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變性人NPC引發的血案:談遊戲的政治正確|愛玩網

2021-02-15 網易愛玩

比起政治正確,什麼時候當少數群體不再是噱頭和爭議點,當特殊群體不再「特殊」,我們才真正成功了。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李吉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前些日子歐美遊戲業界內(又)發生了一場硝煙瀰漫的撕逼大戰,站在風口浪尖、飽受爭議的角色的是一個來自於《博德之門》資料片中的NPC:Mizhena(不,這不是拼音)。在遊戲中的角色她不過是一個總共臺詞加起來不夠一張A4紙的容量,站在路邊賣東西的NPC而已。

為什麼這麼簡單一個NPC能吵得這麼兇?因為要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簡單來講,政治正確就是指不歧視任何少數、弱勢群體,包括並不僅限於:同性戀、少數民族、變性人以及各種宗教信徒等等。

Mizhena身為一個臺詞很少的NPC,在玩家和她短短幾句話中就提到了她是一個變性人以及她變性的經歷和原因,這種莫名其妙得介紹方式給人很多一種「我叫A,我來自B, 順便一提我是變性人哦~」的感覺。

Mizhena自述,小時候她的父母把她當男孩養,但她其實是名女性;對此玩家可以選擇回答:「感謝你分享你的故事」,或者「非常有趣的過去」

爭吵的雙方中討厭這個角色的一方認為這種強行填鴨一般的角色設定簡直是愚蠢至極。在現實中沒有任何人會在和陌生人的短短幾句話中提起這麼隱私的話題,遊戲中自然也不應該有這種情況發生。他們還認為開發者這麼做的原因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給少數群體更多的話語權,而是單純地通過加入一些「象徵意義(Token)」角色從而使自己的遊戲看起來更加「包容」和「多樣化」,可如此強行的「多樣化」還不如不要。

《南方公園》中唯一的黑人小孩「託肯」英文其實正是Token,作者兩人以這個簡單粗暴方式來反諷了美國影視界對黑人的處理方式,他T恤上的T尤其顯眼。


而另外一方則是堅決支持這個角色的存在,因為他們認為本身遊戲中就很少有變性人,哪怕她有些生硬,也完全沒關係。畢竟簡單一些的角色也要比完全沒有強。任何反對Mizhena存在的人都是性別歧視、跨性別恐懼症還有很可笑的稱號「完全就是納粹 (Literally Nazi)」。

原本一開始非常理智和有建樹的討論在大量不明真相群眾加入後變成了一場持續了足足有一個月的罵戰和站隊:你要麼是我的隊友要麼是我的敵人。在爭論開始僅僅幾天後事況就升級到了人身攻擊、人肉甚至是死亡威脅。雙方最後都如同瘋狗一般只要不是自己人就咬,莫名其妙被卷進這場風波並且被罵的狗血淋頭的遊戲網紅不知有多少。

最終,這場鬧劇最終以開發者的一個保證「Mizhena在遊戲中會有更多的故事和重要性」的公告而緩緩落幕。開發商同時還承認,這個角色的確介紹的有些生硬,他們保證以後他們會格外注意人物的發展。

Mizhena的論戰讓人想起2014年歐美遊戲圈的風暴:遊戲門(gamergate)

其實這種鬧劇已經上演了不止一次兩次。年代稍微久一些的有《快打旋風》中的毒藥(變性人),近一些的有《龍騰世紀:審判》中的多利安(同性戀)和《合金裝備:幻痛》中的靜靜(幾乎不穿衣服、賣肉的女性)這些角色出現在公眾面前後都被認為是非常具有歧視和充數性質,作為這些角色的創造者遊戲公司則認為這些角色的發展和設計的確下了功夫,他們的存在是有理由的。究竟這些角色是湊數還是恰到好處,那就各有所見了。

