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大地震》中媽媽為何選擇救兒子?真相令人心酸
上個世紀70年代的一個深夜,在中國河北唐山,許多人都已經進入了夢鄉,一場災難悄悄地降臨了。這場災難震驚全國,因為它的來臨,直接毀了唐山,造成了40餘萬人傷亡,當時罹難場面極慘,在世界上也比較罕見。這個次事件也成為了許多小說電視劇的主線,其中大家一定都看過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吧。俗話說:天災無情,人有情。
-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選擇「救兒子」,而現實比電影更殘酷
最近宜賓6.0級地震引起了全國各地所有人民的關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但無論設備如何先進、預測如何及時,天災人禍總是無法避免。這不禁讓人想起特大汶川地震與傷亡最慘重的唐山大地震。1976年發生在半夜的7.8級唐山地震瞬間奪走了24萬人的生命,《唐山大地震》就是在這樣背景下發生的故事。
-
《唐山大地震》:李元妮選方達放棄方登的理由是什麼?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方登與方達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偶遇。當別人詢問起方達失去一條胳膊的事情時,坐在一旁的方登才意識到這是她的弟弟。自從唐山大地震後,再未見過面的弟弟。聽弟弟對當年事情娓娓道來,讓方登第一次知道母親這些年的經歷。方達說:「你知道我媽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
《唐山大地震》:天災面前,人多渺小
現而今「疫情」的熱度還未退去,7月12日,唐山又發生了芮氏5.1級地震。距離上次舉世矚目的芮氏7.8級唐山大地震已經過去44年了。今天凌晨,我趁著小傢伙兒還在夢鄉,戴上耳機,重溫了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
-
《唐山大地震》影片中的這細節,早就暗示媽媽會救弟弟,細思極恐
《唐山大地震》作為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一經上映就賺到了不少觀眾的眼淚,到如今看來,不少影迷還是看一次哭一次其中令大家最為心疼的,就是小小年紀的方登,在遇到重大災難時,被自己的母親拋棄了。一個西紅柿明明可以分成兩半,但媽媽卻把一整個都給了弟弟,方登說不失望那是假的,而關於西紅柿這個細節,也暗示了在地震之後,媽媽會拋棄她,救下弟弟。地震發生之後,方登和弟弟都被壓在了重物底下,面對兩個孩子,媽媽只是選擇救下了弟弟,面對媽媽的拋棄,方登感到了絕望,她心裡對媽媽有了怨恨。
-
為什麼電影《唐山大地震》裡媽媽選擇救弟弟?
」為什麼電影《唐山大地震》裡媽媽選擇救弟弟?這個問題,就是張子楓在拍這個戲時也沒有想明白,媽媽為什麼選擇救弟弟而非自己。明明自己比弟弟表現更好,更關心媽媽。但是照例,前方高能預警,先澄清幾點:1、承認重男輕女≠女權/偽女權/田園女權2、承認影片中有重男輕女的元素≠元妮不是一個好母親3、不在乎女兒只在乎兒子=重男輕女4、在乎女兒但更在乎兒子=重男輕女PART 1.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天災之後的人情冷暖故事
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蹟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悲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影片的一開始,遮天蔽日的蜻蜓來預示著災難的來臨。並沒有直接的向大家展現出地震的威力,為我們呈現了一家四口的溫馨日子。
-
《唐山大地震》,一句「救弟弟」,母親永生的痛,女兒32年的傷
爸爸方大強是個汽車司機,媽媽李元妮為工廠工人,一對龍鳳胎姐弟,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因為一場地震,幸福的家庭家破人散。這部電影通過李元妮這一個普通的家庭向我們展示了地震的殘酷,以及地震中的情義,更多的是地震後給人們帶來的身體和精神的傷痛。
-
唐山大地震電影感人肺腑,我的觀後感
今天又看了一遍唐山大地震,還是那麼感人,特別是母親李元妮那個撕心裂肺的吶喊!和二選一的痛苦的選擇,讓人印象深刻。 故事講述的是: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區爆發了7.8級強烈大地震,房屋倒塌,災民無數。
-
《唐山大地震》被災難隔斷的母女情
