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少數民族人物形象的中國畫技法語言是什麼?

2020-12-23 阿克希亞帶你遊

在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歷程中,以少數民族人物形象為主題進行繪製的作品不勝枚舉,如繪畫史上的《步輦圖》《職貢圖》等,皆以少數民族形象為表現對象。而到了近現代的人物繪畫中,以少數民族形象為表現主題的作品開始以別樣的姿態進入中國傳統人物畫的創作中,以其獨特鮮明的民族特色,為藝術家在人物畫的觀念以及形式的更新上提供了資源。廣西地處我國南部,是少數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區之一,地域內民族眾多,民族文化亦是多樣。反映到藝術審美層面來看,廣西少數民族的形象、服飾、習俗等均為畫家們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

新中國成立以來,湧現出如黎正國、柒萬裡、鄭軍裡、姚震西、魏恕、梁啟德、黃宗湖等一大批以廣西少數民族為創作題材的人物畫家。也由此,與少數民族相結合創作出的中國人物畫,便產生了其自身的藝術化表徵及審美特質。尤其是對於人物形象刻畫過程中技法語言的把握與探求,更是值得探究。首先是工寫兼備的「意象性」造型技法語言。在表現廣西少數民族人物形象的過程中,畫家們往往會通過人物形象來對畫面主題進行提煉,來展現和強調畫家自身所理解和思考的主題內涵。畫家們常常深入實地,考察少數民族的日常生活和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創作出既具有現實感,又具備畫家主觀認識的少數民族形象。

這種或工筆、或寫意的技法表達,在追求嚴謹寫實的基礎上,也逐步開始了對寫意造型的追求,這種偏於「意象性」的造型觀念,使得在對少數民族形象刻畫上,更加深化了其內涵意義。因此,有關於少數民族人物形象的描繪,並不僅僅是寫實性的參照廣西少數民族的人物形象、著裝、姿態等,而是在參照現實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有所取捨,有所創造,從而在畫面中塑造出能夠傳達作者自身思考、體悟的形象,且能夠引發觀者對此的共鳴。此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畫家如鄭軍裡。他在1981年創作的人物畫《苗嶺金秋》,描繪了金秋時節的苗族姑娘在追趕鳥雀之後,口渴飲水的情形。

此圖中,他以工筆人物的技法進行人物形象的塑造,但在人物造型上已略有變化。此後的時期,他更是將創作重心轉移到寫意人物畫的創作中去,便可明顯看出「意象性」造型在其人物形象塑造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如《桂西雨》描繪了雨天中兩位少數民族少女騎馬歸家的情景。此圖中他採用了大量的水墨技法刻畫對象,對人物造型的刻畫也並未局限於面部表情,減少了對人物形象的現實主義刻畫,將畫面視域不斷縮放至一個宏闊的空間,抓住人物的形象、姿態、動作來傳達出桂西少女在雨天中的自由、平和之態。由此,這些來自於現實生活的形象,在經過畫家藝術化處理之後,所傳達出的畫面意境更具生趣意味。

此方面的代表作品還有很多,如《桂西少女》《瑤山印象》等。從繪畫的技法語言來看,畫家們往往對與服飾裝束所搭配出現的色彩予以關注,而對色彩的調配選取,是人物畫家們形成筆墨技法語言的又一個重要面向。廣西地區內民族眾多,各個民族又均有自己所獨屬的色彩信仰,存在於民族服飾、民族裝飾之中的色彩,便成為畫家所重點考慮和吸納的表現元素。色彩在畫面中的融入,既能在宏觀上表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氣質,同時也能由差異有別的色彩,表達出所塑造人物的內心情意。

