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自詡精明,卻在一事上犯糊塗,李宗仁評價:自負而無遠見

2020-12-24 漫步史書

隨著三大戰役陸續落下帷幕,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軍主力基本上全部崩潰,後期徵召上來的士兵,也大多都是新兵,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渡江戰役結束以後,國民黨軍所依靠的力量,就只剩下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20多萬兵馬,總體來看白崇禧本人指揮打仗確實有一手,一度計劃將我軍一步步引往廣西進行決戰,最終為我軍擊潰,桂系主力在1949年12月底也盡數被我軍全殲。

在中國近代史上,桂系佔有舉足親重的地位,在近代各地諸多軍閥之中,除了北方閻錫山所部外,就只有桂系常年居於中樞位置,甚至能與蔣介石平分秋色,1948年4月前方戰事不利之機,桂系還能通過選舉堂而皇之的與蔣介石硬碰硬,李宗仁本人還被當選為副總統,而時任華中剿總司令的白崇禧甚至多次為李宗仁公開發聲演講,為李宗仁順利當選立下汗馬功勞。

只可惜一生精明的白崇禧,卻在關鍵時刻犯了糊塗,以至於晚年遭遇悲劇命運。

白崇禧的桂系大軍全軍覆沒以後,其本人也避居海南,後來又乘坐飛機到香港,事實上到了這種情況下,白崇禧本人對自己未來前途命運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相比於白崇禧,李宗仁就要聰明的多,早在11月20日李宗仁就乘坐飛機前往香港,後來又以治病的名義前往美國,據說在臨行之前,也曾勸說白崇禧一同前往,而白崇禧猶猶豫豫沒有答應。

之所以沒有答應,是因為李宗仁和白崇禧的關係已經不像當初那麼好了。李宗仁當選為總統以後,白崇禧在一些事兒上經常與之發生分歧,特別是在渡江戰役之前,李宗仁曾想要和談解決紛爭,而白崇禧手握桂系大軍,自認為能再打一戰,於是堅決不同意和談,桂系內部分裂成兩派相互爭執,雖然後來在李宗仁的堅持下雙方還是進行了一次和談,但結果卻並不順利。

南京解放以後,李宗仁可以說是光握著一個代總統的名頭,大權在蔣介石手中,而桂系兵馬則大多是在白崇禧手中,李宗仁飛赴桂林後,受不了老蔣的勸說回到了廣州,結果被控制住,而負責牽頭的任不是別人,恰恰是白崇禧。李宗仁心裡很清楚,蔣介石本身就是一個玩弄權術的老手,此前大勢尚在,蔣介石還能從背後操控,現如今大勢已去,蔣介石翻身基本上已經無可避免。

因此李宗仁改道飛赴香港以後,沒有選擇跟隨前往臺北,而是前往美國。反觀白崇禧,事實上隨著前方戰事的逐漸失敗,白崇禧自己心裡已經沒有多少信心了,或許在他看來,保全自己在蔣介石統治之下的地位,為國民黨內部團結做一點有力的事兒比較好,為此他不惜親自勸說李宗仁留下,甚至還接受了蔣介石給予的國防部長以及400萬銀元,雖然他明知道這是蔣介石的誘餌,但他還是沒有選擇跟隨李宗仁前往美國。

12月底白崇禧飛赴臺灣後,也徹底落入蔣介石的掌控中,應許的國防部長沒了,改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7月26日被聘為國民黨改造委員會中央評議委員,自此以後沒有了實權,而應允的400萬銀元,後來也基本上沒有下文,直至1966年12月2日,不明不白的在家中去世,反觀李宗仁60年代中期還回到了大陸,最後安度晚年,李宗仁生前對白崇禧有過一句精準的評價:「白健生頗自負,其實在政治上沒遠見。」

