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的煩惱

2021-02-22 抗推派的懵民

多得周杰倫一直不營業,最近瘋狂考古蘇打綠,然後發現有人在做吳青峰的歌詞解析,指路b站極北曉鷗。不知道別人怎麼想反正我是覺得看了很有意思哈哈,雖然我一直認可周杰倫說的「其實歌詞怎麼樣不是最重要的歌好聽就行了」。

好的終於進入正題,在看歌詞解析之前我聽了青峰寫給楊丞琳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看完解析之後才知道果然有一本這樣的書,看完了整本書有很多喜歡的段落,一下子不知道投稿去什麼bot,但是我又很想記錄下來,以下分享喜歡的段落。

我在這裡認識了不少人,但沒有誰成為我的知己。許多人毫不掩飾他們對我的喜愛,但我很疑惑,我不知道他們喜歡我哪一點,我不喜歡短暫的相處,縱使有歡樂也只會讓我更加悲傷。也許你很好奇這裡的人們是不是和其他地方的人們有些差別,我的答案會讓你失望,他們和其他所有地方的人沒一點差別,就像是機器製造出來的,一模一樣。大多數時間裡他們都在為了生活而勞作,其餘那一點點時間原本可以讓他們疲勞的身體和心靈得到休息,但是他們過不慣悠閒的生活,休息時間裡也在不停地找活兒幹。看來人天生就是勞碌的命。 

    他們無疑都是善良的人。我時不時會和他們聚在一起,盡情歡樂:大家圍在一起喝酒、聊天,各種美味佳餚隨意享用,偶爾也會大家結伴外出旅遊,或者舉辦舞會,這真讓我感到快樂;但同時我也發現自己的身體正在退化,力量因為無處釋放而變得萎靡不振,我不得不把這個令我尷尬的秘密隱藏起來。這真讓我感到難堪,我預料不到別人的反應,每個人都害怕其他人會對自己產生誤會,人就是這樣。 

 

自視甚高的老師們總以為學生們是一群幼稚無知的小孩,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些什麼;其實成年人和孩子們一樣,碌碌無為,看似每天都很忙,卻沒人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他們是一群毫無目標的蒼蠅,亂鬨鬨地到處打轉,在食物和金錢的周圍盤旋。殘酷的事實總是讓人難以接受,在我看來,這就是世界的真實寫照。 

    接著,一個年輕的農夫從酒館旁邊的房子裡走出來,開始修理那個曾出現在我畫作中的耕犁。我對他產生了好感,便上前和他攀談起來,沒多久我們就熟悉了。我得知他是在一個寡婦的家裡做活,女主人對他很不錯,年輕農夫滔滔不絕說了很多有關這個寡婦的事情,從言談中我就知道他已經愛上了女主人。女主人的前任丈夫對她很不好,離婚後她便打定主意不再嫁人。但我仍能看出農夫對她的痴情,他希望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女主人的賞識,希望自己的滿腔深情能被接納,那時他一定會竭盡全力讓她過得幸福,忘記以前的陰影。請不要覺得我很囉嗦,這些都是農夫的原話,我想讓你感受到他純潔、強烈的感情。如果我要完整地表達出農夫炙熱的情感,必須得具備最高超的描述技巧。但是,他那真摯、強烈的感情不是單調的文字所能表現出來的;即使是我的敘述也無法完全展現他的感情,只能讓你略知一二。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向我解釋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骯髒的,他在害怕自己的愛慕會給那位寡婦帶來不好的影響。農夫繼續說,她已不像以前那麼美麗,但他並沒有因此減弱對女主人哪怕一絲一毫的愛戀,在交談過程中,他的臉上始終洋溢著溫暖的笑容,這麼多年來我還沒見過像他這麼質樸、強烈的感情,甚至從未奢望能遇到這樣純潔的感情。我的心靈因為他的愛情故事而沸騰著,美好的事物總會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我發現自己也開始渴望擁有一份像他那樣純潔、熱烈的感情,你可不要嘲笑或者責怪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念頭。 

    聽完農夫的述說後,我迫不及待想見見那位迷人的女主人,但仔細想想,何必去見她呢?在愛慕她的人的眼中,她是如此美好,這就足夠了;每個人的審美眼光不同,如果我見到她後感到一絲失望,豈不是破壞了她在我心目中的美感? 