小島秀夫稱靜靜的穿著打扮是故事需要,但很多人並不在意,或者不以為然

隨著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平權活動的展開,女性的權利慢慢到達了她們所應得的水平、同性戀在許多國家可以合法結婚,總的來說一些曾經受到歧視的小群體如今在社會上開始逐漸的被主流社會慢慢接受。相應的,政治正確逐漸成為了一個無比敏感的話題,絕大多數公眾人物、媒體在提起有關女性、同性戀等的權益時都無比小心認真,遊戲作為一個映射現實生活的媒體自然而然也被人們賦予了同樣的希望和要求。

多利安:《龍騰世紀》可攻略同性角色

「希望少數群體在遊戲中有更多的空間和重要性」得要求是合情合理,可以接受的,可沒有包括這些少數群體的遊戲也不應該就因此被罵得狗血淋頭。他們之所以是少數群體,就是因為他們比較「少數」。如果每個遊戲、電影都有一個象徵性的同性戀、黑人、亞洲人、各個宗教的信徒哪還玩個屁啊!但網上總有一幫吼得無比響亮的少數偏激群體到處挑事。

激進分子前幾年做出的最讓人莫名其妙的事情便是有關《生化危機5》的種族歧視爭議。大家也都知道生化危機系列一直是以第三人稱射擊殭屍而著稱的,既然《生化危機5》前幾章的故事都發生在非洲,那麼主角射殺的殭屍肯定也都是黑人,故此有人得出了《生化危機5》是仇恨黑人、種族歧視。想必卡普空冤枉得連姥姥都不認識了。

《生化危機5》中的黑人殭屍是不是一種政治不正確?

見勢不妙的遊戲公司紛紛開始將自己的遊戲中強行加入一些和Mizhena一樣無關緊要的象徵角色並且儘量讓自己的遊戲看起來不涉及任何種族問題。

順便一提,製作《質量效應》系列、《龍騰世紀》系列的Bioware在這方面也飽受爭議。Bioware歷來採取的手段就是「你看上誰了?男女不重要!上!」這個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有好處也有壞處。一方面你可以無視性別、取向和任何你喜歡的角色做讓人害羞的事情,但另一方面無論是和誰搞對象都沒什麼實際區別,故事都是平淡又無聊。這種偷懶、兩邊都討好的做法讓一些人有些不爽。所以說並沒有兩邊都討好……

《質量效應3》中的同性激情;「Gayware」公司的自覺是否只是一種出於政治正確的自保?

讓人遺憾的是,這真的沒什麼實際意義。事實上,太過生硬的角色介紹反而有可能讓人們對這個角色和他/她代表的群體產生反感。這種做法最後不僅沒有幫助少數群體更容易被社會接受,還做了完全相反的事情,這無疑是讓人痛心的。

與此同時,遊戲界又有很多無比成功的正面例子,這說明,如果角色本身描寫的足夠精細、成功,那麼無論他們是什麼少數群體都會收穫熱烈好評。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古墓麗影》中的蘿拉(女性主角)、《最後生還者》中的艾莉(女同),還有幾乎所有守望先鋒的角色——身體偏胖的中國科學家、舉重冠軍的俄羅斯妹子、性格火爆衝動的德國老頭、三觀真善美的黑人、活潑神經的英國人、獨眼老太太、甚至連大猩猩和機器人,都在這個遊戲得到了平權!當然還有這個遊戲中數都數不過來的殘疾人。


這些角色和遊戲(尤其是守望先鋒)在社區中廣受好評的原因並不是她們提倡、宣傳了某一個政治觀點,而是因為她們本身就是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角色。當人們意識到艾莉是同性戀時,他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值得談論爭辯的,因為她究竟是喜歡男人還是女人並不重要,重要的她是一個無比複雜、成功、精彩的角色。當她和Riley相吻的一剎那就算是不喜歡同性戀的人也很難心生反感。


Ellie與Riley

同樣做得非常之好的還有神作《女神異聞錄4》中的巽完二。這個少年身形魁梧、打扮張揚,猛地一看就是飛車黨、黑社會。可隨著你更加的了解他你會發現其實他是一個很喜歡可愛東西、喜歡縫紉衣服、喜歡男人的少年。社會和輿論的的壓力讓他不敢暴露真正的自己,當他面對自己的內心時,玩家可以從他們的對話中了解到巽完二的內心究竟有多麼難受和折磨。


