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應是飛鴻踏雪泥

2021-03-01 另類觀察

    北宋大詞人蘇東坡有一首詩叫《和子由繩池懷舊》,和他很多精彩詩詞相比並不出名,但其中有兩句卻常為世人所樂道,那就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本文要講的人物,名字叫陳飛鴻,自主創業後的企業名叫「樂道」,難道是偶然與蘇子詞的言語意境巧合?

    西方有句俗語:「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既是對莎翁四大悲劇之一的《王子復仇記》中主人翁哈姆雷特的不同理解,更是說明俗世凡人對悲喜人生中糾纏是非的多樣化迥異解讀。

    東坡此二句詩之所以被世人稱道,就在於無論失敗還是成功者,都能讀出自認為深契本心的非凡意境。心態消極者從詩中悟出的是,「人生如浮萍,好象小鳥一樣,飛來飛去,偶一駐足,可能會留下些活動的痕跡」,勸人凡事別太認真,只留下淡淡痕跡即可。但樂觀主義者卻認為,男子漢大丈夫的人生態度,就應當逆水行舟,活著就要在世上留下自己的印記,不白來世界上走一回,囫圇吞棗般糊塗度完一生。

    我是個樂觀主義者,較認可這後一種觀點,當然成功不能用賺了多少錢來衡量,它沒有統一可量化的共有模式。只要你能快樂地找到一種生活方式,活出與眾不同的精彩燦爛,就是沒有虛度此生,算是一個成功的人。 

    陳飛鴻就是如此的成功者,做為家境貧寒、學歷不高的外來工,他不怨天尤人,更不等不要,硬是憑藉著自己的苦幹巧幹,從一名商超最基層的營業員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走了過來,做到了企業高管。最後於而立之年,成功地自主創辦了「樂道汽修」連鎖企業,在短短的幾年間發展到擁有12家門店的汽修強勢品牌,並躋身本土汽修業的三甲之列。

    認識他是經過一個媒體友人朱總介紹的,時間是2013年的一個周末,他把我從午後睡意中拉到樂道在金山的汽修廠。這個廠離我家不遠,開車不過幾分鐘的車程。進了樂道,看到它的客服區搞得跟藝術殿堂一樣,古色古香的長桌上瀚墨飄香,宣紙毛筆硯臺一應俱全,還有幅未寫完的字。我知道朱總愛好書法,字也寫得不錯,難道這裡成了他的書法工作室?

    正思考著,就看到一位體形適中、個頭不高的年輕人笑著迎了上來,眉目清爽的,嘴上留著片淡淡的小鬍子,很精神的樣子。朱總介紹說:「這是我朋友,樂道汽修的老闆陳飛鴻。」我馬上迎了上去,伸出手去狠狠地握了握。這是對一見如故朋友有好印象的表示,算是接受而願意深談的肢體語言。

    一來二往後,我們就成了好朋友,我的車子的日常保養等就全放到樂道去了,很多朋友也成了樂道客戶。我認識的汽修廠不少,所住小區門口就有家不小的社區汽修店,但都沒有去樂道的感覺好。飛鴻和我見過的任何汽修廠老闆都不同,我不禁捫心自問,是什麼讓我沒事路過也願意跑進來喝杯茶?是的,他比很多汽修廠老闆有文化、善思考,但這不是吸引我的唯一原因。我是三教九流全能扯上話題的人,友人中連道上的兄弟都能把酒言歡,覺得有時這些「江湖人士」更直率而義氣。

     很快,我就明白了,在他身上深具吸引我的原因,在於他能給予我這般「刁民」以滿滿「主人翁」感覺,不僅車修得認真而好、價格公道,還能讓我在所有帶去的友人們面前有如進了「自家」場子的感覺,連總經理室都對我隨時開放,這就不能不讓我這愛好「虛榮」的傢伙心甘情願地召集朋友過去喝茶聊天了,修不修車從來不是他歡迎我的唯一原因。如此的親和力,這樣的待人接客水平,不是他這種年齡該有的段位。我心裡一驚,馬上對他來了興趣,覺得此人前途無量,遂有了解深交的念頭了。