      我究竟怎麼了?竟希望自己一睡不起;每當看到初升的太陽,我的情緒瞬間變得糟糕起來。煩悶的原因不在於惡劣氣候,也不是工作上的困擾,如果是因為這些,我還能稍微好受點。但我知道一切緣由在於我自己,自己犯下的過錯!或者不能稱為過錯,因為它曾帶給我許多歡樂。那時的我少不更事,每天都興致盎然,用愉快的心情對待一切事物,可是,我已經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了,這預示著什麼?我已經老了?是的,我的激情消失了,活力也不見了,眼神不再單純,思想也變得腐朽。我已然成為一具空殼!窗外風景優美,陽光的照射讓霧氣漸漸消失;溪流和草地泛著金光,亮閃閃的溪水正朝我的方向湧來。窗戶就像一個畫框,把自然風景圈起來,變成一幅唯美的油畫,可我已心如死灰,感受不到哪怕一點點激動和幸福,我千百次向上天祈禱,希望他能重新給予我清涼的淚水,讓我不至於乾渴在心靈的沙漠中。 

    她的話讓我猶如萬箭穿心。如果她為我著想,就不該把這些話講給我聽。隨後她還說別人肆意傳播著種種嘲諷的話語,說我孤傲冷漠、得意忘形,從不把他人放在眼裡,現在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我的朋友,雖然B小姐沒有嘲笑我的意思,但這些話對我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打擊,我仿佛置身火海,整個人都要燃燒起來。現在若是那些人站在我面前,一定會被我捅上幾刀;我迫不及待想讓他們流血,好像只有這樣我的心情才會平復。多少次我都想拿刀扎向自己的心窩,把胸中的惡氣釋放出來。以前聽說有一種馬,在發怒時會把自己咬上一口,讓怒氣和血一起流出來。現在我就是一匹這樣的馬,急切地想釋放自己。 



