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戲表演身段與特技五十招

2021-02-08 豫劇


1、手法 河南地方戲常用的手法有:蘭花手、荷花手、菊花手、柳葉手、弧形手、觀音手、鷹爪手、虎爪手、佛手、劍手、雲手、抖手、抱拳手、山膀手、涼棚手、背躬手、哭介手、遮面手、遮雨手、遮日手、比數手、比月手、彈翅手、捏算手、顫手、勒門(山膀)手、上下排手、小五花手、風火輪手。

  生、淨、醜行常用的拳掌動作有:舉拳、通拳、栽拳、抱胸拳、蓋頂拳、通天炮拳、託天掌、壓地掌、陰掌、陽掌、推掌、拍掌、擊掌、拒掌、穿掌、託拳掌、擊面掌、切胸掌、劈殺掌、鼓掌等。

  2、眼法 河南地方戲常用的眼法有:笑眼、怒眼、媚眼、嗔眼、醉眼、瘋眼、疑眼、冷眼、傲眼、淚眼、滾眼、閃眼、對眼、吊眼、呆眼、紅眼、顫眼、瞎眼、偷眼、飛眼、賊眼、分眼、流星眼、三角眼、思慮眼、丹鳳眼、蒙嚨眼、驚怕眼。豫劇的淚眼有「臺上一滴淚,臺下數年功」之說,崔蘭田在演《鍘美案》中《抱琵琶》一折戲時,秦香蓮唱「接過這杯茶,兩眼淚如麻」句,她先讓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待「淚如麻」的「麻」字剛一出唇,淚珠便啪地滾落下來。馬金鳳在《對花槍》中飾薑桂枝,唱到「眾位英雄跪在地,不由老身淚慘悽」,兩眼淚水也是適時地滴、落在「淚慘悽」三個字上。

  3、步法 河南地方戲常用的表演臺步有正步、側步、搖步、碎步、跳步、撲步、疊步、虛步、掏步、怯步、逼步、跪步、賊步、雲水步、拖顛步、蹉墊步、趟摸步、跌滑步、轉退步、八字步、蛇形步、雀躍步、分水步、絞醉步、穴窩步、跑翎步、鬼魂步、矮子步、浪蕩步、就義步、傲.慢步、逍遙步、鴨擺步、丁字步、十字步、圓場步。醜腳的矮子步分踢腿、拐子、左右橫步等。曲劇的小走步為早期男旦所用,演員壓著極碎的步子,前走走,後退退,左扭扭,右晃晃,以表現古典女性體態柔美,中間常夾著十字扭的舞步,和著曲牌的旋律,連說帶唱,一扭到底。豫劇表演小包公的跳步,行進時兩腳先後連續成弧線向前跳進,兩臂自由擺動,以展現天真歡快的情態。豫劇的潑旦步也頗有特色,行走時上身挺胸甩膀,出滿手、滿指,雙手前後擺動,步子大,落腳重,有潑辣灑脫之氣度,如《花打朝》中的程七奶奶,《抬花轎》中的花婆均用此步。現代戲中,豫劇名醜任宏恩在《人歡馬叫》中運用了「倒八字步」和「橫八字步」,表現聰明而自私的飼養員劉自得的幽默滑稽狀。道情戲《前進路上》創造了一組「快慢推車步」,演員在鮮明的音樂節奏中,將「滑步」、「趕步」、「輾步」、「頓足步」、「倒足步」、「橫步」、「三趨步」等步法組合使用,表現推車行進的情景。 4、水袖功 河南地方戲水袖表演的基本技法有:勾、挑、撐、衝、撥、揚、撣、甩、打、抖、繞、抓、雲、飛、搭、轉、背、抽、擺、託以及遮雨袖、團花袖、車輪袖、驚鴻袖、展翅袖、鳳擺袖、燕舞袖等。豫劇《洛陽橋》中,陳素真扮葉含嫣使用了落鵬袖,唱「他一箭射雙鵰撲楞塄一齊落墜」,陳素真將伸開雙臂的水袖繞了個煙雲花,身子隨之一蹲,雙袖自半空垂落下地,表現了大鵬雕被射落的情景。《宇宙鋒》中陳素真扮趙豔容時還使用了扇花袖、飛天袖、波浪袖等,表現其騰雲駕霧的瘋癲狀。

  5、扇子功 河南地方戲扇子表演的基本技法

有:開、合、搖、抖、拋、撒、抱、背、挽、提、翻、轉、遮、端、撲、旋等以及雲手扇、反提扇、落花扇、輪指扇、平轉扇、立轉扇。表演時除花旦常用團扇外,一般行當是大小不等的摺扇。講究花臉扇頭,小生扇顎,小旦扇腮,鬚生扇胸,小丑扇股。花鼓戲、嗨子戲的扇子功別具特色,它是吸收當地民間「花鼓燈」、「花挑」中的扇功演化而成,旦腳用綢子扇、鵝毛扇,也用雙扇;生腳用紙扇、綢子扇;浪蕩旦用鼓仔扇、蒲扇;老生用素扇;淨腳多用大扇;醜腳用破芭蕉葉扇。

