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金控集團實施準入!央行批准才可使用「金融控股」名稱

2021-01-17 瀟湘晨報

上海證券報

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靴子終於落地。

中國政府網9月13日發布《國務院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下稱《準入決定》),稱對金融控股公司實施準入管理,由人民銀行頒發金融控股公司許可證。人民銀行也於當日正式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下稱《金控辦法》)。這兩份文件均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已具備設立情形且擬申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機構,應當在《金控辦法》正式實施後的12個月內向人民銀行提出設立申請,經批准後,設立金融控股公司。

《金控辦法》特意安排了過渡期。在股權結構等方面未達到監管要求的機構,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整改計劃。人民銀行將合理設置過渡期,把握好節奏和時機,引導存量企業有序調整,平穩實施。

未經央行批准 不得使用「金融控股」「金融集團」等字樣

《準入決定》明確,對金融控股公司實施準入管理。境內的非金融企業、自然人以及經認可的法人控股或者實際控制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經批准設立金融控股公司:

其一,控股或者實際控制的金融機構中含商業銀行的,金融機構的總資產不少於人民幣5000億元,或者金融機構總資產少於人民幣5000億元但商業銀行以外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總資產不少於人民幣1000億元或者受託管理的總資產不少於人民幣5000億元;

其二,控股或者實際控制的金融機構中不含商業銀行的,金融機構的總資產不少於人民幣1000億元或者受託管理的總資產不少於人民幣5000億元;

其三,控股或者實際控制的金融機構總資產或者受託管理的總資產未達到上述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標準,但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宏觀審慎監管要求認為需要設立金融控股公司。

可以看出,此次納入監管的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境內非金融企業、自然人以及經認可的法人。而對於金融機構跨業投資控股形成的金融集團,將參照《金控辦法》確定監管政策標準,具體規則另行制定。

申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除應當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實繳註冊資本額不低於人民幣50億元,且不低於所直接控股金融機構註冊資本總和的50%;

□股東、實際控制人信譽良好,且符合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及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

□有符合任職條件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有為所控股金融機構持續補充資本的能力;

□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有效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等其他審慎性條件。

《準入決定》指出,經批准設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由中國人民銀行頒發金融控股公司許可證,憑該許可證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不得登記為金融控股公司,不得在公司名稱中使用「金融控股」「金融集團」等字樣。

實施市場準入基於三點考慮

之所以對金融控股公司實施市場準入管理,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稱,這主要基於三點考慮:

一是金融控股公司往往規模大、業務多元化、關聯度較高,跨機構、跨市場、跨行業、跨區域經營,關係到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需要實施市場準入予以規範。

二是設立明確的行政許可,是對金融控股公司依法監管的重要環節,有利於全方位推動金融控股公司依法合規開展經營,防範風險交叉傳染。

三是體現了金融業是特許經營行業和依法準入的監管理念,也符合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通行做法。

上述負責人指出,近年來,我國一些大型金融機構開展跨業投資,形成了金融集團;還有部分非金融企業投資控股了多家多類金融機構,成為事實上的金融控股公司。

其中,一些實力較強、經營規範的機構通過這種模式,優化了資源配置,降低了成本,豐富和完善了金融服務,有利於滿足各類企業和消費者的需求,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但在實踐中,也有少部分企業盲目向金融業擴張,隔離機制缺失,風險不斷累積。

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胡濱認為,隨著《準入決定》和《金控辦法》的出臺,圍繞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文件和實施細則,不斷完善監管體系。

過渡期內需降低組織架構複雜程度 簡化法人層級

此前,一些所謂的金控公司,股權結構不清晰,交叉持股,很難穿透到實控人,廣為市場詬病。

此次《金控辦法》對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權結構進行了詳細規定,據人民銀行上述負責人介紹:

一是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權結構應當簡明、清晰、可穿透,法人層級合理,與自身資本規模、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控水平相適應,其所控股機構不得反向持股、交叉持股。

二是金融控股公司所控股金融機構不得再成為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的主要股東,但金融機構控股與自身同類型的或者屬於業務延伸的金融機構並經金融管理部門認可的除外。

三是在《金控辦法》實施前已存在的、但股權結構不符合要求的企業集團,經金融管理部門認可後,在過渡期內降低組織架構複雜程度,簡化法人層級。

對金融市場影響正面

上述負責人指出,總體看,《金控辦法》對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和金融市場的影響正面。

