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古琴《起舞弄清影》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2021-03-01 七弦古琴網

水調歌頭 · 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古琴彈唱:李祥霆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弟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蘇軾一生,以崇高儒學、講究實務為主。中年以後,又曾表示過「歸依佛僧」,是經常處在儒釋道的糾葛當中的。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則老莊思想上升,藉以幫助自己解釋窮通進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寧四年),他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為了避開汴京政爭的漩渦。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調知密州,雖說出於自願,實質上仍是處於外放冷遇的地位。儘管當時「面貌加豐」,頗有一些曠達表現,也難以遮掩深藏內心的鬱憤。這首中秋詞,正是此種宦途險惡體驗的升華與總結。「大醉」遣懷是主,「兼懷子由」是輔。

《起舞弄清影》收錄於《李祥霆·古琴與簫即興演奏作品集》,專輯中包含《春風又綠江南岸》、《月是故鄉明》、《窗含西嶺千秋雪》、《燈火闌珊處》、《斜陽獨倚西樓》等著名唐宋詩詞琴簫即興曲。

這張中國器樂即興演奏作品集,也中國音樂史上具有標誌性的出版物。將中國傳統文學和中國傳統民樂完美結合,引人進入高山流水,吟詩作賦的優雅境界。

李祥霆老師個人簡介

李祥霆,滿族,古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吉林遼源人,祖籍遼寧岫巖,除在國內演出,還曾多次到英、法、德、美、日等十幾個國家演出,其中有四十多場獨奏音樂會。出版唱片、錄音帶有《李祥霆古琴藝術》、《幽居》,主要著作有《唐代古琴演奏美學及音樂思想研究》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英國、法國國家電臺多次廣播李祥霆古琴專題音樂節目、在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人物》、《走進幕後》、《音樂人生》、《大家》、《人物新周刊》等極有影響的欄目都錄製有其專題播出。

 粉絲福利

根據留言者隨機抽出一位,贈送古琴專輯一張,獲獎者我們會在後臺留言回復您,到時請與客服微信聯繫。

一曲古琴版《雲水禪心》素弦輕彈,心曠神怡!

一曲古琴版《鐵血丹心》懷舊金曲,滿滿回憶

琴曲欣賞《洞庭秋思》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詩情渺渺來

簫樂梵唄《華嚴起止儀》音聲佛事 梵韻娑婆

教師節 | 賞一曲《山水情》每看一次,都感動萬分

十大古琴曲之《瀟湘水雲》如夢如幻,宛如天籟

古琴絲弦彈奏《長清》如風如雪,自有清意

白露 | 賞一曲《煙花易冷》一個最為詩情畫意的節氣

琴簫合奏《點絳唇》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古琴十大名曲之《廣陵散》一腔魏晉風骨,一次生死抉擇

