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電視!北京衛視《檔案》揭秘周總理的密雲水庫往事

2020-11-18 澎湃新聞

開電視!北京衛視《檔案》揭秘周總理的密雲水庫往事

2020-10-12 2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宜居密雲」獲取權威信息!

1976年,在周總理逝世6天後,一架承載著總理骨灰的飛機為何會在密雲水庫上空,盤旋良久?周總理的骨灰在這裡灑下的背後,又有著哪些令人潸然淚下的感人過往?

六十多年前,21萬水庫建設者齊聚燕山腳下,破土動工之後,是什麼樣的景象讓周總理都為之一震?

一張珍貴照片的首次披露,又會為我們揭示出周總理與移民群眾之間,哪些動人至深的真摯情感?

技術壁壘,困難重重。

兩張廣告海報的啟發,緣何成為施工人員開啟,破解密雲水庫這項千年工程技術難關上的關鍵鑰匙?一件簡易工具的發明,又為何會引起尼泊爾首相的強烈好奇,不禁感嘆中國人民創造奇蹟的能力?

落葉歸根,飲水思源。

為紀念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今日21:54,北京衛視《檔案》傾情策劃,為您講述《周總理的骨灰在這裡灑下——密雲水庫建設紀實》(下集)。

原標題:《開電視!北京衛視《檔案》揭秘周總理的密雲水庫往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猛虎突擊隊」的女隊長,60年前,密雲水庫工地上有位「花木蘭」
    「不修好水庫不回家、不修好水庫不結婚!」那一年,姐妹們在決心書上寫下的那些鏗鏘誓言,像一束束光,像一團團火,至今想起來依舊溫暖,依舊充滿力量。1958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修建密雲水庫,動員北京、河北地區的民工參加水庫建設,並要求一年攔洪,兩年建成。
  • 守護好密雲水庫無價之寶
    20萬人兩年大會戰,半年遷出5萬多人從66米高的白河主壩之上放眼遠眺,總庫容43億多立方米、最大水面面積188平方公裡的密雲水庫一片煙波浩渺,潮白河水從水庫緩緩流出,自北向南穿過北京城東部。為根治潮白河水患,變水害為水利,解決北京生產生活用水緊張問題,1958年6月黨中央決定動工修建密雲水庫,比原來計劃提前了近10年。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北京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創新完善保水...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記者劉一荻)素有「燕山明珠」之稱的北京密雲水庫,坐落在燕嶺群峰之中,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為主,綜合利用、多年調節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目前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同時也是首都最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  近年來,密雲區堅持實行最嚴格的水源保護制度,嚴肅查處各類破壞水生態環境行為。
  • 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修庫人保水人講述感人故事
    今年是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密雲區發布「最美保水人」徵集令,尋找在密雲水庫建設、移民、保水、富民、宣傳等方面作出過突出貢獻的人物事跡,一同追憶那個年代的故事、那段光輝的歷史、那些可親可敬的奉獻者。徵集令發布短短十餘天,組委會便陸續收到30餘條珍貴的線索,根據這些線索,已尋到40餘位曾參與過密雲水庫建設的老人,那些印刻在時光中的感人故事再度閃亮。
  • 燕山懷中一泓水 潤澤京華千萬人——寫在北京密雲水庫建成六十周年...
    這就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密雲水庫,北京最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水源地。1960年9月1日竣工以來,密雲水庫持續滋潤京城六十載,承載著一庫首都「生命之水」。於是,國家先後調整密雲水庫供水方案,水庫從最初向京、津、冀全面供水,到後來停止向河北、天津供水,再轉為主要擔負向北京城市生活供水的重任。京城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北京城裡三杯水中,有兩杯來自密雲水庫。」密雲水庫被稱作北京的「大水缸」。2004年,密雲水庫迎來建庫以來最「乾渴」的一年,蓄水量僅有6.5億立方米。北京水資源到了最緊缺的關鍵時期。
  • 密雲發布三年行動計劃 「六大行動」繼續守護好密雲水庫
    來源標題:密雲發布三年行動計劃 「六大行動」繼續守護好密雲水庫 9月7日,密雲區委二屆十二次全會召開,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重要回信精神,進行全面部署,動員全區上下進一步守護好密雲水庫,發布三年行動計劃
  • 尋找最美保水人|密雲水庫移民尉國光
    第二期為您帶來《密雲水庫移民尉國光:舉家搬遷離故土 水庫移民情意長》現年69歲的尉國光是土生土長的密雲水庫人,曾經為修建水庫,他舉家搬遷;為保護水源,他帶頭關閉庫區企業另謀出路;而後帶領全村發展綠色產業走上致富路。今天我們一起聽水庫移民尉國光為我們講述他與水庫的故事。
  • 北京密雲水庫「上鏈」「入雲」構建自動化管理平臺 保障防汛供水...
    密雲水庫管理處總工趙龍介紹,「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2020年初,密雲水庫完成了雨水情遙測、水質自動監測、防汛綜合業務管理三大系統的『上鏈』『入雲』工作,接入北京市領導『駕駛艙』系統,為保障水庫工程安全、防汛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預報預警和指揮決策提供了技術支撐。」
