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打包用「狗糧袋」,美國如何節約糧食:開食物銀行、收集未拆封...

2020-12-25 瀟湘晨報

美國小學生收集學生們吃剩的沒有開封的食品。

開食物銀行、收集未拆封免費餐

美國最早設計的餐後打包盒。圖/受訪者提供

名叫「狗糧袋」,卻是用來打包剩菜的盒子;開食物銀行收集捐贈的食品,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個人和家庭……

生活中,那些被隨手丟棄的食物,對飢餓的人來說是難得溫飽的一餐。

各國如何反食物浪費,有哪些特色做法?「世界觀·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系列報導今日講述美國節約糧食之道。

美國經濟重要支柱之一就是它的農業。美國農民數量雖然只有兩百萬左右,但如果把美國的農業看成一個國家,它在世界經濟中排名超過很多國家的經濟總量。

那麼,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美國是怎樣反對浪費糧食並提倡節約的呢?

叫「狗糧袋」的飯後打包盒

在美國餐館吃過飯的人都知道飯後的打包盒叫DoggieBag(狗糧袋)。據考證,這種打包盒的前身是油紙,在二戰期間,由於戰爭的原因,把餐後未吃完的剩菜倒掉被視為極大的浪費,因此舊金山和西雅圖的一些咖啡店和餐館開始用油紙把吃剩的東西讓用餐者帶回家餵狗。之後,全美許多餐館開始效仿。

到了1949年,一位紐約牛排店老闆設計了一種袋子,並把他的蘇格蘭小獵犬形象印在上面。而承接製作的芝加哥印刷廠老闆娘還為此創作了一首打油詩:「你吃剩的東西在哪裡哦?在哪裡哦?它們在哪裡哦?在哪裡哦?如果你已經吃飽,請把剩下的帶回家給我(狗)!」

這首打油詩據說被印到了1.5億隻打包袋上。這個叫丹的牛排店老闆坦言之所以把袋子稱為狗糧袋,是為了避免客人的尷尬。其實,大家都知道剩菜帶回去是自己吃的,但這種叫法被保留了下來。現在,「狗糧袋」都是可以在微波爐裡加熱的盒子了。

除了在外用餐用打包盒不浪費剩菜,美國還大力推廣榨汁機的使用並製作了各種蔬菜榨汁的搭配食譜。通過榨汁,許多蔬菜的根莖和葉子不會因之前不能入菜而被浪費,其中的營養成分通過榨汁反而被更好地食用並被吸收……

10所學校一月內收集近12噸食品

此外,在美國公立中小學讀書的學生,如果家庭收入不高,可以免費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費三餐。目前,這種為低收入家庭孩子提供健康餐食的項目服務超過3000萬中小學生。這個項目雖好,但也有瑕疵。由於目前的餐食項目遵循於專家制定的營養配比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所以一餐中的葷素、水果和牛奶的搭配都是統一的。而學生差異性較大,因此有許多學生會吃不完這些固定搭配的餐食。

據統計,全美一天所有學校大約有價值500萬美元免費餐食由於沒有吃掉而浪費。

為改變這一現象,許多學校讓學生收集沒有拆封的餐食,再通過社會福利組織把這些餐食提供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僅在喬治亞州的阿伯尼市,10所學校在一個月中就可以收集到近12噸的食品。而在喬治亞州,有1500多所學校參加了這一節約糧食活動。

200多家食物銀行每年服務超4000萬人

而在企業層面,這裡不得不提的是「食物銀行」這個概念。

這個概念最早誕生在1967年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一位名叫約翰的商人碰到一位為孩子尋找食品的母親。當時,她正在垃圾桶裡翻尋食品,並向路過的約翰抱怨為什麼不設立一個收集其他人不需要食品的「銀行」。約翰受此啟發,便發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食物銀行,主要收集企業和個人的食品捐贈,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個人和家庭。食物銀行不僅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遍布全美,而且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逐步擴展到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美國的幾家迪士尼樂園雖然關門謝客,但是迪士尼將樂園餐飲店未來得及使用的蔬菜、水果、食物和奶製品等捐給了當地的食物銀行。

據了解,迪士尼每年捐給食物銀行的數量就多達120萬份,而分布在美國各地的200多家食物銀行每年服務超過4000萬美國人。這其中,包括了1200萬兒童和700萬老年人。

連結

目標:到2030年糧食損失總量減半

在美國聯邦政府層面,由於目前美國食物垃圾在整個美國需要填埋垃圾總量的佔比超過22%,加之美國甲烷氣體排放總量的20%也來自填埋的垃圾,所以聯邦政府推出了2030年減少食物垃圾和損失的目標,旨在減少食物垃圾和糧食的損失。

根據美國政府的官方數字,2010年,美國人均產生的食物垃圾在199斤;而由於(零售業和消費者行為造成的)食物浪費所帶來的糧食損失佔到美國糧食總供給的31%左右,大約為1200億斤,價值約1616億美元。美國希望通過各種舉措,鼓勵大家減少食物垃圾,不浪費糧食,並減少甲烷氣體的排放。根據這一目標,到了2030年,人均食物垃圾和糧食損失總量屆時都可以較2010年減少一半。