由此形成少數民族多樣化的色彩觀照與現代繪畫創作的和諧統一,增強人物形象及整體畫面的藝術性表現。活躍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黎正國、莫更原等一批畫家,常常以樸實的藝術面貌來表現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狀態。如黎正國的代表作品《一曲山歌一個坡》,描繪了四位姿態各異的少女行走於山間坡路的情形。他通過人物的頭飾、花紋,以及黑色為主的服飾顏色,使少數民族形象一躍而出,強烈的烘託出了廣西少數民族的人物形象特徵。又如文海紅的《歌圩花海》、黎冰穎的《大板瑤新嫁娘》,這兩件作品則是將少數民族進行歌圩節日以及婚嫁時節的紅色作為人物形象塑造的主體色彩。

這些色彩的使用,配以少數民族所特有的服裝服飾,使得廣西少數民族的特色極為突出,畫風清雅古樸,刻畫出了少數民族女性形象的別樣姿態,也進一步彰顯了人物性格的淳樸嫻雅。隨著中國人物畫的不斷發展,以少數民族為主題進行的創作也在不斷地形成了多種樣式。這一方面是藝術家筆墨技法語言的不斷延伸,也是其表達人物之「生意」「神情」的審美趨向。這也說明了從寫實性的再現,到意象性的表現,藝術家們也在不斷地在畫面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並借少數民族的形象展現給觀者。以上這些也讓我們看到,不僅僅是廣西少數民族的人物形象之表達,此外的任何一個地域內的少數民族風情,都可以為藝術家的創作注入最新鮮的藝術啟發力,形成具有潛力的藝術表達。