相關焦點

  • 李宗仁、白崇禧本是親密搭檔,可後期白屢屢背叛,導致李黯然離去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當天清晨,李宗仁乘機離開首府,他的心情灰暗到了極點。李十分清楚,他現在是「戰」無兵,「和」無權。一旦國軍失敗,老蔣還可以跑去中國臺灣,但桂系已無退路。思量再三,本來要到廣州的李宗仁,決定改飛桂林。
  • 白崇禧比蔣介石還毒辣,製造了「白色恐怖」,最後在臺灣成孤魂
    最後「勉強聽取了白(白崇禧)兄的意見」。就是說,白崇禧力主跟共產黨翻臉,堅決要屠殺共產黨人。他為蔣介石出力最大,是這起事變為虎作倀始作俑者。 白崇禧任「淞滬戒嚴司令部」司令後,在得到英、美、法、日、意五國領事的支持後,在上海報紙上大肆渲染:打倒反對三民主義的反革命分子!加強真正的國民黨黨權!打倒篡黨篡權的陰謀分子!打倒在後方製造混亂的破壞分子!
  • 毛澤東爭取李宗仁、白崇禧:李的地位可以談,白先生可當個大統帥
    毛澤東為爭取李宗仁白崇禧留下,設想了很多方案,誠意滿滿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在人民解放戰爭的沉重打擊下,不得不宣告「引退」。次日,出任代總統的李宗仁即致電毛澤東。要求人民解放軍停止過江,舉行和平談判。
  • 白崇禧與蔣介石|三策智庫
    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從海南島敗退到臺灣,1966年12月2日因冠狀動脈梗塞病逝臺北家中。他56歲抵臺,73歲過世,在臺灣度過了艱難的十七載。白崇禧軍階為陸軍四星上將,那是終身職,但是他在臺灣,既無兵權,亦無政權,最後的職位是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小學倒數第一,夢想是養鴨,無奈輟學的李宗仁,卻為何成功跳農門
    李宗仁是近代中國一位傳奇人物。他從一個農家子弟逐漸成長為桂系的領軍人物,乃至最後做了代總統,也算是做了一朝天子的人了,應該稱得上是人中龍鳳了。然而他晚年曾說自己「幼無天才,長無特長」。若是了解他少年的成長經歷,就會明白這並非完全是他的自謙之詞。
  • 程思遠:他曾任李宗仁白崇禧秘書,晚年官至副國級,女兒是亞洲影后
    程思遠是桂系的核心人物,他捭闔縱橫於蔣介石、李宗仁之間,參與籌劃了反蔣、助李宗仁競選「副總統」、逼蔣下野、國共和談等重大歷史事件,最後又與李宗仁一起從海外歸來,晚年官至副國級。上中學時候,程思遠聽說北伐軍李宗仁部招考文書,便背著一袋米趕去應考,結果以文筆優美考取第一名,在沒有任何背景情況下被錄取,從此投筆從戎,追隨李宗仁鞍前馬後,親歷許多大事件。1930年至1934年,程思遠擔任中國國民黨第四集團軍總司令李宗仁的秘書,由此和新桂繫結下了不解之緣。1937年,程思遠參加了著名的臺兒莊戰役。
  • 白崇禧英雄一世,卻死于美人裙下,其實都是被蔣介石逼的
    1966年12月2日,桂系名將白崇禧在家中的床上「暴斃」,終年73歲。 這位被世人稱為「小諸葛」的桂系二號人物,曾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生前起起伏伏,毀譽參半,連死因也留下了重重謎團。
  • 蔣介石為象棋作詩 李宗仁「指揮若定」態若無事 張學良輸棋發怒
    所以,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多愛好象棋。 李宗仁在臺兒莊戰役時以「指揮若定」而被後人稱頌,當時有記者報導說,戰事激烈之時,李仍與白崇禧下象棋,態若無事。 爭強好勝是張學良性格的一大特點,這表現在他下象棋上。每次下象棋勝則欣然,敗則不喜,輸棋必大發脾氣。
  • 1949年初,「空殼」總統李宗仁為何敢跟中共要價「劃江而治」?
    軍機大事固然惟溪口之命是從,政府各部門一應事務也都要溪口點頭,沒有蔣介石的認可什麼事也辦不成。一時間,京滬杭公路上轎車川流不息,各方大員有事無事便往溪口跑。這樣,李代總統被孤零零地扔在南京城,成了名副其實的「光杆司令」。  更叫李宗仁大為光火的是,蔣介石將國庫銀元美鈔統統運到臺灣,弄得這位李代總統在「執政」期間竟不名一文。
  • 白崇禧逼蔣下野何應欽因何沉默?桂軍已壓境,他其實救了校長一命
    (第一軍軍長何應欽)北伐的主力除了黃埔系的第一軍外,肯定得算是桂軍和粵軍,尤其是力主北伐的「二李」(李宗仁和李濟深)剛好是一桂一粵。結果老蔣還是不願意,經過李宗仁白崇禧幾經交涉,老蔣才最終答應分給桂軍1000支步槍和4挺重機槍,其他都裝備了自己的第一軍,幾乎不成比例的分配,因此雙方的矛盾其實在北伐之初就已經孕藏下來。
  • 民國初年蔣桂戰爭,李宗仁桂軍實力雄厚,為何卻敗於一書生之手?
