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老袁走進了電影院,時隔兩年,因為懷孕生娃,直到昨天我們才決定,看一場電影《八佰》。相比兩年前的影院,因為疫情原因,電影院排隊的人顯然減少。手機號碼掃碼通行,爆米花沒有出售,可樂也不允許帶入影院。
147分鐘的電影,我和老袁仿佛憋著一口氣,直到影院燈光亮起,我們仍然不願意起身,連字幕都沒有放過。走出影院,老袁停下腳步對我說:「人間真好」。看完《八佰》彷佛剛從地獄回來,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身邊尚在的愛人,讓我覺得,一切都如此美好。
1937年,淞滬之戰的最後一戰,整個中國戰爭低谷期,交戰三月慘敗三月。國民革命軍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因為這裡曾是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大銀行共同出資建的倉庫,所以成為四行倉庫。倉庫內只有軍隊400多人,但是為了震懾敵軍,才對外宣稱有800人,影片名稱因此而來,歷史中曾有記載這些壯士為八百壯士。
整個四行倉庫與租界中間就隔一條蘇州河,一邊是歌舞昇平,一邊卻是生死相搏。管虎的這種拍攝角度和手法確實令人嘆為觀止。這邊是天堂,這邊是人間煉獄。
倉庫裡面三六九等,人潮湧動。士兵,混混,商人還有平頭小百姓,每個人心裡都各有自己的打算,士兵想以身殉國,抱負國家;農民想回家種地過安生日子,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想活著走出這座倉庫,厭煩了戰爭,但是又無可奈何。
壓抑,痛苦,絕望,希望這些情緒都通過面部表情讓熒幕前的觀眾仿佛身臨其境。而蘇州河的這邊,大部分人都在抱怨這場戰爭,甚至有人埋怨道:「打什麼打,明知道打不過,還不讓我們過點安生日子」。
讓我想起東野圭吾《白夜行》中的一段書評:無法直視太陽,因為太刺眼,越是直視,越是刺痛著無法睜開眼睛;不能直視人心,因為人性有很多幽暗面,越是深究,越會看清真相而失望至極、心灰意冷。
一部票房22億,豆瓣評分8分+的國產戰爭影片,剛上映幾乎每場爆滿。有人說這是疫情後的報復消費,可在我看來,影片預告片也著實震撼,給觀眾埋下了伏筆也留了懸念。
整部影片最讓我震撼的是排隊跳樓那段,每個人都排著隊,一個跳完下一個跳,仿佛不像是去赴死。看著一段的時候,我緊緊抓住老袁的手,仿佛下一個要跳下去的是自己。國難面前,命如草芥,這種大背景下,真的會將生死置於身後。
從來,幸福都不是唾手可得。在通往光明的路上,總有人付出了汗水,鮮血,乃至生命!
文章原創,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