    陳飛鴻讓我想起20多年前,在五四路文物大廈樓上開茶館的老宋,雖也是朋友帶去而緣識的,但老宋的段位絕對高人一等,只要我去他不管有在沒在,都能讓我有這類「家」的感覺,所以很多我的朋友就成了他的客人了。而這些我的友人,在老宋那又各自有了自家場子的感覺,如此連帶著客源難斷矣,那個茶館在高峰期簡直成了點鈔機。對我若此,他自己的朋友故人就更不要說了,所以生意的竅門就差那麼一點點,很多人就不容易跨得過去。很多生意人過於現實,你不去消費而入其門,臉就能拉下來,一下子就丟掉了未來的無限可能。我認可飛鴻常對我說的一句話,「現在人都很忙,朋友路過能進來看我,是親近我的表示,何在乎一泡之茶呢?」

    感覺好的朋友,我才會有事沒事常過去,也才能深聊細談。我始終認為,沒有壓力的交往才能產生真友情,它不帶太明顯的功利目的。我和飛鴻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無論我說什麼奇談怪論,他總是目露喜色,滿心歡喜地聽等、笑著,我知道遇上了如老宋那樣的絕頂高手了,能在「重要」客戶面前收攝己心、完全沒了「我執」,才算商場修煉到位。我認識的私營企業主不少,在那些愛自吹自己生意做多好的企業主面前,我常故意就著對方的觀點反而論之,凡是被我「激動」者都不過商人而已,談不上「企業家」二字。這就如同我常常在那些自詡「修行」了多少年的「高人」面前,特意以言激之,但凡會跳起來的,我心裡無不偷偷一笑,「比我東哥都差多了的人,也就是個屁啊」,馬上就轉身而去了。

   從多次深談中,我知道他來自寧德農村,以前從商超而物流再到自主創業,演繹了真實版「小民成功」的故事。雖然我看似胡侃神聊的不經意問問,能把一個人素描得差不多,但總歸不夠系統,無法形成文字。因此,以前我心裡是有寫寫陳飛鴻的衝動,終因他的謙虛推讓不想接受全面訪談,遂無法落筆成為。

   直到上月中旬,我逮到了機會,讓他在9月29日的下午來「啟明星傳奇人生沙龍」坐而論道,把自己這些年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說出來。我告訴他這能幫助到很多尚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輕人,使之不再迷茫無助,是善莫大焉的行為。邀請函是提前十多天發出的,飛鴻思考了一整晚,終於答應來此說說過往。

   他一慣是認真的人,看得出為我這隨性而緣起的沙龍閒談做足了準備。凡所企業,趣一好名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樂道」二字就可以看出企業主的不凡境界。以前我問過他,為何名曰「樂道」?以我之見,它是「安貧樂道」之意,好似於企業經營的目的有悖啊。面對我的謬問,飛鴻總是笑而不答,故弄玄虛之下讓我對他又多了點好感了。

   沙龍的開篇主題,他亮出了「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字樣,我突然明白,「道」其實就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而態度決定了你選擇的生活方式,興趣則又是這種方式能堅持多久的根本保障。「樂道」二字,就是飛鴻兄弟眼中的創業之道,因為是自己的選擇,才能樂在其中,才能樂其道而行之遠。

   以前,他說過自己來自於寧德屏南的農家,雖是么子但因家境窮苦,生活就是「在困苦中的自尋點樂」罷了。1982年出生的他,在中學時代竟然比東哥還靦腆,和女同學連一句話都不敢說。到了1999年,他拿著家裡好不容易東拼西湊的一些錢,來到福州閩江學院上學。對他而言,這如同劉佬佬進了大觀園,為他的人生拉開了完全不同境界的序幕。也許,校外精彩世界的誘惑遠多過他對課本的興趣,大一都沒讀完飛鴻就受了「賈伯斯」的刺激,學起人家自動退學了。

   這對來自農村家庭、在福州沒半點人脈關係的人而言,是非常需要勇氣的,以至於好幾個月內飛鴻都不敢告訴家人,他把自己從大學生行列清除到了「農民工」隊伍裡了。可是,情懷歸情懷,在大城市中沒錢是呆不久的,他必須馬上找到生存容身之地。好在那個年代,正是商超崛起、遍地開花的時期,天生具備商業嗅覺的他,果斷地選擇了投身商超業,成了新華都五一店的基層員工。他進的是熟食部門,幹的是清洗凍庫的工作,屬於髒累的活,因為熟食加工的肉類基本都是冰凍的,需要解凍後再烤、滷和炸等。凍品成熟的活容易,多為老員工把持著,而不斷清洗解凍時的滿地髒水,一般城市裡的人多不愛幹,正好適合他這樣不善溝通的「農民工」身份。