相關焦點

  • 《少年維特的煩惱》:讓世界重新認識少年的煩惱,讓少年思考未來
    01.少年人的煩惱來自於內心的矛盾,夢想和現實的掙扎處於青春期的少年維特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掙扎,那是因為他少年人極其浪漫的夢想和現實之間無法平衡。於是他數次逃離,卻又不得不回到原點。但是他最終卻沒有正確面對他的煩惱。其實,維特的煩惱是少年時期特有的煩惱。
  • 《少年維特的煩惱》:從「孩子氣」的視角看維特的世界觀、愛情觀
    歌德寫下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是當時社會青年一代的心靈縮影,其中帶著「孩子氣」的思想令無數人產生了共鳴。從孩子氣的視角看待少年維特的「煩惱」,我們能夠了解當時人們對於封建制度的思考與叛逆。少年維特的世界觀帶著孩子氣,充滿了極其簡單的思維方式。在《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維特說過,「只有自然,才能無窮豐富;只有自然,才能造就大藝術家」。對自然有著如此純粹的渴望,是維特與周圍人不同的一點。
  • 在人類文學史上,《少年維特的煩惱》寫盡了青年人的極致熱情與孤獨
    終於等到機會向泥萌推薦它——《少年維特的煩惱》〔讀客精神成長文庫003〕1922年,由郭沫若先生翻譯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出版,一石激起千層浪。進步的中國青年,從書裡找到了強烈的共鳴,「維特熱」順勢燒到中國。
  • 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抑鬱
    維特的煩惱也像屈原一樣,是生命不能承受之抑鬱。抑鬱的維特(少年維特之煩惱封面1)02維特的煩惱就是歌德的煩惱。維特的煩惱,也是當時歐洲千千萬萬的青少年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心聲,而歌德就是他們的代表,所以維特的故事一出版就引起了熱烈的共鳴。
  • 生死都因為愛:少年歌德有多煩惱,才能寫下《少年維特的煩惱》
    這個讓父親頭痛不已的小孩名叫約翰.沃夫岡.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也就是著名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的作者。如果按照父親的標準,自己對歌德的教育無疑是失敗的;然而,這卻是個最偉大的失敗──《少年維特的煩惱》甫出版,就在全德意志地區颳起了一陣維特炫風,歌德的名聲更是經歷數個世紀不墜。
  • 《少年維特的煩惱》:「象牙塔」裡的孩子,如何養成堅毅的品格?
    最近重溫《少年維特的煩惱》,與初讀時感受又有所不同。記得當初是初高中的必讀文物,維特的自殺是因為情場失意而鬱鬱寡歡,直至自殺。現在明白離開了作者寫作的背景而去理解作品,是非常草率的。在《少年維特的煩惱》的開篇,作者歌德寫了這麼一段話。當讀完後,才真正明白作者意圖:讓我們同情和感懷維特的遭遇後,也能有汲取安慰。
  • 《少年維特的煩惱》▎初戀,不要招惹名花有主的人,註定是孽緣
    -------歌德 《少年維特的煩惱》就比如初戀,處理好了是一份美好的感情,在心中留存回憶,處理不好,就是一道過不去的坎,將人生定格在那個坎裡面。《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的維特,一個率真熱情的青年,因為工作、感情、生活的多重稻草的碾壓,最終將自己的人生定格在了人生最燦爛的青年時期。因為工作不順,陷入單戀不能自拔,又因為和情敵是好朋友,最後拿起初戀老公的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結束了自己的煩惱。
  • 名著金句撈,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的6大金句解讀感悟
    今天名著金句撈,我們聊聊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故事梗概:這是一部幾乎全部由作者寫的信組成的小說,即維特給他的朋友的信。歌德創作這本小說時,年僅二十五歲。書中主要是關於少年維特的煩惱,他愛上了一個名叫綠蒂的姑娘,維特珍惜她獨特的魅力和洞察力,因為她毫無怨言地承擔著母親的負擔。她是八個孩子中最大的一個,在母親去世後承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而綠蒂姑娘已同別人訂婚。愛情上的挫折使維特悲痛欲絕。之後,維特又因同封建社會格格不入,感到前途無望而自殺。
  • 《少年維特之煩惱》:真正殺死維特的是什麼?
    《少年維特之煩惱》,想必不少人都有所耳聞,大詩人歌德在年輕時因失戀而寫下了這部作品,至今廣為流傳。這兩天看完這本書,只覺得心中百感交集。在嘆惜維特之死的同時,還想到了一些其他的東西。但維特顯然不是這樣,他的抑鬱並不是毫無來由的。這種抑鬱與他的品格特徵聯繫在一起,與他對綠蒂的愛戀聯繫在一起。對於維特的所作所為,我們並不需要從某些生理指標上判斷他正常與否,只要去看看他寫的那些信件,我們就有理由相信,維特的心智是健全的,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 少年維特媽的到底在煩惱什麼
    那麼不妨看看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維特的煩惱》這本書。 1774年《維特》一問世,年僅24的歌德就一炮而紅,風靡了德國和整個西歐,一躍成為德國乃至西歐最享盛譽的作家。 廣大青年不僅讀它,而且紛紛模仿主人公的穿戴打扮、風度舉止。
