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鳳凰城老滿洲旗人在冬天裡的美味——凍豆腐

2021-01-12 傅二爺講故事

山東家的人說吃叫逮,好吃的就叫好逮。遼東鳳凰城堡子周邊,南旗地的上下沿外面,住的都是在民的山東家人。遼東鳳凰城白旗的老滿洲旗人人家覺得山東家人說話有意思,也會學著說逮、好逮。

說說笑笑是旗人當意的,說故事啊,日常你來我往的,都是這麼個意思,好玩笑,好哩戲。就說這個逮,旗人好吃喝,講究吃好,也好擺弄個吃喝。說是您逮,也得逮出個玩意。

堡子里這個冬天吃食上得有一樣美味,叫凍豆腐。可您說這個凍豆腐有什麼大不了,平常食品,日常的飲食,怎麼滴也說不上是什麼美味。您看這話說到跟前,就好像您也不經細尋思。

老滿洲旗人有這麼一個習慣,就是不辯解,尤其是不當面抬扛和否定別人,拔犟眼的山東家人,在滿洲旗人眼睛裡,那都是心不定,屬於生蛋子。就比如說這個凍豆腐,平常在桌上,就會論起來,每每也會有人不知道深淺,撇著嘴說這有嘛啊,家裡有的是,平常的東西。就好像說凍豆腐好的人日子不行,吃過見過的少,才會說凍豆腐好。

每每這個時候,旗人也不會去分辨,不會去搶話說。老家對這樣的人和這樣的時候,總

會說,這話您聽了,就是您長了,您要是不虛心,不往下聽,或者人家不說,您也就漏了空了,丟了一次長知識的機會了。我著說故事的鋪墊了半天,故弄玄虛,說您這個凍豆腐有什麼好的,有什麼值得說道的?

人就是這樣,心不靜,您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您就品不出來味。就說老堡子里的凍豆腐,都說丁佳溝的好,怎麼好?味好。這個所謂的味,超越味道的味,因為除了這個丁佳溝的人家豆腐香,還有一說就是人家丁佳溝的凍豆腐入味、筋道。

咱們前言的時候就說,有的人兒就說凍豆腐那就是有個豆腐味唄,還能說有什麼味?這個就是見識了。凍豆腐在老滿洲旗人人家的席面上,可是不能只有豆腐味,上好的,講究的,那得是入味,就美。

旗人吃凍豆腐,鍋子為主,燉菜。凍豆腐下鍋子得吃出來主料的味道,能用到凍豆腐鍋子有兩種,一種叫酸菜白肉鍋子,這就得要求燉出來的凍豆腐,得有肉香,得有酸菜燉肉的味道。二一樣說就是野味鍋子,旗人吃鍋子,以野味鍋子為主,野兔肉、野雞肉、野豬肉、狍子肉,講究這個凍豆腐燉出來,得入味,吃一口得能吃出來主料野味的風味。

這就有人說,買的凍豆腐燉出來也沒有主料的味道啊,勉勉強強也就是豆腐味而已。您說差哪兒?還是真差,差就差在凍豆腐的製作工藝上。凍豆腐現在是用冷凍機和冰箱冷凍的,不論是工廠製作還是個人家自己做,都是把買來家的豆腐涼涼了,在切塊,再冷凍。結果,這凍豆腐味就差,尤其是燉鍋子就不入味。這是什麼毛病呢?豆腐肯定是好豆腐,怎麼做成了凍豆腐,就有差距了?程序,手續上,出來毛病。