    民國初年,北伐戰爭結束後,各方軍閥勢力為擴張勢力範圍而展開了一系列的明爭暗鬥,桂係為奪取湖南而發動兵變,強行驅逐湖南主官魯滌平,從而引發了蔣桂戰爭。湖南事變爆發後,蔣介石勃然大怒,宣稱李宗仁擅自撤換民國政府任命的重要官員形同造反,然而李宗仁卻因暗中聯合馮玉祥共同反蔣而有恃無恐。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李宗仁在美國接受採訪時說了一句大實話
    李宗仁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量級人物,字德鄰,廣西桂林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桂系"首領,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曾為李宗仁撰寫回憶錄的唐德剛認為,李宗仁「匹夫一人系天下安危」,他是「近代中國這座高樓大廈的一根主要支柱,沒這根柱子,則今日這座大廈,可能又是另外一棟不同的建築了。」
  • 大智若愚,學精明不如學糊塗
    如果誰不小心被套上了這個詞,那麼這個人必定是愚蠢至極。但事實上,愚不可及有時卻是一種非常高明的處世之道。聰明難得,糊塗更加難得。人活在世上,誰不願意聰明自信,大展宏圖呢?誰不願意春風得意,成為萬人矚目的對象呢?但有時,一個人太過突出,反而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所以,必要時,一個人需要隱匿鋒芒,學會揣著明白裝糊塗。
  • 北伐戰爭寧漢合流,李宗仁迫使蔣介石辭職,為何卻無法徹底取代?
    此時李宗仁、白崇禧二人率領第七軍在南京突然發難,以兵諫的方式對蔣介石進行逼宮,成功迫使蔣介石通電下野。蔣介石辭職歸隱後,南京和武漢之間的關係頓顯和緩,李宗仁和汪精衛約定武漢商談寧漢合流之事,雙方在廬山進行會談。
  • 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兒時有多笨?學習成績倒數第一,夢想是養鴨子!
    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兒時有多笨?學習成績倒數第一,夢想是養鴨子!說起李宗仁,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而且能屈能伸的好將軍。在軍閥混戰之時,李宗仁的桂軍雖然不是最強的,但是卻能在眾多軍閥中脫穎而出,不僅沒有被其餘軍閥所吞併,反而越來越強!抗戰中,李宗仁更是大放異彩,臺兒莊戰役,更是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
  • 白崇禧太能自誇,竟然附會民間謠言:雷峰塔中白蛇精轉世
    白崇禧號稱「小諸葛」,少年得志,非常自負。晚年寫回憶錄時也不忘穿鑿附會、自我吹噓一番。話說北伐戰爭第二階段,東路軍由劉峙指揮,在江浙一線被孫傳芳殘部打敗。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聞報心急如焚,但手邊又無可用之人,只好急電白崇禧,任命他為東路軍前敵總指揮,讓他前去浙江前線收拾殘局。白崇禧接到老蔣命令後稍做準備,就立即從南昌出發,經上饒、玉山趕往浙江前線。他人未到預定的前敵指揮部常山,聞聽潰兵已經退至那裡。
  • 再怎麼愛一個人,在這幾件事上不能犯糊塗!
    我想在以下這幾件事情上不犯糊塗,那就可以做到理性愛人。第一件事:談戀愛最容易犯的糊塗就是,滿腦子都是情啊、愛啊的,把現實生活給過的有點飄了。甚至上班都上不下去了,做什麼事都不認真了,還常常走神兒只想著談戀愛的事情。這樣不只是會影響工作,影響進步,還容易沒有了自我,一個人一旦沒有了自我,就很容易淪為兩人情感間的奴隸,會非常可怕。
  • 雍正王朝中胤禛追庫銀失敗,康熙評價「精明自詡」?帝王術太精了
    劇中有一幕:胤禛追繳國庫欠款失敗,卻被康熙評價「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詡」。這是為什麼呢?別急,且聽小編慢慢為您道來。此事以小編的觀點看來,其實這是康熙看破了胤禛的小算盤。對於清繳國庫欠銀這件差事,胤禛開始是很猶豫的,不願意接手。但鄔先生卻極力建議胤禛接下這個差事。鄔先生真實的目的就是把胤禛推到奪嫡之路上。因為接手了這個差事,就肯定要把大多數的朝臣和許多兄弟們都得罪光了。
  • 李宗仁:一個想養鴨的農家少年,是如何成為中華民國代總統的?
    有天,母親看著調皮的李宗仁,不由得問道:「長大後你想幹什麼呀?」李宗仁想都沒想就回答:「我想養鴨子。」別以為李宗仁這是隨口一說,其實他還真的打算這麼幹,我們很難想像,立志於養鴨的李宗仁,有一天能成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