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育新品種,樹上結紅薯

2021-01-14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在南京的菜市場上有一種紅薯特別受歡迎,紅皮紅瓤,含糖分較高,生吃香甜清脆,熟食軟糯可口。這種紅薯叫「蘇薯8號」,平時大家在街頭買到的烤紅薯大多也是這個品種。這是南京農科所科技辦主任趙荷娟參與選育和推廣的紅薯新品種。趙荷娟紮根農業科研一線22年,選育和推廣甘薯新品種3個,其中「蘇薯8號」是很多省份食用甘薯的主栽品種,省內外累計推廣700萬畝以上。 

    選育一個紅薯新品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趙荷娟告訴記者,那時候她每天一大早就下地,觀察紅薯在田間的狀況。因為不下地,就不會發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問題。「選育新品種之後,就是把新品種推廣給農民,讓他們獲益。」趙荷娟說,農民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難題,這些都是他們需要去幫助解決的。 

    一開始,趙荷娟了解到有的農民種植的「蘇薯8號」有些薯塊過大,商品率降低。經過多次實地調研,趙荷娟引導他們改變種植密度、栽插時間以及栽插方式等,使商品率達到90%以上,提高了經濟效益,調動了農戶的種植熱情。現在,「蘇薯8號」已成為大江南北鮮薯消費的主要品種。「蘇薯8號」之後,趙荷娟調整育種方向,致力於專用型甘薯新品種的選育,又推出了口感好、營養價值高的莖尖菜用甘薯、優質特色的食用甘薯系列。 

    為進一步改良甘薯品種,趙荷娟還開展了水培甘薯「空中結薯技術」的研究,也就是長在樹上的紅薯。那段時間,她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大棚忙活她的甘薯樹。晚上下班回家,夢裡想到的還是它。「有好幾次夢到甘薯樹死了,自己被嚇醒。」高溫酷暑季節,大棚像蒸籠一樣,為了觀察研究甘薯樹,趙荷娟有時一呆就是幾個小時,熱得滿頭大汗,背上也畫出地圖般的鹽霜。 

    「培育甘薯樹的過程很複雜。簡單地說,先用配製的營養液讓選定的品種長成甘薯樹,再誘導生根結甘薯。」趙荷娟告訴記者,功夫不負有心人,甘薯樹現在已結出了可愛的紅薯。紅薯藤上掛著一串串紅薯,就像葡萄一樣掛在空中,傳統的紅薯爬種植模式又有了立架式模式。據了解,該研究一下子獲得3項專利,開創了南京農科所的先例。 

    除了紅薯,趙荷娟還從事著食用菌的品種篩選、培養料配方和堆制發酵工藝、栽培技術。這幾年,在南京部分菜市場,市民會看到長在菌棒上的新鮮銀耳,這也是趙荷娟引進推廣的項目。這種銀耳無需用水浸泡,讓消費者品嘗到原汁原味、隨吃隨採的鮮銀耳,常溫下可放15天以上。 

    此外,趙荷娟配製出以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雙孢蘑菇培養料,既合理利用了大量的被廢棄造成環境汙染的秸稈,又大大提高了雙孢蘑菇的產量;她還帶領團隊研製出以蚯蚓糞為主的新型覆土材料,收到了高產、出菇早、出菇整齊的效果。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趙荷娟都及時推廣給農民,幫助他們解決蘑菇生產中的一系列難題,提高蘑菇的產量和品質。 

    22年,趙荷娟始終在科研崗位上盡心盡職,先後被評為市三八紅旗手、市新長徵突擊手、市「三下鄉」先進個人。在今年市委「七一」表彰中,她被評為全市「新時代先鋒」優秀共產黨員。她說,自己時刻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為南京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致富增收出一份力。

