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的攀登藝術 - Sawanobori/沢登り運動|​Barbara Zangerl自由攀登The Nose線路

2021-03-01 喜馬拉雅登山論壇

編譯:Mintina

高度為350米,稱名滝是日本最高的瀑布

照片提供:Shomojapanhoppers.com

       哇哦,這部短片令我感到暈眩。Sawanobori一片讓我感到震驚不已,欲罷不能,深深吸引,久久無法平靜。對於我,挑戰就是如何解釋觀看這部12分鐘的短片為何令人驚嘆。

       2019年11月,媒體鋪天蓋地地報導日本的英式橄欖球世界盃和即將到來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穿著各自支持隊伍顏色衣物,興奮不已的粉絲們充斥著晚間新聞的報導。而未能獲勝球隊簇擁者們黯然神傷的神情令人動容。除去這些報導之外,旅遊短片把日本描繪成為一個見證世界上最為頂尖運動員在各自選擇項目進行激烈角逐的迷人旅遊目的地。

Toru Nakajima身處稱名滝瀑布,日本最高瀑布下端

照片提供:archive Toru Nakajima

       拋開這些熱點話題,這部影片展示了這個擠滿1億2700萬人居住國家難得一見,平靜的日本自然景象。這裡,茂密的植被,一隊攀巖者正在嘗試一項頗為艱難的運動,Sawanobori/沢登り。

       如果你從未聽聞過Sawanobori/沢登り運動,你並非個例。這是近期才出現的一個名詞,Google網頁上僅有一頁的搜索結果。其他大多數把其稱之為探險活動。

Sawanobori運動參與者們沿瀑布,或是在瀑布中向上攀登

       Sawanboroi湧動從攀巖中衍生。想著這是分支。典型的攀爬特定 - 傾斜巖壁,高度 - 隨後增加一些額外因素:溼滑的表面,苔蘚和泥漿,衝刷而下,未知的流水力量。你便可以了解Sawanobori/沢登り運動。這是位於瀑布的攀巖運動,有時被稱之為流水攀巖。偶爾,運動參與者們從水流的中心徑直而上,但是通常來說,他們略偏向旁邊,峭壁潮溼不堪,但是中間卻沒有任何水跡。

        運動帶著我們遠離運動攀巖通常所處的塵土飛揚,孤獨隔絕的環境,來到茂密的深林。在這裡,探險慢慢在人們的眼前展開。

平山 裕示和James Pearson討論面前的線路

照片提供:The North Face

       James Pearson,Caroline Ciavaldini,平山 裕示和Toru Nakajma在稱名滝瀑布進行Sawanobori/沢登り攀登。高度為350米,四處流經而下的水柱,這裡是日本最高的瀑布。在這裡,瀑布被視作是「神靈居住地點」的聖地

       一切顯然令人驚嘆。僅有極速流動的水打破寂靜。下端的濃密植被隨著天氣,範圍變得忽大忽小。很多人在到訪日本期間來到稱名滝瀑布旅遊。令人敬佩的是,這支隊伍來到這裡並非了欣賞景致,而是取得成功。

       與其他運動不同,Sawanobori/沢登り攀登包括那些移動的巖點。直至直接面對,人們無法想像流水的衝擊力,這一刻,參與者已經身處其中。

       對於我,這段短片展示出的自然景象和周圍環境最為令人驚嘆。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景象之中,攀爬本身也得到放大。

       四人意識到,他們必須通過瀑布,此外去往另外一側。他們推選Toru Nakajma完成這個任務。「他們相信我確實感覺很好,」這位日本攀巖者對此表示開心。「但是,這裡風險很高。」

       看起來頗具風險,如果他在跳躍過程中被水衝下瀑布,很難想像他的同伴們是否能夠對抗流水的衝力,拉住他。而且他們對於跳躍的難度一無所知,直至人們完成這個動作。

Nakajma為團隊首先出發

       Nakajma身處高處,來到瀑布流水極速衝刷的區域變壓。準備嘗試之間,他的專注令人側目。在最後的嘗試前,他邁向無法看到的巖石。隨後,便是通過流水的關鍵跳躍,通過水流,他蹲著到達另外一側...堅實落地。哇哦,從從自己的椅子上一躍而起,最終一個讓團隊完成他們任務的動作。

他成功通過水流後如釋重負

       哇哦,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我欣賞影片的綠色,茂密,叢林景象。但是當Nakajma決定跳過瀑布的水柱時,我的確感到瞠目結舌。

信息來源:Alex Myall

[美國]Barbara Zangerl和Jacopo Larcher自由攀登The Nose線路

編譯:Mintina

       在Yosemite山谷El Capitan峰,來自奧地利的Barbara Zangerl和南提羅爾人Jacopo Larcher在The Nose路線,世界上最為致命的大型巖壁線路進行了一次自由攀爬。

