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秒燃爆,一口氣看完,年度最佳國產戰爭電影《八佰》

2020-09-05 歡樂娛評

昨天我和老袁走進了電影院,時隔兩年,因為懷孕生娃,直到昨天我們才決定,看一場電影《八佰》。相比兩年前的影院,因為疫情原因,電影院排隊的人顯然減少。手機號碼掃碼通行,爆米花沒有出售,可樂也不允許帶入影院。



147分鐘的電影,我和老袁仿佛憋著一口氣,直到影院燈光亮起,我們仍然不願意起身,連字幕都沒有放過。走出影院,老袁停下腳步對我說:「人間真好」。看完《八佰》彷佛剛從地獄回來,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身邊尚在的愛人,讓我覺得,一切都如此美好。



1937年,淞滬之戰的最後一戰,整個中國戰爭低谷期,交戰三月慘敗三月。國民革命軍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因為這裡曾是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大銀行共同出資建的倉庫,所以成為四行倉庫。倉庫內只有軍隊400多人,但是為了震懾敵軍,才對外宣稱有800人,影片名稱因此而來,歷史中曾有記載這些壯士為八百壯士。



整個四行倉庫與租界中間就隔一條蘇州河,一邊是歌舞昇平,一邊卻是生死相搏。管虎的這種拍攝角度和手法確實令人嘆為觀止。這邊是天堂,這邊是人間煉獄。


倉庫裡面三六九等,人潮湧動。士兵,混混,商人還有平頭小百姓,每個人心裡都各有自己的打算,士兵想以身殉國,抱負國家;農民想回家種地過安生日子,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想活著走出這座倉庫,厭煩了戰爭,但是又無可奈何。



壓抑,痛苦,絕望,希望這些情緒都通過面部表情讓熒幕前的觀眾仿佛身臨其境。而蘇州河的這邊,大部分人都在抱怨這場戰爭,甚至有人埋怨道:「打什麼打,明知道打不過,還不讓我們過點安生日子」。


讓我想起東野圭吾《白夜行》中的一段書評:無法直視太陽,因為太刺眼,越是直視,越是刺痛著無法睜開眼睛;不能直視人心,因為人性有很多幽暗面,越是深究,越會看清真相而失望至極、心灰意冷。



一部票房22億,豆瓣評分8分+的國產戰爭影片,剛上映幾乎每場爆滿。有人說這是疫情後的報復消費,可在我看來,影片預告片也著實震撼,給觀眾埋下了伏筆也留了懸念。


整部影片最讓我震撼的是排隊跳樓那段,每個人都排著隊,一個跳完下一個跳,仿佛不像是去赴死。看著一段的時候,我緊緊抓住老袁的手,仿佛下一個要跳下去的是自己。國難面前,命如草芥,這種大背景下,真的會將生死置於身後。


從來,幸福都不是唾手可得。在通往光明的路上,總有人付出了汗水,鮮血,乃至生命!