   自此,在這個部門中,他每天都是最早到場、最後下班的人,把所有的地板都清洗收拾得乾乾淨淨。埋頭苦幹的人,雖不善於言語討巧,但幹出來的活是實實在在的,很快他就得到部門上下的高度認可。

   老天不負有心人,不久後,商場中的玩具運動科負責人看上了飛鴻的苦幹精神,把他要到了運動櫃檯。讓他過去,是因為這個櫃檯多需要搬運些重物,算是力氣活,負責人看中飛鴻在熟食部的吃苦耐勞。當時的他,長髮披肩,還愛穿著牛仔褲,看起來像個嬉皮士。但自從他來到櫃檯後,人們就看到個扮相怪異的商場員工,一聲不響地從早到晚幹著裝配自行車的苦活,不厭其煩、樂在其中。按飛鴻本人的觀點,這活沒人願意幹,那就只能由他幹了。為此,他剛進櫃檯時,曾花上整整一天時間,把一輛自行車完全拆散成零件,再摸索著按原樣裝好。這在商場中是從沒人幹過的工作,一下子他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技師」了。這個玩具運動科,因為他的到來,創下了日銷售38部自行車的空前紀錄。

   正因為踏實苦幹的精神,不抱怨、不偷懶,陳飛鴻在新華都五一店從基層員工,一路做到百貨二科組長、營運助理,再其後是被人挖到興華興商場任課長和寧德中佰任店長,完成了從普通員工到管理者的轉變,二十多歲就拿著5-6千的月薪。他因此確立了職業生涯苦幹的求進方式,學會了基本的與人溝通方法,畢竟帶團隊和單幹不同,環境逼迫下不得不漫漫突破了封閉的自我,跨出了成功人生的第一步。同時,飛鴻體悟到當一個人不可能得到和他人一樣的起跑線時,就必須用和他人同樣能奔跑的雙腳去飛奔,這是落後者追趕優勝者最可靠的捷徑。當然,在運動科通過對自行車拆卸組裝,陳飛鴻展現了非凡的機械方面天賦,也許這是多年後跨域進入汽修行業能夠很快起來的原因吧。

    陳飛鴻相信傻人有時有傻福,正因為他默默苦幹、任勞任怨的背影,打動了商超中一個姑娘的芳心,她認為這樣的男人才是可以終生依靠託付的人。後來,這位眼光不俗的好姑娘,成為了陳飛鴻的妻子,一路走到了現在,和他一外一內地操持幸福的小家庭。所以,我要給年輕姑娘個忠告,選伴侶不應看其人花俏的表面,而是要注重他面對困苦時的擔待精神,只有踏實吃苦的男人才是未來長遠的同路人。

   在事業前程似錦的大好時期,陳飛鴻的腦袋再次「進水」了,他放棄了一年7-8萬的年薪,玩起了「仙女下凡」的鬼把戲,理由是「世界這麼大,我想多看看」。這一次,飛鴻瞄上了物流業,沒人知道早在2004年的春天,這個被他老媽說成「腦袋有點壞」了的小夥子,為何放棄那麼高的收入,而去了盛輝物流從頭開始,賺一個月僅800塊的基層員工薪水,難道他提前看到了電商時代的全面興盛?那也應當去電商業嘛。

   去盛輝物流,陳飛鴻還是自薦應聘而去,不過他做好了功課,事前了解到盛輝劉總的創業經歷、為人喜好,甚至對他低調的風格都一清二楚,因為面試都是劉老闆親自來的。據「傳奇人生沙龍」上飛鴻的回憶,面試時劉總簡單問了些他過往的情況如月收入後,直接了當地說盛輝工資沒那麼高,基礎員工僅有800元月薪。這雖然大出飛鴻意料,因為飛鴻面試時已故意把自己前個工作的收入折半了,卻無論如何想不到會低到才800元,但他仍然堅定地回答說,願意從最基礎工資開始領起。劉總皺了皺眉,也許這下輪到他暗暗吃驚了,看了飛鴻一眼說:「我這裡很苦很累,不一定適合你」,完全是沒戲的節奏。飛鴻咬咬牙,回劉總道:「我看好物流行業,況且盛輝能做這麼大,肯定有吸引員工的地方。」我聽到這裡,心裡都忍不住說了句:「天下最傻的傻蛋」,難怪會被他媽說成「神經出問題了」。