  • 珍愛生命,留意維特效應!
    珍愛生命,留意維特效應。 維特效應來源:也叫自殺模仿現象,源於歌德的一部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講述的是一青年因失戀自殺的故事。該小說發表後,轟動極大,因此當時歐洲引發一場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維特效應,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上講,就像情緒流感。加上媒體對自殺事件的大肆渲染,對處在自殺邊緣的人有很大的誘導、暗示性。
  • 《少年維特之煩惱》:那個少年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中篇小說。該書於1774年秋天在萊比錫書籍展覽會上面世,並在那裡成了暢銷書。小說描寫少年維特愛上了綠蒂,但她早已與阿爾伯特訂婚。愛情上的挫折使維特悲痛欲絕。之後,在工作上,又因為出生低微,遭遇貴族歧視,階層固化等問題又進一步加劇了他的痛苦。最終留下遺書,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讀書推薦:《少年維特之煩惱》
    來自微博「讀書,我們是認真的」超話@新晉驚蟄女孩兒《少年維特的煩惱》讀書筆記其實已經寫完好久了,但由於練車,交稿ddl等原因,今天才把它放上來。看完《少年維特的煩惱》這天,正好看到一則新聞:成都某小區,一位女性跳樓自殺,另一位看到了現場,回家之後10分鐘,也從自家窗戶上跳了下來。新聞下面的評論區有很多人說這就是「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即自殺模仿現象。
  •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一部愛情小說嗎
    《少年維特之煩惱》的作者是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這部作品讓歌德在德國一夜成名,它是歌德作品中同代人閱讀最多的一本小說,並給歌德帶來了榮譽和財富。小說中的主人公維特,是感覺支配行為的典型角色,也是感傷主義的特徵式人物,在維特身上體現出歌德的世界觀、價值觀、宗教觀和審美觀,以及他對新興資產階級的期待與支持。《少年維特的煩惱》雖然描述了一個少年的愛情故事,但其本質是表現出對封建舊勢力的頑強對抗。
  • 品讀世界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
    一經出版,便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不少有著和故事主人翁維特相似經歷的少年,盲目跟風,學習維特的穿衣風格,學習他的言行舉止,甚至是學習他的飲彈自盡。以至於在《少年維特之煩惱》再版的時候,歌德親自在扉頁上呼籲,這只是個故事,請大家不要盲目模仿。
  • 三浦春馬自殺後,卻恐有更多的「日本少年維特」效仿……
    在劇中,他飾演的男主弘樹表面是不良少年,卻善良勇敢,對女主的愛也純粹而熱烈。>恐有」日本少年維特 這就是著名的「維特效應」——該詞來源於世界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在小說出版後,主角維特成為了最知名的悲劇人物,少年男女無不為他哭泣。甚至會有人穿著與維特相仿的服飾,模仿他的自殺方式飲彈自盡。
  • 「少年維特之煩惱」的譯名之爭
    究竟是「少年維特之煩惱」還是「青年維特的痛苦」?如此改譯有沒有道理?儘管譯者在評註中做了解釋,但在德語圈內和我國譯界引發了爭議,廣大讀者也有點疑惑不解。筆者以為,如此改譯值得商榷。從原著書名的德語語義看,原譯並無原則性的差錯。
  • 維特效應
    歌德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這樣的愛情讓他痛苦不堪,想自殺又不能,他開始創作《少年維特之煩惱》,在這本書裡維特自殺了,這本書出版之後引起了一系列模仿維特的自殺行為。這被稱為維特效應。這個效應的根源是叔本華所說的「人雖然可以為所欲為,但不能得償所願。」這句話既是人們自殺的原因,其實也是歌德寫完小說後沒有自殺的原因。
  • 免費跟婉哲老師線上看歌劇——馬斯涅《維特》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在25歲的時候寫下的讓其一夜成名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100年後馬斯涅根據這部小說譜寫出《維特》(Werther)這部歌劇,雖然並沒有像古諾(Charles-François Gounod)的歌劇《浮士德》(Faust)那樣轟動,但是也成為了繼他的歌劇作品《曼儂》(Manon
  • 觀影 |《想飛的鋼琴少年》:鋼琴天才的煩惱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與鋼琴有關的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Vitus)。《想飛的鋼琴少年》電影海報 豆瓣評分:8.6維特(泰歐·蓋爾基飾)從小聰穎過人,彈得一手好鋼琴。他的父母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名鋼琴家,為此在他的身上付出了巨大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