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大寒:醉面衝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

2021-02-08 央視新聞

朗誦/敬一丹 講解/宋英傑 配樂/巫娜《靜空》



摘自《二十四節氣志》/宋英傑

1月20日前後為大寒,為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古人將農曆十二月稱為大禁月,「大寒須守火,無事不出門」。

進入大寒節氣,季節版圖上冬的霸主地位難以撼動。春,只能隱忍蓄勢,見縫插針地與之周旋,並伺機突破冬的南嶺防線。

說起凌霜傲雪的花,人們自然就會想到梅花。其實南國的枇杷,更是倔強地將自己的花季「安排」在寒冷時節。它是秋冬開花,春夏結實,被稱為「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在古人眼中,備四時之氣的作物乃為佳品,如宿麥和枇杷。

人們既懼怕寒冷,更擔憂該冷的時候不冷。「大寒不寒,人馬不安。人們希望大寒時凍得「透透的」,如果該冷時沒冷,該暖時便很難暖。」 「正月怕暖,二月怕寒,三月怕霜,四月怕風,五月怕澇,六月怕幹,七月怕連陰,八月怕濃霧,九月怕早霜,十冬臘月怕冬幹。」諺語中的「十怕」,說明人們在隆冬時節,並未貪圖晴暖,而是著眼於氣候與農事,希望天氣當冷則冷。

古人描述的大寒物語是:一候雞始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雞開始孵小雞了,猛禽變得更兇猛了,冰也凍得更堅硬厚實了。

記得我小時候,鄉下的老人抄著手坐在小板凳上,在牆根下曬太陽嘮家常,大黃狗、小花貓趴在地上邊曬太陽邊旁聽。只要沒有風,人們並不會覺得那是隆冬。所以後來每次看到專業上的風寒指數,我幾乎都會聯想到這個情景。

有人說,疏離自然的現代生活方式使我們漸漸地聽不到本能的聲音。有人說,在各種離奇信息刷屏的年代,像古人那樣在隆冬時「安心靜體」真的很難,靠著牆根兒曬太陽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一位朋友曾經談及關於冬天的一番爭論:「到底是北方的冬天好,還是南方的冬天好?」一個人說:「當然是南方的冬天好啊!樹都綠著,草都青著,河水都流著,多有生機啊!」另一個人說:「那多俗氣啊!我就喜歡凜冽的朔風吹在臉上像小刀割一樣,我就喜歡河水冰凍三尺,我就喜歡樹都光禿禿的,太有範兒了!」

鬱達夫寫道:

要想認識一個地方的特異之處,我以為頂好是當這特異處表現得最圓滿的時候去領略。故而夏天去熱帶,寒天去北極,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冬天,冷雖則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偉大幽閒,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徹底。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涮羊肉,剝花生米,飲白幹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裡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

北平的冬宵,更是一個特別適合於看書,寫信,追思過去,與作閒談、說廢話的絕妙時間。

「小寒大寒,凍成冰團」,為什麼有人覺得小寒時節更冷?大寒到底是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


我們看兩個指標:一個是全國平均氣溫,一個是最低氣溫。1951年到2017年這67年中,大寒、小寒這「兩位同學」無論是總成績還是單科成績都是小寒勝過大寒,「小寒」更冷的感覺其實並沒有錯。但是如果分區域測算的話,小寒在北方更佔優,大寒則在南方更突出。

|  宋英傑:大寒小寒,到底誰更冷?


所謂花信風,指某種節氣時開的花,因其應花期而來的風,便叫信風。從小寒到穀雨,共八氣,每氣十五天;一氣分三候,每候五天,每五天便有一種花綻蕾開放,共二十四候。

風有信,如期而來;花不誤,迎風盛開。歲歲如此,永不相負,時節就這樣慢慢流轉.

