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後,腳一放在地上就出現疼痛,而且疼痛感覺還很強烈。開始以為是平時走路較多,才會出現腳底板疼痛。
可是,有的時候,明明沒走什麼路,還是感覺到腳底板疼,早起下地時,腳底板疼痛會更明顯,真是讓人飽受折磨,雖說走時間長,就會有緩解,但還是能明顯感覺到腳底板疼。
有的患者為了緩解疼痛,就會去藥店賣膏藥貼,以為有所改善,沒想到一點效果都沒有,就有點困惑了,不知道究竟是咋回事?又該怎麼辦?
早起下地腳底板疼,是怎麼了?
需要懷疑一下足底筋膜炎,它的典型症狀就是起床下地時,腳底板疼痛。正常人的腳底都呈現弓形,像弓弦一樣,在行走過程中,弓弦會被拉緊。
行走的量比較大,就會讓弓弦超負荷運行,會對筋膜造成不良刺激,從而引發撕裂,如果可以及時休整,也能得到修復。
當然,小的撕裂可以修復,損傷過重,即便休息再多,筋膜產生的損傷,也無法修復,就很容易產生炎症,腳底板也就會出現疼痛。
晚上活動時間較少,筋膜會有所收縮,早起後,在稍微有點活動後,就會有很強烈的疼痛感覺。等到習慣疼痛後,也就不覺得那麼痛了。
不過,也不能就放任不管,疼痛感消失,不代表炎症消除,不想問題變重,還得及時改善問題,想辦法消除炎症。
解決的辦法會是什麼?
炎症比較嚴重的患者,需要配合醫院治療,該用的藥物一定要合理使用,先消除炎症,才能讓問題有效解決。
除了用藥,還可以使用一些治療手段,將破壞的組織進行重建,效果不太好的話,就需要通過手術對足底筋膜,或者腓腸肌進行松解,也能幫助緩解問題。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足底筋膜炎不算嚴重的人,適當進行冰敷和熱敷,可以控制炎症反應,減輕較低疼痛,還能促進損傷癒合。
在剛剛損傷時,就進行冰敷或熱敷,損傷癒合速度會更快一點。教你一個簡單的冰敷或熱敷方式,在礦泉水瓶裡,裝入熱水或冷水,但溫度不要過高或過低,別刺激到皮膚,給皮膚造成損傷,可就不太好了。
裝好水之後,放在腳底進行滾動,不僅能起到熱敷或冷敷的效果,還能達到按摩目的,對改善問題還是很有益的,每次堅持15-20分鐘左右就好。
生活護理也要做好,最好不要站立或步行太久,適當多休息,有利於足底筋膜炎的康復。特別是情況較為嚴重的人,更要多注意休息,儘量半小時左右休息一次。
穿的鞋子要以舒適為主,最好是軟底的鞋子,不容易帶來刺激,也能讓腳底舒服點。鞋子也不是說越平越好,稍微有點跟比較好,厚度在1-3釐米會很合適。
平底鞋更容易拉長筋膜,對損傷的筋膜沒有好處,反而會讓情況加重。希望你在穿鞋的時候,可以稍微注意一下。
如果你有早起下地腳底板疼痛的現象,要早點去排查原因,別總是拖著不管,早檢查早治療,身體承受的痛苦也能少一點,關鍵不會給身體帶來更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