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一首七律,風格自然流暢,頷聯更抒發了達觀態度

2021-02-08 品詩賞詞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都說冷暖自知,但命運卻難以捉摸。有時候本以為具備十足的把握,卻在一瞬間變得手足無措;有時候覺得周圍根本就是漆黑一片,卻又在不經意間雲開日出,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生命有時就像一隻孤舟,在遼闊的海洋上茫然前進,不明方向、不知歸途,但越是失去信心和鬥志,就越是容易在迷茫中陷入僵局。只有意志堅定、飽滿熱情,才能打起精神,堅強地走出困境,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感受就是淡然處世。下面介紹歐陽修的一首七律,風格自然流暢,頷聯更抒發了達觀態度。

戲答元珍

北宋: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宋仁宗景祐三年,歐陽修因痛斥諫官高若訥趨炎附勢,對範仲淹落井下石,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令。第二年春,峽州判官丁寶臣(字元珍)寫詩給歐陽修,對花時久雨表示傷感,歐陽修便寫此詩作答。

詩中寫春寒久雨,山城無花,但「猶有桔」、「筍抽芽」,仍顯示了勃勃生機,抒發了對傷時不遇的達觀態度。

南北東西、天氣各異,春風無情、詩人有意,首聯就顯得出奇制勝,表達了詩人的落魄情懷,「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天涯,此指宜昌。作者說宜昌是天涯,是表示自己遭到了遠謫。一個「疑」字,鍊字精準,表達了詩人的猜測和茫然心境。

山城,也是指宜昌。作者本來習慣了在京城生活,那裡雖然不是四季如春,卻極其繁華,春天也來得早、去得遲。如今在這個偏遠地區,不僅人生地不熟,而且飲食起居都不習慣。詩人責怪春風不到,其實是委婉地表達內心的悲愁和孤寂難耐。

因為春風不到,更顯得殘冬難熬,頷聯很精巧地描寫了宜昌地區雖然乍暖還寒,仍可觀察到生物萌動的跡象。「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未融盡的積雪壓彎了樹枝,枝上還掛著去年的橘子;天氣寒冷、春雷震動,似乎在催促著竹筍趕快抽芽。

這一聯對仗工整,詩意蘊藉,頗為後人稱讚。詩人細寫山城荒涼之景,也描繪出殘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蘊孕的一片生機。試想,如果詩人此時無精打採、怨恨滿懷,就不會觀察細緻,也不可能寫出如此高水平的對句。

可見歐陽公雖然遭遇貶謫之困境,但心中依然對未來充滿希望,沒有怨天尤人,一味地訴苦和責備。所以頸聯便水到渠成地展現了自己的感懷,「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夜間難以入眠,北歸的雁鳴惹起詩人的無窮鄉思;病久又逢新春,眼前的景象,都一一觸動思緒。

夜聞二句,寫詩人遷謫外地之感,聞歸雁而生鄉思,包括鄉思和懷京的兩層意思。物華,指美好的景物,此處可能是指故鄉和京都的景物。

最後兩句是對自己遠謫外地表示寬慰,「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歐陽公曾在洛陽見夠了千姿百態的牡丹花,這裡的野花開得雖晚,又有什麼可以感傷,可以嗟訝?

歐陽修曾在洛陽任留守推官,故云「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即野花;嗟,嘆息的意思。

古人常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人生要懂得修身養性,即使身處逆境,也不可一味地抱怨和責怪。因為這樣做不僅於事無補,反而讓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

蘇軾一生經歷了無數的磨難,卻淡然地說,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歐陽修也算是蘇軾的一位導師,他也曾說過,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暫時的困境,不會讓人永無出頭之日;而當夢想破滅,才是最大的悲哀!

