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功不唐捐

2021-03-02 禪者Changer

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它什麼意義,他就有什麼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

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認真的做事,嚴肅的做人。

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失敗,都由於過去的不努力。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將來的大收成。

朋友們,在你最悲觀最失望的時候,那正是你必須鼓起堅強的信心的時候。

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昨日種種,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從今往後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編輯|建君

審稿|妙靈 新芳

素材來源|《胡適全集》

本周我們一起共修《佛說阿彌陀經》

▲誦經:高鵬程

《佛說阿彌陀經》,大乘佛教經典之一,是佛經中極少數非佛陀弟子提問,而由佛陀不問自說的經典。

相傳此經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

佛告訴舍利弗尊者,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經過十萬億諸佛國土,那裡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那個世界裡面,有佛名阿彌陀佛,現在正在說法,普度眾生。(點擊閱讀→人人都嚮往的極樂世界,到底有什麼好?)

《佛說阿彌陀經》先詳細介紹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以及阿彌陀佛佛號的由來與意義;

其後勸導眾生誦念阿彌陀佛之名號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最後,十方諸佛勸導其土眾生相信阿彌陀佛及其極樂世界。令眾生生起信心,要一心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極樂淨土。

本周我們一起共修《佛說阿彌陀經》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共修成果和收穫!

打卡方法

打卡格式:第X日打卡 — 內容

打卡方式:文末、留言、分享

為何打卡:給自己制定一個修行的目標,從當下做起,讓生命變得充實而美好。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以今日成長、修行、分享之功德