相關焦點

  • 劉進安:中國畫的技法是一種性格
    需要說明的是,當畫家面對形象並以此營造一幅畫面時,畫家與被畫者就構成了一種直接關係,畫家需要選擇符合形象性格的技法方式,從而提高技術語言的表現力,技法本身此時已退居次要,而技法運用也就是畫家在意識與感覺上對技法的取捨成了關鍵。從這個角度上看技法在運用時體現的是一種意識或感覺能力,這和技術能力的高低無關。
  • 廣西少數民族音樂素材在現代鋼琴作品中的傳承與發展 江 唯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 530022)
    鋼琴曲在音樂旋律、樂曲結構、音樂形象和思想情感上都保持原有曲目的完整性,鋼琴曲的鋼琴織體、和聲變換、多聲寫法等都服從於原民族音樂例如祖蔭教授的《兒童鋼琴小曲》中的《長工歌》、《春天到》等都原封不動的保存了廣西不同少數民族歌曲的原生態曲調。《長工歌》源自於瑤族的同名民間歌曲,這是一首敘事性歌曲,從正月到臘月共十二段內容,敘述了社會底層長工們的悲慘生活。
  • 畫雖一藝,其中有道,畫道體現中國畫規律,是中國畫技法內在依據
    畫道體現著中國畫的本質規律,也是中國畫技法形式的內在依據。中國畫的哲學核心便是「道」。因此對「道」的領悟研究,直接關係到中國畫的理解認識和繼承發展。藝術家的思維是否能與「道」高度結合,是其藝術造詣能否達到極高藝術境界的關鍵。
  • 論中國畫新材料與特殊技法:豆漿、肥皂水、茶水、撒鹽、水洗應用
    本文主要介紹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國畫在材料和技法上新變的原因,第二部分是中國畫實踐當中對新材料與特殊技法的使用。在國畫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關注的時刻,研究國畫的發展創新,不但可以深化國畫創作內涵,還可以為世界提供新的認識和了解中國畫的角度,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 醜化廣西形象的「廣西普通話」們,你們收手吧,這不是廣西的形象
    作為一個廣西人,生活的環境都在廣西,這幾年在南寧待著。我發現一個現象,身邊的人說普通話,並不是那些網紅口中的那種水平,那種腔調。  而這兩年衍生出來的網紅,「表哥」、「表姐」這一類的網紅大號,在向全國輸出的廣西的文化,其實在無意中有著醜化廣西形象的意思。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我一直都很討厭。
  • 淺淡中國畫技法
    一、用筆「用筆」練習——主要是勾線練習,被認為是中國畫的基本練習。而勾線技巧,即使每一有力的線條都直接顯示某種感情的技巧,也就被認為是中國畫的特有技巧。所以狀如「劍拔弩張」的線條且常被一些士大夫畫家所深惡痛絕,而外柔內勁所謂「純綿裹鐵」或「綿裡針」的圓線條,就從最初模仿刀畫起一直到現在都被認為是中國畫的主要線條了。「用筆」既熟,所以能夠「運轉變通」,「如飛如動」,不自覺地隨著情意在活動,而使所畫線既不專以渾樸勝,也不專以娟媚勝,到達所謂「神化」即通俗稱「一片神行」的境界。
  • 看不懂中國畫?什麼是五墨六彩?「馬路邊」的中國畫常識請收藏
    01一、從中國畫分類上看1.按內容:人物 山水 花鳥2.按技法:工筆 寫意 重彩 金碧比如:下面畫作:我們馬上就可以分好類:屬於寫意花鳥。2.筆墨:中國畫技法的總稱,用筆和用墨是中國畫兩大主要技法。「筆」通常是指勾、皴、擦、點、染等筆法;「墨」通常指破、潑、積等墨法。
  • 人物御龍圖|中國畫線條運用的鼻祖
    中國畫講究線的運用。用線條的輕重、緩急、粗細、波折、剛柔等特性去表現不同形態、質感的物體,發展出了周、曹、張、吳四家樣式,著名的十八描,以及各種線皴法,全方面地運用在各種題材和畫種中,可以說,線,是中國畫的基礎。
  • 廣東有粵語,廣西有「桂語「嗎?哪一種語言能代表廣西話?
    廣西和廣東同屬於嶺南地區,生活習俗相近,而且桂東和粵西地區的語言相通,都講白話,很多人把廣西和廣東並稱兩廣。眾所周知,兩廣當中的廣東,其代表性語言是粵語,也稱廣東話;但是,兩廣中的另外一廣,也就是廣西,我貌似還沒聽說過他的代表性語言是什麼。
  • 成忠臣——讓中國畫重振雄風,繼續傳承千年!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他的作品格調高古,猶如一本書,讓觀者感悟很多,可感悟到什麼是真正的藝術,什麼是藝術上的大道。在藝術領域充斥著汙水橫流的醜陋現象下,在傳統中國畫面臨斷層受狹隘意識形態壓制,而不能展現自身風採的時候,作為自小就受傳統文化,傳統國學知識薰陶和接受文人畫訓練的他,一如既往地保持清醒頭腦,認定以筆墨造型為根本的寫意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必會大放光芒,而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他從明清的前賢筆墨語言中和傳統國學知識中獲得養料,賦予自己的作品以新的品格及個性面貌,一種玄禪境界和「逸」的意趣。
