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庫流域五地聯合保水一年成效明顯

2020-12-27 北京密雲官方發布

密雲區深化密雲水庫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工作機制,加強流域協作,積極開展汙染防控、環境執法、水環境監測和應急處置等各項工作,確保密雲水庫流域生態環境良好、密雲水庫水質安全。

12月8日,密雲區生態環境局聯合河北省承德市生態環境局對潮河開展水質監測工作,監測點位選在承德市與密雲區交界附近,重點監測潮河水自河北省流入北京市境內的水質情況。按照要求,監測人員對部分參數進行了現場分析,根據採樣情況填寫水樣採集記錄表,並採集樣品。

「我們定期聯合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北京市延慶區、懷柔區開展水質的聯合監測工作。監測項目包括水中的25項指標,其中現場監測的有水溫、溶解氧、PH等,其他項目都會拿回到實驗室進行相應的分析,分析結束後我們會同相關市區進行數據交換,為密雲水庫的水環境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區生態環境局環境保護監測站副站長張久龍說。

潮河是密雲水庫兩大入庫河流之一,為充分了解密雲水庫及其上遊流域水質變化情況,密雲區在2019年與懷柔區、承德市初步建立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工作機制的基礎上,今年將白河流域的延慶區和張家口市納入流域管控小組,將「三地」拓展成「五地」,組成「保水共同體」;並積極會同相關市區探討潮河、白河流域跨地區協同監測機制建設,形成「五地」聯合監測方案;同時與密雲水庫上遊潮河流域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開展深度合作,充分發揮聯合執法檢查的合力,共同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不斷推進密雲水庫上遊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汙染防治工作力度。

「今年密雲區聯合密雲水庫上遊張家口市、承德市、延慶區和懷柔區籤訂了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要求開展了多次聯合執法檢查,主要對密雲水庫上遊河道兩側加油站、餐飲住宿服務單位、鎮級汙水處理設施進行檢查,努力保護密雲水庫上遊流域生態環境。」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副隊長金磊說。

一年來,在「五地」的共同努力下,密雲水庫上遊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聯建聯防聯治工作成效凸顯,密雲水庫流域主要入庫河流及密雲水庫水質符合國家地表水Ⅱ類水質目標要求;水庫流域範圍內,總氮監測結果呈「入境高於入庫高於庫區」的空間變化格局。

「我們將繼續深化密雲水庫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協議,積極溝通上遊流域張承地區各部門,推動聯合執法、聯合監測等工作開展,完善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實現密雲水庫流域主要入境、入庫河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確保密雲水庫水質絕對安全。區水汙染防治中心主任季營說。」

