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100回(3)

2021-03-05 四大名著

魏軍領了書,奔回本寨,將孔明書呈與曹真。真扶病而起,拆封視之。其書曰:「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致書於大司馬曹子丹之前:竊謂夫為將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不動如山嶽,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yào)如三光。預知天文之旱澇,先識地理之平康;察陣勢之期會,揣敵人之短長。嗟爾無學後輩,上逆穹(qióng)蒼;助篡國之反賊,稱帝號於洛陽;走殘兵於斜谷,遭霖雨於陳倉;水陸睏乏,人馬猖狂;拋盈郊之戈甲,棄滿地之刀槍;都督心崩而膽裂,將軍鼠竄而狼忙!無面見關中之父老,何顏入相府之廳堂!史官秉筆而記錄,百姓眾口而傳揚:仲達聞陣而惕惕,子丹望風而遑遑(huáng)!吾軍兵強而馬壯,大將虎奮以龍驤(xiāng);掃秦川為平壤,蕩魏國作丘荒!」曹真看畢,恨氣填胸;至夜,死於軍中。司馬懿用兵車裝載,差人送赴洛陽安葬。

魏主聞知曹真已死,即下詔催司馬懿出戰。懿提大軍來與孔明交鋒,隔日先下戰書。孔明謂諸將曰:「曹真必死矣。」遂批回「來日交鋒」,使者去了。孔明當夜教(jiāo)姜維受了密計:如此而行;又喚關興分付:如此如此。

次日,孔明盡起祁山之兵前到渭濱:一邊是河,一邊是山,中央平川曠野,好片戰場!兩軍相迎,以弓箭射住陣角。三通鼓罷,魏陣中門旗開處,司馬懿出馬,眾將隨後而出。只見孔明端坐於四輪車上,手搖羽扇。懿曰:「吾主上法堯禪舜,相傳二帝,坐鎮中原,容汝蜀、吳二國者,乃吾主寬慈仁厚,恐傷百姓也。汝乃南陽一耕夫,不識天數,強要相侵,理宜殄(tiǎn)滅!如省心改過,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勢,免致生靈塗炭,汝等皆得全生!」孔明笑曰:「吾受先帝託孤之重,安肯不傾心竭力以討賊乎!汝曹氏不久為漢所滅。汝祖父皆為漢臣,世食漢祿,不思報效,反助篡逆,豈不自恥?」懿羞慚滿面曰:「吾與汝決一雌雄!汝若能勝,吾誓不為大將!汝若敗時,早歸故裡,吾並不加害。」

孔明曰:「汝欲鬥將?鬥兵?鬥陣法?」懿曰:「先鬥陣法?」孔明曰:「先布陣我看。」懿入中軍帳下,手執黃旗招颭(zhǎn),左右軍動,排成一陣。復上馬出陣,問曰:「汝識吾陣否?」孔明笑曰:「吾軍中末將,亦能布之。此乃混元一氣陣也。」懿曰:「汝布陣我看。」孔明入陣,把羽扇一搖,復出陣前,問曰:「汝識我陣否?」懿曰:「量此八卦陣,如何不識!」孔明曰:「識便識了,敢打我陣否?」懿曰:「既識之,如何不敢打!」孔明曰:「汝只管打來。」司馬懿回到本陣中,喚戴陵、張虎、樂綝(chēn)三將,分付曰:「今孔明所布之陣,按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汝三人可從正東生門打入,往西南休門殺出,復從正北開門殺入:此陣可破。汝等小心在意!」

於是戴陵在中,張虎在前,樂綝(chēn)在後,各引三十騎,從生門打入。兩軍吶喊相助。三人殺入蜀陣,只見陣如連城,衝突不出。三人慌引騎轉過陣腳,往西南衝去,卻被蜀兵射住,衝突不出。陣中重重疊疊,都有門戶,那裡分東西南北?三將不能相顧,只管亂撞,但見愁雲漠漠,慘霧蒙蒙。喊聲起處,魏軍一個個皆被縛了,送到中軍。

孔明坐於帳中,左右將張虎、戴陵、樂綝(chēn)並九十個軍,皆縛在帳下。孔明笑曰:「吾縱然捉得汝等,何足為奇!吾放汝等回見司馬懿,教他再讀兵書,重觀戰策,那時來決雌雄,未為遲也。汝等性命既饒,當留下軍器戰馬。」遂將眾人衣服脫了,以墨塗面,步行出陣。司馬懿見之大怒,回顧諸將曰:「如此挫敗銳氣,有何面目回見中原大臣耶!」即指揮三軍,奮死掠陣,懿自拔劍在手,引百餘驍(xiāo)將,催督衝殺。

