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知識:天師道印章的分類!

2020-12-25 晶哥聊古玩

據《龍虎山志》和《留侯天師世家宗譜》記載,「天師道」的印分為三類:一為帝王所賜之印,如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賜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正一元壇印」,明成化三年(1467年),賜四十六代天師張元吉「陽平治都功印」;明弘治十年(1499年),賜四十七代天師張原慶「正一嗣教大真人」印章和「法祖心印」;明萬曆五年(1577年),賜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宗傳」印和「龍虎山元壇印」。上述史載諸印,皆毀於清代康熙十五年的兵災之中。

二類為家傳法印:1、祖造玉質陽刻疊篆體大「陽平治都功印」,此印為元代所制,印面為12.3釐米見方,通高6.4釐米。2、祖遺玉質陽刻疊篆體大「陽平治都功印」。此印為清代所制,印面為12.2釐米見方。3、祖遺玉質疊篆體小「陽平治都功印」兩枚,此印所制年代不詳,印面一枚為5.5×5.3釐米,通高5釐米;另一枚為5.4×5.2釐米,通高4.3釐米。4、祖遺骨質陽刻楷體「嗣漢天師府」印。此印所制年代失考,印面為長方形,尺寸為8.2×1.8釐米。5、祖遺石質陽刻楷體「天師」印。該印所制年代不詳,其印面也為長方形,尺寸為9.8×5.6釐米。6、祖遺骨質陽刻篆體「元始滅災萬神雷後之印」

三類為符印,其形制有上述兩種印的樣式,但其印文多為陰刻,並且符印上的文字、字體怪異,考識困難。儘管如此,乃可依其字之象形、形意或依其字、圖的數量多少分定印其之名。1、銅質陰刻「神霄玉文之章」。該印為宣和年間鑄,其印面為7.5釐米見方,通高6.5釐米,印面有蝌蚪紋。2、銅質陰刻「佩五神符」。該印所制年代不詳,印面尺寸略為長方形,為4.9×5.1釐米,通高4.2釐米。3、銅質陰刻「白文四道符咒」印兩方,均為圓角方印式。其中的一枚有分格線,其所制年代不詳。其符印之字形,似山峰起伏狀的「幾」字頭,「幾」字頭內各有一同心圓,於是其形似「風」或「鳳」字。符印的印面為7.2釐米見方,通高6釐米;另符印之字形乃似山峰起伏狀。符印面為5釐米見方,通高6.5釐米。4、玉質陰刻「白文八道符咒」印,所制年代不詳,印面有八個「雨」頭字,尺寸為9.7釐米見方,通高8.9釐米。

上述諸印,都是1952年由江西貴溪縣人民政府移交給江西省博物館,至今仍收藏在館內。

「天師道」的印,其印質多為玉、石、銅質,少數為骨或鐵質,其印背鼻鈕之形象,以瑞獸題材的圓雕蹲龍、螭虎、伏虎和臥鹿等為主,少數為方形、拱橋形和圓拱形。

「天師道」的印,其大小有別,樣式各異,而且質地都很貴重,有罕見的凍石,稀有的骨種,更多的是價值連城的晶瑩美玉。其篆體嚴整豐潤,鈕式或龍或虎或鹿,體現了「天師道」的尊貴和至高無上的神權之力。