由股權架構清晰、風險隔離機制健全的金融控股公司作為金融機構控股股東,有助於整合金融資源,提升經營穩健性和競爭力。從長期看,《金控辦法》的出臺有利於促進各類機構有序競爭、良性發展,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違規行為罰款金額提高

《金控辦法》曾於去年7月至8月期間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期間共收到反饋意見594條,人民銀行對意見逐一分析研究,並採納吸收了其中大多數意見:如對金融控股公司股東實施差異化要求、延長提交金融控股公司設立申請的時限、放寬金融控股公司法人層級要求、豁免新設金融控股公司成為金融機構股東的部分資質條件、提高對違規行為的罰款金額等。但對於部分放鬆監管要求的意見,未予採納。

《金控辦法》提高了對違規行為的處罰金額。徵求意見稿稱,金融控股公司的發起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違反辦法規定的,由中國人民銀行責令限期改正,並給予警告、處三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責令其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許可;涉嫌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金控辦法》則修改為,金融控股公司的發起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中國人民銀行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違法所得不足50萬元的,處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涉嫌構成犯罪的,移送有關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負責人稱,經國務院批准,《金控辦法》提高了對違規行為的罰款金額。這有利於促進金融控股公司及相關人員樹立依法合規的經營和從業理念,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維護金融穩定,保護公眾利益。

>下周19隻新股可打!這隻新股中籤率高 一天吸引310家機構上門調研,這家4000億巨頭為啥那麼被看重?

又是一年秋招季,金融機構開始「搶人」了!這次有什麼新動向?

