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這麼大,我從來沒像今年這樣盼望過年」

2021-02-15 琋讀

回家過年,是每一個背井離鄉的人一年中最具儀式感的一趟行程。車票那頭,連接著親切的鄉音鄉景和許久未見的家人。

但有許多人抱怨,家人喋喋不休的關心壓得他們喘不上氣,消失的年味也使回家過節變得越來越沒勁。

直到經歷了過去這一年:疫情全球爆發,巨星猝然隕落,有人病倒,有人失業,還有更多人在努力生活。每個人都只是一粒微小塵埃,躲不過時代颶風的席捲。只有遠方的家,永遠是最溫暖最安全的港灣。

距離春節還有二十天,今年,我好想回家過年。

01

年輕人,曾經逃避回家過春節

往年春節,年輕人一想到回家就如臨大敵。

在外打拼一整年,帶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故鄉,以為逃離了領導的DDL,卻又迎來了父母的嘮叨。

2019年2月,春運

「早點睡覺」、「少玩點手機」、「快起來吃早飯」、「別老癱沙發上」……習慣了獨居在外的自由自在,突然又回到被父母管束的狀態,很難忍住不爆發一句「煩不煩啊」。

這還不止,回家還意味著不得不直面父母的靈魂拷問:「有對象了嗎?」「啥時候結婚?」「什麼時候要小孩?」你在遠方為事業拼搏,父母卻不由分說將你拉回中國傳統人生模式。

你嫌父母老土,父母怪你自私,溫暖的心靈港灣成了兩代人價值觀的戰場。

2016年2月,河南焦作,親戚團聚

對許多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親戚則是他們生命中最熟悉的陌生人。面對一張張喜氣洋洋的面龐,立即認出對方是二姨還是三姑、舅父還是姨丈,可以說是對記憶的一場嚴峻考驗。

不跟他們打招呼,你就是不懂事;可一旦打上了招呼,他們又會釋放令你難以招架的熱情。打聽你工作,給你介紹相親對象,用他們的標準評判你是否有出息。背上行囊遠行的人,誰不渴望衣錦還鄉?

但並非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幸運,在親戚的追問中,你沉默了。

而且,不知從何時起,春節的年味也越來越寡淡。

翻看各種地誌,能見到豐富的春節儀式:

點燃香燭祭拜天地,再給大門菩薩燒「大門經」元寶;年前蒸的團圓饃,初一早上全家每人都要吃一角;去廟裡燒頭香,祈求來年步步高升交好運,男女老少要穿新衣服;人們起床穿好新衣服後,第一件事就是自家對拜。

2019年2月,貴州省餘慶縣,民眾舉行「舞龍噓花」民俗活動,喜迎佳節

祭神拜祖、燃放煙火、穿新衣服、大吃一頓……這些都曾是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也是春節令人期待的原因所在。

然而,全國大多數城市已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漂亮衣服、豐盛佳餚也變得唾手可得。祭神拜祖等傳統習俗,了解的年輕人更是屈指可數。

有學者指出,傳統家族儀式所連接的天、地、神、人的觀念及其實質在現代社會中的衰落,使得春節喪失了傳統的儀式感。應對中國人強烈的儀式饑渴症,春晚便作為代替,成為了除夕夜的標配。

但是,年輕人們對春晚也不怎麼買帳了。屏幕裡依然高歌著「難忘今宵」,他們卻盯著手機飛速編輯春晚段子。

從前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嘻嘻哈哈,如今電視機前只能聽到手指敲擊屏幕的啪嗒啪嗒。冷冷清清的春節,好像越來越沒意思了。

02

今年,尤其想回到家人身

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悄然改變了這一切。

2020年1月23日,武漢實施封城措施。而第二天,就是鼠年的除夕。沒有人料到,這一年的春節竟是這樣的。

2020年1月27日,武漢,「封城」第四天,空曠的街道

54歲的紅凌是華中科技大學的生物學家,半生都在與疾病作鬥爭的他,卻因新冠肺炎倒下了。他的妻子在訣別信中深情寫道:「我的世界轟然倒塌……親愛的,我們再說說話好嗎,你不要嫌我囉嗦……你不要走得太急,可以回來看看我嗎?」