遼東鳳凰城白旗的老滿洲旗人人家,製作凍豆腐講究專門壓豆腐、搓板凍豆腐。熱的水豆腐壓成塊以後,趁熱第一時間就放到冰天雪地裡冷凍,一氣凍透。道理也簡單,就是不給豆腐一個冷卻的過程,豆腐冷卻了、會丟失水分,會緊縮,這樣的涼豆腐凍出來,豆腐塊裡面水分少,冰的結晶就少,凍豆腐回暖化開以後,內部蜂窩就少,燉煮的時候就不入味。而高溫的新成熱豆腐,放在零下二十度的露天地,瞬間就凍上,豆腐塊裡面的水多,冰晶體積大,數量多。等凍豆腐食用的時候一回暖,一化了,凍豆腐塊裡面就都是蜂窩,豆腐勁道,內部蜂窩空隙對,燉肉就入味。這樣的凍豆腐,吃起來才有嚼勁兒,口感好,不僅有豆腐味,還入肉味,美就出來了。

說就是冷熱這麼點差距,凍豆腐味道就不一樣?當然不全是。還是得說遼東鳳凰城白旗的水好,點出來的豆腐品質好。老滿洲旗人人家做豆腐,滷水大豆腐,豆腐筋膜乾物質含量高,出來的凍豆腐油性大,膠質好,蛋白品質好,凍成凍幹豆腐塊的時候勁道足,吃起來不囊、不糯,口感有嚼勁兒。自然就是好。

老滿洲旗人人家的美味,多一半都是普通的東西講究做工,手藝好才是美味的根本。遼東鳳凰城白旗這老營子老堡子自然是不可能跟京旗比,尤其是早期物力維艱,吃食上面能有個講究,那就相當說是不錯了。

遼東鳳凰城白旗的老滿洲旗人,擺弄小戶人家的粗瓷碗菜,在乎樣樣數數都粘油性,粘葷腥,做個豆腐,做個凍豆腐,提的都是肉味,那要是早前肉多,肉有的是,恐怕也不會這樣的去琢磨了。還是早前物力上不去,就得琢磨替代和輔助,菜也一樣,就慢慢的演化。還有一樣就得說是旗人有這個心,要是說真的吃不上穿不上,那您再怎麼說也不可能去用心研究吃食。旗人也就這樣,高也說不上,說太差了也沒有。

