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步之遙》和《智取威虎山》上映之前,賀歲檔還有點乏味,除了提早沉沒的《太平輪》之外,撒嬌的早更的回憶匆匆那年的各種小女子在大銀幕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實在是有點脂粉味過重。不過還好,還有一部讓人看了之後迸發出雄性荷爾蒙的大製作,那就是創下了韓國影史多項記錄的《鳴梁海戰》。
說實話,個人認為《鳴梁海戰》算不上一部多麼頂級的影片,但不得不否認,人家確實挺好看的,沒有一些矯情造作的無病呻吟,以及用力過猛的炫技,更何況,這是一個帶有民族氣節的故事呢,相比起西方人對於英雄主義的推崇,東方人對於民族氣節的本能感知,似乎要更勝一籌。
好了,字數有限別扯遠了,《鳴梁海戰》是個不錯的歷史戰爭片,但走進影院的人,有多少是對於這段歷史有個一知半解的呢?沒錯,這是一個科普貼,不是影評。
編者註:上圖為《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是一幅於1402年朝鮮製作的世界地圖。地圖結合了早期中國、朝鮮和日本的地圖,描繪了從西方歐洲、非洲到東方日本的大致形狀,其中朝鮮被放大,領土面積甚至達到了中國的1/3,有評論稱,當時的豐臣秀吉正是被這張地圖所蒙蔽,因此對中國的戰力估計不高。
鳴梁海戰發生在公元1597年,1597年時候的中、日、韓和現在可不一樣,當時,中國處於大明王朝的末期,雖然是朝鮮的宗主國,但由於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之後,萬曆皇帝消極怠政,黨派內鬥激烈,整個國家也是一團烏煙瘴氣,岌岌可危。
而日本就不同了,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戰國時代後(注意這是日本的戰國時代,不是咱們的春秋戰國,但性質差不多,各大名,也就是諸侯之間不斷發動內戰),日本由豐臣秀吉在1590年完成了全國統一(有一點像三國時期司馬懿的角色有木有)然後國內軍力那叫一個強大,似乎不外出侵略都不知道要做些神馬。不過說到底,豐臣秀吉為什麼要發動戰爭?其實還是為了自己的統治政策。在統一全國進程裡的領地重新分配中,豐臣秀吉所得的直轄領地並不佔有絕對優勢,只要德川家康等一些大武士聯合起來,他就將處於劣勢。因此,豐臣秀吉便想靠發動戰爭將望大領主手底下的人力物力消耗殆盡,身邊的中國和朝鮮自然是首要目標。而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想搞定中國必須先搞定朝鮮,So,朝鮮便成了可憐的戰爭犧牲品。
編者注 1597年中日朝三國最高權力者,自上而下:大明萬曆皇帝朱翊鈞,日本關白豐臣秀吉,朝鮮宣祖李昖(影視形象)
朝鮮這隻被瞄準的小鹿,那時候還處在李氏王朝,要說李氏王朝也是不得了,分明有著弊端百出的政策制度,但人家就是能延續500多年,500多年呢,明清兩朝加起來也不過如此。1597年,李氏王朝的統治者是宣祖李昖,他從15歲即位起,朝廷內就形成了東人黨和西人黨在角逐名利的不良風氣,你打我的小報告,我打你的小報告,亂死了。當時的朝鮮兵士也是非常軟弱的,明朝軍隊曾用過這樣一個戰術——穿上朝鮮士兵的衣服,敵人見到之後後往往會輕敵,結果兩軍交戰士兵皆勇猛向前,敵軍就會大敗。
1592年,日軍20多萬大軍進犯朝鮮並迅速佔領了半壁江山,朝鮮國王出逃,壬辰衛國戰爭就此爆發,當時47歲的李舜臣,由於之前在反擊女真人的戰爭中立過功,已經被任命為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聽不明白?反正就是個海軍要職。在陸軍屢戰屢敗的情況下,李舜臣帶領他的部下在閒山島等海戰中連連取得大捷,不僅在釜山海戰中擊沉了日軍將領——有名的「海賊大名」九鬼嘉隆的百餘艘戰船,還把水師將領脅坂安治(就是影片中日軍那個坐鎮後方就是不上來支援的大boss)的部隊打的是落花流水,現在知道為什麼電影中說,日本海軍一聽見李舜臣三個字,就會有深深的恐懼了吧,沒錯,他們曾經是人家手下敗將,脅坂的部將真鍋左馬允戰敗時候面對沉船殘兵,都無地自容地剖腹自殺了。
編者注 圖為「鳴梁海戰」中的主要將領,均為《鳴梁海戰》電影劇照,自上而下:朝鮮三道水軍統制使李舜臣,日軍將領來島通總,日軍將領協阪安治。