  基本扇功有:持扇、捧扇、迎扇、推扇、搖扇、打扇、點扇、瞅扇、腰扇、託腮扇、遮羞扇、臥魚扇、撲蝶扇、散花扇等。

  6、盤子功 道情戲旦腳演員表演技巧。表演時用圓形膠木盤子做道具,分單指盤子功與翻手託盤功兩種。前者用手的食指頂住盤子的背面使之自動旋轉,轉至一定速度令其出手高飛,用另一隻手接住繼續旋轉,並配以雲步、左右快速移動。翻手託盤指演員雙手各託一盤,邊旋轉邊進行飛盤互換,身子反覆作三百六十度旋轉翻身,並配合舞步表演。

  7、針線功 地方戲花旦、小旦表演程式。表演做針線活時要求演員動作嫻熟優美。其分解動作大致為:(1)取線;(2)挑線;(3)配線;(4)抽線;(5)揚線;(6)取針;(7)咬線頭;(8)吐線頭;(9)捻線頭;(10)紉針;(11)搓線;(12)抿線;(13)挽疙瘩;(14)做針線。

  8、拐子功 河南地方大戲早期男旦基本功。為掩飾男人的大腳,使其露出「三寸金蓮」,便在腳尖綁上半截木製或鐵製的拐子(假小腳)。表演時腳尖點地,舞步自如,可做「老鷹旋風」、「老鴉蹬枝」、「金雞獨立」、「老母雞抱窩」、「蘇秦背劍」、「大轉盤」等動作技巧。豫劇藝人閻彩雲可踩拐子扎靠耍大刀,蘆公安可踩拐子走「掉翻」、「硬拔大提」等,落地後立蹺亮相紋絲不動。

  9、腿腳功 河南地方戲常用的腿功有:踢腿、騙腿、跨腿、提腿、掃跬腿、擺蓮腿、纏絲腿、轉盤腿、蠍子擰尾、左撩腿、右撩腿、左右馬腿、三連腿、三不照腿等。常用的腳功有:單跺腳、雙跺腳、二起腳、旋風腳、獨腳蹦、三踢跟、外擺腳、雙二起等。

  10、毯子功 包括翻、滾、撲、跌。常用的有趴虎(撲虎)、倒趴虎、馬鑣(毽子)、前橋、後橋、戧臉、趔子(旋子)、硬挺(殭屍)、竄毛、吊毛、小毛(軲轆毛)、搶背、滾背、殼子、三角疊筋兒、案頭、過山、掃蹬腿、單雙岔、探海、小翻、大提(出場)、前坎(前坡)、吐舌(雲裡翻)、燈籠炮(小翻帶炮)、死人提、三百六、七百二、烏龍絞柱、倒使三肩、跺子搶背、大過橋等。

  11、把子功 河南地方大戲把子功的基本招式:殺雞、摸魚、砍馬蹄、衝過河、切內菜、殺不死、滿堂紅、大漫頭、削頭、擺槍、扎槍、踢刀、踢槍、滾刀、臂棒杆、耍雙戟、走馬槍、板杆、涮腰花、持槍打鼻、纏頭裹腦、馬肚、饒頭、刺肚、損頭、么二三、上碰下磕、會陣碰頭、三絞奪頭、走馬槍、打套腿、長垛子、短垛子、纏絲杆、摔棍頭、二郎擔山、老虎大撅尾、單刀赴會、斜插一支香、拉四式、擒拿式等。

  把子功的基本套數:二龍頭、對槍、劍槍、刀破槍、大刀槍、白手奪槍、單刀槍、雙刀槍、大快槍、小快槍、小五套、棍槍、拐子槍、盾牌槍、二路槍、單刀對、雙刀對、春秋刀、白手奪刀、十三刀、十三槍、十八桿、四十八桿、四十八刀、四十八槍、八步十三槍、雙臂雙截、劈兩門、劈四門鬥、三牽馬、三盞燈、殺不斷、四十二棍、轉盤杆、盤叉、舞劍、耍鞭、耍錘、耍棍、打出手,檔口武打從三股檔到十六股檔等。

  12、抬轎 豫劇傳統表演程式。一般為兩人抬或四人抬。表演時坐轎人居中,抬轎人分列前後,行進間需要步法一致,動作協調。如起轎動作,轎夫兩臂彎曲於雙肩頭(以示轎杆著肩)緩緩站起,雙肩晃動,起步時隨鼓點晃動三次(以示調整轎杆位置)走抬轎步。抬轎步法為: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前後交替邁吸腿步,同時雙臂抬起與肩呈扁圓形,內合外分上下晃動。上坡時,前者直立,後者屈腿走矮子步;下坡時換做對應動作。遇坎坷路段,抬者下蹲,坐者必須引身向上;抬者站起,坐者則下蹲,以示轎體大幅度地起伏晃動。七十年代末,導演夏相林在《唐知縣審誥命》中創造了新的抬轎步法,如抬轎雲步、抬轎蹉步、雲步探海、扣腿停步、扇轎跳轎步、排橫步、轉身倒轎步等,並很快在各地劇團得到普及。導演葛圭璋在《屠夫狀元》中創造了八人抬轎形式,隊形為內外四方塊,橫豎雙排等,掀轎時四人起,四人落。轎夫和坐轎人情感交流時,八人同時朝內對臉,動作成反比,活潑機趣,劇場效果強烈.