    本報記者 許琴

相關焦點

  • 明年這幾個紅薯品種一定暢銷!
    高系14,心香,秦薯5號、4號,濟黑1號、2號,凌紫,紅蘇八,黃蘇八,湖北大葉,紅香蕉,黃金薯等地區性品種,還有紅薯圈炒火的哈,蜜,紅瑤,胭脂紅,名門金石,瑪莎利等炒作品種。一:普薯32(西瓜紅) 適合各地區種植該品種由廣東省普寧市農科所選育,2012年6月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
  • 土裡埋的紅薯都吃過,但是樹上結的紅薯你見過嗎?
    #紅薯#紅薯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國貨,是從外國引進的,但是中國人特別是老一輩對紅薯有一種特殊的情節,因為老一輩是真正體會過那種紅薯救命的日子的,那個時候沒有糧食,各個地方都在鬧饑荒,正是從外國帶回來了一棵紅薯藤,然後一傳十,十傳百,慢慢的把紅薯種起來,才挽救了百姓們,才使得百姓們得以生存下來。
  • 西華「紅薯樹」上結紅薯
    本報訊(記者巴富強通訊員彭世繁)說到紅薯,大家並不陌生,按常理「小麥、高粱長頭上,紅薯、花生地下生」,可你見過長在空中的紅薯嗎?10月24日,記者走進西華縣農業科學研究所「空中結薯」試驗種植示範大棚,一株株大型「紅薯樹」的藤蔓環繞棚架蜿蜒而上覆蓋棚頂,一串串紅薯緊抱成團、高懸在茂密的薯葉之中,薯藤閃現的幾片黃葉標誌著紅薯豐收在即,預產單株重30斤以上。    「我們通過無土栽培連續結薯技術培養的紅薯樹實現了空中結薯,具有很好的觀賞和科普價值。西華是紅薯種植大縣,推廣空中結薯,社會經濟意義非常大。」
  • 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院士說,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其中,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已超過45%。萬建民說,我國作物單產顯著提升,糧食總產連續5年超過6.5億噸,糧食作物滿足基本自給,口糧實現絕對安全。
  • 「火星衝日」、國產翼龍-2無人機、酶、無膜棉品種選育、新冠病毒...
    「火星衝日」、國產翼龍-2無人機、酶、無膜棉品種選育、新冠病毒、滄龍新物種 2020-10-1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林大選育的三個梅花品種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
    北林大選育的三個梅花品種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 2020-05-25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在樹上的西瓜,成串的西紅柿,空中的草莓、地瓜你見過麼?
    空中結薯長在樹上的西瓜,成串的西紅柿,空中的草莓、地瓜你見過麼?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的行業被科技改變,農業也不例外,科技可以讓西瓜張在樹上,讓草莓種在空中,讓西紅柿成串長,我帶你見識見識。長在空中的地瓜,紅薯能懸空生長,需要先培養在營養液裡生長根系,再供給植株充足的水分和營養。培養出的「紅薯樹」實現了「空中結薯」,具有很好的觀賞和科普價值。
  • 紅薯苗倒著栽種只會開花,不會結薯,這是真的嗎?
    「紅薯苗倒著栽種只會開花,不會結薯」這個說法在一些農村地區還很流行,但是這個觀點無論從實踐經驗還是科學依據上來說是錯誤的。紅薯苗倒著栽種這種栽植方式不但會結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會促進結薯。至於紅薯開花與紅薯苗倒栽還是正栽關係不大,主要與紅薯生長環境和自身品種特性有關。
  • 種紅薯的最高境界,把紅薯種在空氣中,60天就採收!
    紅薯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食物,大家一般都知道紅薯是長在土壤裡的,一般是春種秋收,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種紅薯的最高境界,不用土不用盆把紅薯種在空氣中,60天就採收!不僅能看還能吃,而且成熟周期短,一年下來光收穫的紅薯竟達1200斤,比種在地裡還要給力。
  • 這裡的紅薯火了