  • 六十年後重溫密雲水庫建設者的「紀律之歌」
    密雲水庫在北京市密雲城區北13公裡處,有片一望無際的綠水,坐落於燕山群峰中,山水相映,風景如畫,它就是素有「燕山明珠」之稱的密雲水庫。今年,是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1958年9月1日,密雲水庫開工建設,僅用兩年,燕山群嶺間高峽出平湖,密雲水庫大壩全部落成。
  • 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黑鸛、白鷺「同框」了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
  • 「十姐妹」突擊隊隊長王建華:不修好水庫不回家
    王建華在家中翻閱《密雲水庫》畫冊。「穆桂英在這塊大地上擺過戰場,我們在這裡修築天堂;穆桂英為宋朝大破天門陣,我們為人民降伏老龍王……」王建華輕聲哼唱的歌謠,是「十姐妹」突擊隊的隊歌。60年前,包括王建華在內的10名姑娘組成了「十姐妹」突擊隊,參與修建密雲水庫,讓這首「勞動號子」在工地上空飄揚。
  • 密雲水庫流域五地聯合保水一年成效明顯
    密雲區深化密雲水庫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工作機制,加強流域協作,積極開展汙染防控、環境執法、水環境監測和應急處置等各項工作,確保密雲水庫流域生態環境良好、密雲水庫水質安全。潮河是密雲水庫兩大入庫河流之一,為充分了解密雲水庫及其上遊流域水質變化情況,密雲區在2019年與懷柔區、承德市初步建立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工作機制的基礎上,今年將白河流域的延慶區和張家口市納入流域管控小組,將「三地」拓展成「五地」,組成「保水共同體」;並積極會同相關市區探討潮河、白河流域跨地區協同監測機制建設,形成「五地」聯合監測方案;同時與密雲水庫上遊潮河流域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開展深度合作
  • 今年密雲水庫保護區內違建將全拆除,老張自己拆了「張家大院」
    密雲區委宣傳部供圖行動河道邊「張家大院」自拆密雲區巨各莊鎮巨龍河畔,密雲水庫南側的潮河河道旁,一片佔地7000餘平方米的違建,這兩天正在自拆之中,約20天後,這裡將全部拆除,不久將會變成一片綠地。違建主人老張,今年58歲。
  • 密雲水庫邊的養蜂人 十一萬蜂群釀出「甜蜜的事業」
    實際上在整個密雲,還有兩千餘戶蜂農像王全生一樣,與超過11萬蜂群一起忙碌於這份甜蜜的事業;也有持續8年拿到綠色食品質量標誌的合作社,帶領近千蜂農創造甜蜜生活。從前提起密雲,人們都知道這裡有北京的「大水盆」密雲水庫,但在當下,伴著數以億計蜜蜂的振翅聲和蜂農的汗水,北京「天然蜂場」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 五阿哥永琪陵墓當年在密雲水庫被發現,揭曉數百年的傳說
    小時候看電視劇,得知五阿哥是一個從小聰明又深受乾隆喜愛的皇子,《還珠格格》五阿哥永琪確有其人,他的陵墓當年在密雲水庫被發現,揭曉了一個250多年的傳說
  • 「縱情山水、魚樂密雲」北京密雲區第十七屆魚王文化節正式拉開序幕
    國際在線消息:金秋時節,正值國慶、中秋,也是北京密雲水庫一年一度的開河季。9月26日上午,「2020第十七屆北京密雲魚王文化節」在密云云佛滑雪場正式拉開序幕。此次活動由密雲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密雲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北京市密雲區溪翁莊鎮人民政府協辦。
  • 世代守護這一「壺」淨水——密雲水庫上遊兩市三區組成「保水共同...
    9月1日是「燕山明珠」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紀念日。北京市密雲區舉行「牢記囑託·接續奮鬥」群眾主題活動,水庫建設者﹑守護者等代表及500餘名黨員幹部、群眾共同為密雲水庫慶祝「生日」。同日,密雲水庫上遊兩市三區聯手組成「保水共同體」,籤署《密雲水庫上遊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戰略合作協議》。密雲水庫 攝影:記者敖蓉60年來,密雲人民為建設密雲水庫、保護密雲水庫做出了巨大犧牲和無私奉獻。
  • 北京衛視《檔案》節目錄製走進BOE(京東方)
    1月11日,北京衛視《檔案》「遠去的背影」系列節目正式開播,追溯塵封在時光中的人物和故事。此次《檔案》節目開啟了全新的錄製模式,將演播廳搬到BOE(京東方),通過BOE(京東方)全球領先的創新顯示技術,以及智慧文博、智慧家居、智慧金融等物聯網解決方案,以極具創新性與科技感的形式呈現節目內容,為觀眾帶來全新的歷史文化體驗。
  • 五阿哥永琪墓在密雲水庫被發現,墓室打開,揭曉一個200年傳說
    永琪死後葬於北京密雲十里舖楊各莊村。它位於一個絕佳的位置,佔地360多畝。《密雲縣誌》記載永琪的墓足下蓮花山,面朝鳳凰山。它的背後是連綿起伏的山脈如葦子峪、麻子峪、鷂子峪。在山的中央,一條月亮河穿過。整個墳墓被山和水包圍。墓地周圍是一圈3米高的琉璃瓦和紅牆。其中擺設有漢代白玉橋、碑建築、宮門、和享宮。墓地內外廣泛種植松樹和柏樹,使墓地更加莊嚴肅穆。
  • 這座滋養北京60年的水庫,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嗎?BTV新聞帶您回顧
    在巍巍燕山南麓,有一顆鑲嵌在華北大地上的明珠,碧水如鏡,倒影翩翩,風吹雲飄,山水一色,這就是首都的「生命之水」——密雲水庫。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958年9月1日密雲水庫正式開工1959年9月1日密雲水庫勝利攔洪1960年9月1日密雲水庫全部竣工60年前,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