  13、推圈 河南地方大戲傳統表演程式。多用於歡快、焦急等奔走場面。分單手推、雙手推、一人推、數人推、順時針推、逆時針推。具體推法又各有特點。如豫劇花臉推圈,加鑼鼓、架山膀裡合外推,身往前傾,拉扎捋髯,左右旁系腿,一跨腿走蠍子尾,最後走大蠍子尾轉身單腿亮相。羅戲、大平調、大弦戲不同的行當,步伐、手勢幅度各異。如花臉手過頭,紅臉手齊眼,小生手齊肩,刀馬旦手齊胸,眼均隨手之擺向自然轉動,有時邊推邊唱,步伐剛健有力,搖擺整齊,場面熱烈。

  14、上樓 豫劇上樓表演程式,規定樓梯為十三級,演員表演時只能邁十三步。生腳上樓需撩袍搭袖,身子隨節奏自由擺動,待踏上最後一級,朝後一閃身,以示上至樓上,體態或穩健、或跳躍、或蹣跚,隨人物各異。旦腳上樓時則一手輕提彩裙,一手微撩水袖或彩帕,步履輕盈,腰身和手臂隨節奏協調,微晃,以體現柔美俏麗之態。

  15、小指法 曲劇《風雪配》中醜公子顏俊的專用指法。(1)套指:雙手十指交叉,二拇指在手心套轉,以示得意地思考狀。(2)彈指:左手五指撮合朝上形成籠子狀,右手捏蘭花指,食指朝籠子頻頻撣出,似鳥兒鑽籠。(3)捻指:中指和食指在腦門處交錯捻動以示焦急思慮狀。(4)拔指:右手食指握在左手心,一下一下有節奏地拔動,展示無可奈何狀。(5)勾指:燒香禱告時,將雙手拇指同時伸出,指頭朝地一下一下勾頭,似小木偶叩頭狀。(6)輪指:看見美人眼發直,臉發僵,半面肌肉抽動,雙手五指下意識地輪轉,以示貪婪狀。此指法系趙德春、趙金陵創演。

  16、 耍三綹 豫劇《秦香蓮。殺廟》一折韓琪的表演技巧。韓琪戴髯口為「黑三綹」,追秦氏母子時,先以雙彈左右邊綹、下旋中綹、轉身撒胡表現其追尋狀,又以雙挑彈邊綹,中綹猛旋轉,雙手大幅度捋髯表現其同情、不忍下手之心態,再以三綹的繞、撩、拋、託、擰、旋的技法變幻來表現其無奈、怨恨、憤激之狀。整組動作需漂、爽、淨,展示韓琪的俠肝義膽。此技法為豫劇小生修正宇創演。

  17、盤刀 豫劇《翠屏山》中的表演套路。石秀欲殺姦婦潘巧雲,出場亮相抱刀左右騙腿,圓場後抽刀、亮刀、拭刀,走「張飛騙馬」(即左右踢十字腿,刀在腿下走),激憤下耍刀花,一個反纏頭過腦,飛起「反倒叉」懸空劈開雙腿,接走「白手吐信」、「三推掌」,起反飛腳走「猴戴帽」,矮子步快速轉三圈,然後搬腿直叉落地接走「滾堂刀」,立身後起反跨腿轉身抱刀亮相。豫劇名生劉久來表演。

  18、操演 目連戲醜行表演套路。當陰曹出現「黑雲滾滾,殺氣騰騰,油鍋不燒自滾,刀山不磨白明」的情景時,閻王命曹官打開卯簿查明原因後,賜曹官五方惡鬼和五方上鬼,到鳳陽縣索羅門捉拿劉氏。曹官奉旨操演鬼卒,運用了民間傳統的各種拳術和各類刀槍武打路數。其中單耍有「金剛拳」、「蓋山拳」、「李逵奪魚拳」、「劈鞭拳」、「武松採花拳」、「五龍出洞拳」、「燕青八大拳」和單刀、單槍、盤梢子、三節棍、四節鏡、盤馬叉、舞套板等各類兵器套數。雙打有:槍對刀、拐對刀、梢子對槍、四節銳配槍、大銳配槍等。

  19、繩舞 豫劇現代戲《半邊天》中的一組舞蹈。劇中婦女打井隊打井時,鍋錐掉落井內,婦女隊長指揮婦女往井外拔鍋錐。舞起,一隊婦女拉起繩索快蹉步上場,用金雞獨立、登枝探海、快三步、吸腿翻身、騙腿、落岔造型,以遞三手、起岔翻身、斜弓箭步等連綴動作表現拔錐的熱烈場面。趙尊貴等設計。

  20、蕩鞦韆 豫劇《三皇姑出家》中的特技。舞臺上系一鞦韆,演員在鞦韆上可表演「朝天蹬」、「探海」、「倒掛金鐘」、「臥魚」等身段。豫劇藝人宮寶擅演。

  21、變音 豫劇《無鹽娘》表演特技。徵戰疆場的無鹽娘忽聞太子失蹤,嗓音陡然由女腔變炸音(即黑臉腔),臉譜由俊扮變黑臉,且連走踺子、串小翻、烏龍絞柱,表現痛苦欲絕之狀。豫劇演員閻秀英、王晶貞表演。