文章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從口碑兩極化的《八佰》回顧國產戰爭片:你pick誰?
    第2920期文化產業評論歷經審查、撤檔、改檔、刪減等諸多風波後,《八佰》終於上映。然而等待《八佰》等並非眾口一致的好評,兩級化評價的《八佰》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八佰》的差評又能給國產戰爭片哪些啟示呢? 《八佰》儘管不完美,但依舊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是一部值得前去電影院觀看的電影,尤其是對於疫情後中國電影產業發展以及影院的經濟復甦而言,支持一下國產電影還是很有意義的。
  • 《集結號》到《八佰》再到《金剛川》:國產戰爭電影崛起還要多久
    距離10月23日國產戰爭電影《金剛川》上線已過去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現在才談起這部影片似乎有些晚,但是這部影片所展現的厚重歷史和濃烈情感,對於國產戰爭電影來說,什麼時候提起都不算晚。《集結號》的成功,為後續國產戰爭電影的拍攝提供了一個優秀的範本。但是,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國產戰爭電影並沒有出現想像中百花齊放的景象,在商業資本以及快錢思維的驅使下,投資耗費巨大、見效較慢的戰爭片已被逐步排除在電影類型的主流序列。
  • 《八佰》真要摸到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了?
    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啟動儀式上,陳道明把《八佰》的四億票房口誤說成了四百億,這當然是中國電影一個喜慶的口誤,可是《八佰》的最終票房,到底會是多少億?假設《集結號》代表了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那麼《八佰》無疑正在接近甚至可能打破這一天花板。
  • 看完《八佰》,我又刷了這5部經典戰爭片
    《八佰》的出現,毫無疑問是國產影院的救市之作。 拋開關於影片的諸多爭議,至少在「戰爭片」這個類型定義上是達成共識的。影片在戰爭場面的拍攝上,可以稱得上是近10年國產戰爭片最佳,而這部分的出彩,攝影師曹鬱功不可沒。
  • 電影《八佰》刷屏,票房破10億!「燃爆了」英語怎麼說?
    票房一路飄紅的同時,《八佰》也收穫了口碑上的好評。目前,在豆瓣平臺上,電影《八佰》的評分高達7.8分,成為託起後疫情時代電影市場的力作。正是這樣一場特殊的戰爭,在電影《八佰》的藝術營造下,讓觀眾置身其中,再次回憶歷史。
  • 為什麼《八佰》能打破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
    假設《集結號》代表了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那麼《八佰》無疑正在接近甚至可能打破這一天花板。當一部歷經曲折的電影在一個特殊的節點獲得了某種意義上的重生,它不僅收穫了報復性觀影的紅利,更證明了第一個衝出戰壕的戰士未必先倒下,而是有可能贏得接近兩周的影市真空期作為勇氣的報償,直到9月諾神的《信條》上映,《八佰》在市場上並無真正的對手。
  • 再聊《八佰》,其他國產電影裡面沒有這麼震撼的戰爭場面
    《八佰》上映已經過半月,相信各位老鐵們有很多已經在電影院裡觀看過這部影片。截至小編發文前,八佰的豆瓣評分穩定在了7.7左右,普遍理解是「離及格」還差一點。但是作為這部電影的「鐵粉『』,小編還是要給老鐵們再推薦一下這部國產戰爭電影史詩大作。
  • 《八佰》首映,3.11億票房奪冠,國產電影復興「敲門石」
    《八佰》今日首映,實時票房數據首日票房3.11億元,總出票246萬張,總場次26萬場。目前《八佰》排行榜第一名實時票房1099萬,累計票房3385.4萬,排片佔比73.1%,排片場次15930,上座率16.3%,基本上實現場均人次31人,距離上映8月21日還有4天,根據點映的數據表現來看,這部電影票房預期還是很可觀的。
  • 《八佰》把吳京都看哭了:口碑爆棚!為啥說它是今年最佳戰爭片?
    這兩天,老文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管虎的電影《八佰》點映的好口碑刷屏了。很多影評人都說,《八佰》是今年最好的國產戰爭片。僅僅一天時間,豆瓣就出現了《八佰》的評分,高達8.3,目前有2萬多人評價,大部分都打了四星或者五星。在短評中高達79%的人給出了好評,稱讚影片的高質量,導演、攝影、道具演員以及劇情都進入了好評的範圍,可見《八佰》從裡到外都被誇了一通。
  • 電影《八佰》刷屏,票房破10億!「燃爆了」用英語怎麼說?
    目前,在豆瓣平臺上,電影《八佰》的評分高達7.8分,成為託起後疫情時代電影市場的力作。《八佰》,是由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等多位實力派演員,共同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正是這樣一場特殊的戰爭,在電影《八佰》的藝術營造下,讓觀眾置身其中,再次回憶歷史。除了故事打動觀眾之外,《八佰》的成功還離不開技術的加持。MAX攝影機全片拍攝,以及後期視效製作,《八佰》通過令人眼花繚亂的戰爭場面、細膩的聲效製作,給觀眾帶來了極致的視聽體驗。
