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懂王」:範進丈人胡屠戶

2020-12-23 閒聊名著

大家都知道,美國有個懂王,沒有人比他更懂科技,沒有人比他更懂貿易,沒有人比他更懂病毒……

《儒林外史》也有個懂王,他就是範進的丈人——胡屠戶!

沒有人比他更懂嫁女

範進中舉前,胡屠戶罵他——

「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窮鬼,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我女孩兒也吃些,自從進了你家門,這十幾年,不知豬油可曾吃過兩三回哩?可憐!可憐!」

範進中舉後,胡屠戶贊他——

「你們不知道,得罪你們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裡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說罷,哈哈大笑。

呵呵,把女兒嫁給個窮鬼,原來是算準了女婿五六十歲會發達。這可真是懂王!

沒有人比他更懂科舉

五十四歲的範進久考不中,胡屠戶罵他——

「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爺來!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見城裡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趁早收了這心……」

範進中秀才後,胡屠戶說他——

「如今不知因我積了甚麼德,帶挈你中了個相公,我所以帶個酒來賀你。」

「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比如我這行事裡都是些正經有臉面的人,又是你的長親,你怎敢在我們跟前妝大?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你是個爛忠厚沒用的人,所以這些話我不得不教導你,免得惹人笑話。」

呵呵,原來範進中秀才是胡屠戶積德的緣故,還得他來給立規矩。

範進中舉人後,胡屠戶贊他——

「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裡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

「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

不中舉就是「尖嘴猴腮」,是「不三不四,想天鵝屁吃」,中舉了就是「才學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這胡屠戶真是啥都懂啊!

沒有人比他更懂報應

範進中舉後一時發瘋,眾人讓胡屠戶把他打醒。平日沒少把女婿罵到狗血噴頭的胡屠戶此時卻害怕起來——

「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聽得齋公們說:打了天上的星宿,閻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鐵棍,發在十八層地獄,永不得翻身。我卻是不敢做這樣的事!」

但抵不住眾人攛掇,胡屠戶果然打了女婿一巴掌,不想真出問題了——

胡屠戶站在一邊,不覺那隻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灣不過來。自己心裡懊惱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想一想,更疼得狠了,連忙問郎中討了個膏藥貼著。

看,胡屠戶真是什麼都懂,知道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自己的手出問題,也正驗證了他的「先知先覺」。

沒有人比他更懂金錢

範進中舉後,胡屠戶帶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錢來賀。

因有了張鄉紳送來的五十兩賀禮,不再差錢的範進包了六兩多銀子還給丈人。胡屠戶更歡喜了——

又轉回頭來望著女兒說道:「我早上拿了錢來,你那該死行瘟的兄弟還不肯!我說:『姑老爺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銀子送上門來給他用,只怕姑老爺還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銀子家去罵這死砍頭短命的奴才!」說了一會,千恩萬謝,低著頭,笑迷迷去了。

在金錢、富貴這事上,胡屠戶確實挺懂!

範進一中舉,不光張鄉紳送銀子送宅子,其他人也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人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僕,圖蔭庇的。到兩三個月,範進家奴僕、丫鬟都有了,錢、米是不消說了。」

沒有人比他更懂陪客

因大喜過望,範進母親一命嗚呼了,張鄉紳等地方頭面人物少不得來範進家弔唁。

這事,在胡屠戶口中是這樣的——

「自從親家母不幸去世,合城鄉紳,那一個不到他家來?就是我主顧張老爺、周老爺,在那裡司賓,大長日子,坐著無聊,只拉著我說閒話,陪著吃酒吃飯;見了客來,又要打躬作揖,累個不了。我是個閒散慣了的人,不耐煩作這些事!欲待躲著些──難道是怕小婿怪!惹紳衿老爺們看喬了,說道:『要至親做甚麼呢?』」

看來,胡屠戶最懂陪大人物聊天。

可現實情況是怎樣的?

聽說張鄉紳來範家,轎子已是到了門口,「胡屠戶忙躲進女兒房裡,不敢出來」。

後來,他聽到張鄉紳走了,「直等他上了轎,才敢走出堂屋來」。

哈哈,這就是懂王胡屠戶了,什麼都是沒有人比他更懂,因為,他有一張好嘴!