  22、、變臉 表現人物內心極度恐懼或憤怒時,一瞬間出現的另一副面目,有大變臉與小變臉之分。大變臉多用於神怪,如戴銅眼、漱獠牙、戴假面等。小變臉有吹粉、抹臉、扯臉等方式。吹粉是將粉藏於酒杯,趁飲酒時將粉吹起變臉;抹臉時演員將香灰鉛灰摻和放於暗處,需要時用手抹臉猛抬頭,面如死灰,豫劇演員陳慶彬在《虎丘山》中用此技;扯臉是先畫好薄面具,裝於頭頂,變時一個個扯下,早期扯臉時要靠撒火彩或借摺扇、衣袖作掩,技巧純熟後可省去。豫劇演員賈躍武、張建民在《火燒紀信》中有九變臉。

  23、變草帽圈 豫劇《小雙印過河》、《能幹鬧房》、《劉二愣賣燒餅》中的表演特技。為表現人物的機智、風趣,靈活地將草帽圈變成多種形狀,如荷花式、荷葉式、海螺式、蛤蚌式,壽桃式、娃娃式、老人式、漁翁式、道人式、貴人式,猴帽式,孝帽式、臣僚帽式、韃子帽式、平頂冠式、束巾式、牛角式、羊角式、象耳式、寶塔式、元寶式、反勺式、小廟式、布梭式、螭蝠式等三十多種。豫劇名醜李憲彬、高興旺、葛圭璋、張根法表演,此技喜劇效果強烈。

  24、變須 河南地方戲中鬚生的表演技法。多用於人物情緒發生激烈變動時,在搖須、飄須、顫須等一系列貫串動作中,將預先備好的髯口迅速換上,反覆亮出青、黲、白蘭色髯口,使「黑三」變「黲三」,「黲三」變「自須」,充分表達人物的憤激之情。表演時要求動作迅速,不留破綻。

  25、耍牙 地方大戲表演特技,用於神怪人物。牙長一般為一寸餘,耍法各有不同。豫劇藝人畢有德耍雙牙,分上下翻牙、鴛鴦牙兩種。上翻牙:雙牙從嘴中吐出,兩齒尖朝下徐徐上翻,然後憑口腔裡的功夫,讓豎的雙牙由左右兩邊向中間移動,爾後兩齒尖分別插入鼻孔。鴛鴦牙:雙牙分兩側從嘴中徐徐吐,移動時兩牙採取相反方向。平調藝人劉連舉常耍四隻牙,耍法有「上蓮花瓣」、「下蓮花瓣」、「斜四瓣」等花樣。懷調藝人武學坤在《殷郊下山》中可耍三寸長的大獠牙,上翻下翻,獠牙顫動突然猛一上挑,兩牙尖勾在左右大眼角,突出了殷郊變臉後的奇特形象。

  26、耍蛤螭 懷調,懷梆、蒲劇、豫劇面部表演特技,用於《苟家灘》裡《臨亭峪》和《王彥章夜看兵書》兩折戲中。演員額部勾蛤蟆狀,前爪畫在眼皮及眉稜骨上,後爪畫在兩額角,嘴置於眉心。運用額部肌肉的伸縮顫動,使蛤蟆跳起來,動作有「動爪」、「動眼」、「張口」、「合口」。耍時,或左腿蹦,或右腿蹦,或前腿蹦,或後腿蹦,或四條腿同時蹦,嘴巴或大張大合,或半張半合,加上瞪眼、擠眼的巧妙結合,活靈活現,妙趣橫生,宛如一隻蛤蟆欲從額頭跳下一樣。這段表演主要體現王彥章琢磨、恩考、悔恨、焦躁等複雜的心理活動。

  27、轉眉、轉耳 豫劇《餘賽花招親》、《劉二愣賣燒餅》中醜腳表演技巧。轉眉分「單眉上下挑」、「雙眉連環轉」兩種。「單眉上下挑」分左右眉,左眉上下挑時,右眉肌肉繃緊,左眉肌肉放鬆,左眉自上而下來回跳動;右眉與左眉亦同,只是變換方向。「雙眉連環轉」:一邊眉上轉,一邊眉下轉,主要是心隨意轉,使雙眉對繞。

  「轉耳」分「單耳上下動」、「雙耳對繞」。「單耳上下動」與「轉眉」要領相同。「雙耳對繞」就是左耳上、右耳下,耳骨部分肌肉隨繞動一松一緊,呈鴛鴦對繞形。此技為湯言剛所創演。

  28、 爬竿 豫劇表演特技。演員爬上數丈的高杆做各種驚險動作,如「鵝鴨戲水」、「鐵板橋」、「倒掛」、「點螞蜂窩」、「小鬼上大吊」、「斜插一桿旗」,用於《盜九龍杯》、《打蠻船》、《拉劉甲》等戲。豫劇花臉丁福祥、侯心德等擅長此技。