一候·瑞香

瑞香,聞其名,便知它奪人之處在於香氣。它小花團簇雖不惹眼,但其濃香卻有「花賊」之稱。

瑞香

「宋」楊萬裡

買斷春光與曉晴,幽香逸豔獨婷婷。

齊開忽作欒枝錦,未圻猶疑紫素馨。

絕愛小花和月露,折將一朵篸銀瓶。

今年偶憶年時句,倦倚雕欄酒半醒。


瑞香三首

「宋」範成大

小檻移秀色,端來媚禪房。

道人不解飲,醺然醉天香。


二候·蘭花

蘭花幽香清遠,一枝在室,滿屋飄香,素有「國香」的別稱,古人認為其有「養鼻」功效。


蘭花草

「宋」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默。

時最風露香,蓬艾深不風。 

丹青與真色,欲裱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飲酒·幽蘭生前庭

「魏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三候·山礬

《本草綱目》說山礬「葉似梔子,光澤堅強,略有齒,甚芬香。」 黃庭堅喜愛此花,「山礬」由他而得名。

山礬花

「宋」祝穆

玲瓏葉底雪花寒,清晝香薰草木間。
移植小軒供宴坐,恍疑身在普陀山。


戲詠高節亭邊山礬花二首

「宋」黃庭堅

高節亭邊竹已空,山礬獨自倚春風。

二三名士開顏笑,把斷花光水不通。

北嶺山礬取意開,輕風正用此時來。

平生習氣難料理,愛著幽香未擬回。


明日11時9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古人認為,「大寒」是全年之中最冷的日子,比小寒還冷,但實際上這種認知並不準確。數據顯示,自1951年我國有氣象記錄以來,小寒更冷的年份佔42%,大寒更冷的只有28%。

不過即便這樣,也不能小瞧了它。正所謂「大寒小寒,凍成一團」。大寒時節,大風、低溫、雨雪頻繁造訪,寒潮南下,很容易形成災害性天氣,破壞交通與電力設施,還需時刻關注天氣變化。

