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飯即健康又可口,是很多師兄的「最愛」。很多寺院也都會定期開放齋堂,供信眾吃齋。
但是,到寺院裡吃齋飯,有著很多規矩和方法,不懂這些十分影響用齋,甚至連自己的飯量,都說不清楚。
在寺院中,吃飯被稱作「過堂」。大眾口念佛號依次進入齋堂後,便不可在堂中走動,要保持安靜,按照順序端身正座,將原本是扣在桌子上的碗翻開。
為了方便行堂的師父、義工分發食物,要把碗靠近桌子的外沿擺放,筷子橫放在碗前,靠近自己身體一側。這樣放置碗筷,意為佛法橫遍一切空間。
隨後,眾人念誦《供養偈》,行堂開始。
第一遍行堂時,只要僧眾不拒絕,負責行堂的師父或義工會把每種食物都在用齋者的碗裡放一點。
如果僧眾不想要某種食物,齋堂中又禁止說話,就只能靠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意願了。
用齋者可將右手豎起,掌心向外,或用右手在碗上方做—個遮擋的動作,以示不需要。
開始吃飯時,端身正座,脊背挺直,不能趴在桌子上。左手將碗平端在胸前,拇指扣在碗邊,其餘四指平託在碗底,古人稱為「龍含珠」。右手用筷子夾起食物,輕柔而利落地將食物送入口中,古人稱為「鳳點頭」。
稀飯、湯等流食,可以把碗端起來食用,固體食物則一律使用筷子夾起來食用。
第二遍行堂時,如果用齋者需要添加食物,要把碗放在桌沿旁,用筷子或手指在碗裡比劃一下,來表示需要添加食物的多少,比如指碗底表示加一點點,指碗沿表示加多一點。
想要添加某種特定的食物,就把那種食物從碗裡夾起來,向行堂的師父或義工示意。對於某種食物還想再添加一些,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邊輕點一下。
對於只想要一點點食物,可用右手拇指和小指比一下,表示「少量」。
對於稀飯,如果想要比較稠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裡做一個豎插的動作。
如果想要比較稀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上面平劃一下。
三遍行堂之後,巡開水,蕩洗乾淨碗裡剩餘的食物一併喝下,不浪費每一粒糧食。寺院的一切用度都來自十方供養,因此到寺院中吃齋飯,必須做到不浪費一粒米,一滴水。
吃完飯之後,將碗疊起,放在靠近桌子外沿的地方,將筷子放在碗右側距離約一寸的桌面上,筷子與桌沿垂直。
當大家食畢,僧值師巡走一圈後,至佛前問訊,維那師帶領大家齊誦《結齋偈》,然後按次序念佛出齋堂。
長按二維碼,恭請播經機
一臺播經機,一份功德心
歡迎撥打欽賜龍藏播經機的諮詢電話:
400-8318-300
往期回顧:
1、視頻丨《佛陀傳》演播者胡克有話說
2、李罕「變了」
3、靈山慈善基金會為大藏經精品語音工程開通長期募捐通道
4、善友籌原創/湖心亭看雪客談:一個不收費的眾籌平臺——善友籌
5、一個人的錄音棚
6、視頻丨「鐵匠」遇上誦經人
7、《佛陀傳》有聲書54:佛陀遭到誣陷
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善友籌」,支持大藏經精品語音工程,功德無量!福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