       在比利時攀巖者,Sébastien Berthe攀登之後數日,現在,Barbara Zangerl及Jacopo Larcher又在進行了El Capitan峰The Nose路線的一次自由攀爬。二人用時六日,完成了這條最為知名大型巖壁線路的自由攀登,採用他們通常的風格,交替領攀容易的繩距,隨後分別領攀全部難度更高的繩距。

       Zangerl和Larcher於2018年秋季首次嘗試,但是當時難度繩距頗為潮溼。在從頂部短暫採用雙繩方式向下查看難度繩距後,這個秋季,一切順利。初始部分的攀登非常不錯,不過因為其他團隊的原因,行進速度頗為緩慢,他們均自由攀爬了首處難度繩距,The Great Roof。在休息一日後,他們隨後通過了難度最高的一處繩距,複雜且美麗的Changing Corners,並在數小時後,到達頂峰。

       從某些方面來說,他們的攀爬僅僅或許被視作是常規攀登,畢竟,現在,他們是El Capitan峰部分最為專業大型巖壁攀巖者之中的一員:2015年,他們一起自由攀登了El Niño路線,2016年,Zodiac路線,2017年,Magic Mushroom路線。Zangerl遵循這樣的軌跡,於今年6月,自由攀爬了Pre-Muir wall線路,現在,她很有可能是自由攀登過El Capitan峰路線數量最多的女性。

       談及至此,這條1958年,Warren Harding,Wayne Merry和George Whitmore用時47日開闢,1993年,Lynn Hill自由首攀的線路,進行攀登從來都不是預知的結果,Larcher的話語強調了他們此次攀爬的重要性:「這是一條歷史性路線,一直以來,我們均期望能夠進行自由攀登。夢想成真的感覺很棒...一起完成則更加美妙...」

       The Nose線路 - 自由攀登的簡單歷史介紹

       儘管The Nose是El Capitan峰最為知名的路線,自相矛盾的是,自由攀爬卻難得一見。1993年9月中旬,Lynn Hill用時四日,完成其在The Nse線路的突破性首次自由攀登,1994年9月,她返回這裡,與Steve Sutton進行了路線一日內的自由攀爬。2005年,Tommy Caldwell和Beth Rodden交替領攀,並自由攀登了The Nose線路,而兩周後,Caldwell在24小時內完成了Nose + Freerider路線的雙攀。2014年11月,丹麥人Jorg Verhoeven在三日內自由攀爬了The Nose路線,此外,Keita Kurakami需要五日時間進行其連結繩索的獨立自由攀登,15歲的Connor Herson和自己的父親,Jim Herson在三日內取得成功。Sébastien Berthe於2019年秋季花費八日時間進行了自己的攀爬,數日後便是Barbara Zangerl和Jacopo Larcher的攀登。極具記錄,1998年,來自美國的Scott Burke自由攀爬了除難度繩距,The Great Roof之外的全部區域,他被迫在這裡連接繩索,因為,但是這裡完全潮溼,值得注意的是,直至現在,沒有人進行The Nose線路一氣呵成的往返攀登,例如,此前從未嘗試過這些繩距,自由攀爬,不返回地面。一氣呵成的自由攀登定會被視作是全新的前沿。

連結:Jacopo Larcher的FB網頁,jacopo-larcher.com,Barbara Zangerl的FB網頁,barbara-zangerl.at,La Sportiva,The North Face,Black Diamond

       通常來說,我痛恨自拍照,但是這裡絕對值得。這是一條歷史性線路,一直以來,我們二人均希望能夠自由攀登。夢想成真的感覺很棒...一起完成則更加美妙 @thenorthface @lasportivagram @blackdiamond @frictionlabs...