回向所有讀者及其家人

平安喜樂,身心安康

福慧增長,所願皆成

相關焦點

  • 胡適,江冬秀與楊桃嶺的往事
    胡適,一位留洋博士,學貫中西,風流倜儻,高顏值。江冬秀是一位初通文字,纏小腳的村姑。他們的結合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的人看來都是認為不般配的,可是他們卻一直走到底,廝守一輩子。胡適還認為對老婆要「三從四德(得)」即: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成了一個懼內怕老婆的丈夫。
  • 華大學者丨劉勤學:功不唐捐,玉汝於成
    劉勤學說,功不唐捐,每個人所學的東西都是有用的。即使專業不同,但思維方式、眼光、認知體系等都有共通之處,可以相互促進。  碩士期間,劉勤學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到了科研上。她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其科研論文在期刊上發表。由於她學業和科研的綜合表現突出,在導師的推薦下,劉勤學申請了碩博連讀。
  •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胡適《希望》
    急壞種花人,苞也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沒錯,曾經風靡流行樂壇、現已成為灑水車神曲的《蘭花草》,歌詞正源於胡適的這首詩——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胡適之。胡適主張用白話文寫作,並在詩的領域身體力行。
  • 《蘭花草》與胡適
    胡適開始並不想娶江冬秀,只是母命難違,加上江冬秀母親早就看好胡適,結果,從美國留學歸來的胡適與僅粗通文字的江冬秀結為夫妻。在婚禮上,15歲的曹誠英出現了,她是江冬秀的伴娘,胡適三嫂同父異母的妹妹。曹誠英比胡適小11歲,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從後來的發展看,這種好印象足以成就一段愛情乃至美好姻緣,但是晚了,生麵粉已經蒸成熟饅頭。
  • 民國真實老照片,第二張是胡適初戀情人,第四張梅蘭芳原配夫人
    胡適是中國現代史上影響深遠的思想家,清秀俊逸,溫文儒雅,引無數女子折腰。胡適與他的初戀情人韋蓮司,這是一段穿越整整半個世紀的愛與友情,應該是最經典的紅顏知己了。
  • 胡適的學術胸懷
    科學家、散文大家陳之藩比胡適小34 歲,卻是胡適晚年最重要的一位「忘年交」。多少年後,陳之藩對著名記者李懷宇說:「我見過的教授多了,胡適就是跟別人不一樣,大派。」(作者:陳新/刊於《各界》雜誌/江淳編輯配圖)     ——「大派」,道盡了胡適的氣象,也道盡了胡適的學術胸懷。
  • 江冬秀:胡適的「三從四德」
    世人看胡適和江冬秀,總覺得江冬秀高攀。一個沒文化沒見識的「小腳老太太」憑什麼和大學者胡適結為連理並且相伴終生?都替胡適不值。可要我看,這段婚姻裡,要說胡適佔了江冬秀的便宜也未可知。論家境,胡適和江冬秀初在一起時,胡適家境中落,江冬秀的家族依舊是安徽旌德縣的名門望族。但是他倆的結合,倒是有段趣聞。
  • 從胡適的相貌談起
    關注我們,請點標題下面藍色的字「大城小事」,或者加微信號「cityandlife」。我們再看一些元首領袖與文人的合影,說句不敬的話,文化的頭顱快要低到塵埃裡了,微微哈腰者有之,掛著廉笑者有之,故作挺立者有之,都缺乏文骨。
  • 她是胡適的初戀情人,明知他還有其他情人,仍善待他,終身未嫁
    胡適除了家裡的母老虎江冬秀之外,有據可循的情人至少有六位,韋蓮司、陳衡哲、曹誠英、徐芳、洛維茨以及陸小曼,鬧的最兇的是「菜刀門事件」,胡適與表妹曹誠英偷吃禁果,壞了孩子,胡適存有僥倖心理打算離婚,江冬秀操起菜刀就要同歸於盡,胡適只好讓情人曹誠英把肚子裡的孩子打掉,然後曹誠英遠走他鄉,再後來過了一段時間曹誠英遁入空門,唏噓一生。
  • 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為國借錢的胡適
    胡適也微笑著問他有什麼要幫忙的,雜役從口袋裡摸出三塊銀幣,說:「胡先生,聽了您的演說,知道中國抗戰太艱苦了,這三塊銀幣捐給貴國吧。」胡適聽罷,眼睛溼潤了。遠在中國萬裡之遙的國度,一個毫不相干的美國工人,用自己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支援中國抗日,讓胡適感動莫名,久久難以忘懷。7月20日,在法國進行抗日宣傳的胡適,得到蔣介石要他出任駐美大使的電報。
  • 作為胡適的入室弟子批判胡適,歷史學家羅爾綱為什麼感覺豁然開朗
    胡適欣賞羅爾綱的才華,提出來:「你畢業後,如果願意到我家來,我是很歡迎你的。」就這樣羅爾綱來到胡適家,成了入室弟子,開啟了燦爛的人生。作為胡適的入室弟子批判自己的恩師肯定是有心理負擔的,羅爾綱看到胡適的兒子胡思杜寫的《我的父親》以後,感覺豁然開朗了。
  • 讀史札記:胡適與溥儀
    胡適大吃一驚:「啊,宣統?……皇上?」對方說:「猜對啦,我是皇上,你說話我聽見了,我還不知道你是什麼樣兒,你有空到宮裡來,叫朕瞅瞅吧。」胡適放下電話,愣在那,有點了不相信。可別是那個傢伙惡作劇吧?胡適想了想,就給溥儀的洋家教莊士敦打了個電話。莊士敦告訴胡適,打電話的正是宣統皇上。原來,宮裡剛裝了電話,17歲的皇帝好奇,拿著電話到處亂打。
  • 三本跨考故事:功不唐捐,玉汝於成!
    痛,是因為在逆風生長,破繭成蝶;快樂,是因為天道酬勤,功不唐捐。我知道,上天不會辜負每一個為夢想努力的人。2019年的圓滿答卷,也是我送給自己最滿意的禮物。1決定考研決定考研,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 胡思杜發表文章,要和父親胡適劃清界限,胡適是什麼表情?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對父子為敵,以致於直到胡思杜自殺時,九年間都沒有再見胡適一面?胡適有二子一女,胡思杜是他最小的兒子,從小受的寵愛也最多。作為一個開明的思想家和文學家,胡適對子女的教育是開放和先進的,所以他的幾個孩子從小就非常懂禮節、有素質。在他家幹過活的傭人們都說,胡家的公子們沒有架子,很平易近人。
  • 【文史】李宗剛:魯迅與胡適的「和而不同」
    胡適為了調解這一筆戰,給周家兄弟和陳源寫了封言辭懇切的信;但周家兄弟並不認同胡適的觀點。此後,周家兄弟與胡適鬧翻。周作人與胡適於1929年和好,但同為文壇巨擘的魯迅與胡適為什麼未能恢復當初的關係?對此,我們有必要將魯迅與胡適置於「異同」的視閾來加以解讀。
  • 86歲潮劇名旦姚璇秋再唱《掃窗會》,寄語年輕人:功不唐捐
    功不唐捐,兩字戲份練足8個月 正所謂功不唐捐,每一個成功的出演,都離不開日復一日的錘鍊打磨。」姚璇秋說。 從《掃窗會》到《荔鏡記》再到《辭郎洲》,姚璇秋塑造了王金真、黃五娘、陳壁娘等經典角色,擔綱主演的潮劇電影風行海內外。她所在的潮劇團到北京演出,京劇大師梅蘭芳觀看後揮筆寫下「雅歌妙舞動京華」7個字相贈;到香港、新加坡、泰國等地演出,也受到潮汕籍華人的熱烈追捧。
  • 【民國系列】江冬秀:胡適的「三從四德」
    世人看胡適和江冬秀,總覺得江冬秀高攀。一個沒文化沒見識的「小腳老太太」憑什麼和大學者胡適結為連理並且相伴終生?都替胡適不值。可要我看,這段婚姻裡,要說胡適佔了江冬秀的便宜也未可知。      論家境,胡適和江冬秀初在一起時,胡適家境中落,江冬秀的家族依舊是安徽旌德縣的名門望族。不過他倆的結合,倒是有段趣聞。
  • 周小平:再見胡適之~
    在日本侵略者強推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時,胡適發表文章對此不平等條約大加讚賞,並表示自己從中看到了樂觀的未來和美好的希望。同時他還提出,中國東三省應該交出去,由「國際社會」共同管理。 ——倘若如此,就還罷了。胡適還特別貼心地為日本侵略者出謀劃策。他甚至先於日本人提出了從文化上徹底消滅和徵服中國的方案。
  • 蔡元培與胡適的「茶葉事件」(圖)
    蔡元培年長胡適20幾歲,當胡適還在美國埋頭求學時
  • 魯迅罵了胡適10多年,為啥他從來不還口?胡適:因為他是我們的人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也是一位特別會「罵人」的人,而且他罵起人來,是一針見血、毫不留情,他便是魯迅,當年魯迅罵了胡適10多年,胡適硬是沒有還過嘴,甚至還在魯迅出書時,大力誇讚魯迅,後來魯迅去世,胡適還積極地幫他出版作品,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