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18點 | 最高法: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退還;舒蘭:對俄羅斯來舒...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每經編輯:趙慶

1丨舒蘭:今年從俄羅斯來舒蘭人員統一進行免費核酸檢測

據舒蘭發布微信公眾號19日下午消息,根據吉林省舒蘭市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經舒蘭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自2020年1月1日以來,凡是從俄羅斯返(來)舒蘭市的人員,必須主動向現居住地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街道、社區報告、登記本人信息,由舒蘭市政府統一進行免費核酸檢測。對遲報、漏報、不報、刻意隱瞞行程、拒不配合健康管理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員,將依照相關法律追究責任。請廣大群眾積極提供從俄羅斯返(來)舒人員線索,對經核實的將予以獎勵人民幣200元。

2丨吉林舒蘭:對擅自解除居家隔離等線索,群眾可以舉報,舉報有獎

19日,舒蘭發布關於居家隔離有關事宜的通告,對居家隔離人員擅自解除隔離措施或不遵守相關居家隔離規定造成疫情傳播或存在傳播危險的,公安機關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公安機關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給予從重行政處罰。、對於發現居家隔離人員未經批准擅自離開居家隔離場所或同他人接觸等線索,群眾可向所在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或向公安局舉報,經查實後,對於首位實名舉報者將予以獎勵。

3丨最高法:未成年人網絡打賞無效 可以退還

據央視新聞,近年來,我國網絡支付技術和網絡娛樂服務業發展迅猛,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現象廣受關注,也出現了未成年人為網路遊戲或網絡直播平臺支付較大金額用於充值、「打賞」而形成的糾紛。那麼,未成年人打賞有效嗎?最高法新出臺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的態度是:無效。

新出臺的《意見》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4丨最高法:因疫情完全交不起租金可解除合同

據中新網,19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因為疫情而無法開展經營、面臨較大繳納租金壓力的餐飲等服務行業存在租金糾紛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劉貴祥表示,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基本把握兩點:疫情和疫情防控措施屬於不可抗力,要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惠企政策。基於這兩點第一,一般情況下不支持解除租賃合同的請求。第二,一般情況下,支持變更合同的請求。還有一種情況,雖然受疫情影響,應當對他進行考量,可是他已經完全確定不可能再交得起租金了,合同不可能再履行了,再延續多長時間也不可能交租金,這種情況應當允許雙方當事人都提出解除合同的請求,法院應當支持。

5丨春節後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首次跌破40元

據商務部監測,上周(5月11日至17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下降2.7%,肉類價格有所回落,其中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38.91元,比前一周下降7.4%,春節後首次跌破40元。