  29、飛岔 系四平調《水淹羅成》中羅成的表演身段。又分「單飛岔」、「雙飛岔」、「高空飛岔」三種。羅成右手持馬鞭,左手拿大槍,身著大靠,腳登高底靴,躍身起勒馬式,分別向四個臺角起四個「單飛岔」。緊接左右兩臂分開,面向正前方,雙腿向左右兩邊同時伸出,身體向高處縱起,做三百六十度旋轉,連續起四個「雙飛岔」。當洪水逼近,羅成登上放置桌案的椅子頂端,右手持馬鞭,大槍成「山膀」,搬左腿「朝天蹬」,向胸前移動,待腳尖至鼻處,右腿猛蹬,使全身向空中躍起,兩腿前後,兩臂左右平分,高飛岔使全身在空中形成十字形,從丈許的高空落地亮相。四平調藝人張子文擅演。

  祭風豎須 豫劇前輩藝人趙尋在《借東風》中飾演孔明,登壇祭風,能使兩綹邊須自動豎起,自動落下,飄飄然給人以身臨仙境之感。

  30、鼻孔吐煙 豫劇前輩藝人白辛梓演的「關公」,不抹紅臉卻滿臉通紅,演《斬蔡陽》、《斬顏良》時,兩個鼻孔冒出兩縷清煙,纏著荷葉盔兩邊冉冉而上,狀似遊龍,良久方息。

  31、頂燈 河南地方戲身段特技,用於《怕老婆頂燈》一劇。賭徒皮金兒將賣線子的錢輸光,老婆罰其頭頂燃著的油燈下跪,並做各種難度大的技巧,如鑽凳子、鑽床,走「長蛇系扁擔」、「扁擔鑽長蟲」,打滾走「炸油饃」,手中打牌走「肚子推磨」,行全禮「二十四拜」,數「珍珠倒捲簾」等。表演時要始終保持頭部平衡。宋清元、管玉田、王新月、孫金中等均擅此技。

  32、吊水桶 豫劇表演特技。舞臺中橫掛一條粗綆,演員或坐在上面,或頭朝下,雙腿彎掛在上面,雙腳、雙膝、雙膊、雙手、腰、脖子、口分別掛上水桶,可同時吊掛九到十一個,來回搖蕩而滴水不灑。表演此技演員須練就較好的氣功方可勝任。楊全忠、何德定等均擅此技。

  33、夾雞蛋簸米 豫劇表演特技。舞臺上撂兩張桌子,一把椅子,演員登上最高層,檢場人拿來五個雞蛋,一個一個往上遞,演員左右胳肢窩和左右胳膊彎各夾一個、口內銜一個,然後端著盛有小米的簸箕,輕輕翻「桌提」落下,雞蛋不掉不碎,米不撒,由檢場人當眾驗證。豫劇演員劉法印曾改「夾雞蛋」為「夾刀」,更為驚險。

  34、倒踢靴 曲劇《寇準背靴》表演特技。寇準夜間跟蹤柴郡主,因靴底厚重不便輕步行進,但又來不及脫靴,著急中猛力將靴子踢出,靴子在空中旋轉數圈,準確地落在肩上。此技為曲劇名鬚生馬騏所獨創。

  35、豬嘴巴出手 豫劇《火焰山》中的表演特技。開打時,豬八戒先用左右大腿胯骨把小妖投來的槍擋回去,又分別用大肚子和屁股擋回了前後投來的槍棍,最後一支長槍自高空飛來,豬八戒用嘴巴接住繞一圈,然後用腳踢了出去,此表演特技由葛圭璋創演。

  36、雙頭人 大弦戲傳統劇目《孫二娘店》中的特技。在兩層疊起的桌子上放置柳圈椅一把,孫二娘雙手握椅扶手拿大頂,腳登頂棚,表示從房頂揭瓦鑽身探視的動作。後兩腿叉開,腿襠現一假面人頭,且雙腿輪番伸屈。用假手理假面,撫假髮,給武松製造錯覺。為防武松猝然擊中,又將雙手撤去並於腿上,只用頭頂在椅圈上支撐全身。當武松警覺起身之際,收架坐於椅上,接著凌空而下打腚蹲亮相,態勢仍如坐椅原架。

  37、盤叉 兩個表演者站在舞臺的兩側,兩叉對拋,後增至五人、六桿叉。五人於臺中站成五角形,拋時叉頭向前,弧形拋向,每隔一人拋一叉,受叉者於接叉同時,亦將手中之叉拋出,由慢到快周而復始,要求膽大心細、眼明、手快,目連戲《目連救母》、大弦戲《黑石關》中均有此技。

  38、縮身 大平調傳統劇目《張飛滾鼓》中的特技。張飛手持丈八蛇矛直刺劉封,劉封抓住矛頭跪地,由長身立跪,通過坐腿、收腹、岔腳、腹部著地等柔術動作,將身軀逐漸縮小,最後極度驚恐。

  此劇目為濮陽縣平調醜腳演員王新月獨創的特技動作。

  39、睡三孔橋 地方大戲表演特技,為英雄豪俠歇息動作。表演者面對觀眾側臥,整個身體靠右肘與右膝支撐。右手託頭其肘著地,右膝著地其腿向上曲懸,左腿向下曲懸,中間形成三個空檔,故名「三孔橋」。要求伏臥快而穩,保持平衡不偏不斜,一般於臺上或桌上作此動作。(見下左圖)

