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看偽滿洲國是如何文化洗腦的

2021-01-12 有點史趣

「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清代 · 龔自珍

偽滿洲國成立之初,因還未來得及編寫奴化教育教科書,只能採用原教科書,但對日本不利的內容,一律強制用筆墨塗去。

偽滿洲國教育會主辦的刊物《滿洲教育》,當時偽滿地區的小孩子就是讀這樣的教材。

「奉天教育廳」和「奉天教育會」 聯合主辦的漢奸刊物《奉天教育》,以推行日本奴化教育為主。

1936年,偽滿文教部審定的高級小學校《國史教科書》目錄頁。

偽滿建國大學教授稻葉巖吉(1876—1940)的「研究」書籍《滿洲國史通論》,他在課堂上鼓吹:中國東北自古是獨立國家,與中原地區和漢族統治無隸屬關係,但卻與日本友好。強行將東北地區與中國其他部分脫離,其心可誅。

日本人在奉天主辦的商業期刊——《旅行情報》半月刊,名義上是為旅行者提供各地的旅行指南,但實際上裡面有大量篇幅的內容是炫耀日本帝國主義到處侵略的戰況及其武力的。

偽滿洲國成立後,關東軍成立了「協和會」,鼓吹所謂的「王道政治,民族協和」。

一有機會,就「宣揚」:「同心同德,共存共榮」。

偽滿主張「仁愛為主,除去種族之見」的宣傳畫。

偽滿洲國「國旗」,由黃、紅、藍、白、黑五色組成,其中黃色代表滿族皇室、紅色代表日本大和民族、藍色代表漢族、白色代表蒙古族、黑色代表朝鮮族,象徵著「五族協和」,寓意滿、漢、蒙、朝四個民族在日本的統治下聯手建立偽滿洲國,共享「王道樂土」。

宣揚偽滿洲國的宣傳畫,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舉著「國旗」,圍在一起歡樂地跳著、唱著,以達到潛移默化中實現「文化滅族」的目的。

這副宣傳圖企圖渲染出吉林、黑龍江、奉天、熱河、興安等各省在偽滿洲國的統治下,呈現出「得鳳之象」,昌盛繁榮,可謂「想得美」。

刊物封面上漂亮的偽滿洲國女子肖像,細看之下,服裝的色彩和條紋跟「國旗」是一模一樣的。

偽滿洲國的「軍民一家親」,完全一派奴顏媚骨之態!