本期責任編輯:張曉光

]article_adlist-->> 【來源:新浪滾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金控公司監管「靴子」終落地 實施市場準入管理
    9月13日,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 國發〔2020〕12號,以下簡稱《準入決定》。同日,人民銀行正式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20〕第4號,以下簡稱《金控辦法》)。兩個文件均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 民眾投顧:金融控股公司實施準入管理,11月有序推進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對金融控股公司實施準入管理是補齊監管短板、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舉措。民眾投顧了解到,《決定》要求,在我國境內的非金融企業、自然人以及經認可的法人控股或者實際控制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具有規定情形的,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
  • 招商集團、中信集團迎來金融董事長首批金控牌照在路上?
    中信集團領導層也進行了金融與實業的調整搭配。除朱鶴新履新外,一汽集團原總經理奚國華也已調任中信集團總經理。有媒體報導,朱鶴新於2020年初才完成了組織考察。剛滿52歲的他,是央行同級別領導中最年輕的一位。
  • 金控監管正式起步 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實現制度價值最大化是...
    來源: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作者:劉信義 9月1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央行同步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工作正式起步。接下來,如何推動《辦法》平穩實施?如何進一步完善金控監管制度框架?亟需制訂和明確哪些配套規則?
  • 北京金控成中信建投第一大股東 兩中信合併告吹
    根據《收購報告書》,為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北京市國資委決定將北京國管中心持有的中信建投35.11%的股份無償劃轉至北京金控集團。本次無償劃轉有助於北京金控集團進一步落實做強做優首都金融產業的戰略部署,擴大業務規模、增強資本實力、構建完整的金融業態。
  • 上海國際集團:聚焦金融主業,集中精力打造金控平臺
    作為金控集團監管首批試點的5家機構之一,上海國際集團表示,此前已順利完成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交辦的各項階段性任務。接下來,將進一步聚焦金融主業,集中精力探索和打造金融控股平臺。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針對金融控股公司規範發展向社會徵求意見。以推動金融控股公司規範發展,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一段時期以來,由於金融控股公司的有關監管政策相對模糊,個別金融控股公司成為大股東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的風險集聚地。
  • 寶利翔源觀察:金控集團再整改
    近日,金融控股集團準入及管理新規正式出臺,頂層監管的啟動或將給行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思路。然而,法案的出臺並沒有打消大型金融集團對各州金融業務的渴望,許多機構為規避法案限制,逐步開創了金融控股集團模式:集團自身並不開展任何實際業務,但分別持有各州的銀行股權,最終達到實際上建設跨州銀行的效果。而隨著時間的演變,金融控股集團的持股範圍逐漸由單一的銀行業延伸至了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最終形成了以混業經營為重心的金融控股集團。
  • 國際領先金控集團發展戰略探析
    科學制定和實施集團發展戰略  (一)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大趨勢  金控集團涉足行業廣泛,利益群體眾多,經營區域多元,因此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和監管的變化對金控集團發展影響至深且遠。國際化發展是金融控股集團經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後的必然選擇,聲名顯赫的國際金控集團幾乎都在全球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市場進行了國際化布局,這些金控集團高度重視管理、人才、員工、股權、渠道等全方位國際化。比如,英國滙豐集團在歐洲、美洲、亞太地區、中東及非洲7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9500家附屬機構。
  • 央行批准樸道徵信牌照,對個人來說是好是壞?
    12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人民銀行批准樸道徵信有限公司個人徵信業務許可。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和科技化的發展方向,推進徵信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從樸道徵信的股東結構來看,樸道徵信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其中: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5%;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北京小米電子軟體技術有限公司持股17.5%;
  • 控股權重回光大集團
    金控監管發布在即 光大集團或上市提速?根據光大銀行此前發布的公告顯示,本次交易有利於光大集團進一步理順股權關係,強化光大集團作為金融控股集團的形象和地位,增強戰略協同,提升光大集團投資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當下金融控股的監管正在進一步醞釀當中,近期也可謂是動作頻頻,如證監會已經考慮給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而光大集團更是中國此前試點的三大金融控股公司之一。央行發布的2018年金融穩定報告中針對金融控股公司的描述中,將中信集團、光大集團均為中央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列入了第一類非金融企業投資的金融控股公司。
  • 負面清單再瘦身:縮減18%管理事項 增列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
    根據《國務院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新清單將金融控股公司設立相關管理措施增列入清單。新增準入事項「未獲得許可或資質,不得超規模流轉土地經營權」。 受訪專家指出,中國碳排放核查市場的開放有利於借鑑部分發達國家經驗,增加國內減排成績的透明度;放寬報關、檢驗鑑定領域有利於提高進出口業務的便利化。
  • 北京金控集團董事長範文仲:中英之間有廣闊的金融創新合作空間
    北京金控集團董事長範文仲近日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展望未來,中英之間有廣闊的金融創新合作空間。具體來說,可以在三個方面重點合作:一是技術合作,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底層技術領域可以開展研究合作,發展新技術、拓展新場景。
  • 金融業自身變革仍在持續 跨界金融控股機構正成為中流砥柱
    12月5日,國內首個金融控股機構的行業研究平臺「瞭望智庫金融控股機構研究中心」(下稱「金控機構研究中心」)在瞭望智庫舉辦的第五屆新金融論壇上宣布成立。據介紹,該中心隸屬於瞭望智庫,未來將與北京金控、金融壹帳通進行合作,將與湖南財信集團、吉林金控集團、山東港口金控公司等全國範圍內的數十家金控機構進行深度合作,以打造「國內金控第一研究平臺」為願景,致力於幫助金控機構實現政策上通下達、業務運營諮詢、同業信息共享、國內外互學互鑑等功能。
  • 央行批准樸道徵信個人徵信業務許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人民銀行批准樸道徵信個人徵信業務許可12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日前,人民銀行批准樸道徵信有限公司個人徵信業務許可,這是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為增加徵信有效供給
  • 直播|強監管不期而至 金融科技的未來有哪些法可依?
    隨著網際網路業的飛速發展,金控業態也有了新的重要主角,關於大型網際網路集團的金融監管早已提上日程。但細化到金融子行業各方向的監管,因多種因素網際網路企業與傳統金融機構的監管差異一直存在,這種差異未來將會大大縮小,金融科技領域迎來強監管時代。
  • 常德財鑫金控集團:暢通金融「活水」 量體裁衣服務實體經濟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常德財鑫金控集團經歷了疫情的考驗,在經濟激蕩中仍然保持向好態勢、穩中有進,為常德經濟交上了一份亮眼的財鑫答卷。疫情防控不僅是一場醫藥衛生領域的阻擊戰,更是包括經濟金融工作在內的全方位總體戰。作為地方金融國企的財鑫金控,迅速展開行動,打響一場不見硝煙的金融戰「疫」,彰顯國企使命擔當。「財鑫金控的員工說是我們的救命恩人都不為過,多虧了他們為我們公司聯繫銀行,我們今年才能夠發展得如此順利。」德山表業負責人說到。
  • 李曉鵬:金控集團全面風險管控體系創新與實踐
    光大集團近年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決策部署,認真踐行《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金控辦法》)的各項要求,並積極探索實踐風險管控方式方法,創新性提出適合多級法人治理結構的「三線四牆」全面風險管控體系,為新監管態勢下的金控集團風險管理貢獻「光大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