作者鳳城白旗三臺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遼東鳳凰城老滿洲旗人講究的吃喝
    以上圖片是網絡上網友發的視頻的截圖,遼東的農家製作酸湯子,如今這個美味可口的不多了,說到底也是粗糧,玉米碴子製作的,就說味道得意,也是很有局限性。遼東鳳凰城白旗的街頭上,買賣鋪面抻吧到這個時候,也就差不多收了,年豬一開始殺,出來在街上吃喝的旗人就少了,解饞也好,交友也罷,坐家裡炕上吃鍋子,吃白肉,怎麼滴也比上白旗街上下館子舒坦,自然買賣店鋪的生意就受了影響。到是大館子不礙,該請客該打點人情的,也沒法在家裡伺候,那還說得下館子,就是好面兒,旗人就這個弱點,面子累死人,一輩子都好講究面子。
  • 滿洲人人在旗,連皇帝都有名義上的上級
    如今一提到旗人,我們的腦子裡就會出現兩個活生生的形象:老舍名著《茶館》中的松二爺和常四爺。他們可以算有清一代最末一撥旗人的代表,吃的是旱澇保收的「鐵桿莊稼」,見天兒遛鳥、喝茶、聽戲、聊大天,太半生過著衣食不愁的生活。
  • 凍豆腐這樣吃!比肯德基還美味!
    凍豆腐過油之後,外焦裡嫩,香酥美味!具有彈性,營養健康!而且對胃腸無負擔!是減肥的首選!首先第一步,我們準備一下食材:豆腐1塊、醬油2大匙、料酒2大匙、白糖3克、姜泥2克、蒜泥2克、胡椒粉2克、油適量、澱粉50克左右。
  • 旗人不一定是滿人,但滿人一定是旗人
    自努爾哈赤創建八旗制度到大清入主中原後,旗人的身份似乎就要比漢人高貴很多。也有很多特權。如在旗旗人由朝廷終身贍養。不需要付出任何的體力或腦力勞動。這一政策讓許多漢人羨慕不已。且不知漢人也是可以變為旗人的。
  • 皇帝的世僕:清代旗人與國家構建
    早在入關以前,滿洲政權就吸取明制,並保留部分女真舊俗與傳統,謂之「參漢酌金」。但因為部落貴族勢力強大,尚未完全演變成專制國家,甚至直到入關前夕仍未有成文法典,部落習慣法始終具有一席之地。因此儘管皇太極已設置部院,但在運轉上依然帶有濃厚的滿洲風氣,八旗領旗貝勒普遍兼任部院長官,兩種政制如同犬牙交錯般疊加在一起,難分彼此。
  • 從女真到滿洲,不僅變了名字,這個民族還經歷了什麼?(中篇)
    元朝的重心在蒙古老家和內地中原,對東北這片窮鄉僻壤採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沿著女真人繁衍地相繼設立了斡朵裡、胡裡改、桃溫、脫斡憐、孛苦江五個萬戶府,還設立了水達達路、阿速古兒千戶所等機構。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作為天女的後裔,努爾哈赤聰敏好學,勇敢善武,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收養,成為其麾下侍從。
  • 東北凍豆腐的做法,記住先蒸後凍,孔隙多彈性好,涮鍋亂燉都好吃
    凍豆腐在東北家喻戶曉,尤其到了農村的大集上,攤販前擺滿了凍豆腐,已經稱好重量,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凍豆腐可以燉白菜,燉粉條,燉血腸,涮火鍋,吃法多種多種,營養豐富,脂肪低熱量低,老人孩子都愛吃,普通的豆腐經過冷凍之後,變成了凍豆腐,就像石頭一樣堅硬,內部產生了蜂窩狀的縫隙,保質期能儲存好幾個月,喜歡瘦身減肥的人士,平常應該多吃一點
  • ——深度剖析「滿洲」ᠮᠠᠨᠵᡠ一詞 如何演變為民族之稱!
    在這個時期,急劇衰落的八旗組織之內滿人和漢軍旗人的界限,由於作為整體的旗人與民人之間關係的日益緊張而漸趨淡化。正因為如此,他實際上以「最宜將滿洲人理解為就是旗人的等同物」作為自己研究的出發點,他這樣做自有其道理。不過在清代前期和中期的二百多年裡,大多數的人們,尤其是清統治者並不簡單地認為旗人即滿人。
  • 滿洲八旗是騎兵為主還是步兵為主?
    至少在明朝末年,東北的部分地區,確切的說是遼東半島地區就是著名的產馬地之一。因為此時,遼東半島上有大量的蒙古部落入住。不要以為現代社會的遼寧省絕大部分地區都被漢族人覆蓋,就覺得幾百年前的明末也是如此,在明朝時期,遼東半島的地面上,漢族、蒙古族、女真人混居在一起。
  • 80年前舊著被譯回《旗人風華》徐展舊京風俗
    在《旗人風華:一個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中,羅信耀仿馬克吐溫的小說筆法,虛構了禮士胡同的吳家三代,以吳小禿兒的出生到生子的全過程,描寫了北京民俗的方方面面。作為2020年北京十月文學月的大眾系列活動之一,北京出版集團人文社科圖書生產事業部日前特別組織「在小說與民俗之間」《旗人風華》閱讀分享活動,活動主講者季劍青系北大現代文學博士,北京社會科學院文化所研究員,一直從事北京文化研究。