「洗腦」工作要從娃娃抓起。對兒童進行「五族融合」、「王道樂土」等思想的灌輸,同時唯「太陽旗」馬首是瞻,意在培養忠實可靠的「接班人」。

相關焦點

  • 金敗之時蒙古對其殘忍殺戮,滅宋時為何善待宋人?
    公元1233年之時,宋朝與蒙古軍聯手滅金,此時南宋派出大將孟珙與蒙古軍將領塔察兒匯合,與其率領的蒙古大軍將金哀宗圍困至蔡洲城中,次年順利破城。滅金之後蒙古軍又轉而對南宋展開攻勢,不久南宋滅亡,但是在擊敗了南宋之後對其宗室之人卻沒有進行任何的殺戮,這到底是為何?這一點還要從蒙古軍對金人如此殘忍的做法開始分析。首先蒙古族和金國有著難以磨滅的深仇大恨,在金國崛起之時,頃刻間風捲殘雲,將蒙古族各部落紛紛收為附庸國。
  •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這是一本送給孩子的歷史入門書
    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中華網官微(中華網官方微博客戶端)聯合清華大學一帶一路學生研究學會(SABRI)、上合國家青年平臺等多家留學生機構及多家出版社邀您一道在浩渺的書海裡發現中國之美,我們力圖為您搜羅經典、用心推薦一批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品叢書。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了解歷史,就了解了世間大道;把握歷史,才把握住社會規律。
  • 溥儀復闢後為何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有人說是投靠日本人忘了本
    除此之外,溥儀還在亡國之後投靠日本人復闢,即便這樣他都能夠安度晚年,絕對的歷史第一人,眾所周知,溥儀復闢之後的國被名為滿洲國。1931年「九一八」之後,日本侵佔了整個東北地區,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一年之後,溥儀在日本軍方的攛掇之下,偷偷從天津跑去了東北。
  • 如何正確理解「存天理,滅人慾」
    一直以來,人們關於天理、人慾的問題,存在著大量的誤解。天理、人慾的概念最早出自《禮記·樂記》篇,其中講到了二者的對立;整個兩宋儒學,特別是程朱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更是強調了天理和人慾的對立,這原本是在當時時代的背景下所提出的哲學主張,卻在如今的時代造成了許多誤解。
  •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六國國君下場如何?
    那麼六國國君最後都被如何處置了呢? 韓王安:被軟禁後處死 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亡的國家,先滅韓是李斯提出來的。 自三家分晉之後,韓國由於分到的國土面積最小,成為了戰國時期國力最為弱小的國家。
  • 蔡國歷史與文化
    武王滅紂後,封其弟度(文王第五子)於蔡,稱蔡叔度,與管叔、霍叔一起,就近監視被封於殷的商紂之子武庚及其所統領的殷遺民,史稱"三監"。《史記·管蔡世家》記載:"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遷之,與車十乘,徒七十人從。……蔡叔度既遷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善。周公聞之,而舉胡以為魯卿士,魯國治。
  • 史官是個什麼官(史官文化與洛陽)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歷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國自古重視修史,史官文化起源於河洛地區。一代代史官在洛陽留下過怎樣的印記?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天欲令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中國有句古語:「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古希臘作家歐底庇德斯說「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中西方不約而同地說出同樣的話,讓人震驚的同時,更是說明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瘋狂的追求金錢,瘋狂的追求權力,瘋狂的追求本不屬於他的東西,那他將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淵。
  • 假面騎士01:滅對迅洗腦 父子局預定 吃癟剛:你需要一把信號斧
    對於假面騎士01第6話的劇情,在反派這一塊的描述很有趣,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吐槽,其中滅對迅洗腦,父子局預定,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 俄羅斯文化的崛起告訴我們:文化自信的源頭,就是民族自信
    第二次是打贏了二戰,成為世界的一極,俄羅斯的文化就開始強勢輸出。電影、音樂、服飾裝扮等等一系列生活方式,連帶著意識形態一併打包,形成一股赤色浪潮席捲全球。依附他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就不用說了,就比如我們中國,為什麼很多人對俄羅斯文化那麼了解?就是因為我們前幾十年,所謂的外語課,學的不是英語,而是俄語。
  •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
    如果你在車上,就盡情享受泡沫吧,如果你不在車上,自己考慮是否要上車,但要做好隨時止盈止損的動作,泡沫終歸是泡沫,始終都要破滅,就看吹得多大的時候再爆了。 市場沒有太多要講的,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 祝操作順利! ............
  • 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若說咪蒙註銷也有其先兆,17年的那次反省整改終究沒有起到警戒的作用,人慾瘋狂,總是不聽勸誡的。終於,瘋狂之後的代價就是戛然而止!做事不能太放縱,做人也是。還記得當年家喻戶曉的畢福劍,當時他多火啊,上至八十老太,下到三歲頑童,都是他最誠摯的追隨者。他的人生,就如他主持的節目,如火如荼的星光大道啊!
  • 宋朝不同後世所想,威滅數國勇做英雄之勢
    圖片來源於網絡南漢也是跟著被滅。這個國家的問題出在了宦官亂政上,我們都知道這個問題危害極大,應及時消除。可南漢君主無力阻止,眼睜睜瞧著自己朝堂的亂像:權力和尊嚴不可兩得,若想做官,必先自宮。圖片來源於網絡接下來輪到了南唐。因為北方戰亂頻發,南方相對穩定,經濟與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 【涼山文化名家】加拉巫沙:不滅的碉樓||靜等重建的欲望刺向天空
    我奶奶整天傷心欲絕,叨叨地敦促,叫父親和我去背那些沒人要的石板。   「絕了,這下真絕了。」從那以後,這句話成了老太婆至死前的口頭禪。 遠年建造的碉樓,自有其戰略防禦的歷史局限性。然而,再啟碉樓計劃的的碉樓,自有其戰略防禦的歷史局限性。然而,再啟碉樓計劃的這天,我倆弟兄則更多地澆注了人文情愫,哪怕我們的認知是那麼膚淺和淺薄,但在我的鼓動下,堂弟的勁兒真正地卯足了。    數月後,又見堂弟。「唰」一下,效果圖鋪陳在了寬大的茶几上。只見碉樓威猛,雄姿英發,壯志凌雲。彝人得意的紅、黃、黑三色,恰當地彩繪在碉樓頂層的雕梁畫棟上,像牧人戴著昂揚的頭帕眺望遠方。
  • 深度分析齊國滅國方法,與楚國有何不同?經濟、軍事、外交三手段
    此外,齊國之所以有如此發達的經濟,管仲功不可沒,他的著作《管子》被後世譽為「經濟學三十六計」,管仲強調治國之道,必先富民,農業是根本,管仲將經濟思想與「以農為本」思想結合起來,因此管仲對他國進行經濟滅國時,先讓他國人民放棄國本,就是購買該國非農業產品,以利潤為誘導,然後在適當時間挑起價格戰。
  • 天若欲其亡,必先令其狂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為你解惑
    天若欲其亡,必先令其狂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為你解惑時間:2020-07-02 16:38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若欲其亡,必先令其狂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為你解惑 要讓某物滅亡,就要先使它驕傲膨脹。 出自唐太宗,原文為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 日本是如何給東北人洗腦的?
    根據田中奏摺「欲徵服中國,先徵服滿蒙」的計劃路線,日本勢力進入中國東北地區以後逐步對當地人進行奴化教育,到偽滿建國以後達到了巔峰。其中種種策略,至今看來都讓人脊背發涼。 所謂皇民化運動,就是通過強制灌輸日本帝國主義思想、強制佔領區人民學習日本文化的洗腦政策。日本野心家們計劃用這樣的手段將當地人改造成「天皇的子民」或「皇國的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