    如此被人「熱臉貼冷屁股」,就是我這麼摳門的人做老闆都沒理由再拒絕了,陳飛鴻得償所願地成為了盛輝物流最基層業務員,月薪800元。眾所周知,物流行業在那個年代是個非標行業,和傳統商超固定體系運轉的成熟模式不同,物流行業大量僱用的貨車司機都存在著人員素質低、難管難服的問題。如果說這些問題還僅是企業內管方面的問題,是企業主需直面的管理難點,與飛鴻這樣剛進公司的業務員沒太大關係的話,那麼,服務對象的刁難就很考驗隨車業務人員的耐性和智慧了。

   他舉了個例子,說有次隨車押貨,去了家電器企業,那時的電器業多把物流當成零庫存的渠道,這就苦了物流業了。一車貨的裝運,要等上十多個小時才能滿車,在等貨時沒地休息吃飯是常有的事。最讓人惱火的是廠家的叉車司機故意刁難,貨生產好了他們人卻不知道躲哪去了。以前的物流人員無論是司機還是業務員,都束手無策,最多是太窩火了大罵幾句,換來的是更長的等待。飛鴻很細心,認為人情之事,和對方做關係套情誼是沒有說不通的。他就買了些小玩意,如口香糖、巧克力和煙等,見到關鍵的人就分,很快就理順了自己的業務關係。聽到這,東哥心想真是難為他了,以前那麼靦腆的人,要學會低頭逢迎人有多難啊,這種苦以我這樣以前從不願求人的過來人看來,是他從埋頭苦幹到善於觀察,進而去解決問題的非凡提升,是從內到外的一次歷煉,戰勝自我的勇敢打破。

   談到這個行業的苦累,飛鴻說有一次從福州發車,押貨到天津,經過一天的風餐露宿後,好不容易剛進當地分公司,連水都還沒喝上口,就接到馬上去另外個地點裝貨後運回福州的通知。和大貨車司機兩人輪開能休息不同,坐在前座上的業務員是沒平躺睡下的鋪位的,只能坐著睡。等到了福州,不習慣坐著睡覺的陳飛鴻,在經過50多小時不停跋涉而下車後,頭暈腳顫,幾乎站不住了,雙腳都腫了起來。

    在沒有出差的日子裡,本可以按時下班的飛鴻,總是到接發貨窗口去幫忙,因為他傻傻地不忍心看到其他同事老忙不完手上的活。為此,他也一樣到了半夜才收工下班,好在他有個好妻子,總是理解他、支持他。

   「傻人有傻福」的定律再次垂青了他,盛輝老闆劉總靜靜地觀察了他一段時間,認為是個可造之材,就在2004年到2012年的八年時間中把他從一個基層業務員連升四級經客服主管、市場部經理,最後成為自己的總裁助理,讓飛鴻完成了人生第二階段的偉大跨越。

   關於在盛輝的經歷,飛鴻自言收穫匪淺,無論是個人成熟度和抗壓能力,還是管理和執行力,都從劉總身上學到了很多。而不斷的押車過程,更開拓了他的視野、增長了見識,還為自己積累了豐沛的人脈。尤為珍貴的經驗是,劉總的身體力行,讓飛鴻明白做好個企業有多難,在物流這樣的非標企業,管理有時必須學會當「壞人」,否則光面對上千號來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大貨車司機,都會手足無措的。如盛輝這樣的大企業要想管好人,不能再靠「人制」,必須要有規則,用「體制」的制度化管控來將各部分整合成一臺高效運轉的機器,方談得上能行穩致遠。飛鴻不止一次地說起他對劉總的敬佩,說劉總雖然讀書不多,但具備非凡的個人魅力,也有著寬廣的胸懷,是寬嚴相濟管理精神的最好體現,畢竟光要管好那麼多很有性格的無數司機,就是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挑戰。

    聽到這,我對這位離開前東家多年的朋友,能一而再地稱讚以前老闆的行為翹起了大姆指,他看到的都是他人之長,拿來補自己之短,是個懂感恩、善學習的人。不過,讚揚歸讚揚,飛鴻蟄伏了8年的腦袋又開始了哆來咪式的「彈鋼琴」了,這次他彈的是「自主創業」的交響曲。他謝絕了劉總的一再挽留,為不使自己心理上覺得對不起盛輝,還特意選在2012年9月離職,不等到年底拿了年終獎再走。就這一點,在職場上能做到的人都很少,飛鴻善哉!