影完二

和《最後生還者》中的同性戀不同,《女神異聞錄4》展示了社會上陰暗冰冷的一面,這同時也讓完二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自己煩惱痛楚的人。

日常的巽完二;因為巽完二豐滿的形象,他被IGN評為《女神異聞錄4》中最有魅力的角色

今後的遊戲開發者和玩家們都應該意識到,矯枉過正得將一些少數群體加進遊戲內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沒有一個直男會衝到你面前主動告訴你他只喜歡女人,同樣也沒有一個男同跑到你面前告訴你他喜歡男人。當然,塑造一個同性戀角色時,要想同時做到不強行寫一臉「我是同性戀!」還成功的傳達給大家他的性取向,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可困難並不是讓我們停止嘗試的理由。

角色的性別、性向、種族都不過是角色的一部分,而不是噱頭和標籤。如果製作者的主要目的是充數,而不是設計一個豐滿的角色,那麼設計出的角色一定讓人尷尬又難以下咽,最後還要在網上被噴到想死。

《快打旋風》中的毒藥是不是變性人真的很重要嗎?

正所謂:當你把事情做對了,別人可能甚至不知道你做了。(When you do things right, people won't be sure you've done anything at all.)

和其他媒體不同,一些遊戲的受眾幾乎全部都是年紀相對較小(10-18)的少年。這個世界上最口無遮攔、不懂包容的人恐怕都集中在了這個群體。如果遊戲將一些「特殊」角色塑造成功,喜歡上這些角色的少年玩家或許會慢慢明白其實這些人並不特殊、並不奇怪,他們的不同並不是他們被取笑和歧視的理由。這種潛移默化的效果其實是無比重要和有效的。什麼時候當這些少數群體的存在不再是噱頭和爭議點,在人們的心中完全沒有重量了,當特殊群體不再「特殊」,我們就成功了。

願這個世界更加包容、更加美好。

玩車槍球才夠男子漢?願這個世界更加包容、更加美好

編輯/Philia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網易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微信ID:play163