經歷過真正的分別,才發現此刻的相守竟然如此珍貴。

2017年5月17日,浙江寧波,91歲老人緊握老伴的手

過去的一年裡,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能意識到,意外可能比明天先來。

曾經答應父母過年要去南方看海,現在卻發現出個省都困難重重;曾經看著父母健身徒步,感慨他們身體強壯,卻沒想到一場小感冒他們要那麼久才能康復;曾經懶得聽父母在電話裡囉哩囉嗦,現在卻發現連過年回家吃頓年夜飯也不一定能實現。

很多事情此前完全沒想到,真的發生時才格外讓人遺憾。

疫情給普通人上的最重要一課,就是珍惜當下。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網絡調查顯示,疫情使74%的參與者更加注意鍛鍊身體,還有一半左右的人重新認識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未雨綢繆是這次疫情對所有人的教育。過去,人們總覺得死亡離自己很遠,但看著身邊的人被隔離、被感染甚至離去,人們會更珍惜眼前。

2020年2月4日,湖北恩施,一家醫院為接診新冠肺炎病人準備的病房

與家人相伴沒有什麼「來日方長」,父母家人的身體本就沒我們想像得那樣強大。

看起來健康的父母,可能已經慢慢有了些不願意告訴你的慢性病。世衛組織的報告指出,中國約三分之一的疾病總負擔來自於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其中,非傳染性疾病是老年人的致命殺手。

這些慢性病悄悄折磨著父母們的身體。很多人直到今年,因為各種原因跟父母長住後,才知道這些此前從未關注過的細節。

日本暢銷書《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的前言裡有一個公式,是這樣說的:

假如你的父母現在60歲,他們能夠健康地活到80歲,而離家尋求發展的你一年裡見到父母的天數只有春節短短的6天,每天相處的時間大概是11小時。那麼你和父母相處的時間總共只剩下:20年 × 6天 × 11小時 = 1320小時,若換算成天數,只有55天。

2017年2月15日,西安,兩個兒子在外地打工,老人過完年後獨自一人在家

數以億計的中國人,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2019都市異鄉青年調查》的數據顯示,近6成年輕人一年365天中,陪伴父母的時間少於10天,而陪伴父母1個月以上的比例,不足10%。

越是在動蕩不安的生活中,人們越想回到最熟悉的人身邊。

經歷過這麼多的無常之後我們發現,相比於一個人「自由獨立」地呆在出租屋裡,吵吵嚷嚷的客廳麻將聲,噼裡啪啦的廚房油煙聲和父母嘮裡嘮叨的關心,才是過年最想聽到的聲音。

對於離鄉打拼的人來說,春節或許是一年中唯一一次全家圍坐在一起的機會。當我們抱怨父母的嘮叨、親戚的盤問時,卻忘了春節的意義,其實不過是和家人在一起。

03

年味,是和家人在一起

今年的年味,還會像以往那麼濃嗎?大多數人似乎已經不關心了。

此前我們總覺得,要有鞭炮,有紅包,有熱熱鬧鬧的拜年聲,才叫年味。但今年你可能發現,只要家人在一起,年味就已經到了。

微博上有過一個4萬多人參與的投票,叫#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

2020年4月19日,湖北武漢,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人們的生活漸漸恢復如常

2萬多人想「吃惦記好久的美食」、1.2萬人想要「正常上班上學」、還有7千多人想「見想念很久的人」。武漢市第一醫院醫療組長範學明被問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事時回答: 想和家人一起好好吃頓飯。

