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顛倒夢想」
顛倒就是非正見和妄想,凡夫最常見的妄想就是執著四顛倒見。
凡夫因為無明,不知道世間萬法的真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淨,妄想執著有四顛倒:無常為常、以苦為樂、無我為我、不淨為淨。
無常為常 萬物全都無常,人生也是無常的。
那種認為我是永恆、有常的想法,就是顛倒的念頭。人生無常,人一定會死,而且還死無定期。以前,秦始皇做了帝王,還不滿足,還想活到一百歲,於是在「王」字上加一個「白字」,就成了「皇」,「皇」字就是這麼來的。是什麼意思呢?秦始皇想要做王做到頭髮白,可是他沒等到頭髮白就死掉了。
以無常為有常,就是一種顛倒夢想。
以苦為樂 把行苦、變苦當成樂。
比如說吃飯,吃東西減少了飢餓的痛苦,所以凡夫認為是一種快樂,其實本質上是一種苦。為什麼呢?食物吃到了肚子裡,那種飢餓的滿足感過了以後,會帶來更多的苦。吃壞了會肚子痛,吃多了會胃痛,還會有排便的麻煩,不健康的飲食還會帶來疾病。吃的時候,食物在嘴裡摻著口水嚼來嚼去的,早就不成樣子了,看到了肯定會不願吃,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本來都是一種苦。
再比如邪淫,邪淫的樂是無常的,本身是一種變苦,這種過去後會帶來很多感情、身體上的痛苦。
但我們卻以苦為樂,所以說是顛倒的。
無我為我 我們平常認為的「我」是一種想像,並沒有可以在五蘊上安立的「我」,這種假相的「我」是不存在的,但我們卻一直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
這樣的認識,就是顛倒的念頭。
不淨為淨 身心是不清淨的,但我們認為清淨。
佛經上說,身體的不清淨有三十六種。
外相十二物:發、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
身器十二物: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
內含十二物: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髒、熟髒、赤痰、白痰。
這三十六種不乾淨的東西,如果仔細思惟,就會發現,身體內外都是不乾淨的,但是我們總是以不淨為淨,這也是一種顛倒的念頭。
這些顛倒的夢想、觀念,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明白了這些,在生活中就不用太執著,比如執著自己很乾淨,指責他人不乾淨等等。我們現在還只能做到這些,想徹底地不顛倒還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