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聲》上校去世,重溫浪漫經典

2021-02-13 精英讀書人

痛別「上校」

普盧默從事演藝事業超過60年,最初是一名舞臺劇演員,因出演莎士比亞戲劇而知名,並且在百老匯中獲得過兩個託尼獎。在過渡到電視和電影工作中後,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獲得過兩個艾美獎。

普盧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則是在1965年的電影《音樂之聲》中,他飾演了外表冷酷的馮·特拉普上校,由於長期的海軍生活和對失去妻子的悲痛,使得他很難露出笑容,並且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地要求著自己的7個孩子,直到身為修女的瑪麗亞進入家庭後,一切才發生了轉變。馮·特拉普上校雖然冷酷,但形象卻是高大英俊的,並且還擁有低沉的嗓音,尤其是捧著吉他彈唱《雪絨花》時,真是萬分迷人,儘管普盧默本人並沒有憑藉馮·特拉普上校這個角色獲獎,但普遍認為,這就是他的巔峰之作。

比起銀幕上的上校,日常生活中的普盧默似乎更具魅力。而這也和他的自身經歷有關,普盧默是一個地位顯赫的家族的後裔,儘管他出生時家族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對他的教育和要求卻依然很高,他能夠說出流利的法語和英語,同時還有著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普盧默的老友兼經紀人盧·皮特評價他說:「一位非凡的人,保持著老派的紳士風度,有著敢於自嘲的幽默感,以及對文學音樂的深深熱愛,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尊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

得知普盧默去世的消息,憑藉著《音樂之聲》而名聲大震的女演員朱莉·安德魯斯悲傷地表示「世界失去了一位出色的演員,我失去了一位珍愛的朋友」,現年85歲的安德魯斯還稱「我珍惜我們共同工作時的回憶,以及多年來我們分享的所有幽默和樂趣」。

《音樂之聲》故事梗概

《音樂之聲》取材於1938年發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故事,有的人說電影中的故事情節與《簡·愛》這本書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並懷疑導演抄襲,這恰恰說明《音樂之聲》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電影的主要人物是瑪麗亞,她是薩爾茨堡修道院裡的志願修女,性格太過活潑並沒有為她帶來什麼好處,反而惹上了很多麻煩。修道院院長不太喜歡她,一天,院長接到了特拉普上校的電話,特拉普上校懇求院長能夠為自己介紹一位音樂老師,院長自然想到了瑪麗亞。

瑪麗亞帶著行李來到上校家裡,成為了上校的家庭音樂老師。上校獨自撫養了七個孩子,上他的妻子已經病逝,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十分嚴厲,家中感受不到溫情。很快,瑪麗亞就明白了前幾任家庭教師離去的真正原因,由於孩子們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不會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他們就通過捉弄家庭教師的方式來獲得爸爸的關注。

上校一無所知,他對待瑪利亞的方式也如他對待士兵一樣,不過與士兵和孩子們不同的是瑪麗亞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和態度來取得孩子們的尊重與喜歡。她用窗簾以及破布為每個孩子製作有趣的衣服,並且帶領他們到花園水池邊玩耍,歡樂的笑聲總是飄蕩在院子的上空。瑪麗亞教他們唱歌,引領孩子們通過歌聲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通過不斷努力,上校的家中慢慢充滿了歡樂。

上校回來之後,發現瑪麗亞採用不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們,十分不滿。但是,當上校聽到他的孩子們給施瑞德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內心十分感動,因為,瑪麗亞把消失了很久的音樂重新帶回家裡。瑪麗亞還和七個孩子一起演出了一場木偶戲——《孤單的牧羊人》。

孩子們和瑪麗亞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上校也漸漸地被瑪麗亞所吸引。上校和施瑞德夫人舉辦了一場舞會,在舞會裡,上校的孩子們也奉獻了美妙的歌唱演出。瑪麗亞也跳起精彩的民間舞蹈,上校和瑪麗亞共舞。瑪麗亞和上校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睛,眼睛裡儘是藏不住的愛意。施瑞德男爵夫人看在眼裡,她私下找瑪麗亞談話,希望瑪麗亞能夠離開上校。為了不破壞上校和施瑞德男爵夫人之間的感情,瑪麗亞離開了。

施瑞德男爵夫人用盡辦法,希望能夠受到孩子們的歡迎,但是沒有效果。他們悄悄找到了修道院,卻失望而歸。瑪麗亞對修道院院長傾訴了瑪麗亞和上校之間的感情,院長對瑪麗亞勸 她不要輕易地放棄愛情,瑪麗亞勇敢地回到了上校的家裡。施瑞德男爵夫人悲傷地發現上校和她之間已經沒有感情了,她成全了這對有情人。