相關焦點

  • 歐陽修一首很傷感的七律,每一句都充滿憂愁,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古代的文人大多都活在悲痛之中,即使是像歐陽修這種大名鼎鼎的一代文宗,那也是難逃被貶的命運;公元1037年(景佑三年),歐陽修被貶只是由於上書得罪了權貴。當時他跟著當時的範仲淹,稍稍熟悉歷史的都知道範仲淹是一位正人君子,為人正直,這樣他就得罪了很多人,上書彈劾當時的宰相呂夷簡濫用職權,還被對方誣陷,從而被貶外地;歐陽修是範仲淹的任用的官員自然也是遭受到了打擊,被貶夷陵(今天的湖北宜昌地區),這件事情對於他來說打擊太大了,讓歐陽修傷感不已,他在路上經過黃溪登高望遠,寫下了一首很傷感的詩《黃溪夜泊》,以此來抒發內心的悲痛之苦。
  • 司空圖的一首七律,很少有人讀過,僅是頷聯就令人愛不釋手
    下面分享司空圖的一首七律,很少有人讀過,僅是頷聯就令人愛不釋手。詩人委婉又堅決地表明態度,自己要做一位隱士,深隱故居,悠然自在地度過餘生。長者車,指達官貴人的車,這裡也是呼應頷聯中的「逢人少」。司空圖的這首七律用典自然
  • 柳亞子的一首七律,僅是頷聯就不同凡響,最後兩句更慷慨激昂
    下面介紹柳亞子的一首七律,僅是頷聯就不同凡響,最後兩句更慷慨激昂。 酒邊一首為一瓢題扇縱覽柳亞子的這首七律頷聯更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絕不苟且偷生的決心和高潔品質。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詩人敢于振臂一呼,豈能不令後世欽佩不已。
  • 歐陽修最經典的一首詩,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得讓人心醉!
    歐陽修,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轍、蘇洵、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歐陽修在詩歌創作上,一方面重視韓愈詩歌的特點,另一方面提出了「詩窮而後工」的詩歌理論。其詩語言清新流暢,風格流麗婉轉。如他的經典詩作《晚泊嶽陽》。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詩人杜甫在這其中,李白的長詩、杜甫的七律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內容深刻,同時格律齊整,可謂唐文學殿堂中的精品之作。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成詩的年代是杜甫的晚年,當時安史之亂仍在繼續,杜甫為了避難來到了夔州。
  • 黃興的一首七律,首聯就用典貼切,頷聯更顯氣勢如虹
    下面介紹黃興的一首七律,首聯就用典貼切,頷聯更顯氣勢如虹。致譚人鳳近代:黃興懷椎不遇粵途終,露布飛傳蜀道通。吳楚英豪戈指日,江湖俠氣劍如虹。能爭漢土為先著,此復神州第一功。愧我年來多敗北,馬前趨拜敢稱雄。黃興是北宋黃庭堅的後裔,近代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的知交好友,也是辛亥革命的先驅和領袖。
  • 明代才子的一首七律,僅是頷聯就移情奪志,頸聯更是催人淚下
    這些深情的故事也感染了後世很多人,下面介紹明代才子的一首七律,僅是頷聯就移情奪志,頸聯更是催人淚下。,「木葉下時驚歲晚,人情閱盡見交難」,枯葉飄落而下時,才會驚嘆時光荏苒;看慣世態之後,更悟知己最是難得。
  •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淡淡描寫,娓娓道來,卻滿溢深情
    一首優秀的詩歌不僅立意新穎、取材獨特,而且飽含作者的深情。歷來詩評家一直強調作者的器局、精神、態度等與寫作的關係,提倡作者要修煉內功、升華情操,才能寫出深刻動人的傳世之作,正如劉勰所說的「蓄素以弸中,散採以彪外。」
  • 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懷念過往,內心惆悵,尾句更顯出心緒茫茫
    特別是他的很多無題詩引經據典,讓後世讀者理解困難,自然就會眾說紛紜。比如他的《錦瑟》就有多種解釋,更令後人費解。 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懷念過往,內心惆悵,尾句更顯出心緒茫茫。利州江潭作(感孕金輪所)唐代:李商隱神劍飛來不易銷,碧潭珍重駐蘭橈。
  • 陸遊最著名的一首七律詩,其中一個千古名句哲理深刻!
    陸遊的詩歌,風格多樣,體裁廣泛,涉及面十分深廣。陸遊寫過一首《遊山西村》的七律,該詩可謂陸遊七律的最高峰,歷來廣為流傳。《遊山西村》全詩如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 黃庭堅的一首佳作,僅是頷聯就膾炙人口,撫慰了無數人的憂愁
    他雖然仰慕蘇軾,卻又積極汲取杜甫詩歌的藝術長處,並善於總結前人得失,終於形成了自己的詩歌風格。山谷還主張要多讀書,從而積累古人的佳句善字,於是又提出了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的理論。 蘇軾也非常喜歡自己這位得意弟子,還誇獎他的作品堪為環偉之文、妙絕當世。下面介紹黃庭堅的一首佳作,僅是頷聯就膾炙人口,撫慰了無數人的憂愁。
  • 王安石的一首七律,開篇就不同凡響,荊公的氣魄非比尋常
