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八佰》,戰爭的殘酷以及英雄的無畏在時間的衝刷下變得更加清晰。平日裡溫柔婉轉的蘇州河,曾經也是生死的分界線,南岸是無憂天堂,北岸是戰場地獄。
要說片中最溫馨的場景,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七月給小湖北送西點的畫面。小湖北吃到的『洋玩意兒』也勾起了不少上海人的味覺記憶。「大人們都說,吃這個長的快。」說的就是大上海羅威飯店(後改名為紅房子西菜館)的三明治。
獨特的租界歷史將西方文化引進了上海,也讓上海很早就有了西餅屋。除了曾經的羅威飯店,還有很多上海人記憶中的洋果子店,都有一段段歷史悠長的過往。
在點評的首頁上,我們也總能看到不少老字號點心店,每一家的西點都是經過了時間的檢驗。不得不說,吃過這些才算真正來過大上海。
吃西菜,到「紅房子」。紅房子西菜館在老上海人的心中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劇中提到的「大上海羅威飯店」指的就是紅房子西菜館的前身「羅威飯店」。20世紀30年代的霞飛路是上海法租界的黃金地段,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義大利籍猶太人路易·羅威在這裡開設了「羅威飯店」,經營法式西餐。
由於這家店的門樓是獨特的紅色,所以後來在梅蘭芳先生的提議下,店名改為了「紅房子西菜館」,而紅房子西點則是紅房子西菜館的西點部。
紅房子作為海派西餐的代表,不僅受到眾多名人的偏愛,也出現在不少影視文學作品中,據說當年張愛玲最愛的上海西餐廳就是紅房子。現在的上海人除了喜愛紅房子的西餐,對紅房子的西餅也是愛不釋手,經常可以看到紅房子西餅門口排著長長的隊。
杏仁排絕對是紅房子西點的靈魂之作了。想要徵服老上海人挑剔的味蕾,只靠老字號的名頭是不夠的,還得要真材實料,口感到位。杏仁排入口就能感覺到濃鬱的黃油醇香,表層的杏仁烤的酥脆,混合著黃油甜漿,口感細膩豐富,底部的蛋糕吃起來也很紮實。想要買杏仁排一定要趁早,在紅房子散裝食品櫃的杏仁排經常不到下午就售光了。
吃過了甜蜜的杏仁排,不妨來一塊鹹口的苔條餅,烤的焦黃的千層酥脆配上厚厚的海苔粉,再撒上白芝麻,甚是好看。拿在手中就能感受到海苔的清香,入口後下層餅乾微甜,更能襯託出上層苔條的鹹香,絕對是鹹口餅乾中的寶藏。
看顏值就相當滿意,不過小蛋糕類的產品在散裝櫃檯裡比較少,只有紅房子西菜館的西點門面才能吃到。慄子部分很可口,微微的甜味中還有一絲酒味,底部的餅乾也很酥脆香甜。下午茶來一塊蒙布朗,配咖啡或者紅茶都很棒,老上海獨特的小資情調就藏在這些甜甜蜜蜜的西洋點心裡。
上海的老牌西點店就像是記憶的碎片,記載著過去時光中的悠閒與精緻,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而凱司令無疑是這些記憶碎片中最明亮的一顆。
創辦於1928年,「凱司令」的名字本來就包含著一段歷史,1928年兩個年輕人為了紀念北伐軍凱旋勝利給自己的新店取名「凱司令」。開業之初「凱司令」原本是一家酒吧,後來老闆才改了西菜西點,並找來了當時上海灘有名的德系糕點師傅凌慶祥父子,在德式西點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結合本地的材料和口味做出了特有的海派甜味。
老一輩的上海人,記憶中都會有一種名為「凱司令」的香甜,香而不濃,甜而不膩,一如凱司令矜貴又安靜的氣質,讓人想起在李安的《色戒》中,女主角喝著咖啡,靜靜坐在「凱司令」中獨自等待的場景。
時間過去了一個世紀,但世人對於凱司令的喜愛卻從來沒變,現在在凱司令門店裡享受甜蜜的顧客不光有上了年紀的爺叔阿姨,也有不少年輕的面孔。吃過一口就能知道這裡興盛至今的秘訣,從麵粉、奶油、慄子到裱花,凱司令的每一處細節都是時光積累出的經典。