大年三十從遠方奔赴回家,吃媽媽做的一桌子家鄉菜,和家人擠坐在沙發裡看春晚,等待零點的倒計時。這些最日常的,其實才是最珍貴的。

2018年2月15日,北京,母親在準備年夜飯

就連被人邊看邊吐槽的春晚,也有它特殊的意義。

有研究者在當地做過一份春晚調查問卷,九成參與者的年齡在20~30歲。結果顯示,喜歡春晚的比例不足20%,沒感覺的高達76.1%。

但另一方面,67.6%的參與者收看過10屆及以上的春晚,認為春晚應當保留下來的也達到了七成。

2018年2月15日,北京,快遞員的大年夜,來北京的妻子正在用手機看春晚

人們觀看春晚並非為了節目本身,很大程度上是享受與家人在一起。這也是為什麼,每年圍繞著春晚的罵聲絡繹不絕,但是其收視率卻依舊堅挺。

當我們懷念失去的年味時,也許忘了,所謂的年味,是和家人一起創造、用儀式感加持才得來的。

買新衣服、換新髮型、收紅包、放鞭炮、邊吃年夜飯邊看春晚,不是因為有年味才有了這些儀式,恰恰是因為這些儀式才營造了春節濃濃的年味。

如今,疫情還在零星冒出,許多人響應「原地過年」的號召不能回家。

但即便如此,我們也可以讓年味跨越地理距離。語音、視頻,哪怕只是聊聊廢話,也是情感的傳遞;

