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心講古之:賣大包.點心的典故點心師傅要看看!

2021-02-16 廣東點心網

點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更多點心交流!

點右上角轉發朋友圈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鄒添華微信1146536110

(以上是慈善廣告,仁商海晶食品翁生已捐贈點心慈善會200元)

清末民初,廣州的茶樓為了吸引食客,尤其是生活於底層的茶客,順便帶旺茶樓生意,在客人之間留個良好口碑,便想出了一個帶有濟世色彩的廣告橋段。一般茶樓賣叉燒包、蓮蓉包和豆沙包。有間茶樓獨闢蹊徑創了一種雞球大包,餡料豐富,有雞肉、豬肉、筍粒等,形體自然也比普通包子大得多,所以就叫「大包」。

做法

1.皮團用叉燒包皮即可,叉燒包做搜找廣東點心網歷史消息

2.碎餡料

五花肉250克,熟沙葛200克,木耳50克,叉燒芡150克。

3.件頭餡

火鴨,叉燒,滑雞,冬菇,熟雞蛋,腊味等。

大包重4兩上下一隻。

這樣一個大包偏偏廉價出售,賣得比一般茶點還便宜,引得茶客趨之若鶩。一般人吃了一個大包,再也吃不下什麼了。如果多賣,茶樓的生意就不用做了。所以,當時茶樓就推出限量版。每回大包登場,都把早茶帶入高潮:夥計從廚房搬出一個直徑超過半米的大蒸籠,揚聲唱出:「賣大包——賣大包囉!」茶客聽到,精神一抖,這可是窮人的福音啊。大家歡欣雀躍,整個茶市一遍喧騰,「這裡要!」「這裡要!」的叫聲此起彼伏。因為是微利生意,每人只售一個。整個早市,這樣的大包只賣兩次,來得早的客人就有,來得晚的客人往往會為與大包失之交臂而嗟嘆一番。

轉變歷程

 聽語音

上個世紀20年代,廣州大同酒家在早茶時段也仿照人家賣大包,不過不是簡單抄襲,而是創造性繼承,餡料增加了冬菇、火腿、鮮蝦和半個熟雞蛋。並以此作為招牌點心。老闆請人寫了一副對聯,歌頌自己感嘆世情:「大包不容易賣,大錢不容易撈,針鼻鐵生涯只望從微削;同父飲茶者少,同子飲茶者多,簷前水點滴何曾見倒流。」

香港的大同酒家也學著總店的樣子「賣大包」,只是對聯改得更暢達:「大包難賣,大錢難撈,針鼻削鐵,只向微中取利;同父來少,同子來多,簷前滴水,幾曾見過倒流。」我叔叔住在香港灣仔破舊熱鬧的堅拿道,與繁華的時代廣場隔著一條鵝頸橋。

多年前,我叔叔請過我們全家到灣仔的幸福樓喝早茶。當時我們興高採烈,唯有叔叔的兩個孩子——我的堂弟堂妹毫無喜悅。我們正喝著茶,忽聞一陣雜音,幾乎每張桌子都有人站起來,撲向大廳通道,向著一個剛出爐的大蒸籠集結,人群擁擠,侍應停了手,要大家排好長隊再分派。我叔叔也拿著餐卡去了,用一個託盤捧回了4隻籠仔,他只把大包分給自己、妻子和兩個孩子,沒有給我們。叫我們隨便拿點心車上的點心。我堂妹撇著嘴在我耳邊說:「他次次來都要這個,吃了這個就什麼都吃不下了!」我問,便宜嗎?堂妹說:「兩元一籠!」怪不得,茶樓上的小點都要6元起,這麼大一籠蒸飯只售2元,果然是益街坊生意!香港的「賣大包」與時俱進,演變為排骨蒸飯。籠仔套著一個鋁盅,盅裡盛滿豉汁排骨蒸飯,排骨是調味撈好再蒸,油汁滲入飯裡,香噴噴的。一盅飯,既是早茶也是午餐,相當於店家行善。這天我們在香港謝斐道的一間酒樓飲茶,親眼目睹「賣大包」:鄰桌的三位白髮長者要了三籠排骨飯,優哉遊哉細嚼慢咽,仿佛要把這種滋味吃進記憶深處,旁邊只有一杯茶,他們的早茶竟然是一盅一件的!他們吃了一半才開始交談,等下去哪去哪,生活如此安適甜美。我問服務員:多少錢一盅?她說:6元。物價升了,「大包」也升了,但還是便宜。