白脫蛋糕絕對是凱司令最經典的產品,說它經典並不光是因為好吃,更因為從1928年傳承至今,白脫蛋糕採用的都是紐西蘭純天然奶油,連供應商都沒有換過。「白脫」就是英文中的奶油「butter」的音譯,所以蛋糕最重要的就是上面的奶油,凱司令採用的奶油乳脂含量在八成以上,口感香醇,最符合老上海的口味。
慄子蛋糕是凌氏父子在凱司令最重要的創新,傳承至今一直都是凱司令的招牌。正宗的慄子蛋糕是沒有麵粉的,內裡全部用慄子泥堆成,底部有一層薄薄的玉米餅,外面是醇醇的奶油。上海雖然不是慄子的產地,但這塊慄子蛋糕卻讓上海人記住了慄子的味道,慄子果仁加糖研磨成慄蓉,濃鬱的慄子香氣讓人根本停不下來。
裡面的奶油紮實,但是味道又不會過於甜,表皮酥鬆香甜,內裡香濃軟糯,兩者口感對比明顯,入口有一種別樣的幸福感。
和紅房子一樣,老大昌也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霞飛路上西點店的翹楚。老大昌這三個字,用上海話念起來往往更有味道,「老(lao)大(da)昌(cang)」聽起來雖然很中式,其實最早的時候是由法國人鵲格利開的,起初名為「鵲格利麵包房」,後來因為轉手給了中國老闆,才改名叫老大昌,店裡原本的法式口味也在中國老闆的手中進行了改良,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
曾經的老大昌就像現在的哈根達斯,不僅是年輕人追逐的時尚美食,也是很多作家筆下老上海味道的代表,張愛玲在《談吃與畫餅充飢》就提到過老大昌的麵包,吃起來「微妙可口」。
對甜口情有獨鐘的上海人在夏天說起老大昌,最先想起的是他家的冰糕,冬天最想念的則是奶味十足的各式圓蛋糕。老大昌在上海的分店也很多,不過最好去淮海中路的門店,品種更豐富一些。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蛋糕還不太普遍的時候,上海人就已經吃到了這種新鮮奶油打發製成的乳製品,那時候的摜奶油也是上海人甜蜜生活的象徵。上海做摜奶油的蛋糕店不少,如果要說最經典的,絕對是老大昌的摜奶油,奶油清甜不膩口,口感蓬鬆,用小勺舀入口中,仿佛將一片奶味的雲朵含在嘴巴裡。
想嘗試上海的冰糕,來老大昌肯定不會有錯,冰糕可以看作「摜奶油」做的冰淇淋,有一種古早手做雪糕感,口感也比摜奶油更加清新。老大昌的冰糕有很多味道,最受歡迎的應該是他家的核桃果仁冰糕,核桃的量給的非常足。
哈鬥是老上海差點絕跡的經典法式甜品,好在老大昌又讓這種味道延續了下去。哈鬥一般有三層,酥皮包裹起香鬱蓬鬆的奶油,外面再淋上巧克力漿,一口下去,巧克力、麵包、奶油都能吃到,口感豐富,尤其受小孩子的喜愛。
上海灘的國際飯店現在也是去上海旅遊的必到景點之一,不過老上海人認為,國際飯店可不是去觀光的,各種西點才是這裡的招牌特色,以至於每到節假日,國際飯店西餅屋的門口就會排起這樣的長隊。
國際飯店在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一直是整個上海乃至遠東最高的建築,所以有「遠東第一樓」、「遠東第一大廈」的美稱,對面就是繁華熱鬧的跑馬場,可以說當時國際飯店和外灘的建築一樣,都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
不少名人來到上海都要在此處下榻,梅蘭芳、蔡元培、魯迅都曾光顧這裡,當時在國際飯店吃甜點喝下午茶是上海灘紳士名媛們中很流行的活動,這麼多年來雖然裝修變了,國際飯店的經典口味卻一直沒變。
上海的爺叔阿姨們年輕的時候,能來國際飯店吃份蝴蝶酥,就是當時最浪漫,最時髦的事情了。國際飯店的蝴蝶酥與一般店裡的不同,個頭較大,而且做工及其講究,做酥的麵團要經過不斷的摺疊、擀平,最後一塊黃油麵團竟然能達到256層,每一層裡都有均勻細膩的黃油和白糖。