《唐山大地震》是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由馮小剛執導的一部電影作品。爸爸去世,姐弟倆被掩埋於廢墟之下,而母親除了忍受災難帶來的痛苦,還要做出一個艱難的抉擇:救女兒還是救兒子?萬般無奈之下,母親不得已選擇了放棄女兒。但這個選擇也讓奇蹟般活過來的女兒心裡埋了一根深深地刺。時隔32年後,又一場地震讓曾經相親相愛的母子三人意外重逢,母子之間的堅冰終於溶解。
-
《唐山大地震》:女兒,媽媽選擇救弟弟,不代表不愛你
在這個多災多難的一年裡,疫情、洪水、地震,像是宣告鼠年不易。基於以上,導致了我又重溫了一遍《唐山大地震》。在這部影片裡,我最心疼的就是姐姐方登了,好像在父母的眼中,最大的那個孩子總是應該自己懂事。這一場地震帶走了她的家,也帶走了她的爸爸媽媽,她被留在了這片滿目蒼夷的大地上。她才這麼小,好不容易醒過來,結果媽媽弟弟不見了,身旁是爸爸冷冰冰的身體。她該多害怕啊。
-
《唐山大地震》當年一經播出就讓不少唐山人淚流滿面
《唐山大地震》由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講述的是本是雙胞胎的姐弟因地震分散,母親在危難之際姐弟兩人只能擇其一,最終母親選擇救弟弟,可姐姐卻意外生還,經過三十多年的輾轉生活,最終母女、姐弟重聚。其實那個女孩聽到媽媽的選擇的時候,也是心灰意冷,她覺得媽媽不要自己了。這個母親確實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可是母親又何嘗不想救女孩,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兒子年齡小,是弟弟,我相信這是母親的考量。如果說母親救了姐姐,那么弟弟會不會也對母親失望透頂呢?觀眾們會不會也一直追問,為什麼不救弟弟?
-
唐山大地震:一個細節暗示媽媽會選擇救弟弟!
小影昨天晚上重溫了唐山大地震,不是第一次看了,仍然看的眼淚鼻涕一大把,第二天醒來眼睛腫得直逼核桃……地震前,方登和方達都要吃西紅柿的時候,媽媽給了方達;地震後,方登和方達被壓,只能救一個的情況下,媽媽選擇了方達。方登怎麼能釋懷?
-
唐山大地震,以電影視角,看真實世界。催人淚下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由馮小剛導演拍得一部歷史、災難性的一部電影。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合出演。其中徐帆飾演李元妮,是一名紡織廠女工。張靜初飾演成年的方登,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王登,因為她劫後被王德清所救。
-
有多少人認為這是一部災難片,因為片名被曲解了《唐山大地震》?
套用豆瓣網友的話來說:唐山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安逸中,因為他們都死過一次。你看電影,我們看自己的過去。這一次,馮小剛以一個小故事模式為基礎,以兩行敘事的方式講述了《唐山大地震》繼兄弟姐妹和兩個家庭之後的故事,我們不得不說這個故事講得很好。
-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如果你是劇中媽媽,你會怎麼選擇?
最近看了一則特別喜歡的文章,主題圍繞著《唐山大地震》而展開。它的論點是:在那場地震當中,因為媽選擇先救的是弟弟,所以姐姐在意外之後被養父帶走,其實受傷最大的不是姐姐,而是那個做選擇的媽媽。對於《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來說,很多人可能在觀影時由於經歷不一樣,而得出的感悟也會不一樣。
-
以淚水滌蕩心靈——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這是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李元妮在經歷了那場浩劫後常說的一句話。一道藍色閃電過後,天崩地裂的23秒間,整個唐山市化作一片廢墟。丈夫和她在室外,她的龍鳳胎姐弟倆方登和方達正在屋裡熟睡。那一刻,救孩子的欲望讓她不顧安危衝向樓裡,他的丈夫一下把她推開而自己衝進去,樓房瞬時倒塌,丈夫救了她而自己被掩埋。
-
《唐山大地震》在片中向我們展示了地震中的天災人禍和撕扯的情感
我相信很多觀眾都是從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真正體會到了地震的嚴重性和對人民造成的傷害,尤其是生命的離開讓觀眾感到頗為震撼。當今天造成六點,唐山再次傳來地震的時候,這一消息瞬間在網上傳開,把全國的觀眾再次拉回到當年地震的陰影中。
-
《唐山大地震》:面臨生死抉擇,母親選擇了弟弟
今日小編推薦大家一部比較老的電影——《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的由來是一個真實的事件,在1976年,中國唐山發生了7.8級的大地震,房屋倒塌,死傷無數。這部災難片是通過一個普通婦女的生活來反應災後心靈創傷的影響。此影片是由馮紹剛導演指導的,口碑也是極好,豆瓣點評7.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