戰爭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之後,李舜臣就升官了,被朝鮮國王封為二品正憲大夫,全羅、慶尚、忠清道水軍統制使。朝鮮還專為他第一次設立三道水軍統制使的頭銜。不過好景不長,影片一開始交待的背景故事也開始上演了,日本的豐臣秀吉可不是吃素的,使用了反間計,試圖利用封建國王對大功臣固有的不信任來除掉李舜臣。1597年初,潛入朝鮮朝廷內部的一名日本間諜馬島在朝野上下散布:日本將領家藤清正在李舜臣防區的島嶼上待了七天,李舜臣竟不予逮捕,李舜臣陰謀要奪王位了……哇,篡位啊,這還了得,謠言傳到宣祖耳朵裡,後果可想而知,加上海軍的另一名將領元均(也是個昏庸的小人)一伙人也妒忌李舜臣,乘機大進讒言,橫加誣衊。就這樣,李舜臣被安上了「放走敵將」的罪名入獄了,差點要判處他死刑。好在有許多大臣死保李舜臣,才改成免除一切職務,貶為普通士兵,下放到愛國將領權慄(朝鮮爆雷將)的部隊裡白衣從軍。
豐臣秀吉一聽到李舜臣被革職了之後,開心壞了,立刻中斷了談判,並在1597年的3月,派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再次大舉進攻朝鮮,在朝鮮水軍一敗塗地的情況下,宣祖不得不重新啟用李舜臣,再度任命李舜臣為三道水軍統制使。當時,李舜臣都己經五十二歲了,接手了這樣一個爛攤子,有多爛?水師艦隊只剩12艘軍艦了。
這裡要說明一下日本朝野裡的一點小背景,小西行長是商人家族出身,在常年商貿往來中對朝鮮的人文、地理相當了解,也通曉漢語和朝鮮語,但是名門望族出身的加藤清正一向就瞧不起商家出身的小西行長,所以兩人素來不和諧,恩怨那叫一個深啊,而脅坂安治和加藤清正是一掛的,當然也不願意小西行長再得功勞。為了和小西行長爭功,加藤清正出面讓豐臣秀吉請來了來島通總,也就是電影裡的「海賊王」,來島家族的水軍歷史可是相當悠久,自然也是擅長水上作戰的,不過可惜啦,後面的事情你們看電影都知道了,來島還是不小心死在了李舜臣的巧妙計劃、脅坂安治的貪生怕死以及自己的心高氣傲上,享年37歲。哦,對了,一同戰死的還有他的哥哥來島通年。
編者注 來島家族是日本歷史上善於航海、海戰的家族,也被稱為「海盜家族」,在著名PC遊戲《大航海時代4》中,日本的大阪和長崎就是由來島家控制,玩家如果選擇扮演中國女將軍李華梅,來島家就成為必須面對的第一個勁敵。
鳴梁海戰中,李舜臣以寡敵眾,以少勝多,殺敵敵4000多人,擊沉敵船30多艘,可算是重新奪回了全羅南道的制海權,不過,在第二年的露梁海戰中,這位老將還是戰死了,這是後話,下回續集《露梁海戰》上映後我們再說。
附:船隻介紹:
日軍:
安宅船——近似於戰列艦
關船——近似於巡洋艦
朝鮮:
板屋船——相當於一種大型戰艦
龜船——李舜臣設計改良的戰船,原始的裝甲炮艦,其作用好比雷班託海戰裡西班牙中型炮船,甲板上有堅固外殼,木殼上復有鱗狀鐵葉,因酷似龜背而得其名。龜船上刻龍頭,船首有幾個炮眼,兩舷有一些槍眼和炮眼,每邊10支划槳,在近海作戰機動靈活,火力很強,弓箭、槍彈對龜船毫無傷害,鐵板上還裝有密集的鐵釘,使敵人在接舷戰時無法攀登,加大後的船體可多存淡水、糧食,適合長時間、遠距離航行。
本文作者:丘陵
來源:微信公號「成長的文化站」
--娛樂資本論--
回復「VIP+組織+姓名+職務+個人微信號」,申請加入「小娛資源共享群」,我們將提供投資分析報告、公司財報、衛視招商手冊等業內資料
左手娛樂,右手資本,你就是跨界達人~
Yes!我們是國內唯一一個由財經記者和文娛記者共同運營的微信公號,由財經記者鄭道森和文娛記者吳立湘悉心打理。
娛樂資本論開設以下6個欄目——【深八卦】【資本論】【電視沒有臺】【娛樂政治學】【數據控】【深電影】
回復關鍵詞「八卦」、「資本」、「電視」、「政治」、「數據」、「電影」,你可以看到最受歡迎的歷史文章,也歡迎各位達人投稿薦稿。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尊重智慧財產權,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載請在作者欄以及文章中標明作者和出處,請勿修改標題和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