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起,父母就要求我每個月必須往家打3000元錢,我覺得這也是應該的。
父母把我養大,我也應該回報他們。可是,後來我受不了的是,喜歡打麻將的父親只要一輸錢,就會問我開口要錢。有時候我每月的生活費都不夠花,沒有辦法,我只能在業餘時間再去做兼職賺錢。
我知道我不該埋怨父母,可是自打工作這些年,我幾乎一分錢都存不上,因為錢一多半都打給了父母。
而我現在連戀愛都不敢談,父母也多次在我面前說過,以後我結婚要靠自己,他們沒錢給我買房。
我都沒有能力給人家女孩好的生活和愛情,又怎麼有資格去和人家談戀愛呢。
我現在心裡很痛苦,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什麼,有時候我甚至想,人活在這個世上到底是為了什麼。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只能這樣一天天的捱過去了。」
這是一位網友的私信,說實話,這封私信讓我很難受。其實不是他不夠好,而是他承受得太多,而他的父母真的是那種典型的劣質父母。
這世上,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兒女,生活中總是有一些父母自私自利,自己的生活不如意,還把兒女也拖入到無盡的困境中。
「工作10年沒攢下一分錢」:人生最大的不幸,是遇到了劣質父母,沒有一點責任感,還把自己的孩子也帶廢了。
01
一言不和就離婚的劣質父母。
有的父母,離婚對他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只要自己不想和對方過下去了,根本不顧及孩子,說離就離,甚至有的人結了離,離了結,反反覆覆多次。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已經結了兩次婚,也離了兩次婚。兩次婚姻各生了一個孩子,第一段婚姻的兒子歸男方撫養,第二段婚姻的女兒歸她撫養。
可是她在離婚後,覺得帶孩子影響自己以後戀愛,就把女兒送到了農村的父母家裡,一年只是春節回家一次。
這樣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身心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也只有像她這樣劣質的父母,才會把離婚的苦轉嫁到孩子身上。
02
有不良嗜好的劣質父母。
「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如果有不良的嗜好,必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品行。父母就是孩子的影子,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我的一個同學和老婆結婚才一年就離婚了,原因是他喜歡酗酒鬧事,只要有一點不開心的事,他就會打開酒瓶,把自己喝的爛醉如泥。
如果只是喝醉也沒什麼,關鍵是他喝酒了還會動手打老婆,老婆受不了這份氣就和他離了婚。
他成為這樣的人,和他的父親脫不了關係,因為他的父親就是這樣的人,從小,他就是在父親酗酒家暴母親的環境下成長,耳濡目染的他在成年後,也成為了這樣的醉鬼。
03
自己不努力上進,還想方設法掏空兒女的劣質父母。
這種父母一生的態度就是得過且過,他們對孩子的態度就是能把孩子養大就行了,只要孩子18歲成年後,他們就不可能再給孩子一分錢了,而且還會在以後想方設法從兒女那裡榨錢花。
就像剛才給我私信的那位網友,他的父母就是成天只知道伸手向他討要錢,如果不給就會責罵他是不孝之子。
在他們的心裡,從來不會為自己的兒子著想,只要能要來錢,兒子在外面是苦是樂,都與他們無關。
遇到這樣靠吸孩子的血苟且偷生的父母,真的是一種不幸,從頭到尾,他們都沒愛過自己的孩子,他們恐怕只會滿腦子的算計:我把你養大花了多少錢,是時候該還我們了。
04
做劣質父母的孩子,是一輩子的悲哀。
如果遇到了這樣的劣質父母,我們在成年之後,就應該學會自強自立,也要懂得去自保,該自私的時候要自私,該遠離的時候儘量遠離。
其實,父母雖然是我們長輩,但是他們也是需要被教育的。
就像剛才那位網友,自己辛苦賺的錢幾乎都被父母吸乾了,這樣做不是孝順父母,而是在縱容父母的劣質品行。
他最應該做的就是及時停止給父母輸血,讓他們自己去打拼生活,到他們老了需要照顧時再去儘自己的一份責任。
人生就是如此,想要擁有自己夢想的未來,就要努力去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