喜歡我 就關注我吧~網易愛玩

相關焦點

  • 原神:比溫迪更忽悠的遊戲npc上線了!一套說辭多次騙走玩家物資
    當玩家的遊戲主線劇情還處於蒙德時,我們就見識到了溫迪(風神巴巴託斯)身為吟遊詩人的忽悠能力,不少玩家一致認為溫迪在《原神》遊戲劇情中算是最能忽悠的遊戲npc。然而山外有山,樓外有樓!另一位比溫迪更能忽悠的遊戲npc上線了!僅用一套說辭就多次「騙」走玩家的物資,這樣的遊戲劇情彩蛋你遇到過了嗎?
  • 《永生守衛》政治正確的又一個產物
    還夾雜太多政治正確的東西。女二非要是黑人,反派都是白人,小隊裡非要安排一對Gay。反派好好的一家研發出抗癌藥的公司,本該功成名就帶著救世主的光環好好賺他的錢,非要把他們寫的像個變態施虐狂。布可叛變也莫名其妙,你要配合反派研發你自己去不就好了,非要拖上另外三人。
  • 政治正確|拳師出警的速度,是秒速五光年
    事實上,這款情節充斥著無意義的正確與無釐頭的私貨的遊戲獲獎,令諸多單機玩家無法理解。講真,我反倒希望它能獲獎只是因為頑皮狗實在給得太多了。否則,這意味著遊戲劇情的政治正確將成為TGA評選年度最佳遊戲的一項核心指標,而這無異於諾貝爾文學獎將以中考作文的批改標準來頒發。真要那樣的話,TGA年度最佳遊戲大獎也就圖一樂了。
  • 《最後生還者2》獲IGN滿分評價,被政治正確裹挾的西方遊戲市場
    拋開遊戲洩露的那些政治正確因素不談,遊戲確實是個好遊戲,無論是從其遊戲2代設置體現的人文關懷(在設置裡添加了許多功能,比如環境提示音,完全的按鍵映射,色盲對比模式等等),還是從遊戲1代的劇情代入感上,頑皮狗毫無疑問是做的非常不錯的,玩家也有理由相信專心研發了數年的《最後生還者2》是有能力獲得高分評價的,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對此遊戲鄙夷呢?
  •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與「無極」之爭
    「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當一個物體的速度達到光速時,時間就停止了,當一個物體的速度超過光速時,時間就會倒退。」
  • 從《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說起
    首先聲明,小編可不是標題黨哦,我給大夥說過要擺有關微電影的龍門陣噠,而這個龍門陣還真得從《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說起,因為這部短片,被認為是「微電影」的最早雛形!鼻祖啊!微電影雛形《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是一位中國大陸自由職業者於2005年創作的一部網絡短片,許多人士認為這就是「微電影」的雛形。第一部微電影作為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廣告「微電影」,吳彥祖主演的《一觸即發》是源自「微時代」的產物。全片場面宏大,製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製作的網絡微電影,堪稱微時代的裡程碑。
  •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胡戈:號稱惡搞視頻鼻祖,如今要歸回了
    當時一個叫胡戈的小人物就觸動陳凱歌逆鱗,《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橫空出世,受到不少網友追捧,因這部作品素材就來自電影《無極》,所以引發陳凱歌不滿,更重要的是,網友對《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推崇程度,甚至遠遠超過原作《無極》這對這部演員陣容強大斥資3.4億巨作是莫大的諷刺,無數網友搖旗吶喊,將這部惡搞視頻推出圈,引發現象級影響。
  • 《姜子牙》:一個宿命鎖引發的血案
    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886513/ 無極: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姜子牙:一個宿命鎖引發的血案。 是的,看《姜子牙》途中一度讓我覺得是在看《無極》,劇情基本可以簡化為:姜子牙要殺九尾,沒殺,放了,最後成功了,劇終。當姜子牙兩次手握紅碎布,成功激活我腦海中《無極》裡崑崙手握海棠花的畫面。
  • 13年前胡戈的神作《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到底改變了什麼
    十三年前,他轉型商業片的試水之作《無極》,被不知名的網友胡戈,用《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狠狠羞辱了一番。職業生涯的最大敗筆,多了道膿瘡,氣得跺腳的陳凱歌,甚至喊出了那句「人不能無恥到這樣的地步」,揚言要起訴到底。兩人的爭鬥,隨著胡戈的道歉而終止,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卻意外成為網絡惡搞文化的開端,拉開了反權威、無釐頭的序幕。