       - Jacopo Larcher(@jacopolarcher)於PST時間2019年11月23日12點的更新內容

Yosemite山谷El Capitan峰和The Nose線路位於中間的明顯凹形山壁

照片提供:Jacopo Larcher

Barbara Zangerl為Yosemite山谷El Capitan峰The Nose線路的夜間攀登進行準備

照片提供:Jacopo Larcher

2019年秋季,Jacopo Larcher與Barbara Zangerl一同攀登Yosemite山谷El Capitan峰The Nose線路

照片提供:Barbara Zangerl

2019年秋季,Jacopo Larcher和Barbara Zangerl用時六日時間,到達Yosemite山谷El Capitan峰The Nose線路頂部

照片提供:Barbara Zangerl

Barbara Zangerl攀登Yosemite山谷El Capitan峰The Nose線路

照片提供:Jacopo Larcher

信息來源:Planet Mountain

相關焦點

  • 他成了自由攀登「鼻子」線路最年輕的神奇小子
    吉姆隨後在臉書(Facebook)上發文祝賀:「親愛的康納,絕對是一次厲害的攀登!但更厲害的是你大膽紅線時表現出的樂觀與堅韌!祝賀你以完美的周末戰士風格紅點了鼻子線路!」林·希爾第一次自由攀登完成大鼻子是在 1993 年 10 月,當年她 32 歲,是那一代人中最好的攀爬者之一。
  • [美國]Honnold,Caldwell和Nose線路速度紀錄攀登延遲拍攝
    The Nose線路的速度攀登歷史和Caldwell及Honnold打破紀錄的嘗試短片囊括在Reel Rock 14巡迴展演的預告片,The Nose Speed Record之中,同時公布的還有一段從開始至結束的有趣的延遲拍攝視頻。
  • 優勝美地酋長巖 The Nose 2019 春季攀登報告
    酋長巖是地球上最大的單體巖壁,這整塊 900 米的花崗巖上集合了數不清的經典大巖壁線路,The Nose 則是其中最為知名的,也被稱為是全球最佳攀巖線路(Mountain Project 評語)。器械攀登定級 5.9 C2,或者自由攀登 5.14a,31 段繩距。
  • [美]Alex Honnold獨立自由攀登Yosemite山谷El Cap峰Freerider線路
    獨立自由攀登不像任何其他的危險運動,如果弄糟,你或許會死。當你身處60層高的地點,沒有綁住繩索,這裡沒有「或許」。       下端600英尺處,我坐在一棵倒塌的樹幹上,注視著Alex頭燈微弱的光亮。沒有移動,在或許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感覺如同永恆。而且我知道原因,他正在面對自他七年前首次夢想這個目標便一直榮繞在其腦海的巖點。我自己成攀登過這處陡坡,想到獨立自由攀爬讓我毛骨悚然。
  • 10部經典山嶽漫畫,熱血少年的終極攀登夢
    題材覆蓋了日本國內的縱走徒步、阿式登山、雪山攀登,喜馬拉雅地區的高海拔登山、獨攀,以及20世紀80年代後流行起來的自由攀登、抱石等多種攀登方式,為廣義上的登山。日本國土約75%為山地,人們臨山而居,登山自古代修佛的僧侶為始,便有首登「開山」,並為山峰命名的文化。19世紀,受到歐洲文化的感染,日本開啟了現代登山歷史。現下,日本可登的山峰不下300座。
  • 您有一份攀登關注列表,請查收(Part 1. 攀登大物)
    比如:四年前和Kevin Jorgeson自由首攀了黎明牆(Dawn Wall 線路:Dawn Wall Free)。又比如,和Alex Honnold速攀The Nose刷新歷史記錄,正式將此路線推入兩小時時代(1小時58分鐘07秒)。
  • 您有一份攀登關注列表,請查收(Part 1. INS篇)
    比如:四年前和搭檔 Kevin Jorgeson 自由首攀了黎明牆(The Dawn Wall),又比如和 Alex Honnold 速攀 the nose 刷新歷史記錄,正式將此路線首次推入兩小時時代(1 小時 58 分鐘 07 秒)。
  • 14部《攀登者》登珠峰的電影 冒險徵服
    好了,言歸今天的專題內容,最近珠峰攀登商業旺季,有去無回的也不少。有錢的人去珠峰體驗徵服的味道,想徵服自然,生死兩茫茫,給珠峰製造越來多垃圾。商業登峰運動,對來攀登的人是自我挑戰徵服高山, 對夏爾巴人是供養和生存。大家看後都會思考, 山還是那座山,她依然還在。
  • 攀登者:從中國人為什麼登珠峰說起
    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9座在中國境內或邊境上,但直到1956年,中國的登山運動仍是一片空白,從境內的北坡攀登珠峰更是猶如天方夜譚。1957年11月,蘇聯向中國發出邀請,提出合作攀登珠峰,「以此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周年紀念的獻禮」。中蘇雙方就攀登珠峰展開商討,提出了1958年偵察,1959年試登,1960年登頂的計劃。
  • 人生就是不斷的攀登