文/央視新聞綜合

圖/視覺中國、網絡

央視記者/ 任梅梅



「寫留言」聊聊最近溫暖你的那些人,那些事

分享「大寒」心情



本期監製/唐怡 主編/張天宇 編輯/李偉 馬瑋璐


相關焦點

  • 明日大寒 ‖ 冬將盡,春將始,只待遊子歸
    正所謂「大寒歲底慶團圓」,新年的氣息愈發逼近,家家戶戶忙著除舊布新,而家裡老人們嘴裡常念叨著,是多年打拼在外的遊子。松柏天生獨,青青貫四時。心藏後凋節,歲有大寒知。慘澹冰霜晚,輪囷澗壑姿。或容螻蟻穴,未見斧斤遲。搖落千秋靜,婆娑萬籟悲。鄭公扶貞觀,已不見封彝。
  • 今日大寒: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壓軸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雲:「十二月中,冷氣積久而為寒,大者,乃凜冽之極也。」《授時通考·天時》曰:「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就是說,「大寒」時的天氣寒冷到了極點。
  • 大寒 | 待到寒冬臘月盡 即為來年春風渡
    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古人說: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就是立春,氣溫回暖,新的一年即將開始。 北方河流的堅冰猶在,但是厚厚的冰層下面,已經有了融化的跡象。
  • 大寒 ——合祭眾神 以祈瑞年
    大寒,十二月中。解見前。」《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此時寒潮頻繁南下,是我國大部一年中的寒冷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小寒小冷,大寒大冷?
  • 大寒:堅冰深處春水生
    晨光熹微,推開大寒虛掩的門扉,愈發濃鬱的年味徐徐飄來,幸福祥和的氣氛在風中鼓蕩,大團大團的錦繡,在每個人的胸中抽芽、葳蕤,援琴待發,我們已走在迎接美麗春天的路上!(文字來源:《清風凝露》公眾號《大寒,別有味道》)
  • 今日大寒,大寒將至待春歸,做好這幾點,開春無病痛!
    水運不及之年,病多見腹滿身重,濡洩,陰寒瘡瘍,腰股疼痛,膕、腨、股、膝活動不便,心中煩悶,兩足痿軟清厥,腳下痛,甚則足腫;肝木之氣來復則易見筋骨拘攣,肌肉瘛,兩眼視物昏花,肌膚發疹,痛於心腹等。大寒(2021.01.20)至春分(2021.03.20)為初之氣,主氣厥陰風木,客氣厥陰風木。
  • |今日大寒,這五道食療方別錯過~
    很多人知道「小寒大寒,凍成一團」的諺語,以為「冷」就是大寒的節氣特徵,其實非也!其實有些說法更準確,比如「大寒不如小寒冷」「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等等。中醫專家成傑輝指出,中醫認為,冬主寒,春多風,春陽屬肝,其性升發,寒極而迎春的冬春交接大寒時節,中醫養生當以防風禦寒為主,並配合通陽調肝,順應陽氣初升之勢。
  • 今日大寒,此季養生常識
    水運不及之年,病多見腹滿身重,濡洩,陰寒瘡瘍,腰股疼痛,膕、腨、股、膝活動不便,心中煩悶,兩足痿軟清厥,腳下痛,甚則足腫;肝木之氣來復則易見筋骨拘攣,肌肉瘛,兩眼視物昏花,肌膚發疹,痛於心腹等。大寒(2021.01.20)至春分(2021.03.20)為初之氣,主氣厥陰風木,客氣厥陰風木。
  • 大寒之後,必有陽春
    大寒之後,必有陽春。節氣話詩詞,與君共賞大寒。心藏後凋節,歲有大寒知。慘澹冰霜晚,輪囷澗壑姿。或容螻蟻穴,未見斧斤遲。搖落千秋靜,婆娑萬籟悲。鄭公扶貞觀,已不見封彝。大寒節氣時,霜風凜冽,冰天雪地,但松柏仍以幽獨的品性和青翠的姿態屹立於寒風中。
  • 大寒:辛丑年運氣藥食譜(初之氣參考方)
    大寒為二十四節氣之最後一氣,大寒過後便是來年四時之始的立春了。此時氣溫最低,寒氣至極,故名大寒。大寒又為新年六氣之初始,辛丑年的六氣實際是從今天開始的——辛丑歲(2021年1月20日-2022年1月20日),上太陰土,中少羽水運,下太陽水。雨化風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一宮。雨化五,寒化一,所謂正化日也。
  • 大寒 | 2019年的「五運六氣」,增補陽氣,預防流感.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宋朝詩人王之道有詩句「曈曚半弄陰晴日,慄烈初迎小大寒。過了大寒,又一年。
  • 大寒:迎年!
    「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大寒,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時,太陽黃經為300°。大寒就是氣候冰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 大寒 | 暖醞冰霜裡,春釀嚴冬時
    忽有一日稍暖,即是大寒之候。大寒須守火,無事不出門。」這一時節,冷本是常態,稍一回暖,反而是大冷的前兆。人們還是希望隆冬的氣溫不要過於突兀和跌宕,諺語說:「冷不死,熱不死,忽冷忽熱折騰死。」《論衡》中說:「盛夏之時當風而立,隆冬之月向日而坐。其夏欲得寒,而冬欲得溫也。」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冬日裡能夠出門曬曬太陽,其實是更低碳也更健康的取暖方式。
  •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後天漸暖」,大寒在何時,過年還冷嗎?
    過幾天就是大寒節氣了,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 大寒暖身食譜來了!
    陽曆時刻:2015年1月20日(星期二) 17:43:14陰曆日期:農曆2014年十一月(大)三十 大寒由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大寒是什麼時候?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意思很簡單:大寒節氣,詩人把臘酒斟滿酒杯,靠近火爐取火。無事莫開門將大寒的冷描寫的淋漓盡致。大寒是冬春交替的節氣,梅柳待陽春到來。大寒是1月20日,臘月初八,距大寒不過幾天時間。大寒是一年中最後的節氣,過了大寒就是春,新節氣輪迴會開始。在大寒節氣中,最適合進補,吃豬牛羊等大肉補身體。
  • 2021大寒節氣早上好圖片,最新大寒節氣文案句子
    2、攜手陽光的溫情,牽手月亮的柔情,握住星星的多情,為你送上一片真情,朋友,大寒節氣到了,願我的情誼送給你絲絲的暖意,帶給你歡樂無限,幸福無數,大寒快樂!4、大寒到來積雪深,冰天雪地路難行。出門走路要小心,步步踏穩身站定。開車備好防滑鏈,以免路滑事故生。平安健康才幸福,快樂才會伴終生。祝你大寒一切順,萬事如意拍手慶!
  • 凡事當取則取,當舍則舍。取則大無畏,舍則雲煙散
    慧春尼當取即取的勇氣,正是一種衝破內心矛盾的大無畏精神的表現。而我們的那位比丘,則因為內心充滿矛盾,無法衝決而陷於深深的痛苦之中。凡事當取則取,當舍則舍。取則大無畏,舍則雲煙散。由此,我聯想起了大含和尚遭劫的事:一天晚上,大含和尚正在方丈室挑燈夜讀。忽然,方丈室門被衝開,眼前儼然站著一個手持利刀的彪形大漢。「你是要東西,還是要我的命?」大含和尚問。
  • 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
    心藏後凋節,歲有大寒知。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是廿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三禮義宗》說:「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今年大寒節氣時間:2021年1月20日04:39:42。「過了大寒,又一年」,冰天雪地之際,農曆新年就快來了,新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又將開始了。這個節氣,總有點辭舊迎新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