瀟湘晨報特約通訊員春輝美國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作文講評之節約糧食
    ——張毓格從黃帝拍散在神州大地的第一滴汗珠到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從朱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到海子「從今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中華美食俗得無畏,雅得高潔,讓人崇敬到骨血之中。——喬紫君節約體現你的品德高尚,打包彰顯你的心思細膩,倒掉反映你的心理扭曲,奢華盡顯你的奢靡之氣。上到國宴待賓,下至百姓聚餐,中國人的面子工程,卻往往使得節約有些蒼白。
  • 青島種糧大戶:誰浪費糧食就來嘗嘗種地的滋味
    原標題:反對浪費糧食種糧大戶吐心聲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鍾迎雪 毛梓權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2013年至2015年的調查顯示,我國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噸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
  • 節約糧食不能僅僅是一陣風|水果|蔬菜|用餐|剩飯_網易訂閱
    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節約了食物,降低了家庭生活消費支出,還提高了孩子們整理、規劃、管理、實踐的能力。  小技巧解決浪費難題  湖南永州市公安局食堂從節約糧食的源頭下功夫。食物分配上,食堂打包的飯分成兩份,吃得多的拿大份,吃得少的拿小份,這也最大程度上節約了食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食物的製作上開動腦筋,推出了多種小份菜。七八米長的檔口前,擺放了20多種「小份菜」,從1元到5元不等,獅子頭、雞排、翅根等都按個賣。主食區展示著1兩到4兩米飯的種類,供學生選擇。還有1兩一個的手工「小饅頭」,每個售價兩毛。
  • 節約糧食好點子來了!滬上中小學午餐這麼吃的……
    圖說:二師附小樂樂精靈兌換機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攝每天校園裡的這一頓午餐,如何吃好、吃飽,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浪費?來看看滬上中小學的「午餐行動」有哪些節約糧食的好做法、金點子。德育主任朱密華老師介紹,這項評比已經成為附小小朋友們熱衷的一場擂臺,除了個人,班級、年級都是評比單位,吃得好的班級可以贏得豐富的桌遊玩具;食堂裡各年級的溼垃圾泔腳筐一目了然,節約糧食的年級還能在午間俱樂部時間贏得校園文體設施的使用權。
  • 廣州街頭出現「食物銀行」 原味雞、辣翅、烤翅、油條、薯餅免費贈...
    9 月 21 日,在淘金肯德基,廣州市公益慈善聯合會會長郭留記、廣州越秀區華樂街道辦事處主任李勁 , 廣東肯德基的相關負責人以及各界代表共同參與了 " 肯德基食物銀行啟動儀式暨慈善空間揭牌儀式 "。郭留記在致辭中表示,廣東肯德基作為廣州市公益慈善聯合會與廣州市慈善會的長期合作夥伴,創新節約模式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實現可持續的社會正能量效應。
  • 就餐光碟送水果 踐行節約有新招 浙農林大多舉措引導師生節約糧食...
    「老師您好,我們在開展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活動,打來的飯菜請儘可能吃完,一起參與到光碟族的隊伍中來。」這兩天,一走進浙江農林大學東湖食堂,食堂裡的「光碟勸導員」就會熱情地向就餐的師生介紹光碟活動,並向他們宣傳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知識。  連日來,浙江農林大學積極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風氣,面向全校師生開展了「人人爭做光碟族」活動。
  • 點讚會務餐:節約糧食的良好舉措|「綠會指數」(GMI)觀察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節約糧食,人人有責,我國的餐飲業在這方面大有可為。近日筆者在中國科技會堂參加一次會議後用餐時,被該場所的餐廳在節約糧食方面的努力所感染。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筆者認為,該餐廳在以下幾點值得學習。首先,倡導與宣傳。無論是餐廳入口,還是每一個小桌子、以及取食物的地方,都有各種標語,提醒著大家要節約糧食。其次是防疫工作。
  • 如何用原創說唱勸人節約糧食?看杭電學生的《光碟Swag》
    >低脂低鹽 健康均衡習慣少糖拒絕過量攝入拒絕鋪張浪費的行為拒絕不良飲食的文化畢竟太多暴飲暴食 會帶來 傷害 難受做健康的 用餐行動者優雅形象 高分評價如此簡單頂榜 即使稻穀飄香也要勿怠勿忘帶頭「糧」心倡議 養成良好的習慣大操大辦超標點餐 的情形敢於say no參加聚會 帶頭打包
  • 主題作文|節約糧食,主題解說+名言+標題+觀點+素材
    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課題組2015年撰文《我國糧食供求及「十三五」時期趨勢預測》指出,據估算,在消費環節,全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1000億斤,可供養約3.5億人一年的需要。」節約糧食,全民有責讓「節約糧食」蔚然成風「節約糧食」要從全民理念走進生活日常「節約糧食」,絕不是形式主義全民節約,
  • 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約習慣,上海市的中小幼學校如何開展糧食...