結婚後,二人去旅遊時德國法西斯摧毀了他們的家園,上校的女兒的男朋友是法西斯成員,在上校和瑪麗亞回到家裡的時候,發現負責照顧孩子的麥克幫上校和瑪麗亞報名參加了一個音樂節。上校在家中接到了德國法西斯的通知,要他馬上去法西斯海軍報導。對德國法西斯恨之入骨的上校決定馬上帶著所有人離開這個國家,就在他們準備離開的時候,一家人卻被控制住了,但是,上校拿出證據證明他們離開是為了去參加音樂節。

在德國法西斯的監控下,一家人來到了音樂節的現場,並且演唱了一首《雪絨花》,瑪麗亞和上校的眼中滿是對國家的懷念。在音樂節結束後,上校一家人趁著忙亂離開了音樂節的現場,但是德國法西斯一直跟蹤到修道院裡。在修道院眾人的幫助下,經歷了很多的艱難,上校一家人終於離開了奧地利。

相關焦點

  • 《音樂之聲》男主去世,一起重溫「上校」最經典的《雪絨花》
    據CNN報導,好萊塢傳奇男星、加拿大國寶級演員克里斯多福·普盧默(Christopher Plummer)於當地時間2月5日在其位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視頻製作:劉慧琴普盧默不僅是一名出色的戲劇演員,還參演過多部電視劇和電影,代表作有《音樂之聲》《美麗心靈》《荊棘鳥》《利刃出鞘》,曾憑藉《初學者》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 《音樂之聲》的上校去世 共同緬懷我們80年代
    《音樂之聲》上校去世,享年91歲,演過百餘部電影82歲終奪奧斯卡。
  • 《音樂之聲》:瑪麗亞帶來音樂之聲,而上校卻為音樂賦予了靈魂
    這部《音樂之聲》是一部在電影界中,算得上歷史非常悠久的一部電影,從1965年3月29日於英國上映以來,歷經近55年,從來都不曾失去它的魅力。以我個人來說,《音樂之聲》十多年前看過一遍,可現在,仍然抑制不住自己去重新欣賞,並且我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
  • 在《音樂之聲》中告別「上校」
    普盧默在經典的《音樂之聲》中扮演退役海軍上校一角,從此為世人所熟悉。《音樂之聲》50周年慶典,男女主角再相逢以下是普盧默的10個最佳角色:《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而拍攝於1964年的音樂電影《音樂之聲》則豐富了薩爾茨堡的童話氣質。宛若仙境的阿爾卑斯山麓,雪峰在遠處高聳,山坡上長滿繁密的野花,璀璨寶藍的湖水環擁著古堡,哥德式教堂尖頂指向蒼穹。米拉貝爾宮的小天使淘氣地裸露著處子之身,郊外的海爾布倫宮的戲水噴泉隱藏在矮樹與叢林中,這些無不散發著自然的嬌媚和婉約。
  • 為什麼《音樂之聲》如此經典?
    1965年的音樂劇電影《音樂之聲》的男主角 Christopher
  • 「重溫電影時光」徵文 |《音樂之聲》
    記憶碎片裡,第一次看《音樂之聲》是在學校裡,而且還是「未完待續」的。幾天前我再次重溫並且完完整整地觀了一遍影,頗有感觸。  也許可以說影片講述了修女瑪利亞和上校馮・特拉普的愛情故事,抑或是瑪利亞成為一名家庭教師的歷程,又或者是上校為七位孩子成功找到一位善良的母親的故事,但我更喜歡把它歸結為瑪利亞的音樂人生。
  • 《音樂之聲》男主角去世
    據外媒報導,曾演過《音樂之聲》《美麗心靈》《飛屋環遊記》《金錢世界》等諸多作品的演員克里斯多福
  • 再見 馮·特拉普上校 《音樂之聲》男主克里斯多福·普盧默去世 終年91歲
    據《每日郵報》當地時間2月5日消息,出生於加拿大的好萊塢男演員克里斯多福·普盧默(Christopher Plummer)於當地時間5日早些時候在位於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普盧默去世的消息,是由他的妻子-現年77歲的英國女演員伊萊恩·泰勒(Elaine Taylor)最先發布的,並且稱丈夫去世時自己在身邊陪伴。而至於去世的原因,泰勒解釋說「摔倒後撞到了頭部」。
  • 電影《音樂之聲》男主角去世,一首《雪絨花》永遠懷念他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外國經典音樂一個悲傷消息傳來!
  • 贈票 | 音樂劇中的經典《音樂之聲》,讓你和孩子一起隨音樂起舞
    你困惑已久的育兒難題,或許其他爸媽早有 解 決 妙 招,來童等艙一起互動交流吧 一個你一定熟悉的經典故事一首你一定聽過的經典歌曲一部你一定不能錯過的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2017,全新升級,重磅回歸【這是擁有最多經典元素的音樂劇】
  • 《音樂之聲》中的「上校」走了,最後再來聽一次《雪絨花》吧
    今天本該是個美好而愉快的休息日,直到辦事員刷到了這條新聞:演員克里斯多福·普盧默(Christopher Plummer) 去世,享年91歲。單看這一名字也許讓你感到陌生,但若說起他的代表作《音樂之聲》,可能無人不曉。