無論是雞球大包還是排骨蒸飯,這類照顧底層弱勢群體的溫馨傳統在廣州已經蕩然無存,它的香火倒是被香港接去了。

來源百度百科

相關焦點

  • 向80年工齡的粵式點心大師陳勳致敬! 進入本文欣賞93歲點心師傅做點心的風採.
    陳勳笑說,舊時候做點心師傅,所謂「一世夫妻半世床」,因為每天半夜2點就要上班,如果碰上新開張的酒家,那就只能通宵工作,因為難以估算食物的銷量,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所以我的子女全部都不願意繼承父業,他們從小就覺得老爸太辛苦了。他們說做什麼工作都行,就是不當點心師傅。」
  • 老香港早茶點心的「一盅二件」
    《蓮香樓》雞球大包《蓮香樓》雞球大包動畫電影《麥兜故事》裡的「大包」,就是香港已快絕跡的老點心「雞球大包」。蓮香樓原有三家,現僅存一間於香港島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該店創業於1918年)因為保留了不少戰前粵式茶樓的特色, 成為不少遊客到港必到的『朝聖』之地。 在《蓮香樓》吃早茶, 仍然是舊式盛行的「並桌文化」 , 每個茶客都很留意廚房門口,只要點心車一出現, 像雞球大包的蒸籠一出爐,個個一馬當先,搶著要回來享受。
  • 「賣點心的留學生」驚現日本各地,來路不明還需長點心!
    現象的主角是自稱留學生的路邊小商販,還有其手裡的「迷之小點心」。車站旁邊,一位亞洲面孔的外國女性帶著一個包裹還有拉杆箱,時不時向身邊的路人搭話。在搭話的同時,還會給對方看自己手裡已準備好的小卡片,上面更為清楚地寫明了自己的事由和目的。「我是留學生,受疫情影響找不到工作了。為了學費和生活費出來賣點心,謝謝你的幫助。1個500日元,2個1000日元。」
  • 【港飲港食】日漸消逝的傳統點心,來了這裡才算真正喝過早茶
    有逾30年經驗,位於大帽山山腰川龍村的彩龍茶樓的點心師傅王師傅細說這些年製作點心的一點一滴,坦言在過去的2、30年點心製作已經歷不少變革。 「以前(點心)繁複一點,下足料,現在都簡單化,好像全香港都一樣。」王師傅指現在的點心製作簡化了不少程序,用料也有別於當年,例如過往的蝦餃餡會加入竹筍及肥肉,令其更加爽口,但現在由於怕蝦餃流量不足,竹筍容易變壞,因此大多都不再加入。
  • 幾已失傳的粵式點心,這裡全部吃得到
    仔細研究就發現不少本地罕見的手工懷舊粵式點心,久未吃到的老味道:魚翅灌湯餃、滑雞球大包、四寶滑雞扎等等,大多在本地粵菜館中罕見。手工懷舊點心滑雞球大包,一道豐滿的廣東名點,開花的大包鋪滿整隻蒸籠,餡心撐的鼓鼓的感覺要跳出來,有蝦仁、冬菇、叉燒、雞腿肉、豬肉、香菜等。
  • 新點心
    新哥是那種讓人初見就覺驚喜的隱士高人,作為粵菜傳奇點心大師「百花強」的關門弟子,曾經的省港十大名廚,深藏功名於廟前直街,但只要吃到新哥做的點心,就會有一種認知邊際的豁然開朗。廣式點心和淮揚點心或許有某種血緣關係,但今時今日的廣式點心已堪稱國內翹楚,英文裡的「dim sum」一詞也便來自粵語「點心」的發音。
  • 點心:早茶的靈魂
    點心的說法多在南方地區,其他地區慣常稱之為「面點」。廣義的面點包括了主食、小吃、點心和糕點,面點的發展相對於菜式的創作方面明顯要滯後很多,我們知道早在戰國時期有對小麥粉和麵食製作的記載,人們為了屈原而投入江中的粽子是點心的一種。到了唐宋,點心的製作有了初步的系統。
  • 精彩原創 京味點心傳奇
    二一個原因就是製作點心的原材料,精細的白面、雞蛋、大油、色拉油,放在那個年代,都不是家家都能經常吃到的。雖然現在點心的價格遠不及法國的馬卡龍,也比不了日本的抹茶卷,但至今像玫瑰餅這類的酥皮點心仍需要多名技師親手完成,每一塊點心背後都是師傅們數年的積累。
  • 這家開了近百年的西式點心店,哪款點心帶它火出圈?
    而今天要說的這家店也是這條路上的排隊收割機之一,在某些吃貨的眼裡,是找代購也要吃到的!甚至是來上海都必須要打卡的點心店——上海哈爾濱食品廠那麼就會有朋友們問了,在上海的西式點心店,為什麼會叫哈爾濱食品廠呢?
  • 探店:港式點心|由網紅花樣點心到「買少見少」的懷舊點心!!
