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若是不爭不搶安於現狀,也能如閒雲野鶴般安度一生;但若爭強好勝不服命運安排,或許也能飛黃騰達聲名顯赫。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最終也走向了不同的終點,但結局誰好誰壞,卻未必如想像般差距大。
01倉鼠之嘆
糧倉內,一位小官鬱郁不快,本該是施展才能報效國家的青春年華,卻窩在這狹小的糧倉內苟且偷生。他想起自己剛剛去上茅廁時,一隻老鼠畏畏縮縮的從角落裡探出頭來,身材瘦小又髒又臭,而眼下自己糧倉內正在偷吃的老鼠,個個膘肥體壯皮毛油亮,如此的「鼠生」相差太大了。於是他便長嘆:「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而。」
意思就是,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
02學成投秦
於是,糧倉小官便決定離開小城,到更廣闊的的世界中去改變人生,他就是李斯。
從糧倉出走後,李斯拜入大思想家荀子門下學習治國之術,學成之後又去了秦國。彼時,呂不韋作為丞相廣納門客,為秦國招攬天下才子。李斯趁此機會投入呂不韋門下,後來得遇良機被秦始皇一眼相中,於是李斯由此便開啟了自己的輝煌人生。
03青雲直上
從舍人到長史,李斯正式步入了秦國的政治道路,他向秦始皇建言獻策,建議秦國提升軍力,用武力震懾六國。同時收買和賄賂六國重臣,離間君臣關係。這個方法成效顯著,秦始皇大悅,便提拔他為客卿,之後又升為廷尉。
秦統一六國後,李斯提出「書同文、車同軌、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等措施,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作為秦始皇的重要謀臣,李斯深得嬴政的信任,一路官至丞相,成為了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達到了他所夢想的人生巔峰。
04國喪身亡
作為秦國重臣,李斯為了秦國的壯大也算是嘔心瀝血。可是當秦始皇死後,李斯為了保住自己的丞相之位,竟然聽信小人讒言,與趙高、胡亥合謀篡位,逼死公子扶蘇和蒙恬,走上了葬送秦國偉業的步伐。
秦二世胡亥即位後,對奸臣趙高極度信賴,鏟舊臣、殺手足,大興土木,一時間秦國內憂外患,民不聊生。李斯見此狀屢屢進諫秦二世,奈何此時的胡亥已淪為昏君一個,李斯的進諫只是在給自己的死亡「推波助瀾」。最終,在趙高的陰謀下,李斯下大獄,受酷刑,屈打成招,含恨而死。
從糧倉的倉鼠之嘆,到秦國的丞相之位,再到國喪身亡,李斯走過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的青雲直上來源於他對權勢的貪慾,而他的含恨而終也同樣因為他對權勢的渴望。若是能把持住本心,明辨忠奸,秦國的歷史是否會走向不同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