  • 《音樂之聲》——為何而唱歌
    這部片子堪稱音樂電影中的經典,至今尚未見到第二部音樂體題材的電影的思想能達到這樣的高度,今天想起來把和這部電影相關的故事推送給大家。人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很多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都是經過刪選和美化達到了一個更好的藝術效果,可是《音樂之聲》的真實故事也相當具有戲劇性。
  • 《音樂之聲》女星埃琳諾·帕克離世(圖)
    美麗的女教師與7個孩子組成一個合唱團,唱著「哆來咪」的歡快旋律演繹一場場浪漫故事……好萊塢經典影片《音樂之聲》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其感人的故事和天籟般的歌聲感動了好幾代人
  • 《音樂之聲》長女麗莎去世了....歲月是把殺豬刀呀!
    《音樂之聲》中特拉普上校家長女的飾演者夏米安·卡爾17日在美國洛杉磯去世,享年73歲。出生於芝加哥的卡爾21歲時出演《音樂之聲》中特拉普上校長女莉斯爾,在片中演唱了《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這首歌曲。在《音樂之聲》後,卡爾又出演了電視電影《夜來香》的女主角,之後便消淡出了娛樂圈。
  • 《音樂之聲》:上校擇愛,為什麼放棄美麗男爵夫人,卻選擇了修女
    《音樂之聲》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經典影片,豆瓣評分9.0的優秀之作。瑪利亞原本是一個年輕活潑,經常違規的「問題」修女,對一切都有著「莫名其妙」的樂觀和信心。修道院院長無奈之下,把她送去特拉普上校家給7個失去母親的孩子當家庭教師。特拉普上校,超級帥!風度翩翩又帶著一點冷漠和玩世不恭。
  • 聽見雪絨花落的聲音,《音樂之聲》男主角扮演者克里斯多福·普盧默去世,享年91歲
    △2012年,他在82歲高齡時,獲得了期待已久的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1990年,普盧默和唯一的女兒阿曼達(左)及第三任妻子伊蓮(右)合影。「雪絨花,雪絨花,永遠祝福我家鄉……」這首祝福祖國的歌曲《雪絨花》出自電影《音樂之聲》,也是很多孩子上音樂課的「必學歌曲」。
  • 百老匯經典《音樂之聲》年底巡演 壓軸戲劇節
    戲劇節閉幕大戲《音樂之聲》年底巡演 百老匯經典京滬上演  13個貨櫃的精緻道具,16個活潑精靈的外國小演員,22首風靡50年的經典歌曲,31場京滬兩地原汁原味的演出  《音樂之聲》有從小聽到大的經典音樂,是經典的百老匯劇目,全英文對白又淺顯易懂。這是一部闔家觀賞的傳遞「真善美」正能量的音樂劇,歲末深冬暖心的好去處。  走進劇院看經典百老匯音樂劇  《音樂之聲》這部經典的百老匯音樂劇,1959年於美國紐約首演,有著近60年的歷史。
  • 《音樂之聲》重溫經典,審視那時候我們看不懂的電影
    這算是一部很經典的歌劇,開始以為是愛情,親情,到後來才發現講的卻是家國情懷。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啊,是在初中,好不容易盼望到的音樂課是讓我們看電影,也是很興奮的,不管看什麼,真的很開心。 《音樂之聲》老師一說是《音樂之聲》的時候,卻有點失望,因為一聽就知道是關於音樂的電影,肯定沒什麼意思,所以在開頭看的時候有些沒興趣,越往後越看不懂。
  • 薩爾茨堡的音樂之聲 奧地利 · 文化
    半個世紀來,主題曲《音樂之聲》,輕鬆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深情無限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孩子們可愛的《晚安,再見!》,影響了幾代人。《音樂之聲》上映後,當年票房就達到1.59億美元,更是一舉榮獲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十項提名並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配樂、最佳剪輯、最佳音效五項大獎,寫下了好萊塢影壇歷史性的一頁。
  • 以經典之作《音樂之聲》為例,聊聊歌舞片中音樂的作用
    家庭教師瑪利亞帶著她的吉他走進了馮·特普上校的家庭,她那充盈著愛的美妙音樂,不僅幫助孩子們從上校軍制化的管理中解放出來,還幫助上校走出亡妻的悲痛,為這個家庭重新打開了一扇愛與歡歌的大門。《音樂之聲》更憑此成為當年打破了影史上最高賣座紀錄的歌舞片,並一舉奪得第38屆奧斯卡電影節 「最佳音樂」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