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照料,老人甜蜜的負擔

2021-02-07 文摘報
隔壁的張阿姨夫婦一起搬進了兒子兒媳的兩居室,去照看小孫子。張阿姨的兒子和媳婦都在上班,工作都很忙,還經常加班,沒有時間照顧孩子。

一方面享受著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一方面承擔著孩子吃喝拉撒睡,事事磨人的操勞,面對可愛又懵懂的孫子,兩位老人一臉幸福又無奈,說帶孫子真是甜蜜的負擔。

隔代照料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調查顯示,早在1998年,美國就有43%的祖母們定期為孫輩提供一定程度的照料。歐洲學者2008年的一項調查也發現,歐洲超過一半的老年人參與了隔代照料。

在我國,2015年「中國身心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報告顯示,全國參與隔代照料的老年人比例已達53%。隨著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落地,這一比例將持續上升。

那麼,幫忙帶孩子對老人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怎麼才能讓老人在照顧孫輩時,多享受些天倫之樂,少些身心負擔呢?

點擊下方圖片,可閱讀原文

「學術卡片」是光明思想理論融媒體傳播工程的產品之一,

通過提煉摘編,以精簡化的方式,為讀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

所摘選的內容來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光明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每日更新內容)

相關焦點

  • 寶媽:隔代幫忙我謝謝你!隔代「親子」,求您哪兒涼快待哪去
    於是小裴出月子沒多久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婆婆美其名曰:「怕孩子打擾夫妻二人休息」,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把寶寶帶在自己身邊照料。時間久了,就連孩子的母乳也由奶粉代替,如果不是偶爾能聽到幾聲寶寶啼哭,小裴都有些懷疑自己有沒有生活一個寶寶。慢慢地,事情卻有些變了味兒。
  • 祖父母、外祖父母主張隔代探望權應當如何處理?
    失獨老人的隔代探望權應當予以保護——徐某、李某訴倪某探望權糾紛案本案要旨:祖父母、外祖父母對父母一方死亡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進行探望的權利應當得到尊重。隔代探望的權利應予保護——老周夫婦訴陳先生探望權糾紛案本案要旨:法律沒有禁止近親屬行使探望權,老人隔代探望的權利應依法予以保護。探望第三代不僅能使「失獨」老人獲得精神慰籍,撫平失去親人的心理創傷,同時有利於孩子良好人格培養、健康成長。
  • 誰來照料城市的獨居老人
    可見,老人對養老模式的選擇意願仍以傳統的家庭式養老為主。城市獨居老人生活照料服務需求現狀和特徵(一)男性獨居老人對生活照料需求比例高於女性,年齡越大,生活照料需求也越大。調查顯示,ADL(基本生活能力)在60分以下的老人佔比為4.31%,IADL(一般活動能力)40分以下老人佔比9.91%,即至少4.31%的老人需要一定程度的基本生活照料,9.91%的老人需要一般活動性照料,其活動照料需求高於生活照料需求。其中男性生活照料與活動照料需求分別為4.58%、9.89%,女性則為4.19%、9.91%(表1)。
  • 【「親」在家庭系列】隔代教養——和諧的家庭關係
    根據2004年一項關於「隔代教養」的全國範圍調查結果顯示:中國近一半孩子是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的;中國是現今世界上為數不多普遍存在著「隔代教養」的國家;中國60%以上的失足少年與隔代老人育孫不當有關,有些犯罪少年就是在隔代老人『護』著的情況下,一步步走向深淵的,有的學術研究甚至把隔代教養看作是「未成年人犯罪不可忽視的家庭因素」。
  • 隔代親沒有讓孩子親近老人,為何會養育出自私自利的孩子?
    1.沒有原則的隔代親,孩子越來越嬌生慣養。隔代親並沒有讓孩子親近她,相反孩子最會對奶奶發脾氣,動不動就指揮奶奶幹這幹那的。而且孩子很不獨立,7歲了,穿個鞋還要幫,等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顯然隔代親讓孩子偏離了正常成長的軌道。人性上來說,隔代人親近是人之常情,愛孩子沒有錯,但是隔代教育的愛必須有分寸感、有邊界感、有原則性,不能因為老人的愛沒有「斷奶」而蒙蔽了雙眼,最終變成了孩子的禍害。老人疼愛孫子,人之常情,但不能越界。
  • 別讓隔代教養演變為家庭戰爭
    別讓隔代教養演變為家庭戰爭一、什麼是隔代教養?此種隔代教養經常可能衍生許多問題,也易陷入經濟弱勢的窘境,因為爺爺奶奶已年邁、沒有工作能力,卻又還要照顧孩子。若是長輩年紀太大,在教養孩子上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世代的隔閡也會加劇。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林如萍教授表示,年老祖父母教養青少年孫子女,此種狹義的隔代教養經常會出現「年紀大的辛苦,年紀小的抱怨」之情形。