  • 不吹不黑,《八佰》在國產戰爭片中能排老幾?
    引子其實,《八佰》今天才正式公映。但關於電影的討論,早已七拐八繞地,偏離了大部分正常評論的方向,徹底攪成了一團漿糊。怎麼著?堂堂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連平心靜氣聊個電影都做不到?真正達到3.0甚至4.0的,屈指可數。《八佰》的歷史地位如何,具體在哪個維度,稍後再說。先從一部完成了介於3.0和4.0之間的國產戰爭片聊起。1.
  • 管虎導演的《八佰》和《金剛川》,為什麼達不到國產戰爭片巔峰!
    管虎導演的《八佰》和《金剛川》兩部戰爭片。可以說在2020年國產電影裡異常耀眼。而這兩部電影的優缺點都非常的明顯。
  • 《八佰》:年度最佳華語片之一,絕對值回票價
    文/赤葉青楓電影院復工以來,最值得期待的國產電影非《八佰》莫屬。如果一部電影只有燒錢的場面可看,那麼它即便製作再精良,也會顯得空洞乏味。導演顯然深諳其味,對片中兩軍正面交鋒的戰爭戲拍的其實較為克制,而把更多重點放在了挖掘與展現片中大小角色的人性上。
  • 和張藝謀馮小剛相比,管虎的《八佰》在國產戰爭片中能排老幾?
    引子其實,《八佰》今天才正式公映。但關於電影的討論,早已七拐八繞地,偏離了大部分正常評論的方向,徹底攪成了一團漿糊。真正達到3.0甚至4.0的,屈指可數。《八佰》的歷史地位如何,具體在哪個維度,稍後再說。先從一部完成了介於3.0和4.0之間的國產戰爭片聊起。1.
  • 國產戰爭片翻身之作——《八佰》
    去看過電影的影迷,幾乎都是流著淚走出影院的。&34;,&34;,還有很多剛看完就約上朋友二刷的觀眾,《八佰》不管是成片品質還是故事內核,都獲得一致好評。近日《八佰》的總票房已突破24億元,一躍成為2020全球票房排行榜第二名,堪稱現象級文化事件。
  • 電影《八佰》,展現了一場真實的戰爭
    電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根據貓眼數據,《八佰》是影院復工以來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產新片,是以淞滬會戰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電影。截止至8月29號,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億。回到電影本身,聊聊它作為電影的好與壞。電影《八佰》在質量上來說,應該可以排在國內的抗日戰爭題材影視劇中的前列。首先是在電影鏡頭的調度上,《八佰》的鏡頭和畫面都是有過設計的。
  • 國產戰爭電影原來可以這樣拍?管虎「十年」磨出《八佰》
    五天十二億,《八佰》的票房成績刷新了很多紀錄。同步刷新的,還有人們對國產戰爭電影的刻板印象。很多人看過《八佰》之後稱讚,說這部影片刷新了國產戰爭片的新高度,代表了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又一高水準。那麼這樣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究竟是怎麼誕生的?
  • 《八佰》戰爭電影的目的都是反戰
    《八佰》上映四天,目前票房已超9億大關,去影院看過《八佰》的觀眾,很大一部分人對影片質量是肯定的。我也首映當日就先睹為快。確實被戰爭的殘酷和悲壯所震撼到。從上映幾日的趨勢看《八佰》無疑是2020年國產電影最有價值的一部。
  • 你什麼時候感受到了國產戰爭片的崛起,《戰狼》?還是《八佰》?
    你是在什麼時候感受到了國產戰爭片的崛起,是大名鼎鼎的《集結號》,是中國歷史總票房第一的《戰狼2》,還是今年登頂全球票房年度冠軍的《八佰》?細讀這些年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國產戰爭片票房,能看到這一類型片是如何伴隨電影工業的進步不斷探索和進化,讓更多的觀眾在電影中走近歷史,了解英雄,珍惜和平。
  • 電影《八佰》的導演是誰 《八佰》劇情介紹
    八佰誰導演的《八佰》導演是管虎。大家可能對這個人有點陌生,但是提起吳亦凡參演的《老炮兒》大家想必不會陌生吧,這也是管虎導演的作品之一。管虎,1968年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與賈樟柯、王小帥等同為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作品犀利、先鋒,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現實批判性,視聽技巧純熟並獨具特色。24歲執導處女作《頭髮亂了》,記錄了九十年代中國年輕人的迷茫與尋找;電影《西施眼》獲得2002年夏威夷國際電影亞洲電影評審團獎(NETPAC)、第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