  40、上壓杆 大弦戲傳統劇目《燕青打擂》中特技。燕青與任淵六弟子對打中,六條棍杆將燕青叉中間,杆叉成六角井形,燕青從中拔地而起站在「井」沿,六人將其舉至頭頂繞場,後燕青翻筋鬥下。表現燕青技藝超群和臨危不懼。(見前頁下右圖)

  41、背錢褡 大弦戲表演特技。甲上場後,乙從其身後騰空跳起,兩腿夾住甲的脖子,甲用雙手抓其腿,此時丙跳出與甲貼胸站立,並將乙的雙腿夾在腋下,甲旋轉,將兩人整身旋起成直線,數周后,乙丙各乘慣力翻筋鬥亮相。

  42、空中坐肩 豫劇《穆桂英》中楊排風的特技。眾番兵「群蕩」,排風三個虎跳一個前坡跪至臺中。番兵抄排風「過包」,轉身走「空中跨包」,番兵舉排風至頭頂拋起「大雙飛燕」轉一圈,坐於番兵右肩,排風下腰掛膀子倒翻下,裡蓋,轉身抄「穿心前坡」,落地跺子起御趴虎,小纏手亮相。夏相林飾楊排風,李自正飾抄交番兵。

  43、噴火、吃火 河南地方戲表演特技。噴火的演員口銜一根裝有紙媒、松香末的圓管,外端燃火,向外一吹便有火花噴出。吃火時,將疊成紙條的黃表紙在燈上點燃填入口中,先朝外哈氣,火入口後迅速閉口。

  躥火圈、躥刀、躥鍘 河南地方大戲表演特技。表演躥火圈時舞臺桌子上面卡一鐵圈,圈邊用鐵絲把油棍捆住點燃烈火,演員縱身從火圈中躥出,雙腿伸直併攏「躥毛」落地。躥刀、躥鍘時,檢場人將尖刀或鍘刀豎置桌邊或桌上,演員脫光膀子,走吊毛、按頭等來回躥,俱傷不著身子。

  44、削柳椽 大弦戲傳統劇目《黑石關》的特技。張定邊持鏡鐮,常遇春握柳椽,激烈對打中柳椽削成木片或木節落地,當剩尺餘時,張定邊持鏡鐮猛向常遇春頭上削來,常猛低頭,緊接將柳椽轉向背部在腦後一擋,恰被銳鐮勾住,相持繞場一周後張用力一拉,柳椽又被削去一節。

  45、砸瓦 豫劇、大弦戲表演特技。大弦戲傳統劇目《孫二娘開店》中,孫二娘猛地撲向武松,武低頭彎腰,抓其腰用頭頂其腹站起,旋轉中借慣力甩出丈餘,孫二娘「高撲虎」落地,武抓起桌子砸來,孫滾身躲過,抓椅向武松擲去,武接椅扔過,孫順手抓過疊起的四片瓦,一個猛撲,左手託住武下巴,右手警瓦砸其頭,響聲過後四瓦俱碎。豫劇《八蜡廟二》、《能幹打南陽》、《天齊廟》中,表演此技時,演員雙手拿三至五個瓦塊,狠砸對手的頭頂,瓦片即碎。其方法是:事先把瓦燒熱,用醋猛激,同時瓦的凹面朝上,雙手用力猛擠,即產生上述效果。

  46、滾棚 河南地方大戲表演特技。演員爬上橫穿搭棚的脊杆上,從脊頂往下滾,至臺前棚邊翻身下棚。此技一般為對戲時爭奪觀眾所用。京梆兼豫劇演員寧啟順,為表演祝家莊馬棚放火誘敵,由臺左躍上天棚,從低向高,再由高向低走「十八滾」,動作高難驚險。

  47、拱地 大平調《澠池關》中張奎與土行孫拱地時的表演身段。張奎拱地時將兩把螳螂刀捆在兩隻手掌上,然後雙手朝內小翻花探身向前刺雙刀,下接單手小翻花,螳螂刀分左右向前探身剖刺,前行時頭向前拱,先並腿蹦,再抬左右腿後蹬,兩番動作似蛙泳和自由式,在打擊樂聲中交錯進行。土行孫拱地時雙手各執一把尖頭棒槌,分左右探身向前鑽,同時兩腿交替後蹬緊接頭向前拱,兩腿併攏朝前蹦,雙棒槌同時鑽洞,兩組動作要輪流進行。尖頭棒槌鑽洞時加小股三弦和鑼鼓配音,增加了動作的趣味。

  48、五把彩 大弦戲《胡羅鍋搶親》中的專用把子,分別用抓鉤、菜刀、剪刀、腰刀、鍘刀五樣道具開打。五樣道具備一真一假,由雙方演員分別佩用。比如用剪子開打,一方用真剪子嚓嚓嚓比劃著亮給觀眾看,被刺者則一拍一閃一轉將假剪子扎向眼睛,並在臉上抹「彩」。其他四樣道具皆如此處理,只是帶彩的位置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止。

  49、耍臉盆、耍棒槌 豫劇現代戲《洛河兒女》中水蓮的表演技巧,將傳統的表演特技「耍盤子」改造為「耍臉盆兒」,將「耍鐧」 改為「耍棒槌」。水蓮在歡快的「慢板頭」音樂中,左臂挎臉盆,右手耍棒槌上場,隨著唱腔的旋律,又託起臉盆,盆口向上,盆底在中指尖上飛快地旋轉,加之圓場、轉身、退步等形體變化,給人以生動活潑的美感。李金枝擅此技。