  • 老人帶娃小半年,孩子變化讓人哭笑不得,隔代育兒的坑你踩過沒?
    老人幫忙帶娃雖好,但隔代教育要注意隔代育兒最大的弊端,就是老人溺愛孩子,這件事小李真的是深有感觸。今年兒子蛋蛋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小李兩口子一商量,決定讓老人幫忙帶帶孩子,夫妻也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剛見起色的店鋪上。
  • 失能失智老人照料中心守護「夕陽紅」
    節目開始我們一起來關注一條好消息,經過大半年建設,柳堡鎮敬老院失能失智老人照料中心基本建成,這對於有相關老人的特殊家庭來說,無疑又多了一個養老新選擇
  • 甜蜜的負擔
    人生最甜蜜的負擔,大概就是陪在寶寶身邊,陪他長大,看著他健康快樂地成長。「媽媽」真的是一個好特殊的角色,累得要死要活,卻又為了孩子甘之如飴。
  • 柳林縣棗林村日間照料中心:老人們的第二個家
    受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多數老年人不願遠離子女,渴望居家養老,為解決家門口養老問題,日間照料中心應運而生。近日,記者走進我縣賈家垣鄉棗林村日間照料中心,深入探訪了中心日常工作、老人滿意程度及安全等情況,良好的管理和服務受到了老人們的一致好評。臨近午飯時間,照料中心的廚房裡早已忙碌起來。
  • 隔代教養真的問題重重嗎?是!但也真的有辦法改變.
    了解我們的讀者朋友都知道,從小小星出生到現在一歲,一直都是我和星粑兩個人來撫育他,四位老人沒有參與過。很多朋友對此都表示「非常羨慕」,因為「隔代養育」所引發的問題的確不勝枚舉。然而,就目前的中國社會大部分家庭都是「雙職工」的現狀下,我承認,想像我們一樣完全自己撫育孩子的確很難。所以,哪怕我強烈支持一代人撫育一代人,但我也知道「隔代教養」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 隔代探望的困難
    但實踐中中,有很多的孩子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大的,隔代建立的情感有的甚至遠遠超過與父母建立的情感,他們的父母一旦離婚,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探望孩子時,如果直接撫養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配合還好,否則見孩子一面非常困難。
  • 《寶貝的新朋友》曝光謝賢「空巢老人」生活,這檔隔代親子秀想表達什麼?
    這一邊,暖心軟萌的Jasper正飛奔在收割粉絲的路上;那一邊,江湖人稱「四哥」的謝賢引爆了「空巢老人」的話題。10月16日中午,芒果TV原創隔代親子關係真人秀《寶貝的新朋友》先導片上線,與《爸爸去哪兒5》形成親子節目雙播格局,在本季度泛親子類節目大戰中火力全開。
  • 深圳首推兒童健康繪本講「甜蜜的負擔」
    記者今日獲悉,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推出了一本面向3歲至9歲的兒童繪本《甜蜜的負擔》,在這一繪本中,身體的消化系統成為了大工廠,胰島素化身為工程師,葡萄糖、多巴胺、細胞化身為調皮搗蛋的小可愛,淺顯易懂的語言,有趣生動的圖畫告訴了孩子們一個「甜蜜負擔」的故事,讓孩子認識到添加糖的危害,並自己學會鑑別食物中的那些「甜蜜」的陷阱。
  • 法制網:照料父母生活起居的子女可減少支付贍養費用
    雖然之前二人一直隨袁某軍生活,但現子女間因照顧老人和支付贍養費用發生爭議,致兩位老人無法正常生活。無奈之下,二人訴至法院,要求判決兩原告隨被告袁某軍生活,由被告袁某軍照顧其生活起居,負責住院期間護理,另外五名子女則每月支付二人贍養費各200元共400元,且兩原告醫療費除合作醫療報銷後餘下費用由六被告平均分擔,按月結算。
  • 芝士親子早教:老人帶娃問題多!隔代撫養觀念不同怎麼辦?
    (原標題:芝士親子早教:老人帶娃問題多!隔代撫養觀念不同怎麼辦?) 隔代撫養可以充分利用家族資源、共同抵禦現實世界的艱難和風險,有很好的一面;另一面是,家族成員很容易因守不住各自的家庭角色界限過度捲入,把好事變成壞事。
  • 深圳首推兒童健康繪本《甜蜜的負擔》
    近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推出了一本面向3歲至9歲的兒童繪本《甜蜜的負擔》。這一繪本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有趣生動的圖畫告訴了孩子們一個「甜蜜負擔」的故事,讓孩子認識到添加糖的危害,並自己學會鑑別食物中的那些「甜蜜」的陷阱。 據悉,這是深圳健康醫療機構首次和閱讀機構合作推出的兒童繪本,目前該繪本已經面市,市民可在新華書店、京東、當當網等渠道購買。
  • 《安家》:爺爺餵飯媽媽攔,隔代育兒矛盾大爆發,情況過於真實
    我最近在二刷《安家》這部劇,這一次我發現了一個很現實的的問題,就是隔代育兒。海清飾演的宮蓓蓓,是一個婦產科醫生,同時也是一個二胎媽媽。在講述部分故事中,宮蓓蓓一共換了兩套房子。第一次是要生二胎,第二次是要帶著孩子遠離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