一年一年匆匆而逝,其實沒有多少個春節可以與家人共度。在還能一起過春節的時候,別忘了好好守護這一年獨特的年味。

相關焦點

  • 【薦讀】這組暖心漫畫,看哭多少盼望回家過年的人!
    「路上注意安全」「幾點到家,我給你煲湯喝」「被子都給你曬好啦,可熱乎呢!」   語氣裡有按捺不住地喜悅和盼望。   這時,任何旅行、任何風景,都比不上他們的笑。     也只有貼近才能看到,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眼角的細紋已經這麼多;兩鬢之下,隱約可見刺眼白髮。   一年到頭,我們都太忙了,忙到忽視家裡那對望眼欲穿的老人。
  • 以前過年VS今年過年,看到第8張圖我得意地笑了!
    受到新肺炎病毒的影響,今年過年註定是特別的。我們祈禱疫情趕緊過去,也盼望著奮鬥在一線的醫生護士們能平安歸來!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老老實實待在家裡,將感染病例增加率降到最低。每天宅在家,是不是都不知道今天大年初幾了?
  • 離過年還有兩個多月了,今年的年你們最怕的是什麼?
    ,過年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隆重的節日。特別是一些農民工,常年背井離鄉,在外奔波了一年,省吃儉用,就為了能多存點錢,可以風風光光回家過年,也能讓家裡的老人和孩子過上好日子。去年因為疫情,很多人的新年過得很不是滋味,今年離春季只有2個多月了。不少人在熱切盼望著回鄉過年,但是又擔心春節疫情會再度爆發,這是今年的年我們最怕的事情。
  • 還有58天過年,我猜你又沒錢了
    前天跟廠子裡大叔聊天,這不是快過年了嘛,就聊到了過年上,他是七零後,說到現在的新年跟以前的新年那是真的沒法比,其實不單單是他,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我老媽也是七零後,總跟我說起她們小時候過年如何如何,那個年代物質生活不像現在,姥姥家裡條件還算不錯,所以每年過年我姥姥家都會殺一頭年豬。相比之下老爸家裡過年就差了很多,據老爸說,他小時候過年家裡可沒見殺過豬。
  • 老爸老媽,今年過年我不回家了
    今年回家過成了一句空話,只能留京與家人暫擱一方,團圓缺席了今年的溫暖時刻。回想起往年,從元旦開始就打算回家過年的事情了,盤算著要買什麼,要買多少。不停地刷新著車票,一旦有票快速搶訂一張,即使加點服務費也在所不惜。有時候,為了保證能夠回到家,一邊搶著火車票,一邊聯繫著拼車,確保回家的路絕對走得通暢。北京到家的距離,不過幾百公裡,硬是讓我演繹成了一場「回家的戰役」。
  • 又說兒時過年
    日子過得真快,去年的春節就在眼前,轉眼今年的春節又來臨。國人的傳統以過大年為長一歲,辛辛苦苦地做了一年,趁過年這個既長且大的節日,好吃好歇、走親訪友,一來好好犒賞自己,二來聯絡情感,平時忙於生計,有睱了要對親情友情的疏忽予以補償。在那物質貧乏愁吃愁穿的年代,總是希望有節過,因此在過大年的前夕,那種期盼過年的愉悅心情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各自活動種流露出來。
  • 對不起,我是警察,今年過年不回家了……
    「回家過年」這句最平常的話對這樣一群人卻不平常因為他們「過年不回家」春節別人的團圓之夜公安的披星戴月他們放棄團聚只為千家萬戶的春節團圓美滿他們堅守在春節安保維穩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只為守護這座美麗的港城有他們的默默陪伴回家的路,並不遙遠令人動容的視頻通話陶一魯開發區分局昌圩派出所民警作為一名參加公安工作時間不長的新警今年是他在派出所度過的第一個新年今年的春節對他一家來說與眾不同陶一魯的父親是一名醫務工作者
  • 開不了口,今年疫情我打算不回家過年了……
    我是從湖北一個小地方出來的,姐姐和弟弟都在老家,大學畢業之後輾轉多地,最後在包郵區安了家,十五年來即使孩子出生,疫情突襲,也沒有缺席過回鄉過年。這似乎成為每年固定的儀式,其實隨著年紀漸長,對於故鄉的感覺也在改變。年輕時漂泊在外,奮力打拼,白天的雞血耗盡,到了晚上夜深人靜時,回鄉成了一種慰藉。
  • 過年的習俗如何讓孩子了解?這樣講年味更濃!
    猶記兒時,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和家人一起貼對聯、放鞭炮、吃團圓飯、守年夜。。。濃濃的儀式感,承載了許多溫馨美好的回憶。如今年味兒越來越淡,很多傳統民俗漸漸凋零,關於新年,我們和孩子這一代共有的溫情記憶似乎越來越少。所以,我一直想找一些既有趣,又能讓孩子了解咱們傳統節日的繪本共讀。