中元節 | 聽一曲《心經》為親人驅邪祈福

一曲古琴《神人暢》風清夜月明,暢聽神人音

傳承古琴藝術 弘揚傳統文化

客服微信號:guqin2100   客服電話:18012137031

長按識別二維碼

添加七弦古琴網 陳老師 微信

相關焦點

  •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詩詞中的「人生」,總給人一種奇妙的感覺,好像它無意之間道出了你我心中纏綿許久卻又說不清的某種體驗。典型的句子如「人生若只如初見」、「人生有味是清歡」、「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何處似尊前」「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等等。
  •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可能我們應該有東坡居士這種情懷——「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輕鬆點,既然這一場雪一定要來,為什麼不在紅泥小火爐旁賞雪呢。明天的晚飯,明天再說。和子由澠池懷舊宋 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 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三蘇祠《和子由澠池懷舊》宋·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蘇軾(字子瞻)與胞弟蘇轍(字子由)不僅手足情深,更是畢生的文友。他們彼此推重,經常交流、切磋,兄弟情意幾乎是他們歌詠最多的題材。
  • 蘇東坡充滿人生哲理的名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懷澠池寄子瞻兄》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遊佳味少,無方騅馬但鳴嘶。即使蘇軾的心中也是十分傷感,但是他作為一個哥哥,自然是不能讓自己的弟弟如此低迷下去,於是他馬上寫了一首詩來勸解和開導弟弟,更是將自己的人生感悟教給弟弟。而其中的那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更是一開篇就驚豔了世人。
  • 蘇軾最不該被忽視哲理名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一詩歌,可以說是蘇軾最富有人生哲理的宋詩之作。尤其是前四句讀來非常精彩,用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說明了人生在世所經歷的點點滴滴。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生如浮萍,漂泊天地間,就好象小鳥一樣,飛過來飛過去,偶一駐足,也不過是待一段時間而已,可能會留下你活動的痕跡,可是又勸你別太認真
  • 【養心】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值得參悟的哲理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宋蘇東坡詩偈賞析:蘇東坡這首詩偈,將人生形容得非常深刻透徹。人生如浮萍,隨水飄浮不知所終;人生也像白雲,飄蕩空中,不知何處安住?多少人為了功名富貴,或為找一個安頓,或為找一個進階,不惜到處追求,甚至移民海外,真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 很能體現蘇軾精神的一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蘇軾寫這首詩之前,他的弟弟蘇轍先寫了一首《懷澠池寄子瞻兄》。看著這眼前無常的變化,再聯想到兄弟倆這幾年的漂泊生涯,一時感慨萬千,便有了這首充滿人生哲理的和詩。詩歌首聯以設問的形式,一問一答間,便揭示了人生的真諦。人這一生到處漂泊轉徙,到底像什麼呢?大概就像那偶然在雪地上落腳的飛鴻吧。
  • 人生到處知何似?
    第四十四期 人生到處知何似無論遭受多少苦難,他的靈魂始終超然於一切苦難之上俯視著它們,自由地唱著歌——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北宋)人生所到之處像什麼呢?應該像飛鴻踏在雪泥上吧。偶然在泥上留下了爪印,至於又飛向了哪裡又如何能夠知道呢?這四句仿佛東坡人生的寫照,又何嘗不是每個人人生的寫照?
  • 這場雪,亂瓊碎玉下晚天,乃「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我們對於雪的熱情是莫名且永恆的,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人說一聲「下雪了」,周圍的人都會停下腳步或手中的事,抬頭望望天……那一刻,仿佛時光靜止,也是金朝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邁坡塘·雁丘詞》中的那一句: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 人生到處知何處,恰似飛鴻踏雪泥
    《烙至天涯,印在心中》|文:Mr.秋自「人生到處知何處,恰似飛鴻踏雪泥」/01/風兒淡淡,吹得道路旁彩蝶如醉如痴;雨兒綿綿,澆得驛道野花青翠欲滴;雲兒飄飄,搖蕩在空中一卷一舒;鳥兒悠悠;嬉戲深林囀歌音/02/獨步長街,思緒萬千,知綢絲細雨,剪不斷,剪不斷是那年年歲歲重複交替的悲歡離合:理還亂,理還亂是那夢與現實的交織,無限傷感,傷時而賦下:タ陽西下,奄奄之光將斷腸人消瘦身影烙至天涯,印在海角。心飛絮,神恍憂。一飛便是跨越千年之長史。茫茫大江中,扁舟如豆,如豆扁舟中舉樽酹江月者為誰?面對滾滾長江水,伴著蕭蕭而下的江邊紅葉,他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到城市副中心來看雪(多圖)
    蘇東坡有詩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大意是說,人的一生到處奔走,像什麼呢?應該像飛鴻踏在雪地上吧。偶爾在雪地上留下幾個爪印,但轉眼它又遠走高飛,哪還記得這痕跡留在何方!冬日裡的雪景也是短暫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人生中的小確幸、小美好;但美好的事物總會不經意間讓人感動、讓人銘記於心。記住冬日裡的美景,跟著我們的圖片,一起來北京城市副中心看雪吧!
  • 撒貝寧有去無回的微信,人生到處知何似……
    &nbsp&nbsp&nbsp&nbsp《飲食男女》裡有句臺詞:人生不是做菜,不能等到萬事俱備再下鍋。&nbsp&nbsp&nbsp&nbsp有些心願一旦錯過,就是彩雲消散,永不再來。
  • 經典賞析 |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這是一首懷舊作,詩的前四句對於人生的經歷,作了一個深刻的比喻,說:人生所經歷過的地方和所經歷過的事情,像什麼樣子呢?就像天上飛翔的鴻雁踩在積雪的地上,這雪地因那偶然的機會,留下了腳爪的痕跡,可是鴻還得繼續飛行,至於飛向何方,哪裡還去考慮南北東西呢?
  • 書評丨《蘇東坡新傳》:人生到處知何似
    」這部傳記遵從線性書寫慣例,但據李雍說,真正的起筆從黃州始,方才補綴前後。貶官黃州,是蘇軾遭遇的第一次大挫折。蘇軾作《卜算子》云:「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人常讚詞意高潔,李一冰卻說此乃「憂患之詞」,如驚弓之鳥的惶惑和孤獨。有誰忽被羈押能不感憂慮呢?他領會他的心境,他是他棲息的寒枝。
  • 恰似飛鴻踏雪泥
    姊妹篇:恰似飛鴻踏雪泥 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天春節在東北老家過了一個二十幾年來最長的假期。
  • 應是飛鴻踏雪泥
    課餘時間推薦我們閱讀一些文學作品,帶我們去校園東面的田野裡去看百花的綻放,聆聽百鳥的鳴唱和莊稼拔節生長的聲音,讓我們用詩意的語言去描述大自然的美麗。當時我的作文總被李老師當做範文拿到同級段去讀,心裡不免暗暗得意。李老師發現後,語重心長地說:「文學是一輩子的事,如人生一樣曲折坎坷,現在所取得的小小成績是微不足道的,還有更高的目標要去超越。你一定要學會沉澱自己,多讀、多練、多積累。」
  • 蘇軾:人生如飛鴻踏雪
    本文授權轉載於:物道(ID:wudaoone)轉載請聯繫物道人生順遂能有幾何,誰都是在磕磕絆絆中前行,而保留一顆永不言敗的心,才是最難能可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大雪迷人眼,而在那後面會是春暖花開。——唐人生活記蕭瑟冬日,難逃冰冷,但有雪,而雪是冬的精靈。
  • 人生:應是飛鴻踏雪泥
    北宋大詞人蘇東坡有一首詩叫《和子由繩池懷舊》,和他很多精彩詩詞相比並不出名,但其中有兩句卻常為世人所樂道,那就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
  • 起舞弄清影13
    「嗯,」啟舞點頭應一聲,又看著卿影酸溜溜道:「你出櫃那會兒還發過毒誓呢?」 卿影忙說:「那會兒年輕嘛!」 卿母拆臺道:「那會兒你都28了,可不年輕!放古代,十四五就結婚,28都快當奶奶了!我看你就是腦子被人灌了迷魂湯,缺心眼兒!」 卿影很想一頭撞死在豆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