    中班通過開展集體教學"食物營養多"、"營養餐廳"、"媽媽的菜籃子"等活動,引導幼兒了解食物的不同營養以及不同食物對身體帶來的好處,養成不挑食、不偏食,樣樣事物都愛吃的好習慣。大班則通過討論不同的節約糧食的好點子,讓幼兒認識到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讓幼兒在活動當中樹立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並能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 智慧食堂:用更「聰明」的方式節約糧食
    星辰在線11月24日訊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舒文 通訊員 張永濤 )「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在高校落實得怎麼樣?連日來,記者走訪了省會長沙多所高校,發現各高校紛紛出創意、使新招,藉助大數據、物聯網、無感支付等技術手段,推出了精準、智慧措施,讓節約實現智能化升級。
  • 在食物銀行見到周董?
    日前他與太太昆凌、好友劉畊宏等現身臺北安德烈食物銀行!劉畊宏在微博上透露,周董來做義工緣起於昆凌之前看到朋友在食物銀行做義工,就希望能帶孩子一起參加,周董自然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昆凌還開玩笑說,「除了包裝還要搬運,每次結束,我腰都有些酸痛,你的脊椎炎可以嗎?」周董爽快表示「無壓力」!
  • 人民網評:用法治引領節約糧食新風尚
    制定反食品浪費法,既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傳統美德、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重大立法舉措。人口眾多、土地資源相對不足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糧食供求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保障糧食安全,需要在重視糧食生產的同時,高度重視防止糧食浪費,把糧食生產和防止浪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 點解廣東人出去食飯咁中意打包?
    廣東人出外吃飯後總會記得做這件事:唔該,幫我打包!我們切切實實做到節約糧食,從我做起!走訪廣州多家餐廳,見到在不少餐廳裡在醒目位置給作出「不剩飯、不剩菜」的溫馨提醒,服務員在食客點餐時,也不忘提醒份量。更有「節約達人」把「打包」意識貫徹到底,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回家吃;點餐寧願點少也不點多。
  • 點餐時服務人員提醒少點、勤點;飯後主動提供打包袋 下館子吃不了...
    像今天中午的這一場婚宴,我們都提前做好對接工作,協助客戶做好人員核算,及時對就餐人員進行管控調劑,既為客戶節約了費用,又避免了浪費。」該酒店總經理助理楊延輝告訴記者,他們一直倡導節約文化,引導客人理智消費、適度消費。隨後,記者在用餐房間看到,每個餐桌上都有一個「文明用餐 節儉惜福」或「光碟有我 一起行動」的宣傳牌。
  • 勤儉節約 從我做起 青島中小學生倡議「節約糧食光碟行動」
    今天記者再次走進校園採訪,發現「節約糧食、踐行光碟行動」成為全市各中小學新學期的一項大事。這緣於日前青島市教育局發起「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倡議,得到各學校積極響應,各學校都向師生及家長發出了「節約糧食」的倡議。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 養狗這麼多年,你知道狗糧是用什麼做成的嗎?
    所謂狗糧,不難理解,狗的糧食。就如同人類的糧食一樣,狗狗也有適合自己的糧食。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三十年前吧,是很少有人會認可「狗糧」這個概念的,當年的養狗人,還只是把狗狗當做「狗狗」來看待,而不是真正意義上自己的小寵物。最近這二十年來,寵物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狗糧」,也漸漸成了養狗人圈子裡的熱門話題。
  • 崇尚節儉卻又愛扔食物?看日本如何減少糧食浪費
    「我在此接受了你的恩惠」的意思,是一種感恩的表現。 高物價考驗日本家庭主婦的智慧。「一個月大約5萬日元購買食材預算,我們會精打細算。即便偶爾飯菜有剩,也會作為丈夫第二天上班的便當或者自己吃掉。」47歲的山根雅世告訴記者,「家庭教育要求我們不能浪費食物,當我成為專職家庭主婦後,也會特別注意這一點。」日本人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他們給人的印象就是崇尚節儉。
  • 【眾言堂·網評】每個人都應該為節約糧食盡一份責任
    中國藍新聞客戶端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嚴重的糧食浪費現象,最普遍的就是餐桌上的剩菜剩飯,請客吃飯菜點得多,剩菜不願意打包,對自己浪費的糧食無動於衷,習以為常。
  • 廣州日報數字報-推小份菜 剩菜新做 糧食節約妙招多多
    為推行糧食節約,有的餐飲單位推出了獎勵活動,有的則推出小份菜,並且不少餐廳也在餐桌上貼出「節約糧食」的指示牌。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依倫  小份菜更能減少浪費  店員小李所工作的餐廳是在一家主營壽喜燒的連鎖日料店,而此前他也曾在一家主營上海菜的中餐廳上班,對於倡導節約糧食和「光碟行動」,小李頗有心得:「中餐食材成本相對較低,但是毛利率卻很高,所以通常分量會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