相關焦點

  • 古籍善本收藏知識品鑑
    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品鑑、賞析古籍善本的精華收藏知識,通這篇文章能使您更加珍視古籍善本、更好地傳承國之精粹文化。一、何謂古籍善本古籍善本是指具有一定的文物性、學術性和藝術性的古代珍貴書籍。二、古籍善本的分類古籍善本一般分為原刻本、重刻本和影刻本。三、古籍善本的收藏價值1.年代越久遠的古籍善本,收藏價值越高。
  • 寇謙之與北天師道
    寇謙之,原名謙,字輔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屬北京)人,後徒居馮翊萬年(今陝西西臨潼北),出身於門閥始祖家庭,世代信奉天師道(五鬥米道)。十八歲依張魯所傳教義修煉。後隨道人成公興在華山、嵩山修道七載,名聲漸著。他為了適應北魏統治各民族的需要,乘北魏立國之初崇道抑佛的機會,出面改革道教。公元424年,寇謙之到魏都平成(今山西大同)獻道書與太武帝,左光祿大夫崔浩也信奉道教。
  • 印章知識大全,建議收藏,總有一天用得上!
    一、印章的藝術作用 書法作品上的印章,是書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為完整的書法作品。 後來鑑藏名稱頗多,如收藏,珍秘、審定、鑑賞、過目等。鑑藏用章,應視字畫之大小,以不損字面與畫面為要。有些鑑藏者為了自己流芳千古,蓋章時往往破壞畫面,這是要注意防止的。
  • 龍虎山天師道史略講(三)
    前面已經講了,第四代天師張盛大約在公元230年前後從漢中遷回龍虎山。從此,天師道(或稱龍虎宗、正一玄壇)就世世代代在龍虎山紮根。經歷了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直到上世紀共1700餘年。歷代天師一脈相傳共63代天師。這63代天師的姓名,封號,生平事跡都有詳細的記載,因受時間和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一個一個進行介紹。
  • 學道讀啥經典,天師早已把書單列好!
    張宇初天師(1359—1410),字子璇,別號耆山。父為第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洪武十三年(1280)授「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範大真人」,領道教事。張宇初天師才華橫溢,著作甚豐。主張以虛靜為本,以文明道,志在窮性命之源,溯道之本。他不但是天師世家之中的佼佼者,也是明清時期道教史上出類撥萃的人物。其著作《道門十規》則成了天師道乃至於正一派一部重要的關於清規戒律和指引後世道門子弟修行的經典。張宇初天師撰寫這本《道門十規》的目的是針對當時道教弊端,制訂了十項規章,以加強對道教之管理。
  • 三國時期的張魯(天師道第三代天師)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天師道亦稱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天師道由道教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立,並著寫《老子想爾注》,為後期道教發展下了基礎。隨後,又由其孫張魯改革教團,待曹操拜其為鎮南將軍後,道教開始向北方傳播。張道陵的四代孫張盛,又將傳教的地區從青城山遷至到龍虎山,至此道教也開始向中國的東南地區發展。
  • 全國收藏者雲集德化古玩交流會 盤點不得不知的德化陶瓷收藏知識
    來自江西的陳先生表示,這樣的交流活動很好,收藏愛好者可以互相溝通,加強知識積累,也能豐富收藏品種,提高鑑賞水平。不少德化本地的收藏愛好者也早早來到順美古玩城,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舉著手電筒,拿著放大鏡,仔細察看、詢價,伺機撿漏。同時,順美古玩城通過微信群、公眾號等舉措,讓收藏愛好者在線下溝通之外,還能在「雲端」相識相知,一同探討古玩文化。
  • 滾筒印章是如何發展,後成為收藏新寵,又是怎樣被逐漸取代?
    滾筒印章作為「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三大標誌 」之一 ,因為它珍稀的材料,藝術性的雕刻圖案以及它身上所賦有的特殊意義,滾筒印章成為當時珠飾和印章收藏的新寵。滾印的發展不僅給我們展示了古人的智慧,還對當時文明的起源、發展、傳播有著深遠的影響。
  • 虛靖天師揭秘符籙的天機!
    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又稱虛靖天師,是繼祖天師張道陵、嗣師張衡、系師張魯(三師)以後,最為著名的天師之一。他之所以聲名遠播,一是幼年神異,二是道法高強,三是時運所致。九歲嗣教,被譽為「神童天師」,在掌教的二十七年間,因其才華出眾、道法高深及與皇室關係密切,使天師道重又興盛,是公認的「中興天師」。
  • 四大天師
