友艾若曼(張天愛飾)和鹿飛(張若昀飾),在各自追尋自我和愛情的十年間裡,從青澀校園走入職場
  • 《愛情進化論》:進化的不只是愛情
    「知道」跟你談談,在《愛情進化論》裡,為什麼進化的不止是愛情。《愛情進化論》(影視劇照/圖)在《愛情進化論》中,張若昀飾演的鹿飛,一直暗戀張天愛飾演的艾若曼——兩人是同學兼「閨蜜」。《愛情進化論》之所以能夠引起共鳴,在於它傳遞出了一種更為獨立、更為包容、更為開明的情感觀和婚戀觀。偏見者眼中所謂的「剩女」是沒人要、不幸福、失敗,可實際上,她們當中很多人只是更自由、更獨立、更成熟,她們也並非排斥婚姻,她們只是不將就。「艾若曼們」的進化背後,是女權意識的覺醒、女性的獨立自主、女性積極參與工作以及社會地位的提高——這也是獨立女性思想的發展方向。
  • 《最佳男友進化論》:爛片圈錢進化論
    《最佳男友進化論》,無疑是個最生動的例子。截至4月14日9時30分,《最佳男友進化論》尚未開放豆瓣評分,4月12日上映的幾部新片裡,《我的寵物是大象》同樣沒有開放豆瓣評分,而《在乎你》為5.5分,《慾念遊戲》僅有3.3分據說,看完這部電影後,不少網友都在為主演鄭愷哀嘆:他是不是缺錢或者被綁架了,怎麼會接這種片?這顯然是多慮了。
  • 愛情進化論主題曲叫什麼 胡夏《愛情進化論》歌詞介紹
    鹿飛(張若昀飾)與艾若曼(張天愛飾)十年感情進化的細節將在今晚逐一披露,一段浪漫窩心的成長故事即將開演。  愛情進化論主題曲叫什麼 胡夏《愛情進化論》歌詞介紹­  已曝光的6支片花以接力的方式先後亮相,幾段感情遙相呼應,最終以主角鹿飛艾若曼走向彼此作為結束,至此,全部片花已形成一個圓滿的閉環。
  • 《最佳男友進化論》今映 徐冬冬化身戀愛菜鳥上演醜女大反轉
    今日,電影《最佳男友進化論》將正式登陸全國院線熱映,該片由鄭愷、徐冬冬領銜主演,張雨綺特別主演,影片不僅有經典港式電影的搞笑風格,更融入了喜劇新元素和新面孔,其中,「網大一姐」徐冬冬大改往日形象,化身戀愛菜鳥上演「醜女大反轉」戲碼;聽說這個勵志girl的愛情之路竟然套路滿滿?
  • 雙張卡司、新麗出品,《愛情進化論》為何難以成為內地版《我可能不會愛你》?
    已經是初老症狀的輕熟齡,職場、年齡、愛情婚姻等各方面壓力一起襲來,這是一場愛情的進化,同樣也是人生的進化——劇情梗概聽起來很有話題度和戲劇衝突,大有文章可作,同時,聽起來也很熟悉。8月2日,翻拍自《我可能不會愛你》的《愛情進化論》上線,頂著原作期待值壓力、張天愛張若昀雙張卡司、出品方新麗光環,在這個愛情劇大年中能否成就爆款?