    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七律,開篇就不同凡響,荊公的氣魄非比尋常。奉酬永叔見贈宋代:王安石欲傳道義心猶在,強學文章力已窮。他日若能窺孟子,終身何敢望韓公。摳衣最出諸生後,倒屣嘗傾廣座中。這首詩是作者在36歲時的作品,當時他還在基層工作,而他的同鄉曾鞏很佩服王安石的文採和人品,就將其引薦給恩師歐陽修。歐公也對這位青年才俊刮目相看,並寫詩相贈: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王安石博學多才,當然非常清楚歐公有意提攜自己。他也知道很多人一旦得到歐公的賞識,就會名聲大振、更不用說什麼功名富貴。
  • 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創作的一首七律政論詩
    《文教資料簡報》1983年第12期刊載盛巽昌《毛澤東詩詞二首》一文,在《七律(有田有地吾為主)》的小標題下,文中寫道:1945年在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同志一首七律詩傳抄甚廣。這裡據上海1949年3月13日《亞報》,並參照《新民報》的『更正』,抄錄於後,以供研究參考:『有田有地吾為主,無法無天是為民。重慶有官皆墨吏,延安無屎不黃金。炸橋挖路為團結,奪地爭城是鬥爭。
  • 10首七律唐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
    在唐代,七律佳作頻出。七律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七律詩起源於南朝,初唐定型,到杜甫手中成熟。今天,隱娘總結10首唐代經典的七律詩,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呢?
  • 史上最難超越的一首詩,被封為「七律之冠」,今天才讀懂它的含義
    唐朝的李白、王維等詩人的七律詩,很多地方都存在重字之誤。而到了中唐時期,杜甫重新開闢了律詩的新天地,很多經典的七言律詩一時間風靡了整個唐朝。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代表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律詩,這首詩對仗工整,平仄押韻,深受後人的讚揚,並且被譽為我國歷史上的「七律之冠」。這首詩完美地詮釋了「七律」的要求,可謂是教科書級別的詩作。不但詩句句押韻,而且直到今天才讀懂了它的含義。
  • 杜甫的《登高》既是七律之冠,又是他晚年年老多病孤苦的生活寫照
    比如一首《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整首詩意境深遠,寫的太美了,把春天寫活了,全詩全部對仗工整,為他點讚。今天我們來看看杜工部的一首千古絕唱《登高》全詩如下: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 趙嘏最特別的一首詩,有6個題目,頷聯是千古名句,贏得一個雅號
    在某些版本的中學教材中,我們能夠讀到趙嘏[gǔ]的一首《長安晚秋》,或是它另外的兩個題目,為《秋望》和《秋夕》。一首詩,在其流傳過程中,居然產生了六個題目,當真是一大奇觀!但,無論詩的題目是什麼,卻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首詩的佳妙,尤其是頷聯兩句,為作者博得了「趙倚樓」的雅號,受到歷代人們的讚譽。
  • 唐代才子的一首七律,一個憂字貫穿全篇,頸聯更是千古名句
    雨是古詩詞中的一個重要意象,它可以表達一種希望和寄託,比如杜甫的名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還有韓愈的經典,「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都抒發了詩人對美好的一種憧憬。下面介紹唐代才子的一首七律,一個憂字貫穿全篇,頸聯更是千古名句。長安雨夜唐代:薛逢滯雨通宵又徹明,百憂如草雨中生。心關桂玉天難曉,運落風波夢亦驚。壓樹早鴉飛不散,到窗寒鼓溼無聲。當年志氣俱消盡,白髮新添四五莖。薛逢,字陶臣,會昌元年進士,歷侍御史、尚書郎。
  • 杜甫一首經典的七律,其中廣為稱頌的兩句,在今天看來「太汙了」
    後世學七律都以杜甫為宗,近日的熱播的《慶餘年》中,主角範閒借用了杜甫一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把全天下的文人都給鎮住了。當然,杜甫經典的七律,不僅於此,他大部分七律,如《秋興八首》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其他詩人窮盡一生難以寫出一首,杜甫卻層出不窮,他的《客至》也是經典之極: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 蘇軾的一首七律,筆調活潑,最後兩句更充滿喜悅之情
    而作為一位儒者,蘇軾也極其有悟性,所以即使在那些憂患相仍的歲月裡,他也能安貧樂道、恬淡悠然,絲毫不畏各種挫折,更鼓舞了他身邊的很多人。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七律,筆調活潑,最後兩句更充滿喜悅之情。過嶺北宋:蘇軾七年來往我何堪,又試曹溪一勺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