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學好說服力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說服的最大技巧就是洞悉人們的最大需求,並恰當地滿足他們的需求,如此,世界上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
你只有幫助別人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麼,我們在做銷售的時候,該如何運用互惠原理說服顧客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呢?在這裡,鶴寧老師為大家分享幾點有效的策略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什麼是互惠原理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場景。比如今天你結婚了,親戚朋友來參加婚宴,親戚朋友來的時候都會給你一份禮金。比如有個高中同學給你的禮金是2000元,你心底就會記下這筆人情債,甚至會用筆記本記下來,你在想等這位同學結婚的時候,把這個紅包還給他,你覺得有義務回報曾經受到的恩惠,如果你回報不了你心裡會一直很難受。
如果這位同學已經結婚了,你沒機會在別人結婚的時候還這個人情,你就一定會想在同學孩子滿月的時候把紅包送回去;如果人家孩子都快五歲了,你一定會想等人家孩子十周歲的時候,再給他送回去。你總會找機會把那個禮金還給這位同學,還的時候總會再加一點,直到有一天你把這個錢返還給你的這個同學,你心裡才踏實了。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受了別人的恩惠,你的心裡就會有一種負債感,這種負債感會促使著你要把這種人情儘快地還回去,從這種負債感中解脫出來。互惠原理就是這樣一種心理。
互惠原理有三個最主要的特性。
互惠原理第一大特性是你可以強加給別人某種實惠,然後由你來選擇回報方式。
有天鶴寧老師我到商場去購物,從旁邊突然走過來一個男孩,二話不說,趴在地上給我擦皮鞋,那份熱情和執著讓我無法拒絕。擦完皮鞋,那位男孩接下來要做什麼呢?他就給我介紹廠家的鞋油,他說他的這個鞋油非常好,你一定要買一盒。
這個就是他強加給你的服務,讓你產生了一種負債感,你覺得只有買了他的產品,才得到了心靈的解脫。大多數的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會選擇購買。你甚至不會太在意這盒鞋油的質量。
相信有車一族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在路上開車,前面遇到紅燈,你在紅燈路口停下來,這個時候會有一些小孩或老人拿著撣子為你擦車窗,擦完車窗以後他會跟你伸手討錢,這時你一般會給他一些零鈔。
如果他沒有給你擦車窗,而管你討錢,你會選擇理直地不給他,而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但是那位小孩或是老人在你的車前給你撣乾淨車窗之後,再跟你伸手要錢,你就會有一種負債感,你會適當地給對方一些錢。
互惠原理是可以強加給別人的,並且由你來選擇回報方式。比如鞋童給你擦皮鞋,永遠不會想讓你用同樣的方式回報他,而是希望你給他錢。
互惠原理第二大特性是適用於所有人。
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無論什麼膚色,無論什麼信仰,互惠原理在所有的人群中都適用。互惠原理深層的基礎是人們相互依存的關係。我給你一些好處,你回報我一些好處,於是我們之間的關係就會逐漸遞進。
如果有一天你接受了別人的恩惠,如別人數次請你吃飯,而你永遠不請別人吃飯,收了別人紅包永遠不還禮,你不僅不思報答,還沒有感恩的心,別人會怎麼說你呢?往小裡說,別人會說你愛佔小便宜。往大裡說,可能會說你道德品格有問題,說你忘恩負義。
互惠原理具有壓倒性的力量,就是因為無論是什麼人,他只要生活在社會上,你對他使用互惠的方式都會起作用。只不過看你使用得巧妙不巧妙,能不能讓客戶產生負債感,或者說能不能讓客戶產生愉悅的負債感。
互惠原理第三個特性是可以產生不公平的交換。
很多人都看過電影《十月圍城》,故事背景是國父孫中山要到香港去聯絡各方的義士起義,為了保護孫中山的安全,很多民間義士獻出了生命。有一個李老闆,平時會去接濟一個叫劉公子的乞丐,最後「劉公子」為了保護孫中山而送命。
其實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保護的對象是誰,為什麼還要執行這次任務?因為他平時受到的了李老闆的接濟,李老闆還用錢把他家的傳家寶給贖回來了,給他雙重恩惠,但他只是一個乞丐,他沒有任何財富去回報李老闆,因而當李老闆請他保護一個人的時候,他義無反顧地答應了。
劉公子不管要保護的人是誰,也不管執行這次任務有多大危險,他是衝著李老闆對他的恩惠而去的。李老闆對他的接濟完全是錢財上的,但他最後的回報方式卻是生命。這就是互惠原理產生不公平的交換。
我們平時去超市購物,經常有免費試吃、免費試用。一般情況下,凡是有免費試吃、免費試用的商品,會比沒有免費試吃、免費試用的商品銷售得快,其實這就是互惠原理。免費試吃,現在很多的商家都在做,特別是超市,但是效果完全不一樣,有兩種主要的形式,哪種形式才是我們所說的互惠原理呢?
其中有一種形式就是在水果攤邊上,一般會有一個試吃的小盒子,商家會把這個水果切成塊兒,放在這個小盒子裡,然後邊上擺一堆牙籤,所有路過的客戶都可以隨手拿一根牙籤去插一塊水果嘗嘗味道,這個免費試吃、試嘗就沒有使用到互惠原理,因為吃過的路人轉眼就走了。
我們再來看這樣一種場景,有一天你正在超市裡走著,然後身邊有一個促銷小姐馬上面帶微笑和你打招呼,「先生你好,我們這裡有一款新口味的咖啡,想請你品嘗一下」,說完不等你答應,轉過身來就從背後拿出了一個紙杯遞給你,然後順手給你倒了一杯咖啡,然後面帶微笑看著您把咖啡喝完。
然後說:「先生,您喝完這杯咖啡後感覺如何?口味不錯吧!這麼好的咖啡,你要帶幾盒走呢?」這位先生一般情況下會買一兩盒,因為他不好意思空著手離開,這就很好地使用了互惠原理。
都是免費試吃、試嘗,但是你使用的方法不一樣,客戶心理變化不一樣,前一種方式,客戶沒覺得我欠誰的,但第二種情況就不一樣了,客戶心裡會認為:我不僅享受到你的咖啡,我還享受到了你對我無微不至的服務,這種服務就值得我回報。互惠原則的核心就在於讓對方產生負債感。
- END -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鶴寧老師。以上內容為鶴寧老師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看法或意見,歡迎各位到評論區進行留言,鶴寧老師都會一一回復!您的每一次點讚、轉發、收藏與關注都是對鶴寧最大的支持,十分感謝!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