    做什麼好呢?飛鴻在離職前竟然什麼都沒想好,這倒讓我很高興,突然覺得這世界上還有一位比東哥更神經病的朋友,是多麼令我得瑟的事啊。離職後,他難免心裡不空蕩蕩的,從以前忙到昏天黑地、甚至個把月都沒空去洗車的狀態下,一下子一周開著車去連洗了好幾次,飛鴻吃驚地發現缺保養的愛車小問題不少。這時,無論是4S店,還是個體汽修廠都難完全令自己滿意,因為前者距離遠、成本高;後者卻根本連質量都沒保證,小毛病修成了大問題。他以為是自己太挑剔,但經過和周邊幾個有車好友的交流,才痛感這是車主的普遍煩惱。

    難道機會存在於汽修業?細心的飛鴻馬上著手調查,發現中國汽修行業存在著大問題,面對每年汽車保有量增幅高達15%—20%的全球第一大市場,到2020年規模就能高達2140億美元的汽車後市場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就看誰能搶分到這塊大蛋糕了。雖然,中國在4S體系外有40萬家汽車維修服務店,數量上已遠遠供大於求了,但擁有二級以上資質的汽修店不足十分之一,服務質量上遠跟不上消費者不斷提高的心裡期望。

   他還發現,在福州後市場上,汽修業沒有成型的、被客戶廣泛認可信賴的品牌,從業人員素質差、服務意識薄弱,行業標準化很低,汽配件魚龍混雜,廠家和車主間嚴重缺乏信任度,客源散亂零落。行業經營的艱難,讓大多數汽修業主不賺錢,而虧本經營的結果導致搶快錢的風氣很盛,更加快了行業的快速洗牌。飛鴻敏銳地捕捉到商機,但商機歸商機,自己能成功切入嗎?誰都知道汽修業的技工比物流業的司機還難管,因為有技術的好技師根本不缺工作,三、五個人合開了小店也易如反掌,這導致汽修技工成了最有個性的群體,一言不合就可能摔膀子不幹了。

    要不要進入?這畢竟是跨域經營啊,他不能不猶豫。但轉念一想,馬雲難道是做網際網路技術出身嗎?學英語的嘛,卻做成了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市場的服務痛點,在膽小者眼裡是不可跨越的障礙,盛輝的經歷告訴他別人的失敗藉口,正是自己難求的成功突破口。「人生難得幾回搏」,對了,把行業的困難當成自主創業的踏腳石,勇敢地去搏擊前進,大不了重新再從領800元月薪打工開始嘛,有什麼好怕的?陳飛鴻下定了決心,很快就和朋友開出了樂道第一家店——洪塘店,時間是2012年10月。經過六年的不懈努力,到2018年9月樂道已擁有了12家連鎖汽修店了。

    關於這幾年的經歷,以及為何能在短短時間內超過本土絕大多數同行、躋身汽修業的三甲行列,因為樂道汽修的經營還是現在進行時,東哥在這裡就不多說了,這牽扯到人家的經營秘籍。但和託爾斯泰所說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正相反,企業經營成功的道路都不盡相同,經驗可以借鑑,但絕對不能照搬,否則就沒有失敗企業的存在了。

    按東哥的觀察,樂道的成功首先是企業領航人陳飛鴻把創業當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才能快樂地推動企業不斷前進。這對所有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年輕人都有借鑑意義,從事什麼行業、走怎樣的人生道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從中感覺到快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此為人生成功之本。其次,在分工越來越細的現代社會中,專業技能已不是創業的明顯阻礙了,所有的技術、資金都能從不同渠道匯攏而來,關鍵是你要有超越別人的商業模式。第三,吃苦精神雖仍是安身立命的前提,但苦幹已未必能保證你自主創業的成功,除此之外的敏銳商業嗅覺、快速大膽行動和整合決定成功的各種社會資源的能力,才是決勝之道。第四,所有大成者,都必須擁有能讓周邊人舒服的非凡親和力,經濟學家、企管專家未必能教會你服務的精髓,而這讓人「感動」之修為既要靠經營者天生的悟性,更要不斷在服務實踐中去鍛鍊提升。最後,成大道者必無我,心胸的寬廣決定了境界的高低,沒有容忍各種有能力者「怪異」稟性的本事,將這些某個方面算是天才的人揉合成能向外擊出的鐵拳,企業是做不大的。