  • 經典歌曲《我的路》引發了無數血案
    《我的路》引發的血案  數也數不清  《紐約時報》說,過去十年來,新聞媒體有記錄的,因《我的路》引發的血案至少有半打「犧牲者」,還專門給他們立了個犯罪「檔案」,叫「《我的路》血案」(「My Way Killings」)。
  • 還記得因創作《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而風靡網絡的一代網紅胡戈嗎
    胡戈看完《無極》後於是產生惡搞的想法,於是便製作了轟動整個網絡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通過無釐頭的對白,滑稽的視頻片段分接,搞笑另類的穿插廣告製作而成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結果卻把陳凱歌的《無極》吊打一番。
  • 黑金白手套和滅門血案 《血觀音》——工筆勾勒出的臺灣政治形態
    電影海報上一朵血紅的彼岸花在中央綻放,三個女人神情詭異的繞成一個圓圈,和臺灣電影擅長的小清新風格不一樣,《血觀音》充滿了豔麗、腹黑、心懷鬼胎的氣質。明寫女人間的勾心鬥角,暗寫臺灣政治權力傾軋,再加上母女間的愛恨情仇,驚悚的滅門血案和變味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導演用工筆的方式把各種情節交錯鋪墊,埋在電影畫面裡等著大家發現。
  • 《信條》----《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II》?
    而2005年的《無極》則讓陳凱歌遭遇職業生涯的最大滑鐵盧,這部他嘔心瀝血的作品引發全網吐槽。2005年12月15日電影上映,12月28日一條集《無極》、《中國法制報導》以及馬戲表演片段的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上線,並迅速躥紅,將初代中國網際網路的BBS論壇文化推向巔峰。短片的導演胡戈也被網友尊為「饅頭教主」。
  • 《無罪證明》非常準確地描述了政治正確
    女人黑人穆斯林變性人都是無罪無辜的,被社會迫害的。甚至KKK都是無辜的,白左們有大愛,感化了KKK。唯一有罪的是誰呢?亞裔。不僅亞裔是唯一真正有罪的,還陰險狡詐地偽裝成了無罪的樣子脫罪了。這就是政治正確。這麼好地反映了社會現實,簡直讓我想加一星。YouTube上的號召搶劫亞裔的歌曲視頻是言論自由,自由派控制的大學給亞裔申請人扣分,正如他們當然對猶太人做的事情一樣。
  • 影評丨《消失的兇手》:一個勺子引發的血案
    影片講述了民國時代背景下一樁離奇的案件,而這撲朔迷離的案件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武器」——一個神奇的勺子!首先,江一燕飾演的女罪犯用它能夠挖掘出一個深洞,卻沒有從這個深洞裡逃走,而是採用另一種迂迴的方式坦然離開,留下這個勺子讓劉青雲飾演神探繼續追尋真相;其次,在最後的關鍵時刻,這個勺子又為劉青雲檔住了索命的子彈;同時,這個勺子又是男主與女主愛情的信物。
  • 《食罪者8》:一首歌引發的血案
    一首歌也能引發一場血案,不,是一連串的血案,而且是一連串的「自殺」血案!看《食罪者8》的時候,我感覺周圍的空氣都下降了好幾度,並且一度感覺自己要跟著一起陷入進去了。所以,心理不夠強大的人,一定不要看!《食罪者》系列是創新式懸疑作家宇塵的系列小說,它有另外一個名字《無罪謀殺》,目前為止,在喜馬拉雅上的播放量超過10億次,它的內容也確實不辜負這個播放量。《食罪者》系列講述了心理醫生丁潛如何協助警方解開一個個離奇的案件。在《食罪者8》裡,也同樣講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
  • 一個生日蛋糕引發的「血案」
    今天再發一下完稿)2005年,「一個饅頭引發過一場血案」。15年後,一個生日蛋糕也引發了一場「血案」。從我來到紐西蘭,就與Lily姐相識,她絕對是一個賢妻良母~今天給大家講的便是她的一段糟心經歷,希望對姐妹們有幫助~我很佩服她勇於止損的果決。。。有多少女人能夠看清現實,當機立斷逃出不適合的情感糾葛,活出新的自我?
  • 一個火龍果引發的血案
    晚上23:00點,接完班核對完醫囑,安安靜靜的病房只聽得到此起彼伏的鼾聲,小英護士心中泛起小慶幸,今晚將是一個平安的夜班。「鈴鈴鈴,鈴鈴鈴」突然,急促的電話鈴響起,「天哪,不會是要收急診吧?」緊張焦灼襲上心頭,畢竟,一個人值班最怕的就是收急診,收急診,收急診!怕什麼來什麼,一個便血查因的女病人,綠色通道直接住院。
  • 《閃耀暖暖》npc角色有哪些 npc角色全介紹
    導 讀 閃耀暖暖閃耀暖暖npc角色大全是遊戲全人物資料,玩家們將知道他們的故事喔,那麼閃耀暖暖npc角色有哪些、閃耀暖暖npc劇情故事匯總呢,九遊手遊網為大家帶來介紹
  • 黑豹三獲小金人 同為九大藝術,遊戲也要追求「政治正確」?
    然而我記得,《黑豹》上映時,除了讚譽外,也有不少不同的聲音,因為不同於其他漫威電影中密集的搞笑梗,《黑豹》中全程都是密集的「政治正確」。當然啦,奧斯卡作為一個產地美國的電影獎項,支持的是普世性或是美式的三觀,因此在我們看來那些「政治正確」的電影更容易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