    去茶樓飲茶都不是什麼「老餅」才做的事,很多年輕人都很愛吃點心,而且新派網紅點心層出不窮,吸引不少人拍照打卡!所以很多朋友來香港我一定會帶他們去茶樓「飲茶」!這裡要小解釋一下,「茶樓」不只是喝茶的地方,而是吃中式點心,吃中菜的館子;而「飲茶」也不是平時 的喝一杯茶的意思,而是去吃港式點心!
  • 惠福東路有個「小香港」,賣失傳的手工港式點心,上5個菜4個沒見過…
    包子很胖,來頭也很大,是馮師傅以前在北角鳳城做大廚時,蔡瀾專程找他做的,連在香港都是稀罕貨,就問你在廣州見過沒?不要問我到底有多少料,再數下去,大包就要被小婊砸吃光啦!雲吞炸至酥脆,一定要蘸醬汁!要給醬汁打call!它可不是一碟普通的蘸料,裡面有豬肝、菠蘿甚至魷魚,酸酸甜甜就是本醬了。
  • 廣州這座城,用點心徵服了全世界!
    嶺南點心四大天王之一的幹蒸燒賣,是wuli廣東人「飲早茶」的必點物。它源於中國北方的稍麥(賣),隨著清末通商口岸的經濟交流和茶樓業的興起而傳入廣州。圖/羊城晚報記者 王敏本地點心師傅根據本地飲食習慣改良,麵皮製作時加入蛋黃液,不加胡椒。
  • 30款手工點心統統10元!40位點心師傅坐鎮!來自香港的老字號!
    進軍上海2個年頭,創下12小時的排隊紀錄!店裡指定30款港式點心,全都10元/份,原價都是二三十的,直接相當於打三到五折,超級划算!還有15款名貴點心輪番吃!一定要趁熱吃,裡面是香濃的叉燒!外甜內鹹,味道好極了~兩種經典吃法鳳爪蒸的軟爛,輕輕一咬,就能骨肉分離。再配上青椒和豆豉汁,每一口都綿軟酥爛!
  • 番禺這家「點心店」,不賣點心,卻賣這個……?
    可是,有一家標新立異的店,說好的「點心達人」,卻是「掛羊頭賣狗肉」,招牌出品居然是煲仔飯!  這家隱藏在市橋鬧市中的「點心達人」,不賣點心,卻熱賣靚湯、煲仔蒸飯、奶茶…不正經的隨性性子,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 看看他吃了哪些傳統點心!
    包子也穿上白大褂,跟著李師傅,當了一天的學徒,來看看他都學做並品嘗了哪些徐州點心吧! 據李師傅講述,羊角蜜的起源是有民間故事的:楚漢相爭之時,霸王項羽率軍與劉邦大戰於九裡山前,在人困馬乏、饑渴難耐時,山上牧童用一隻羊角盛滿野蜂蜜,敬獻給西楚霸王項羽飲用,飲後頓覺神清氣爽、愉悅無比。
  • 《2018點心甜點大測評》,南京40款點心的巔峰之戰!
    為了這篇測評,我們掃蕩了全南京7家點心店。軟綿綿的泡芙加上呼之欲出的奶油,路上千萬不要擠壓,不然賣相真的很醜。在本次測評中,楊記的體驗真的太差了~飯醉菌大概要直接粉轉黑了。另外,提回來的路上可是要小心點,它可是易碎物品。
  • 狗狗們的小點心,只要用點心
    狗狗們的小點心,只要用點心作者:靈語寵物 鍾晟公眾平臺:wisepet最近小編在給狗狗們做點心
  • 【中式點心】麵團裡變出大花樣,開元的師傅比你多用了「點心」!
    製作要求:採用不同麵團(水調麵團、膨鬆麵團、油酥麵團、米粉麵團和其他麵團),製作方式不限,具有創新和實用價值,符合出品本身應有的製作標準、口感和特點;原料、餐具均由選手自帶就這麼一坨簡單的麵團,居然可以做出花樣數不清的點心
  • 最美中國點心
    Anya曾經為一個孕婦特別製作她念想中的家鄉點心。回憶中的美味總是至真完美的,可能Anya沒法完全炮製,只要親告訴Anya,一定盡力而為哈!其次,在這裡,我們每個人骨子裡都有股宣揚中國文化的衝動,Anya也完全不遺餘力地支持你們,爭取每份送出的禮物都附有中國特色的元素。來,顏值破表的中國風甜點,每一個都要美哭了!找找有沒有你家鄉的甜點哇。。。
  • 【譽宴】點心新造——點心四大天王全天8元/份
    譽宴點心之王——三色鮮蝦餃  廣東人飲茶,絕對少不了來一籠蝦餃。上乘的蝦餃,皮白如冰,薄如紙,半透明,肉餡隱約可見,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誘人。 蝦餃起源於上世紀20年代後期的廣州河南(現海珠區)五鳳村,該村一湧二岸,當地人在岸邊捕到鮮蝦後剝其肉,再配上豬肉、竹筍,製成餡料,以粉裹而蒸之,其汁液不外流且極鮮美,久而久之,聲名鵲起而風行於市,並引進到茶樓食肆,經不斷改良,形狀由角形改成梳子形,細摺封,每隻不少於十二摺,呈彎梳狀,故又有「彎梳餃」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