(作者:冠睿)

相關焦點

  • 《範進中舉》:帶你認識不一樣的胡屠戶
    範進中舉人之後,胡屠戶匆匆忙忙的從集市上趕來賀喜,這次拿的是五六千錢和七八斤肉。其實這次胡屠戶是有備而來的。眾人問報錄的,已是家裡把屠戶送來的幾千錢打發他們去了。範進拜了母親,也拜謝丈人。胡屠戶再三不安道:「些須幾個錢,不夠你賞人。」說明胡屠戶已經預料到範進需要打發報錄的差人,需要賞別人錢,還擔心女婿不夠心裡很不安。帶肉來應該也是為了招待這些報喜的人們。
  • 你會覺得範進中舉很可笑嗎?讀《儒林外史》第三回
    謁見的時候,周學道又讚揚了範進一番,鼓勵他去參加鄉試,說他文字火候已到,一定會發達。範進感激不盡,磕頭謝了。範進中了秀才回家,妻子母親都歡喜不盡,他的丈人胡屠戶也提了副豬大腸和一瓶酒來慶賀女婿。範進唯唯諾諾,胡屠戶吃的醉醺醺,腆著肚子回家了。不知不覺間,鄉試的日期到了,範進想起周學道對他說過自己文字火候已到,要去試一試,苦於沒有盤費,去跟丈人借,被丈人罵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摸門不著。回到家,範進不甘心,瞞著丈人去城裡鄉試,考完回家,家裡已經餓了兩三天了。
  • 胡屠戶小傳
    陳思羽 胡屠戶,乃一豬肉屠夫也。現為本縣範老爺之老丈人。胡屠戶,十分善變也。
  • 《儒林外史》:胡屠戶勢利可笑的背後,藏著多少成年人的辛酸蒼涼
    讀《儒林外史》中「範進中舉」一段,我們除了為發瘋的範進感到可悲可憐之外,更被胡屠戶的勢利功利可笑可嘆。胡屠戶是這段故事中一個最具喜感的人物,他的形象無比鮮活生動,絲毫不輸於主角範進。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範進更典型,他代表了人群中的大多數,以誇張的方式再現了人性的真相。
  • 1985年《儒林外史》系列劇之一:《範進中舉》
    許多人初中時學過課文《範進中舉》,節選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從範進中秀才回家遇著丈人胡屠戶始,到高中亞元後反贈胡屠戶銀兩止,突出範進中舉前後的世態炎涼和他兀然成瘋的可悲。劇中範進一角由北京人藝著名演員張瞳扮演,胡屠戶由人藝的王德立扮演,周進由韓振華扮演,資深的老演員路珊扮演範母。
  • 《範進中舉》三重笑
    胡屠戶罵範進其實並不想加害範進,只不過他的氣質決定了他使用如此的語言。胡屠戶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小市民,他的惡俗是階級社會的炎涼世態濡染的結果,他本身並不是陰險毒辣的大奸大惡,對人並沒有嚴重的損害,對他女婿更不存傷害之心,只不過在這個胸無城府的淺薄人物身上,醜陋表現得更為淺露直率罷了。
  • 沒必要嘲笑胡屠戶,他不過是大多數中年人的真實寫照
    中學時代讀《範進中舉》,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的胡屠戶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長大後重新捧讀《儒林外史》,發現胡屠戶只不過是大多數中年人的真實寫照。在女婿範進考中舉人之前,胡屠戶辱罵他為「現世寶」「窮鬼」「沒用的人」。範進想借路費去參加鄉試,胡屠戶不無尖酸地罵他:「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肉吃!」
  • 由範進中舉前後的世態炎涼感悟曾國藩「人生最大之事莫過於謀食」
    這一點,在範進中舉之前體現得非常明顯,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真實狀態。 作為一個讀書人,掙錢無幾,連老丈人也看不起範進。且聽老丈人胡屠戶的數落:「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積了甚麼德,帶挈你中了個相公,我所以帶個酒來賀你。」胡屠戶這樣的奚落,應該不知說了多少遍了,這也是範進只得連連答應的原因。