  • 第一套數字中國畫《黃梅戲》郵票:角色面容表情豐富
    >
  • 四月芳菲人物訪談:採取何技法色調、光影透視關係做到心中有數
    在作品創作過程中,面對選題時,首先考慮是用什麼藝術語言來表達,可考慮油畫或水粉畫等,即在學術上採取什麼形式是必然考慮的問題之一,採取什麼技法、什麼色調、什麼光影、透視關係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谷穗:您近期作品是以什麼題材為主,是什麼靈感讓您選擇了這種題材?楊景和: 近期作品主要是以人物知識女性為題材,表現形式是中國畫的工筆重彩。主要考慮大眾百姓需要、喜歡這樣的作品,不但女性喜歡欣賞,更多的男性也很願意多看幾眼。
  • 淺析人物通訊的形象美和語言美
    新聞事實是新聞形象的基礎,成功的新聞作品,它所描寫的人物形象都不是抽象的,都是以大量事實為基礎,用事實去塑造形象的。 人物通訊表現的是人物與事件的聯繫,也就是人物在事件中的特殊價值與影響以及公眾所關心的人物背後的故事。因此人物通訊的形象美體現為作者能夠正確把握人物與事件的關係。
  • 廣西人為什麼會說粵語?粵和廣西是什麼關係?粵語發源地是廣西
    廣西人為什麼會說粵語?粵和廣西是什麼關係?粵語發源地是廣西人們通常把那種能說幾種語言的人稱為「語言天賦高」,但其實在我國,有個省份,很多人都能掌握幾種方言,所以人們說這裡的人們語言天賦高。這個地方就是廣西,它是我國華南的一個省份,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所以語言雜也是可以理解的。也許在人們的印象中,廣西的方言就是粵語,其實不然。在廣西呆過的人都知道,廣西有好幾種語言,大體分下來有三種,第一種是白話也就是粵語,他們分布於西南部,部分與土話混合。第二種是桂柳話,通常分布於西北部。第三種稱為土話。
  • 黃海濤︱稽古澄心——當代中國畫名家筆墨研究觀摩展
    令他們的外在形象更加鮮明和生動,因此,無論在人物的面部表情,還是刻畫衣紋上,方使不同的羅漢的個性更加突出,這種再營造,寄予著我融入其中的感情、思想和追求。整個系列在濃重的墨彩中,顯現出了中國畫的韻味,讓繪畫藝術和佛教文化很好的一次交會。在背景的搭配上;第一次大膽選用排刷,用一些不同節奏的大筆觸,活潑地用筆和造勢有機的融合一體,使畫面具有強烈衝擊感。
  • 從石濤「一畫論」看當下中國畫的創作!
    這種創作觀念與現代藝術創作規律的某些觀點十分吻合,即使在當今中國畫的創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二) 意境之美源於生活,創造符合時代潮流的中國畫藝術語言明末清初,在中國畫壇上激起了師古主義美學思潮。強調 「與古人同鼻孔出氣"而此時,石濤卻不以表現前人意境情調上的成就為滿足過凡事有經必有權,有法必有化。
  • [藝術中國 ]——馬飛熱帶風情中國畫
    大師林凡評馬飛中國畫藝術林凡:著名畫家,中國工筆畫學會名譽主席我與馬飛同志是在海南結識的,他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形象陽光,為人謙和,充滿正能量。馬飛長期以來執著於熱帶題材中國畫的研究和創作,以藝術修養自身,與筆墨紙硯為伍,辛勤耕耘,日就月將,竟成大器。
  • 美術研究|王來文:為中國畫的筆線注入生命與靈魂!
    而他所要探索和挑戰的中國畫難點,就在於白描技法在當代文化語境中是否能夠尋求嶄新的發展,王來文的白描花卉作品已經在陳子奮「鐵線勾」的基礎上取得了個性化的突破成果。當然,王來文的花鳥畫作品中還融入了稍許的水墨點擢,用來襯託白描繪畫的單一性,由此建構出了另外一種層次和內涵,而且他的繪畫題材主要聚焦於松、竹、梅、蘭以及荷花、水仙、蘭花等常見的傳統物象。
  • 少數民族題材的藝術化表達與現代性書寫
    作者:陳曉在當前中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版圖中,導演萬瑪才旦的創作穩定且冷峻,個性化風格比較顯著。在《靜靜的嘛呢石》《尋找智美更登》《老狗》《撞死了一隻羊》等一系列作品之後,我們越來越看到一種較為純粹且有深度的少數民族題材藝術電影創作。
  • 為什麼少數民族語言朝鮮語不是中文
    我們今天要分享的話題和導遊的分類有關,在我國按照語言劃分,導遊分為了中文導遊和外語導遊兩種,其中中文導遊是只使用普通話、地方話或者少數民族語言從事導遊業務的導遊,而外語導遊是指運用外語從事導遊服務的人員稱之為外語導遊,這本身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