  • 滿族風俗:酸豆汁,旗人本命食
    過去有一則笑話:說齊化門(朝陽門)外營房的旗人都聚在街頭痛哭流涕,路人問之,哭者愈痛,謂「豆汁兒房都關了張,豈不要了性命?
  • 滿洲各大姓氏在八旗的分布
    這體現了內務府包衣旗人的特殊地位,他們就任官職的機遇更多一些。 四、本部族內的滿洲化和自身的漢化 滿洲本部族融合了不少東北邊區習俗相近的少數民族。即使在女真人內部,各部落之間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也存在差異。建州和海西女真的社會發展程度,明顯的高於東海女真。
  • 清代的滿洲八旗旗主是幾品官?在清廷的地位如何?
    滿洲八旗即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和鑲紅旗。而這八旗的最高領導者就是各個旗的旗主。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旗主並非是官職,它只是一個稱號,類似於皇帝這樣的稱號而非官職,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旗主是無品無級的,但是作為八旗旗主他們的權利卻是巨大,那就是掌握一旗的所有旗人的所有事情,甚至是生死。而在八旗中最高的官職是從一品的八旗都統。
  • 老舍是清朝旗人,為何會說出「愛咱們的國呀!可誰愛我呀」的話?
    ——老舍《茶館》大家都知道老舍不僅僅是著名作家,在清朝還屬於旗人,屬於地地道道的統治階級。老舍父親屬於清朝八旗護軍營,正紅旗,真正的與國同休的滿洲八旗序列,老舍的家境按理說在清朝至少屬於中上級別。老舍父親在清朝算是真正的為國殉職,又是滿洲八旗子弟,清朝的真正根基力量,怎麼說也要給點撫恤金表示表示尊重。可是清朝已經腐化墮落到了極點,壓根沒有發給老舍家任何撫恤金。老舍家就這樣從中上家庭變成貧困戶,撫恤金沒有,連一年36兩銀子的皇糧也因為父親死了而徹底斷了。
  • 由新版《鹿鼎記》中的「鰲府」看滿清旗人的「稱名不道姓」
    這一片段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一個滿族旗人怎麼可能在自家的大門上掛著「鰲府」的牌匾呢?今天小編我就借著「鰲府」這個錯誤的常識來說說滿族旗人的「稱名不道姓」傳統。赫舍裡·索額圖滿族旗人姓氏的由來滿族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發源於我國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之間,以狩獵和遊牧為主,後來慢慢發展到定居。
  • 老北京的旗人生活,就是這麼講究!
    在過去,旗人早晨起床漱口後,先沏上小葉茶或高碎高末,喝完茶才能做事,至今北京老旗人家裡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早點很講究,品種很多:油茶、麵茶、餛飩、包子、粳米粥、丸子湯、炒肝、豆腐腦、炸豆腐、吊爐燒餅、馬蹄燒餅、墩餑餑等等。
  • 微史記丨滿洲:俄國與日本爭奪的肥肉
    說來這也絕非偶然,沙俄早從西伯利亞覬覦滿洲,已強佔了旅順口,現就著大清國江河日下,正好建立「黃俄羅斯」。但沙俄的如意算盤,卻遭到日本的抵制。按說滿洲乃中國領土,清廷不爽則已,幹日本何事?原來甲午海戰,清國戰敗,籤署了「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予日本。
  • 八旗軍裡有回族人或是維吾爾族人嗎?
    八旗是統稱,老罕王建立的八旗,主要肯定是女真人(即滿洲人),當然包括現在分出但屬於滿洲——通古斯語族的那些民族,當時沒有細分,只是認為屬於女真的不同部,所以都編入滿洲八旗。 最初八旗是否有非滿洲——通古斯語族的人呢?裡邊最初有蒙古人,也有少量漢人,還有高麗人(即朝鮮族,薩爾滸之戰等戰爭中被俘虜的朝鮮人主動投誠滿洲)。
  • 《雍正王朝》為何老十三娶阿蘭可以,老十四娶喬引娣是違背祖制?
    一般來說,旗人是不能和旗外的人通婚的。因為旗人都有「鐵桿莊稼」,有著比普通民眾更為尊貴身份以及世襲罔替的待遇。雖然滿八旗、蒙八旗和漢軍八旗,有著本質的區別;上三旗和下五旗之間有著地位待遇的區別;而且上三旗之間也有區別。但實際上只要入了旗,是不分滿、蒙、漢血統的。所以不是說滿洲的皇帝裡沒有漢人血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