  • 《蠢蛋進化論》,另一種1984
    這讓小編想起了一部老電影《蠢蛋進化論》,雖然電影的格調優點不太正經,不過放在這個時間點上卻非常合適,在這裡推薦給大家。高學歷高智商者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蠢蛋們卻瘋狂交配子孫繁盛,長此以往,豈不逆向淘汰?順著這個邏輯,影片推演出一個驚人的低智社會——人們的普遍智商降到及格線以下,五百年前的一個平庸廢柴冬眠醒來竟成了全世界最聰明的人。
  • 《少年進化論》大玩穿越 葉子淳化身科學家
    葉子淳  在這個炎熱的暑假裡,作為中國第一檔勵志偶像劇情類綜藝節目,《少年進化論》以其獨特的穿越劇情與綜藝式嘉賓採訪讓觀眾為之眼前一亮,而劇中五位少年的角色也一直為網友們所熱議。  生活中的葉子淳,不僅繼承了父親在配音方面的良好基因,還具有出色的演藝才能,他不僅唱歌演戲都很見長,還具有相當的搞怪功力,常常用誇張的表情和動作惹得觀眾哈哈大笑,在上期的節目中,他表演的一段銷魂性感舞蹈就讓科比直呼受不了。  在《少年進化論》中,葉子淳此次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出生於19世紀80年代的少年天才科學家Tiger。
  • 狼群不信進化論
    達爾文在創作《物種起源》時,必然已經想到,他的進化論會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但他絕不會想到,作為一個科學理論,進化論對後世的影響,已經超出了科學的範疇,甚至演變成為一種新的信仰。時至今日,進化論的科學性尚有爭議,例如進化論無法解釋史前生命大爆發。當然,有無數達爾文的擁躉者提出新的理論去豐富和完善進化論框架。但這已經無關痛癢,人們不會去在乎自己是上帝創造的,還是猴子變的。
  • 「進化論」的本質
    什麼是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進化就是生物在競爭當中,不是說誰更加強大就可以生存更久,而是以誰可以適應環境誰就可以活下去!所以一場生物大滅絕之後,最弱小的生物存活了下來。最強的恐龍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製片人黃瀾:《愛情進化論》的進化論
    昨晚,新麗出品的電視劇《愛情進化論》在東方、浙江兩大衛視,騰訊視頻、愛奇藝兩大網絡平臺開播。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製片人黃瀾撰文回憶創作歷程,抒發內心感悟。我去誠品書店逛逛,看到一本書,名字以《某某進化論》做結尾,我突然覺得可以把劇名改成《愛情進化論》,這更加符合我這個階段的愛情觀:愛,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 專訪|《其實你不懂進化論》作者史鈞:我們對進化論充滿誤解
    著名生物學家杜布贊斯基曾說過:如果不按照進化思想思考問題,生物學的一切將無法理解。有人把進化論稱為是最偉大的科學理論,是科學中的科學。西方科學精神的培養,很大部分得益於進化論的傳播。不過時至今日,人們對進化論的認知依然存在有不少誤區;即使是略微了解進化論的讀者,對這門學科的認知也還停留在經典進化論階段。
  • 《最佳男友進化論》無「進化」,亦無「最佳」
    《最佳男友進化論》已上映多天,影片中,被父母逐出家門的富二代範凡決定開辦一個"男神訓練營",幫助那些難能獲得愛情的單身狗們進化成"最佳男友"。一場婚禮上的"實踐教學"讓幾個徒弟都擁有了夢寐以求的真愛,但作為"專家"的範凡,自己的感情生活卻是一團糟。
  • 《愛情進化論》劇情尷尬?有理解現實的心,沒講好故事的力
    同樣是愛情題材,8月初首播的都市劇《愛情進化論》則多了一份對現實的理解,和對普通人感情狀態的關注。相比之下,在《愛情進化論》裡找糖吃可不大容易。因為一旦將目光聚焦在普通人身上,便更容易發現這個時代裡群體的焦慮和生活的不易。所以當《愛情進化論》選擇將理想照進現實,以男女主角為代表的30歲普通人群集體被聚焦,從他們的工作、家庭和感情當中,我們能輕易地反觀自己的人生,從而產生出不可名狀的焦慮。
  • 蠢蛋進化論 | 人類或許就是這樣「No zuo No die」的...
    還是將「老電影」《蠢蛋進化論》一口氣看完了。
  • 徐冬冬《最佳男友進化論》應該叫最佳女友蛻變記
    自由鄭愷、徐冬冬領銜主演,張雨綺特別主演的年度最野喜劇電影《最佳男友進化論》熱映以來,網絡點評不斷,引發熱議,而其熱議內容無非是影片劇情,說是最佳男友進化論,但不少網友表示,其實應該叫「最佳女友蛻變記」;原因無外乎是電影主題雖然是最佳男友進化論,但講述的卻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片中
  • 滿江的《進化論》到底進化了什麼?
    在聽滿江先生的新專輯《進化論再看到本次專輯名為《進化論》,我體會這其中的意義,更似是他之於之前 2.0 開始的逐步進化,比如到了 2.1、2.2 階段,等等。在《進化論》中的滿江,是以音樂與繪畫視覺,展現了自己曾經不同夢境中的畫卷,看似是個人化的內容,其實以表象映射本質,很多滿江所謂的夢境,譜曲寫詞成歌后,依然有著都市成年人們的生活縮影。
  • 《愛情進化論》 高能劇透.甜蜜片花
    一段預告片中,角色與功能逐一呈現,唯美愛情穿插生活百味,少年意氣溫存流轉時光,令觀眾賞心悅目的同時更多地期待起劇情的發展。《愛情進化論》縮影情感心結 精心質感照進暗戀者春天除了友情與愛情的抉擇上的展現,《愛情進化論》在劇情上也戳中「暗戀者」群體,運用光影和色調,描繪出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