    大雪過後,冬意漸濃,但在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白馬鎮青峰村,卻別有一番豐收景象:從10月開始,一輛輛小貨車從青峰村滿載著紅薯駛向四面八方……今年年初,遂寧市開始推進安居現代紅薯產業園建設。根據規劃,產業園以白馬鎮為核心,輻射帶動攔江、保石、中興等鎮,種植紅薯面積5萬畝以上。
  • 【小貼士】紅薯有幾個分類?每個分類代表品種是?口感最好的品種是?
    紅薯品種分為四大品種,分別為紅心紅薯、白心紅薯、黃心紅薯、紫心紅薯,常見的紅心紅薯有寧紫4號、京薯6號、廣薯135
  • 大部分人都喜歡吃雞,但是雞被人類馴化後還選育出了許多觀賞品種
    本文配圖中的前兩張就是歐洲著名的觀賞雞品種——鳳頭雞中的波蘭鳳頭雞。在觀賞雞的培育方面,歐洲一直最為領先。其實我國也有些自己選育出來的品種,但大都是肉用型和蛋用型的經濟雞種,其中有的品種也很有觀賞性,例如烏骨雞。但烏骨雞被選育出來也是為了吃肉喝湯滋補身體的(冠以藥用的名頭,但也屬於肉用)。
  • 要讓全世界人都吃上「河南紅薯」
    培育紅薯    葉啟營潛心攻讀育種專業知識,向縣農廣校借來測土儀器,對照各個紅薯品種的特徵現狀,針對當地的氣候、土壤等生長條件進行品種考查分析,建立了紅薯良種科技檔案,為引進紅薯新品種試驗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 河包鎮驚現「紅薯王」,你看它長得像什麼
    14.6斤,你確定是紅薯?是的,我確定而且我見過這個紅薯......的照片重達14.6斤的紅薯↓↓↓榮昌微發布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蔣坤紅)近日,河包鎮核桃村的優質高澱粉紅薯品種選育基地裡,每天都有趕來看稀奇的村民。
  • 江蘇太倉「太空棉」進入全省棉花新品種區域試驗
    江蘇太倉「太空棉」進入全省棉花新品種區域試驗 2012-03-31 10:07:33 來源:網上輕紡城 由太倉棉花育種中心高級農藝師劉正鑾精心培育的「太空棉」,歷經六代選育
  • 如何種植紅薯才能產量高,注意這5點,紅薯結得多,品質高!
    說到紅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紅薯又叫做山藥、地瓜,在我國很多地區都能種植。在以前農業技術很落後時,紅薯的產量要遠遠高於其他傳統農作物,所以在那個年代,紅薯不僅填飽了人們的肚子,也救了很多人的命。近幾年由於人們對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紅薯搖身一變成為人們最愛吃的粗糧食物之一,隨著紅薯越來越受消費者的喜愛,種植紅薯的面積也在不斷增加,要想讓紅薯賣個好價錢,所以紅薯的種植技術很重要。那麼要想讓紅薯產量高,品質好,在種植紅薯時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1、品種選擇。
  • 分享| 我種的紅薯
    品種有好幾個這個品種的紅薯葉片肥大薯梗粗壯,正好可以一飽口福。由於是六月份和七月份種的,所以遲遲沒有挖,怕紅薯沒長大,二是老公沒空。雖然沒種多少,但因我腰不好,地又很硬,這種彎腰躬背的體力活會要我的命,我不敢貿然開挖。我估計也結不了多少,因為這塊地沒什麼陽光。
  • 紅薯扦插種植新方法,壓、埋、疊三位一體,結薯均勻,產量非常高
    相比較大田來說種植紅薯畝產量比較高,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春紅薯平均畝產在7000斤左右,夏紅薯畝產基本在5000斤左右。像現在紅薯每畝的產量基本達到了瓶頸,並且種出的紅薯大小不一,紅薯表面坑坑窪窪,商品率比較低,極大影響了紅薯的經濟價值。
  • 中國熱科院選育年畝產油量超兩百公斤新品種油棕
    文\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通訊員 田婉瑩 實習生 李愛美  我國油棕品種又添新成員,年畝產油量超過200公斤!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橡膠所)和海南省農墾科學院成功選育油棕品種「熱油6號」,並通過全國熱帶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成為我國首個年畝產油量超過200公斤的油棕優良品種。
  • 探尋生菜「結球」的秘密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匡漢暉課題組攻堅克難,通過正向遺傳學方法成功鑑定了控制生菜結球的基因,並且用遺傳轉化驗證了該基因功能和作用機理,對結球蔬菜的品種選育有著重要的科學意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