    而通過了一級、進而二級運動攀登課程的考試、拿到二級運動攀登證之後,就可以訂場使用政府康文署下的攀登場地。比如說,攀登總會主辦、康文署資助的攀巖課程在網站裡就有明確列出多個日期供選擇,基本都會在體育館內進行,價格如下:一級運動攀登訓練課程:一節理論課+全天實習課,費用$180二級運動攀登訓練課程:兩節理論課+三天實習課,費用$350二、運動場地分類
  • 2013金冰鎬獎頒發 首次授予全部6項提名攀登
    的Ogre峰(7285米,巴基斯坦)的南壁新路線攀登;  英國登山者Sandy Allan和Rick Allen南迦帕爾巴特峰(8125米,巴基斯坦)Mazeno山脊首次攀登;  日本登山者Tatsuya Aoki、Yasuhiro Hanatanie和Hiroyoshi Manom的Kyashar(6770米 ,尼泊爾)南壁首登  以上獲獎攀登最大共同點是上攀和下山屬於不同的路線
  • 《2020東京奧運》追加競技項目「運動攀登」今日開放下載!
    SEGA宣布,PlayStation4/Nintendo Switch專用遊戲《2020東京奧運》將於今日2月7日(五)實施免費資料更新,推出追加競技項目「運動攀登」以及「挑戰頂尖運動員!」第11彈。追加競技項目「運動攀登」開放下載!「運動攀登」是2020東京奧運全新採用的競技,在這項競技中參賽選手必須抓住設置在牆上的抱 石,以攀登至終點的時間來一較高下。將操作杆往抱石的方向推動再放開即可進行攀登,此簡易操作可讓玩家迅速找到最佳攀登角度連續 進行攀登。
  • 《2020東京奧運》免費更新 追加運動攀登、新體驗版
    ., Ltd.宣布,PlayStation®4/Nintendo Switch™專用遊戲『2020東京奧運 The Official Video Game™』將於今日2月7日(五)實施免費資料更新,推出追加競技項目「運動攀登」以及「挑戰頂尖運動員!」第11彈。
  • 攀登珠峰變遷史:從政治使命到個人挑戰|珠穆朗瑪峰|北坡|攀登者|...
    從1953年,人類第一次攀登上這座世界最高峰後,登珠峰成為了一種象徵,意味著人類對於極限的徵服,對於自身的超越。在很長的時間裡,攀爬珠峰都是極小圈子內的極限運動,那個缺氧、高寒的山峰令絕大多數人望而生畏。但是也正因為此,它成為了不少人最具誘惑的召喚。
  • 四個中年男人的華山之旅:中國版優勝美地大巖壁攀登
    當我們談論起攀巖運動,總繞不開優勝美地。優勝美地之於攀巖運動意義非凡:最初的攀巖標準是在這裡被制定的,器械攀登、自由攀登、Free Solo、美式攀巖等等現代攀巖的形式,也幾乎都在此地誕生。
  • [美國]媒體錯誤報到Emily Harrington的攀登紀錄
    1993年,Lynn Hill完成了任何其他人 - 男性或是女性 - 儘管經過多年嘗試,但是在攀巖歷史上從未做到過的事情:她成功進行了Yosemite山谷El Capitan峰the Nose線路的首次自由攀登。隨後,因為她是一位如此知名的巖壁明星,HIll於第二年返回,再次自由攀爬了the Nose路線 - 這一次是「一日內攀登」,意味著24小時時間。
  • 《攀登者》:勇攀藝術創作高峰
    《攀登者》:勇攀藝術創作高峰——電影《攀登者》專家研討會發言摘登  編者按  10月27日,由光明日報社文藝部和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電影《攀登者》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電影界的專家學者圍繞《攀登者》的文化內涵、藝術特色和社會意義展開深入研討
  • 電影《攀登者》定檔9月30日,夢幻陣容詮釋攀登精神
    作為中國首部大製作登山題材電影《攀登者》,徐克正是因為對這一題材十分感興趣才「臨危受命」出任影片監製。他在現場表示:「1960年中國登山隊作為第一批從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人類,向世界說明珠峰是我們的高峰,既然是我們的山就要自己攀登上去,這就是攀登者的精神。」
  • 《徒手攀巖》攀登片段:酋長巖攀登路線難點揭秘!
    ,下面讓我們來領略一下Alex驚險的攀登過程:徒手攀巖:任何失誤就意味著死亡徒手攀巖(Free Solo Climbing),就是不藉助繩索、保護帶或其他保護裝備,徒手攀爬巖壁。徒手攀巖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極限運動之一。在徒手攀巖的維基百科頁面上,有一串長長的死亡名單,可以說這是在光禿禿的巖壁上與死神共舞。酋長巖:被稱為攀登宇宙中心酋長巖被公認為攀登高度最高的巖壁之一。
  • 《攀登者》獲北大學子最高禮讚 攀登男團詮釋攀登正年輕
    北大專場放映當天,電影《攀登者》出品人任仲倫,領銜主演吳京、張譯、胡歌驚喜亮相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而1975年登珠峰英雄桑珠,北大山鷹社傑出代表方翔、魏偉出席了本次活動,與在場座無虛席的觀眾一道,共同就「攀登者·正年輕」的主題開展了一場追溯攀登榮光的思想碰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