路過國際飯店西餅屋的門口,隔著老遠就能聞到烘烤黃油的香氣,非常誘人,所以想吃蝴蝶酥一定要早點來,就算不是節假日,可能也會很早就售光了。
酒醉蛋糕也是經久不衰的海派小點,只有老上海人才熟悉的神秘美味,蛋糕用白酒做成,在上海也已經很少見了,只有國際飯店才能找到。
雖然叫國際飯店,但這裡也不全是外國的美食,比如這道銀絲卷,就是地道的京幫點心。雪白的饅頭看似平常,實際上內裡絕對不普通,香軟的饅頭衣下包裹的是銀絲狀的饅頭絲,味道也跟一般的饅頭不同,加了糖、豬油、麻油,吃起來甜蜜又油潤。
這些「年輕」的西餅屋同樣值得記憶
除了上面這些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還有一些「年輕」的後起之秀也是上海人記憶中不得不提的小辰光。
雖然說「年輕」,紅寶石也有30多年的歷史了,創始人是英籍華裔過秉忠先生,當時國內多是人造奶油,為了讓國人也能吃上國外司空見慣的鮮奶油蛋糕,過秉忠先生與靜安商委成立了紅寶石食品廠。
1987年第一家紅寶石門店在華山路開業,同年10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首次訪華,慶典上出現的蛋糕就來自於紅寶石,從此紅寶石的名號也在上海灘響亮了起來。
對每一個上海囡囡來說,華山路的紅寶石是小時候最嚮往的地方,去那裡吃蛋糕一定要穿著自己最好看的小裙子,才顯得有儀式感。三十多年過去了,當時的小朋友已經變成了大人,紅寶石的好味道卻一直沒變,周末牽著外公外婆去紅寶石吃一塊當年的小蛋糕,滿滿都是回憶的味道。
和國際大廈用高度稱霸上海一樣,奶油小方一度也一直站在上海蛋糕界的最高點。那段時間裡,奶油小方就是上海最好吃的蛋糕代表。和店裡經典的紅格子桌布一樣,三十多年來,奶油小方的味道也一直沒變過,鮮甜的奶油加上一小顆櫻桃,就是最簡單又甜蜜的美好。
顏值和奶油小方一樣都是簡簡單單的風格,卻也讓人百吃不厭,上面的奶油是打好的摜奶油,口感蓬鬆,下面還有清香的慄子蓉,吃完感覺甜度剛好,一點都不覺得膩。
同樣開業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上海市靜安賓館和一家香港企業共同創辦,創辦之初主要承接各類政府招待工作的麵包供應,還專程從法國請來了知名麵包師坐鎮。
開業第一天靜安麵包房只賣一種產品,就是法棍,但烤制麵包特有的香味還是吸引了一大群顧客前來排隊。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靜安麵包房都只賣法棍、法式方包,羊角三種麵包,雖然類別少,但是紮實的用料和工藝仍然讓靜安麵包房的生意非常火爆,新鮮的法棍甚至一度成為了老上海人過年過節的送禮佳品。
白脫別司忌是不少上海人童年的最愛。麵包幹烤至脆脆甜甜,入口還能聽到清脆的響聲,甜度也剛剛好,多吃幾片也不會感到甜膩,早餐拿來配咖啡最好不過。
走進店裡撲面而來的烤麵包香氣,濃厚的黃油在高溫的烤制下發出誘人的氣息。現在的靜安麵包房還保持著嚴格的麵包工藝要求,傳統的羊角麵包仍然能做出酥鬆又有嚼勁的口感。
這些經典的西點不光承載著老一輩上海人從小到大不可或缺的甜蜜,也在魔都五光十色的生活中繼續煥發著新的光彩。去上海玩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打卡這些經典老店,肯定能發現最正宗的上海甜。
| 本文圖片來源於大眾點評用戶素材
海量商戶信息、各類特色榜單盡在大眾點評,引領吃喝玩樂、衣⻝住行最新潮流,更多有老字號西點的介紹,等你來大眾點評App發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