    ,許天師許遜,薩天師薩守堅,葛天師葛玄,為玉皇大帝通明宮的四位尊神,道教尊為四大天師。天師之名,始見於《莊子 徐無鬼》文曰:「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實指尊敬之辭,然天師之名即源於此。「天師」之號始稱張道陵的,最早見於《晉書 郝超傳》。張天師:
  • 不能世襲天師職,天師的次子該如何修行?
    天師的長子可以世襲天師之位,而成為天師,就等於一隻腳邁入仙界。那麼天師其他的兒子又該如何修行呢?
  • 萬能姓名印章、正姿洞洞筆、安全無毒書皮、學科分類收納袋,最低只要35元!
    每次暑假過半,我就開始竊喜,終於看到了解放的曙光。印上後壓根兒不用擔心掉色的問題,1分鐘速幹,幹了之後用水擦也不掉色。印在衣服等紡織物上,等24小時,之後再水洗也不會掉。(PS:正常情況耐洗50次左右,具體還要看洗滌方式和洗滌的材料,用強力褪色、漂白粉之類的可能就比較容易洗掉了,一般家用洗衣液問題都不大)。印章自帶的油墨,是純植物成分,通過專業機構檢測,無毒無害,印在衣服被子上與皮膚接觸,也大可放心。
  • 「四大天師」是什麼神仙?他們的工作是什麼?
    其實由上面的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發現,這四大天師並沒有什麼作用,更像是秘書,從事的是傳話筒的工作,玉皇大帝就像霸道總裁,四大天師就像秘書,有什麼人要見總裁,四大天師負責傳話,而總裁有什麼需要吩咐的,也由四大天師進行轉達。說了那麼多,四大天師到底是誰呢?
  • 內控|公司印章管理的十七個核心問題!建議收藏!
    公司印章,是公司運營的必備工具;是公司的權力代表;在形式上是公司的意志代表。印章雖小,牽涉卻大!本篇印章管理的要點,包括公司印章用途、分類、刻製程序、印章有效性、保管使用流程設置等17個核心問題總結。
  • 道教赫赫有名的「四大天師」分別是哪幾位?其中有祖天師張道陵
    四大天師之首祖天師張道陵祖天師張道陵(34年2月22日),字輔漢,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創始人,東漢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張天師。著作《老子想爾注》,弟子有30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祖天師張道陵、葛玄(仙翁)、許遜(真君)、薩守堅(真君)合稱四大天師。
  • 天師傳承
    經歷:​當初,第63代天師張恩溥也有一個兒子,叫做張允賢,本來應該就是接任第64代天師的第一人選,不過,張允賢卻在1954年因病去世,張源先則是張恩溥的堂侄,為了傳承的原因,才會提前從軍中退伍跟著張恩溥學道​張源先拿出當年的退伍令,他是在1959年以陸軍上士文書階層退伍,退役的原因則是寫著「繼承教統」。
  • 天師家族2000年
    1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在基本平定中原後,曹操親率十萬大軍西徵漢中,而他的指向,是一位蟄居漢中地區長達二十多年、擁眾五十多萬的天師道教主:張魯。也就是在四川時期,張道陵開始傳授「正一盟威之道」,正式創立道教,並尊老子為教祖,由於入教教徒必須繳納五鬥米,因此也被稱為「五鬥米教」。張道陵創立的「正一盟威道」,在後世也被稱為「天師道」,天師道門下弟子眾多,按區域分為二十四個教區,每個教區分設治頭和祭酒統領事務,其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四川、陝西地區,在今天看來,這是一種類似於政教合一的組織。
  • 龍虎山天師八卦宴開吃啦!即刻預訂,暢享天師道家美味!
    作為「道教祖庭」「道」是龍虎山獨特的符號道文化與龍虎山結下了難以割斷之緣道文化的「基因」已深深融入了龍虎山的每個角落造就了這裡獨特的魅力說起來,第一代天師張道陵123歲羽化成仙,第五代、第十代、第十三代均在100歲以上,前二十六代天師的年紀都在90歲以上。這在平均年齡遠遠低於60歲的古代,天師家族的長壽,令其他人羨慕不已。
  • 《西遊記》裡的四大天師
       提示:   點擊↑"張其成"免費登陸「張其成國學基金」公眾平臺明代小說《西遊記》裡多處寫到四大天師。如第六回載:「至通明殿前,早有四大天師、赤腳大仙等眾,俱在此迎著菩薩,即道玉帝煩惱,調遣天兵,擒怪未回等因。菩薩道:『我要見見玉帝,煩為轉奏。』天師邱弘濟即入靈霄寶殿,啟知宣入。」第三十一回載:「早有張、葛、許、邱四大天師問道:『大聖何來?』」第五十一回載:「(行者)直至靈霄殿外,果又見張道陵、葛仙翁、許旌陽、邱弘濟四天師並南鬥六司、北鬥七元都在殿前迎著行者。」
  • 高人一等,冠號收藏知識大全!
    冠號收藏玩法眾多,開門號、關門號、補號、特殊冠號等都是。冠號收藏在收藏難度和趣味上都高於其他收藏主題。冠號大全收藏興起較晚全國能完整擁有三版紙幣品種全冠號實物的藏家寥寥無幾,這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工程, 沒有上十年的功夫都不可能略有小成。常見的版別大全套是一種流傳多年的大眾化收藏主題。基本只要有資金就能實現。而冠號收藏除了耗費資金外還耗費精力一個完整的全冠大全套是收藏實力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