  • 範進中舉之後
    範進中舉,《儒林外史》寫活了各色人等的表演,尤其是範進的嶽父胡屠戶。但是範進中了舉之後有怎樣的人生道路呢?一般讀者就不太清楚了。話說先是張鄉紳來拜訪,胡屠戶躲進女兒房裡,張鄉紳送上賀儀五十兩,還送了一所三進三間的宅子。自此以後,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人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僕,圖蔭庇的。
  • 可笑的範進、可惡的匡超人,卻都有令人感動的母親
    範進的母親大家對範進故事耳熟能詳,但估計多數人對其母印象模糊。相比範進、胡屠戶,這個老太太幾乎沒存在感,但書中有個關於她的細節很傳神。範進中舉發瘋後,眾人攛掇胡屠戶去把他打醒。眼看兒子就要挨打,範進母親追了出來,對胡屠戶說——「親家,你這可嚇他一嚇,卻不要把他打傷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子已經五十四歲,可在母親心裡仍是被記掛、不能受傷害的孩子!
  • 想起了中舉的範進
    《儒林外史》是一部傑出的諷刺小說,其中《範進中舉》是《儒林外史》中寫得最精彩的片斷,通過範進中舉的前前後後,寫了各類人物的表演,真實生動地顯現其真偽、善惡和美醜的本來面目,而且發掘到人物的靈魂深處。《範進中舉》的故事見於小說的第三回,是《儒林外史》中寫得最精彩的片斷。範進的主考官周進,幾十年屢試不第,已經六十多歲了,仍未功遂名就。
  • 從「範進中舉」的鬧劇,看明朝讀書人的真實生活
    》裡,「範進中舉」的一幕,堪稱笑倒幾代讀者的經典劇情:窮困潦倒的老秀才範進,正在街上苦哈哈的賣雞換米,忽然得知自己竟高中舉人。當場就瘋瘋癲癲,披頭散髮在外面瘋跑。若不是老嶽父胡屠戶趕緊上前一個巴掌,這好不容易苦盡甘來的範舉人,恐怕就得樂極生悲,後半輩子做個可憐的瘋子。而同樣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對這「中舉變瘋子」的雷景象,鄉親們急的手足無措,來報喜的幾位「報錄人」,卻是相當的淡定。還不慌不忙的給大家支招,這才有了範進嶽父胡屠戶壯著膽子揮起手,一巴掌把範進打清醒的雷事。常年負責「報喜」的他們,對這類「變瘋」的事,早已見怪不怪。
  • 你有點像我,範進捋著鬍鬚對霍頓說,正在閉目養神的霍頓有些吃驚
    範進笑了,他把佝著的腰微微挺了挺,慢條斯理地說:「我是範進,明朝成化年間人。哦,別怕!你是在夢境裡和我相見。」霍頓聽完覺得有些蹊蹺,便使勁朝自己的胳膊上擰了一把,果真不疼,這才緩緩地舒了口氣,好奇地問道:「你會說英語?」範進得意地點了點頭:「夜斯!在天國跟莎士比亞先生學的。「你怎麼說我像你?我看我們一點也不像!」紳士派頭的霍頓有些不滿地埋怨範進。
  • 清代科舉的「大挑」制度:範進中舉後,他究竟能當多大的官?
    提到中舉,最有名的例子無疑是範進了。中學課本裡《範進中舉》這個片斷選自吳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查捷報」。這一回寫的是範進中舉的故事。小說描寫廣東學道周進,到廣州上任,先考兩場生員,考完兩場以後,第三場是南海、番禺兩縣的童生來進行考試。童生裡就有範進,範進考完這場考試後取得了第一名,當了秀才,人們稱他為「相公」。
  • 為了功名,範進數十年如一日的在堅持。結論:有志者事竟成
    範進是何許人也?相信只要是中學畢業的弟兄姐妹都應該有所了解。該人物來源於《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筆下的一個應試考生,接下來就圍繞範進這個人物談一談。範進中舉在《儒林外史》中,吳敬梓對範進的定位是封建社會下熱衷於功名的最底層文人代表。範進大半生窮困潦倒,到54歲才考進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