    想到這,沙龍已經結束了,看著陳飛鴻被很多來賓圍著問一堆問題,我舒心地笑了。本次「啟明福建 開亮未來」人生傳奇沙龍是成功的,現場的歡聲笑語不正詮釋著「樂道」讓車主快樂、團隊快樂,進而讓一切有緣人快樂並津津樂道的企業追求嗎?飛鴻他做到了!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衷心地祝願我的好朋友、樂道汽修連鎖企業老闆的陳飛鴻能如這首詩句,在未來人生的每一段旅途中處處都能留下與眾不同的精彩..

相關焦點

  •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詩詞中的「人生」,總給人一種奇妙的感覺,好像它無意之間道出了你我心中纏綿許久卻又說不清的某種體驗。典型的句子如「人生若只如初見」、「人生有味是清歡」、「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何處似尊前」「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等等。
  •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可能我們應該有東坡居士這種情懷——「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輕鬆點,既然這一場雪一定要來,為什麼不在紅泥小火爐旁賞雪呢。明天的晚飯,明天再說。和子由澠池懷舊宋 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 應是飛鴻踏雪泥
    課餘時間推薦我們閱讀一些文學作品,帶我們去校園東面的田野裡去看百花的綻放,聆聽百鳥的鳴唱和莊稼拔節生長的聲音,讓我們用詩意的語言去描述大自然的美麗。當時我的作文總被李老師當做範文拿到同級段去讀,心裡不免暗暗得意。李老師發現後,語重心長地說:「文學是一輩子的事,如人生一樣曲折坎坷,現在所取得的小小成績是微不足道的,還有更高的目標要去超越。你一定要學會沉澱自己,多讀、多練、多積累。」
  •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生如浮萍,漂泊天地間,就好象小鳥一樣,飛過來飛過去,偶一駐足,也不過是待一段時間而已,可能會留下你活動的痕跡,可是又勸你別太認真
  • 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三蘇祠《和子由澠池懷舊》宋·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蘇軾(字子瞻)與胞弟蘇轍(字子由)不僅手足情深,更是畢生的文友。他們彼此推重,經常交流、切磋,兄弟情意幾乎是他們歌詠最多的題材。
  • 蘇東坡充滿人生哲理的名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懷澠池寄子瞻兄》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遊佳味少,無方騅馬但鳴嘶。即使蘇軾的心中也是十分傷感,但是他作為一個哥哥,自然是不能讓自己的弟弟如此低迷下去,於是他馬上寫了一首詩來勸解和開導弟弟,更是將自己的人生感悟教給弟弟。而其中的那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更是一開篇就驚豔了世人。
  • 蘇軾最不該被忽視哲理名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一詩歌,可以說是蘇軾最富有人生哲理的宋詩之作。尤其是前四句讀來非常精彩,用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說明了人生在世所經歷的點點滴滴。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 恰似飛鴻踏雪泥
    姊妹篇:恰似飛鴻踏雪泥 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天春節在東北老家過了一個二十幾年來最長的假期。
  • 飛鴻踏雪泥
    很多詩的意思卻並不能體會但記在心底的詩並不是死物會在那生發著在生活中某個不經意的瞬間眼前的景狀與詩若合一契讓我豁然明白了詩中意蘊飛鴻踏雪泥大而言之是人生世事皆如此小而言之也是一一對照得上就拿這人情世事來說情在濃時 難以割捨 各種細微都在眉頭心上等到淡了以後 漠然置之 恩仇畢現 分外討厭臨近母親生日
  • 人生到處知何處,恰似飛鴻踏雪泥
    《烙至天涯,印在心中》|文:Mr.秋自「人生到處知何處,恰似飛鴻踏雪泥」/01/風兒淡淡,吹得道路旁彩蝶如醉如痴;雨兒綿綿,澆得驛道野花青翠欲滴;雲兒飄飄,搖蕩在空中一卷一舒;鳥兒悠悠;嬉戲深林囀歌音世態炎涼早已讓他明白「人生到處知何處,恰似飛鴻踏雪泥。」烏臺詩案,使他謫居黃城。滿腹才華卻無處施展,滿腹抱負卻無處實現。身至天涯,卻不歌騷人之悲,一首《赤壁懷古》振奮人心。謫居異鄉,卻不墜青雲之志,且起舞伴嘯而歌,歌曰:踏遍青山,看慣暴風雨。一顆不眠不休不死之心,在火紅的夕陽下,剎那間化為烙印,烙印天涯,千年來籠罩在華夏古國上空,印在我心中。涼風習習,恍惚中我如醍醐灌頂。