6丨香港宣布將延長疫情「限聚令」至6月4日

據央視新聞,5月19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根據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變化,原本將於5月21日執行屆滿的「限聚令」,繼續延長14天至6月4日。此前,香港曾出臺防控疫情的「限聚令」,包括規定所有餐廳的餐桌人數不得多於8人,以減少人群聚集。卡拉OK、夜總會等公共娛樂場所的停業安排將延長至5月28日。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一眼新聞|李國慶揭企業裁員躲賠償四大坑;龔宇:演員片酬最高時達...
    2020-05-20 周三國 內最高法: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未成年人打賞有效嗎?最高法新出臺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無效。《意見》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未成年人打賞主播近160萬元,還能退嗎?
    2018年10月23日至2019年1月5日,劉某使用父母用於生意資金流轉的銀行卡,多次向某科技公司帳戶轉帳用於打賞直播平臺主播,打賞金額高達近160萬元。劉某父母得知後,希望某科技公司能退還全部打賞金額,遭到該公司拒絕,雙方對簿公堂。一審法院判處某科技公司退還部分金額,原告劉某對判決結果存在異議,遂向天津三中院提起上訴。
  • 「直播新禁」:未成年人禁止打賞
    未成年打賞事件頻發2020年以來,未成年人在遊戲平臺和網絡直播平臺的較大金額消費案件頻發。尤其在疫情網課期間,未成年過度虛擬消費案件爆發式增長,儘管最高法出臺相關指導意見,但家長在退款維權時,普遍會遭遇「找客服難」「客服推諉」「退費流程人為設置障礙」「舉證難」「時間長」「退款難」等一系列難題。
  • 未成年人網絡打賞亂象該治了!(雲中漫筆)
    「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彩禮」「護士的10歲兒子打賞主播10萬元」「孫女玩手機遊戲花光奶奶救命錢」……一些未成年人因遊戲充值和為主播打賞花費家長「巨款」的新聞屢見不鮮。錢該不該退?退多少?近日,最高法給出明確意見,為治理未成年人打賞亂象加設法律屏障。
  • 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以追回打賞?
    男孩打賞女主播近160萬終返全款男孩小劉就多次「豪爽」地打賞主播。近兩年來,小劉使用父母用於生意資金流轉的銀行卡,多次向一家科技公司的帳戶轉帳,用於打賞網絡直播平臺女主播,打賞金額總計高達近160萬元!小劉父母得知後,希望直播平臺能退還全部打賞金額,但遭到拒絕,於是雙方對簿公堂。
  • 吉林舒蘭市:對俄羅斯來舒人員免費核酸檢測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19日電 據「舒蘭發布」微信號消息,舒蘭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19日發布公告稱,自2020年1月1日以來,凡是從俄羅斯返(來)舒蘭市的人員,必須主動向現居住地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街道、社區報告、登記本人信息,由舒蘭市政府統一進行免費核酸檢測
  • 【新規出臺】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追回打賞?
    男孩打賞女主播近160萬終返全款男孩小劉就多次「豪爽」地打賞主播。近兩年來,小劉使用父母用於生意資金流轉的銀行卡,多次向一家科技公司的帳戶轉帳,用於打賞網絡直播平臺女主播,打賞金額總計高達近160萬元!小劉父母得知後,希望直播平臺能退還全部打賞金額,但遭到拒絕,於是雙方對簿公堂。
  • 網際網路法治|未成年人網絡充值、打賞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未成年人進行網絡充值、打賞的行為能力風險應如何分配?未盡之處應如何處理?這些問題亟待回答。本文試從探討網絡充值、打賞行為的法律性質出發,分析未成年人網絡充值、打賞行為的法律效力及行為無效的法律後果,以期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些許參考。充值、打賞行為的法律性質分析網路遊戲充值和直播打賞是未成年人網絡消費糾紛的高發領域。
  • 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可消除非理性打賞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可消除非理性打賞來源:新京報對打賞金額設置「上限」,對激情打賞設置「冷靜期」,如同網絡購物七天無理由退貨一樣,就是為了讓人們在消費過程中規避種種非理性陷阱在國家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的指導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正在參與制定《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和《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預計年底前將出臺。
  • 法治日報: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是務實選擇
    近年來,「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彩禮」「15歲熊孩子拿父母血汗錢刷給主播20萬」等新聞不時出現,不少未成年人身陷打賞泥潭不能自拔。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每10個觀看直播的用戶中,就有1個是未成年人。在此語境下,國家主管部門出臺封禁未成年人網絡打賞的最嚴監管制度,體現了依法規範直播打賞的理性,這對治理未成年人網絡打賞亂象,可謂正當其時。
  • 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未成年人不能在直播間打賞
    來源標題: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未成年人不能在直播間打賞 未成年人在直播間刷父母錢打賞的新聞頻見報端,如今,監管出手了。
  • 快板《學習民法典(第四講)未成年打賞退回款》
    學習民法典第四講未成年打賞退回款今天繼續來學《民法典》,我把未成年人打賞主播談一談。說的是,有一名12歲的未成年,疫情期間在家他把網課看,課餘時間他在遊戲平臺看直播,不到十天就給主播打賞12萬。可把他的父母氣壞啦,這是省吃儉用的血汗錢。
  • 網絡直播新規公布:直播打賞將實名制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 熊孩子打賞主播近160萬元 涉案公司庭外和解後返還
    資料圖「熊孩子」高額打賞主播,父母與科技公司「對簿公堂」。近日,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未成年人通過網絡直播平臺進行打賞,從而引發的合同糾紛案件。該案原告劉某出生於2002年。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劉某使用父母用於生意資金流轉的銀行卡,多次向某科技公司帳戶轉帳用於打賞直播平臺主播,打賞金額高達近160萬元。劉某父母得知後,希望某科技公司能退還全部打賞金額,但遭到該公司拒絕。法院介紹,一審法院判處某科技公司退還部分金額,原告劉某對判決結果存在異議,遂向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 6000元「賣牛錢」被孩子打賞給主播,網絡直播不能缺乏約束
    可是,短短一個月時間,這些錢就被14歲的兒子小雲打賞給了喜歡的主播,只剩下300多元。快手客服人員表示,如有證據顯示,該帳戶消費是無行為能力人在無監管的狀態下進行的,他們會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退還全部消費。(《瀟湘晨報》2月25日)「少年」打賞主播的新聞很多,幾乎每一則新聞背後都有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 9歲女童打賞奇秀直播3萬餘元 愛奇藝回應:全額退款
    5月26日消息 據新京報報導,5月25日,愛奇藝工作人員回應「9歲女童打賞直播3萬餘元一事
  • 微信豆來了,1元7個用於視頻直播號打賞 網友吐槽:聊天軟體這麼花裡胡哨幹什麼?
    在微信個人信息頁面,出現了「微信豆」一欄,用戶點進微信豆頁面,可以進行充值,價格方面,7個1元、126個18元、350個50元、896個128元、2086個298元、3626個518元,充值數量多並沒有優惠。
  • 直播打賞出新規!打賞不再是你想「賞」就能「賞」
    文|汐溟楊楊 「打賞」好比是古代社會街頭賣藝,來一場才藝秀,就能敲著銅鑼吆喝著「有錢的給錢,沒錢的捧場」。打賞就是圖個樂,按說我想「打賞」多少就打賞多少,法律、政府部門都無權幹涉。 我打賞,我願意,不行嗎? 還真不行。
  • ...平臺亂象為何屢禁不止 專家學者呼籲給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網絡環境
    同時,通過放大打賞圖標、彈窗提示用戶贈送禮物誘導用戶打賞,也是常見現象之一。進入酷狗直播App正常模式的直播房間,系統會彈出「只需1元即可為主播送出點讚萌臉禮物!」窗口,如關閉該彈窗,系統還會第2次彈出「確定放棄1元贊主播嗎?」,並放大「繼續贊TA」打賞圖標。
  • 網絡直播最強監管來了:設直播打賞冷靜期 ,帶貨要實人實名驗證!
    10月28日,直播電商與短視頻發展年會上傳來消息:網絡直播打賞行為將迎來兩部行業規範——《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和《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預計年底前出臺。其主要目標正是為了重點解決目前網絡直播中存在較大爭議的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三大問題,將為用戶設置「打賞冷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