相關焦點

  • 【名著導讀】三國演義趣味動畫第3回(附在線測試+答案)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一百二十回。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長小說、戲曲的通俗文學家。他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資料,加以整理和創造,寫成了這部長篇巨著。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 奇妙親子讀書會第105期 《三國演義》(第36回~第40回)
    《三國演義》原著共120回,但我們青少版的壓縮到了40回,經過同學們輪流的講解,現在是最後的五回。
  • 讀名著:《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
    第一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 【名著導讀】三國演義趣味動畫第22回(附在線測試+答案)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一百二十回。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長小說、戲曲的通俗文學家。他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資料,加以整理和創造,寫成了這部長篇巨著。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 《三國演義》第108回(3)
    行不到十餘步,孫峻、滕胤乘馬至車前曰:「太傅何故便回?」恪曰:「吾忽然腹痛,不可見天子。」胤曰:「朝廷為太傅軍回,不曾面敘,故特設宴相召,兼議大事。太傅雖感貴恙,還當勉強一行。」恪從其言,遂同孫峻、滕胤入宮,張約亦隨入。恪見吳主孫亮,施禮畢,就席而坐。亮命進酒,恪心疑,辭曰:「病軀不勝杯酌(zhuó)。」孫峻曰:「太傅府中常服藥酒,可取飲乎?」恪曰:「可也。」
  • ️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動畫版第21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附習題+答案)
    ▲1-6年級小學語文課文精講,可下載少兒版《西遊記》100
  • 【愛閱讀】三國演義趣味動畫第1-3回(附習題+答案)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一百二十回。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長小說、戲曲的通俗文學家。他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資料,加以整理和創造,寫成了這部長篇巨著。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 ️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動畫版第28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附習題+答案)
    1-6年級小學語文下冊朗讀+課文精講少兒版《西遊記》100集(全)在線觀看▶️《水滸傳》動畫視頻1-120回(完整版)《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 ️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動畫版第10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附習題+答案)
    ▲1-6年級小學語文課文精講,可下載少兒版《西遊記》100
  • 英文三國演義 創意視覺有聲書 第1回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Chapter 1
  • ️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動畫版第17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附習題+答案)
    ▲1-6年級小學語文課文精講,可下載少兒版《西遊記》100
  • 【名著導讀】三國演義趣味動畫第5回(附在線測試+答案)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一百二十回。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長小說、戲曲的通俗文學家。他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資料,加以整理和創造,寫成了這部長篇巨著。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 讀名著:《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上回簡介:呂布轅門射戟,使袁術部將紀靈不攻劉備。
  • 《三國演義》有聲朗讀版在線聽書MP3 第014回 呂奉先濮陽燒曹操
    第014回 呂奉先濮陽燒曹操就說你的信我接到了,衝著你這徐州我不打了,陶謙也不殺了,由此罷兵,我兵回兗州。」「嗯~~是個辦法。」 曹操心中暗想,哼,你以為我取兗州,我這仇就不報啦?此仇是非報不可!等我把兗州、濮陽收回來,擒了呂布,然後再進兵徐州殺陶謙,那也不算遲。君子報仇,適時不晚。「郭先生,此計甚好哇。」他款待了下書人,然後給劉備寫了一封回信,曹操,是班兵回兗州。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十八回 孔明氣死周瑜 馬超痛失西涼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 《三國演義》有聲朗讀版在線聽書MP3 第012回 治國失策王允附城
    第012回 治國失策王允附城李肅這先鋒官到兩軍陣前,和牛輔打了這麼一仗,是大敗而回。他剛一到中軍帳,呂布一看怎麼著?你讓人家給打敗了?「呵呵,你怎麼敢綽我的銳氣呢?難道你不知道,這打仗,兵精將勇這個道理嗎?一仗勝仗仗勝,一仗敗仗仗敗。你只和敵兵交了一仗,就讓人家打得大敗而回,我這臉面往哪兒放?」吩咐人,「來呀!將李肅推出轅門斬首!」「哎呀!啊賢弟!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十一回 徐元直力薦臥龍 劉皇叔三顧草廬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 連麗如 評書 三國演義 第二回 桃園三結義
    》、「三國傳」、《三國全傳》、《三國英雄志傳》,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近代較著名的校注本有吳小林《三國演義校注》,沈伯俊《校理本三國演義》。其中沈伯俊《校理本三國演義》,校正了原本中的大量「技術性錯誤」多達七八百處,得到國內外學術界同行高度評價,受到廣大讀者歡迎,被著名學者陳遼先生評論為「迄今為止最好的《三國演義》版本」,被稱為「沈本」,但也被批評有缺失。
  • 奇文共欣賞:《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
    當然,大多數人的意見不是說它不好,而是覺得比起其他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來,《三國演義》的文學藝術水平稍遜一籌,在「四大名著」這個範疇裡顯得有些掉隊;當然也有極個別極端分子,認為《三國演義》不過是古代爽文,其思想與文學價值不值一提(我對此嗤之以鼻:哪部古典名著沒有爽文的雛形呢?本身長篇章回小說就是給市井百姓看的,爽就完了唄)。
  • 讀名著:《三國演義》第三十回
    上回簡介:袁紹不聽田豐之言,將兵七十萬,伐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