  50、耍椅子 豫劇現代戲《雙上山》中的表演技巧。即將結婚的青年鐵柱和秀蘭為相互說服對方上山煉鋼,利用兩把椅子組合動作互表心曲。開始的時候秀蘭、鐵柱合椅對坐親呢而羞澀,後來圍著椅背兜圈子,相互猜疑、誤會時,或將椅子相背,或各執椅角旋轉,或傾倒椅子側體定格。待心靈溝通時,兩至臺中「合椅」,鐵柱蹦腿蹲式雙指亮相,表示設計。

【視頻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景區裡開展高空特技表演,你支持嗎?
    據了解,高空特技表演是不少山嶽型景區推出的特色產品,也是景區進行宣傳營銷的賣點。景區高空特技表演不僅是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扇窗口,背後還是一條產業鏈,全國範圍內,河南濮陽、河北吳橋、山東菏澤等歷史悠久的雜技之鄉,當地很多表演團隊依靠景區演出維持生計、研發新節目。
  • 《鳳還巢》的表演與身段譜口訣
    更多精彩 點擊上方藍字"梨園雜志"↑免費訂閱 我早期學戲、演戲也就是依樣畫葫蘆
  • 不只是好玩:為何摩託車特技表演成為了印度閱兵必不可少的節目?
    前幾日印度舉行了一次盛大閱兵式:共和日閱兵,其重要程度不亞於中國的歷屆國慶閱兵,其中不難猜測的是印度閱兵標誌性的「摩託車特技」特色依然屬於閱兵壓軸出場。在欣賞摩託車特技的同時也會有很多人疑惑:為什麼摩託車特技表演會是印度閱兵必不可少的呢?
  • 周信芳身段何以如此「邊式」?
    周信芳身段何以如此「邊式」,主要是童子功好,腰腿功夫過硬。他七齡習藝,武戲開蒙。先武后文,為一定不移之規律,舊時科班皆如此,解放後戲校也然,凡成名演員,無不經歷幾度寒暑苦練武功的過程。老生這一特技,30年不見於舞臺了!舉凡老生行特技,如「搶背」、「吊毛」、「竄毛」、「鐵板橋」、「卸甲丟盔」等,周信芳都視若家常便飯。又如「殭屍」《清風亭·殛子》一場,張元秀倒地,白滿上翻,遮蓋滿頭,則全憑脖子勁頭。《戰宛城·閱兵》一場,張繡邊抖紗帽翅邊背身搖令旗的動作,無在不是功夫。
  • 戲曲身段表演為戲曲舞臺塑造人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戲曲身段課是形象教育和直觀教學,是每個從事戲曲演員必備的表演課程之一,戲曲演員在學習了本行劇目後,再通過學習戲曲身段功,能給所學劇目起到基礎輔助作用,同時又能掌握所學劇目以外的表演技術技巧,從而為戲曲舞臺上的創編積累元素而打下瓷實的基礎。
  • 臨高人偶戲
    因其演出時不設布幛,人與偶同臺表演,即表演者手撐木偶,化裝登臺,唱念做打,均與所持木偶同演一個角色,表演形式多為操作木偶做戲,木偶為上半身,演員配以身段步法,以演員的表情補充並豐富偶像表情之不足,所以民間也稱木偶戲為「人偶戲」。三、表演形式人偶互補———臨高人偶戲表演技巧。
  • 戲曲表演身段基本功(一)
    前言我國戲曲藝術,有『唱,念,做,打』四種表演功夫。在戲曲的教學上,對於四種表演功夫,都有一套較完整的訓練方法。凡是學習戲曲的學生,都必須受到這些基本功的訓練,將來才能擔負起舞臺上的創造任務。這本教材的編寫,是戲曲舞臺上『做功』的基本訓練。所謂『做功』,即是演員在舞臺表演時,所運用的舞蹈動作和靜止『亮相』的身段。
  • 樂高積木 城市系列 60255 特技表演隊 圖文評測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款非常迷你的樂高2020年城市系列套裝,60255特技表演隊。喜歡把玩小套裝的朋友們不可錯過呦~包裝正面。套裝內包含的內容一目了然,兩位人仔駕駛兩輛載具,還有一個用於特技表演的躍臺。包裝背面。
  • 58歲「阿湯哥」《碟中諜7》片場表演驚險摩託特技
    今年已經58歲的「阿湯哥」湯姆·克魯斯最近在《碟中諜7》的片場進行了500英尺高的摩託特技表演,光是在場外看就覺得這個場景非常的驚現刺激,不知道電影中將會有怎樣的呈現。這一段驚現的特輯表演被外媒Dailymail曝光,視頻中用各種角度拍攝了阿湯哥騎著摩託從高臺飛過的驚險場面。
  • 與湯姆克魯斯比電影特技表演,威爾史密斯坦言:我並不比他強
    在這部動作大片中有很多特技,威爾·史密斯和他的長期搭檔,演員馬丁·勞倫斯一起出演。他意洋洋地告訴主持人吉米·法倫:「我正在努力堅持下去。」威爾·史密斯和馬丁·勞倫斯一起出演的新電影《絕地戰警:疾速追擊》,是一部醞釀了16年的續集。當時,威爾·史密斯以為自己可以完成很多特技動作。
  • 梅蘭芳旦行表演身段十二種
