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曾經有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投票:「如果不考慮科技水平,哪個朝代是最幸福的呢?」結果票選最高的都是宋朝,也就是《水滸傳》發生的年代,雖然那個時代戰火紛飛,土匪橫行,貪官橫出,但百姓們安居樂業也是真的,《清明上河圖》編繪的盛世,便就是宋朝時的景象。
正所謂民強即國富,宋朝出了不少名將,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抗金名將嶽飛,但還有一位抵抗契丹將軍何灌,卻是有著一件趣事:在開戰之前,何灌連續射了3箭全部射歪了,結果被10000遼軍嘲笑,但遼軍沒過一會就笑不出來了,仔細一看之後立馬選擇了撤退,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很明顯,有眼不識泰山的遼軍根本沒意識到何灌有多厲害。
先介紹一些何灌這個人吧,何灌於公元1065年出生於河南開封,因為家境貧寒,何灌從很小就開始給父母分擔農活,而父母對兒女們要求也甚是嚴格,家裡幾乎沒有一個人吃閒飯,因為何灌的兄弟姐妹們,一個個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精神。
而何灌的父母早就教育過他們幾個,想要出人頭地,萬事得從吃得了苦開始。
巧的是,何灌跟弓箭產生了不解之緣,用「百步穿楊」來形容何灌是一點都沒問題的,而且何灌對於弓箭也沒有演練,全憑感覺就能射中幾百米外的目標。
這時候的宋朝雖然是個不缺錢的時代,但朝廷卻儘是一些軟弱派,大臣跟皇上均是想著如何投降議和,這便是跟後來嶽飛的想法可謂是南轅北轍。
那時候的宋朝,在鄰國眼裡就如同一個軟柿子一般的存在,誰都可以碰一碰,遼人就是一個特例,那時候的遼人不講武德,一直都想越界進入大宋掠奪資源,身為將領的何灌看不下去,決定給遼國人一場教訓。
當時的遼軍人山人海,看著只帶了百餘人的何灌,自然也是一頓譏笑,但此時一臉淡定的何灌朝著遼軍射了3支箭矢,結果都沒有射到人,遼軍見此,自然發起了哄堂大笑。
但過了一會,遼軍就笑不出來了,因為他們看到何灌的3支箭矢直接插在了塊石頭上,而且是箭頭被插到了石頭內部,看到這一幕,遼軍的臉色紛紛變了起來,這得需要多強大的臂力才能做到,遼軍首領頓時被嚇住了,連忙下令撤退,原來何灌帶著百來個人就敢上場,定然有有幾把刷子的。
這一戰之後,何灌得到了宋徽宗的賞識,但不幸的是,何灌即便是再厲害,也架不住無力抗敵的宋朝,在公元1126年,何灌與金國士兵大戰了三天三夜,後體力耗盡而殉國,終年62歲。
不難看出,再愛國的將領,也阻擋不住不願站出來的朝廷,很多時候並不是將軍不愛國,而是大臣太昏庸,另外再加上不敢作為的皇帝,自然在外患面前是不堪一擊的,畢竟歷史上很多時候並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敵人吃準了不敢作為,但凡宋朝大臣多來幾個有血性一點的,大概都不會是那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