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古琴彈唱:李祥霆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弟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蘇軾一生,以崇高儒學、講究實務為主。中年以後,又曾表示過「歸依佛僧」,是經常處在儒釋道的糾葛當中的。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則老莊思想上升,藉以幫助自己解釋窮通進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寧四年),他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為了避開汴京政爭的漩渦。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調知密州,雖說出於自願,實質上仍是處於外放冷遇的地位。儘管當時「面貌加豐」,頗有一些曠達表現,也難以遮掩深藏內心的鬱憤。這首中秋詞,正是此種宦途險惡體驗的升華與總結。「大醉」遣懷是主,「兼懷子由」是輔。
《起舞弄清影》收錄於《李祥霆·古琴與簫即興演奏作品集》,專輯中包含《春風又綠江南岸》、《月是故鄉明》、《窗含西嶺千秋雪》、《燈火闌珊處》、《斜陽獨倚西樓》等著名唐宋詩詞琴簫即興曲。
這張中國器樂即興演奏作品集,也中國音樂史上具有標誌性的出版物。將中國傳統文學和中國傳統民樂完美結合,引人進入高山流水,吟詩作賦的優雅境界。
李祥霆老師個人簡介
李祥霆,滿族,古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吉林遼源人,祖籍遼寧岫巖,除在國內演出,還曾多次到英、法、德、美、日等十幾個國家演出,其中有四十多場獨奏音樂會。出版唱片、錄音帶有《李祥霆古琴藝術》、《幽居》,主要著作有《唐代古琴演奏美學及音樂思想研究》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英國、法國國家電臺多次廣播李祥霆古琴專題音樂節目、在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人物》、《走進幕後》、《音樂人生》、《大家》、《人物新周刊》等極有影響的欄目都錄製有其專題播出。
粉絲福利
根據留言者隨機抽出一位,贈送古琴專輯一張,獲獎者我們會在後臺留言回復您,到時請與客服微信聯繫。
一曲古琴版《雲水禪心》素弦輕彈,心曠神怡!
一曲古琴版《鐵血丹心》懷舊金曲,滿滿回憶
琴曲欣賞《洞庭秋思》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詩情渺渺來
簫樂梵唄《華嚴起止儀》音聲佛事 梵韻娑婆
教師節 | 賞一曲《山水情》每看一次,都感動萬分
十大古琴曲之《瀟湘水雲》如夢如幻,宛如天籟
古琴絲弦彈奏《長清》如風如雪,自有清意
白露 | 賞一曲《煙花易冷》一個最為詩情畫意的節氣
琴簫合奏《點絳唇》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古琴十大名曲之《廣陵散》一腔魏晉風骨,一次生死抉擇
中元節 | 聽一曲《心經》為親人驅邪祈福
一曲古琴《神人暢》風清夜月明,暢聽神人音
傳承古琴藝術 弘揚傳統文化
客服微信號:guqin2100 客服電話:18012137031
長按識別二維碼
添加七弦古琴網 陳老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