    梅蘭芳先生在旦行表演中,根據京劇的原理,處處採用美術化的方式提煉動作,他的姿勢優美是舉世聞名的,而且所有動作都能絲毫不差地與急緩疾徐的音樂腔調合拍
  • 丘比特一箭穿心搞砸了:史上第二慘烈的特技飛行表演空難!
    駕駛戰機從事特技飛行表演,更是勇者中的勇者。特技飛行表演被世界公認為「在刀尖上跳舞」,即便是在日常訓練中,這些飛行員都面臨著極大風險。炫酷的「特技飛行表演」,背後隱藏著多少危險性?與普通飛行相比,高速噴氣戰鬥機的特技飛行表演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對於世界各國的著名飛行表演隊來說,嚴重的飛行事故往往如影隨形。幾乎每一個著名表演隊都有那麼一兩次慘烈的飛行事故。
  • 細膩逼真 纏綿悱惻──試論林道修的表演藝術特色
    五十年代初期,林道修改演古裝戲。初時他對水袖、臺步等不很熟悉,用得也不很順當,於是他虛心向王鳳梅、陳麗梅、王廣花等前輩拜師求教,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竭力盡智地學習,從劇目到表演,從唱念到颱風,從化妝到服飾,從舉手投足、移步換形,及至喜怒哀樂、顰笑神意等等都注意觀察、端摩、習練,然後揉入自己的表演之中。
  • 無法超越:可能讓現代人難以超越的,7個最為「瘋狂」的特技表演
    人類總是不斷的超越自己的極限,做出一些瘋狂的事情,例如,那些著名的特技表演,這裡首先必須要說一下,如果你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一定不要貿然的模仿,這是非常危險的,在有史以來,真正能夠做到在自己領域內,完全他人無法超越的特技表演者,其實也是少之又少,像胡迪尼的逃脫魔術,以及巨星成龍在電影裡的一些冒險鏡頭
  • 林心如特技表演《誰是被害者》化身蛇蠍:揭秘角色心理黑暗面
    這是林心如的特別表演。為了關心誰是大魔王,網友們正在先看日。原來林心如的特技表演,在蛇蠍美人李雅的戲裡,化裝成清潔工掩蓋自己的行為,最後親自到王識賢派出所投案自首。林心如在《誰是被害者》中扮演一個角色在被強姦後精神不健全的人。她顯示他讀了劇本後被故事所吸引,但有一次他猶豫了一下,後來決定挑戰他的極限。
  • 2019四川航展拉開帷幕 酷炫特技表演帶來視覺盛宴
    酷炫的天空飛行特技、好玩的航空科普體驗,將為大家帶來驚險刺激的視覺盛宴。我們的記者昨天(28日)走進航展現場,搶先為大家揭秘本屆航展都有哪些看點。本屆航展特邀6支世界知名特技飛行表演隊攜23架特技飛機共舞藍天。在靜態展示區,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上百架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和運動類飛機。每天長達4小時的特技飛行精彩天空秀將讓觀眾大飽眼福。
  • ...在表演特技?
    今日清晨,臺灣基隆港,一艘船以詭異的傾斜方式返港,似乎在表演特技——這引發市民和社交媒體的驚呼...
  • 基努·裡維斯《黑客帝國4》舊金山開拍,幕後特技表演視頻曝光
    在《黑客帝國》系列電影中,顯然會有一些特技表演。在《黑客帝國4》被曝光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名綁著電線的人從一幢大樓的頂部跳下,然後自由落體幾秒鐘,其中一人抓住了另一人的手。然後,他們掛在了半空中。在TFS在短視頻上方寫到:「拉娜·沃卓斯基的第四部《黑客帝國》電影在舊金山開拍。」目前還不清楚視頻中的人是電影中的演員還是特技替身演員。
  • 京劇身段譜口訣
    軲 轆 椅 子 ——京劇身段譜口訣(一)"軲轆椅子"是身段基本功,是初學演員們必修課程中最主要的一門.它練的是腰上的勁,眼裡的神,是一切舞蹈動作的基礎.演員們在舞臺上所使的舞蹈身段,都離不開"軲轆椅子"的勁.這門基本功練好了,用處是很大的.我學戲時候,學"雲手",打"把子","拉戲"才用了一年零七個月;可是軲轆椅子倒軲轆了整整的四年
  • 龍城上空這場世界級特技飛行表演,小編約你一起看~~
    開幕式後,精彩的飛行表演立刻上演。紅星、南非迅龍、澳大利亞紅色男爵、立陶宛空中匪徒、EC225應急演練、澳大利亞野馬、渦噴航模編隊表演……多支來自世界各地的飛行團隊輪番上陣,俯衝、雙機編隊、筋鬥飛行、八機編隊等高難度的特技紛紛秀出。還有高空跳傘表演,時而如仙女散花,時而擺出疊羅漢的造型,讓現場觀眾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