  • 很能體現蘇軾精神的一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例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發」等等,都是蘇軾懷念蘇轍時所寫,語出肺腑,情真意切,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今天要講的這首詩是蘇軾早年寫給弟弟的一首和詩,開頭便是千古名句,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 蘇軾:人生如飛鴻踏雪
    本文授權轉載於:物道(ID:wudaoone)轉載請聯繫物道人生順遂能有幾何,誰都是在磕磕絆絆中前行,而保留一顆永不言敗的心,才是最難能可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大雪迷人眼,而在那後面會是春暖花開。——唐人生活記蕭瑟冬日,難逃冰冷,但有雪,而雪是冬的精靈。
  • 【養心】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值得參悟的哲理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宋蘇東坡詩偈賞析:蘇東坡這首詩偈,將人生形容得非常深刻透徹。人生如浮萍,隨水飄浮不知所終;人生也像白雲,飄蕩空中,不知何處安住?多少人為了功名富貴,或為找一個安頓,或為找一個進階,不惜到處追求,甚至移民海外,真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 這場雪,亂瓊碎玉下晚天,乃「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當然不是,他是我們集體的化身,我們每個人,在這天地之間,無不是奇蹟,又無不是「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而在人生的風雪途中,我們看的是什麼呢?也許,是元代馬致遠的《壽陽曲·江天暮雪》: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到城市副中心來看雪(多圖)
    蘇東坡有詩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大意是說,人的一生到處奔走,像什麼呢?應該像飛鴻踏在雪地上吧。偶爾在雪地上留下幾個爪印,但轉眼它又遠走高飛,哪還記得這痕跡留在何方!冬日裡的雪景也是短暫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人生中的小確幸、小美好;但美好的事物總會不經意間讓人感動、讓人銘記於心。記住冬日裡的美景,跟著我們的圖片,一起來北京城市副中心看雪吧!
  • 楊靜 | 恰似飛鴻踏雪泥
    慢慢地我才明白,人生在世,註定是一場獨自的修行,沒有人能陪你走到最後。「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這個大雪飛揚的季節,一張照片,讓我想起了這陳年舊事,心中便多了一份溫暖的回憶。那雪地上停留的足印,歡快爽朗的笑聲,相互取暖的日子,一幕幕在眼前閃過,那時候還年輕,原本一切都可以重來,只是滄海桑田,年少時純真的情誼,再也回不去了。
  • 經典賞析 |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這是一首懷舊作,詩的前四句對於人生的經歷,作了一個深刻的比喻,說:人生所經歷過的地方和所經歷過的事情,像什麼樣子呢?就像天上飛翔的鴻雁踩在積雪的地上,這雪地因那偶然的機會,留下了腳爪的痕跡,可是鴻還得繼續飛行,至於飛向何方,哪裡還去考慮南北東西呢?
  • 恰似飛鴻踏雪泥(一)
    蘇軾說,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 人生|哪裡是終點!哪裡又是終點呢?
    今天看到自己的微信名字「踏雪飛鴻」忽然想起了蘇軾的這句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這句詩的意思是在說人的一生到處奔走像什麼呢?應該像飛鴻踏在雪地吧。他的下一句是說「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飛鴻飛過的地方偶然留下了爪印,但是它的飛東飛西又哪裡有定數。
  • 人生到處知何似?
    第四十四期 人生到處知何似無論遭受多少苦難,他的靈魂始終超然於一切苦難之上俯視著它們,自由地唱著歌——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北宋)人生所到之處像什麼呢?應該像飛鴻踏在雪泥上吧。偶然在泥上留下了爪印,至於又飛向了哪裡又如何能夠知道呢?這四句仿佛東坡人生的寫照,又何嘗不是每個人人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