文:趙麗

攝:蔣卓洋

編輯:楊皓月

相關焦點

  • 世代守護這一「壺」淨水——密雲水庫上遊兩市三區組成「保水共同...
    同日,密雲水庫上遊兩市三區聯手組成「保水共同體」,籤署《密雲水庫上遊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戰略合作協議》。密雲水庫 攝影:記者敖蓉60年來,密雲人民為建設密雲水庫、保護密雲水庫做出了巨大犧牲和無私奉獻。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北京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創新完善保水...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記者劉一荻)素有「燕山明珠」之稱的北京密雲水庫,坐落在燕嶺群峰之中,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為主,綜合利用、多年調節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目前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同時也是首都最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  近年來,密雲區堅持實行最嚴格的水源保護制度,嚴肅查處各類破壞水生態環境行為。
  • 燕山懷中一泓水 潤澤京華千萬人——寫在北京密雲水庫建成六十周年...
    全力保供水:「城裡三杯水,兩杯從這兒來」密雲水庫的建成,除了根治水患,還大大緩解了當時京津冀用水緊張的局面,為城市供水、農業灌溉、工業生產、水力發電提供水源。於是,國家先後調整密雲水庫供水方案,水庫從最初向京、津、冀全面供水,到後來停止向河北、天津供水,再轉為主要擔負向北京城市生活供水的重任。京城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北京城裡三杯水中,有兩杯來自密雲水庫。」密雲水庫被稱作北京的「大水缸」。2004年,密雲水庫迎來建庫以來最「乾渴」的一年,蓄水量僅有6.5億立方米。北京水資源到了最緊缺的關鍵時期。
  • 守護好密雲水庫無價之寶
    60年前,20多萬建設者戰天鬥地,修建密雲水庫,如期實現「一年攔洪兩年建成」的目標,創造了人間奇蹟。60年間,密雲水庫從北京「大水缸」變成「後花園」「聚寶盆」,走出一條保水富民,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發展之路。
  • 尋找最美保水人|密雲水庫移民尉國光
    今年9月1日是密雲水庫建成60年紀念日,密雲區融媒體中心在宜居密雲微信公眾號上開設「尋找最美保水人」欄目。密雲水庫移民尉國光對老百姓也是一份收入,咱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7000多畝荒山過去光禿禿,現在全栽上果樹。咱們在一級圈之內,對水庫保水也算是做了貢獻了。密雲因密雲水庫聞名,可也曾因為密雲水庫而一度舉步維艱。
  • 15年保水人王榮臣看水庫發展變遷
    15年的保水經歷,讓他目睹了密雲水庫的巨大變化,也見證了保水工作中的變革與完善。王榮臣於1999年參加工作,學的專業是機電技術應用,剛到密雲水庫管理處的時候負責機閘洩洪設備的運行和管理。在他的印象中,當時密雲水庫的蓄水量較多,到2002年蓄水量開始持續減少,加之上遊來水較少,水庫多年維持低水位運行。
  • 密雲發布三年行動計劃 「六大行動」繼續守護好密雲水庫
    來源標題:密雲發布三年行動計劃 「六大行動」繼續守護好密雲水庫 9月7日,密雲區委二屆十二次全會召開,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重要回信精神,進行全面部署,動員全區上下進一步守護好密雲水庫,發布三年行動計劃
  • 北京密雲水庫「上鏈」「入雲」構建自動化管理平臺 保障防汛供水...
    密雲水庫管理處總工趙龍介紹,「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2020年初,密雲水庫完成了雨水情遙測、水質自動監測、防汛綜合業務管理三大系統的『上鏈』『入雲』工作,接入北京市領導『駕駛艙』系統,為保障水庫工程安全、防汛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預報預警和指揮決策提供了技術支撐。」
  • 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修庫人保水人講述感人故事
    當年20萬工人齊聚燕山腳下潮白河畔,夜以繼日奮戰在密雲水庫建設工地。如今,密雲水庫已經成為京城重要的飲用水源地。今年是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密雲區發布「最美保水人」徵集令,尋找在密雲水庫建設、移民、保水、富民、宣傳等方面作出過突出貢獻的人物事跡,一同追憶那個年代的故事、那段光輝的歷史、那些可親可敬的奉獻者。徵集令發布短短十餘天,組委會便陸續收到30餘條珍貴的線索,根據這些線索,已尋到40餘位曾參與過密雲水庫建設的老人,那些印刻在時光中的感人故事再度閃亮。
  • 今年密雲水庫保護區內違建將全拆除,老張自己拆了「張家大院」
    近日,密雲將對水源保護區範圍內、28條重點河道周邊違建重點拆除。密雲將在一年內完成188萬平方米違法建設的拆除和266公頃土地的騰退任務,拆違量是過去7年的總和。今後市民來到密雲,可以體驗到更綠更美更乾淨的生態環境。
  • 「馴服」百億洪量惠及整個流域 長江水庫群合奏出生態樂章
    水庫群的聯合調度,是指對流域內一群相互間具有水文、水力、水利聯繫的水庫以及相關工程設施,進行統一的協調調度,使流域內水利效益最大化。圖為丹江口水庫洩洪。  此次獲得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的「長江水庫群防洪興利綜合調度關鍵技術的研究及應用」,明顯提升了湖北省境內長江中遊幹流防洪能力,改善了黃金水道的航運條件,有力保障了長江中下遊防洪安全和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上中遊水庫群,已結成一條水庫生態鏈,奏響了一曲互利多贏的「合奏曲」,惠及長江全流域。
  • 六十年後重溫密雲水庫建設者的「紀律之歌」
    密雲水庫在北京市密雲城區北13公裡處,有片一望無際的綠水,坐落於燕山群峰中,山水相映,風景如畫,它就是素有「燕山明珠」之稱的密雲水庫。今年,是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1958年9月1日,密雲水庫開工建設,僅用兩年,燕山群嶺間高峽出平湖,密雲水庫大壩全部落成。
  • 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黑鸛、白鷺「同框」了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
  • 北京衛視《檔案》揭秘周總理的密雲水庫往事
    北京衛視《檔案》揭秘周總理的密雲水庫往事 2020-10-12 2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猛虎突擊隊」的女隊長,60年前,密雲水庫工地上有位「花木蘭」
    今年9月1日,是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的紀念日子。作為首都最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密雲水庫今年吸引了更多關注的目光。在與密雲毗鄰的懷柔區,有一位銀髮蒼蒼又精神矍鑠的老人,讀書、書法、朗誦、演講,愛好廣泛。密雲水庫的消息,老人尤為關注,對那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 徐開欽:日本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思路及對策
    日本在流域環境治理方面經驗豐富,在藍藻與富營養化研究、流域治理政策立法、國民環保教育宣傳等多個方面都成效顯著。
  • 中國財經報:一泓清水送京城——河北省張家口市永定河流域水生態...
    作為北京市備用水源地——官廳水庫流域上遊地區,河北省張家口市近年來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扎紮實實推進「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全力推進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確保一泓清水送入北京。  「這裡的水是要流到首都北京的!」  美不美,家鄉水。走進張家口市宣化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城依山、山傍水、水繞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 信箋裡的2020丨燕山懷中這泓水 總書記一直惦念
    如今,81歲的羅連恆遙望這座宏大水庫,仍記得參與水庫建設時的艱辛,耳邊似乎還響起機械的轟鳴聲和齊心協力的打夯聲。1960年9月1日,密雲水庫正式建成,創造了「一年攔洪,兩年建成」的水利奇蹟。1985年,密雲水庫由防洪灌溉轉為首都飲用水源。「京城三杯水,至少一杯自密雲」,密雲水庫成為首都市民心中當之無愧的「生命之泉」。
  • 河源: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子項目燈塔...
    近日,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子項目——燈塔盆地灌區船塘河治理工程正式開工。該項目開工建設,意味著東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標誌著燈塔盆地開發建設跨入新的歷史階段。市長林濤出席開工儀式。副市長賴小衛宣布項目正式開工。
  • 黑鸛棲身拒馬河 水環境改善明顯
    時下正值候鳥遷徙季,四處遊憩的黑鸛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關於黑鸛的新聞也頻上熱搜:黑鸛25年以來首次重返永定河、黑鸛首次現身密雲水庫……事實上,房山拒馬河流域也是北京地區黑鸛的重要棲息地之一。黑鸛是一種生性極為挑剔的環境指示性動物。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副主任紀建偉介紹,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特別是對覓食水域要求特別高,需要水體食物豐富、水質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