  • 兒子結婚三年都在親家過年,今年在我這過年,我卻高興不起來
    我叫強子,今年66歲,妻子走後我就一直一人在鄉下老家住。 女婿是我們隔壁鎮的,由於離得不遠,女兒嫁過去以後經常回來看我,倒是兒子和兒媳結婚兩年就沒回來過一次。
  • 「今年好好幹,明年回家過年!」
    咕嘟咕嘟,長而窄的電爐裡,紅油熱鬧地翻滾,氤氳著熱騰騰的水汽。王建利手裡拿著串兒,熟練地翻轉、燙菜、煮麵,還不忘用餘光時時留意客人。2月16日,大年初五,老三麻辣燙大王牛年開業的第一天。兩張長桌、兩排長椅、幾個柜子,再加上兩三位顧客,就是下午三點的店鋪。與僅僅一街之隔的朝陽大悅城相比,老三麻辣燙顯得有些冷清。但老闆王建利卻不這麼認為,他的內心火熱著呢。
  • 今年回家過年不安全?專家這樣說
    臨近年關 大家都開始籌劃著回家過年了吧 尤其是在深圳這座移民城市 很多人都有春節返鄉與家人團圓的習慣
  • 教育部今年重點督查教師工資,年底了老師盼望的這兩筆錢到帳嗎?
    教育部今年重點督查教師工資,年底了老師們盼望的這兩筆錢到帳嗎?今年,教育部有一項重點督查的事項,就是要對教師工資收入情況作專項督查。教育部提出,要派出督導組到各地,抽查教師收入情況,主要看教師收入是否與達到當地公務員收入水平。
  • 老舍、朱自清、汪曾祺小時候這樣過年
    孫犁坦言,「如果說我也有歡樂的時候,那就是童年,而童年最歡樂的時候,則莫過於春節」。 夏丏尊回憶他小時候,「一到冬季就日日盼望過年,等到過年將屆就樂不可支,因為過年的時候,有種種樂趣,第一是吃的東西多」。
  • 盼望著盼望著 2018日馬賽道路線圖終於來了!
    原標題:【權威發布】盼望著盼望著,2018日馬賽道路線圖!它終於來了!盼望著盼望著!它來了!2018日照國際馬拉松路線圖它終於來了!全程馬拉松項目:起點泰安路(人民廣場)→(左轉)煙臺路→(右轉)山海路順行→(左轉)北海路逆行→天閣山路口轉順行→北海路→森林公園(西門)→水杉路→(左轉)黑松路→(右轉)槐花路→(左轉)觀海大道逆行→折返點→觀海大道→森林公園(南門)→碧海路→(右轉)天閣山路→(左轉)北海路逆行→碧海路逆行(東夷小鎮旁)→萬平口景區(2號門)→終點(萬平口景區)小編溫馨提示:今年馬拉松項目路線有所調整哦
  • 過年穿紅色大衣,這樣搭配最美!
    今年不是很流行這種毛茸茸的外套麼?迪麗熱巴這件紅色羊羔絨大衣,穿上實在是太吸晴了!毛茸茸的面料,光看著就讓人覺得暖和,喜慶又不失洋氣的紅色,過年穿上最適合了。好啦,看完這些明星們示範的紅色大衣,還意猶未盡?沒有關係,接下來再跟隨Lily的腳步去看看其他街拍潮人們的紅色大衣穿搭,看看她們都是怎樣搭配的。
  • 教育部今年重點督查教師工資,年底了老師們盼望的這兩筆錢到帳嗎?
    教育部今年重點督查教師工資,年底了老師們盼望的這兩筆錢到帳嗎? 今年,教育部有一項重點督查的事項,就是要對教師工資收入情況作專項督查。教育部提出,要派出督導組到各地,抽查教師收入情況,主要看教師收入是否與達到當地公務員收入水平。
  • 我有一個盼望(附音頻)
    慶幸的是,我與許多弟兄姊妹一樣,找到了靈魂的避難所,心靈的港灣,擁有了屬天的恩惠、慈愛與永恆的盼望。我有一個盼望——在多災多難、瘟疫蔓延當下,我盼望更多的人借著疫情、災難,儘快醒悟,心靈回歸,靈魂悔改;願每一天初升的太陽,帶著醫治的光線,驅走一切疾病憂患,疲憊辛酸,使我們生命更新,重新得力,信心點燃!我有一個盼望——新冠病毒不再肆虐,世人不再受到它的摧殘,不再有驚慌恐懼、小心翼翼、提心弔膽。
  • 有了這個好消息,濟南人都迫不及待想過年了!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啦!有了去年的少許遺憾,今年格外盼望春節!重點👇老少皆宜今年就安排海參餃子吧🥟原地過年大放價原價699元的紅筋參現價399元10斤由於國外居民基本沒有食用海參的習慣,海參都是在水下30英尺深海自由覓食生長的,生長時間長,體大肉厚,體內營養物質和活性物質相當優秀!
  • 在外漂泊的人兒,今年回家過年不
    後來漸漸地熟悉了這樣那樣的分離,離家時,再也不是忙著兩三天就開始收拾行李了,總是磨蹭到最後一刻,才收拾好行李,爸爸總會假裝不經意的路過我的房間,順口問一句,不要忘東西了哈。而媽媽就會被我要求躺在我的床上,幫我看看哪件衣服可以拿,哪件可以不用拿,然後,每次的答案都是,你拿著去穿,別冷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