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像藝術管窺

2021-02-08 藝文視野

     地球表面大概有70%多都是水,但是如果這些水成為城市的主要因素,那麼就會出現奇特的現象:那些在水中的建築倒影會變成夢幻般的神奇和美麗!


     顧名思義,倒影就是光照射在平靜的水面上所形成的等大虛像。虛像是一個物理詞彙。它是實際光線所不能達到的,因此不能被光屏承接。人們如果把這一原理運用到攝影技巧中,就能拍出意想不到的影像來。


   

     倒影,作為一種虛像藝術,在人們的攝影實踐中經常碰到。不過,掌握好拍攝時間最關鍵。早晨和傍晚也許是不容錯過的最佳時機。


    

     有時候,攝影者對景物觀察的角度不一樣,也會產生視覺的反差,起到異樣的效果。

     

看到這樣的虛像,是不是會勾起豐富的想像?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般的建築經過虛像勾勒,會形成虛化般神奇美麗。

    

     如果說沒有利用傍晚霞光反射的倒影,就不會有如此的感染力。作品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攝影者的思維判斷與具體行動。


     

     倒影實際上就是人們的視覺轉換。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寒冷空曠的山巒中,怎樣表現六和塔的身姿美麗?利用河中的水來呈現,想必是最佳選項。


     

     城市是一首詩,是一幅畫。城市有山則仙,有水則靈。在老城的改造中,城市設計者必須考慮山水環繞的因素,這符合幾千年傳承下來的陰陽哲學之道。陰陽是一個簡樸而博大的哲學。實際上,虛像離不開實景,二者互為統一。這樣的結合為攝影者創造了創作想像的空間。


    

      認識事物有多個角度,攝影者的思維應該學會逆向思考。有時候從倒影的角度也能反映出事物的高度或偉岸。


     

     這裡實際上是鄭州一塊田野,湖也是幾年前才建成灌水的,如今這裡已經成為鄭州的另一觀光地。透過水中的倒影拍攝在建高樓建築群,是不是顯示這個城市的勃勃生機?

    

      晚霞倒映出夢幻般的「空中樓閣」。


     

      虛像中產生的效果,仿若圖騰,浮想聯翩。




     

     有時候表現景物的美麗或高大,作者運用逆光拍攝,倒影表現出的景物會更佳。





     

     表現景物的偉岸、高大,一般運用豎拍方式進行創作,利用水的前景,採用黃金分割的構圖,這樣遠處的景物會有一種視覺的衝擊。


     

     頭天剛下過雨,第二天晴空萬裡。路上的積水映出小屋的房脊和樹木,顯得寧靜而閒適。



     

     武烈河穿城而過。河兩邊的建築在河水的映襯下顯得如此的安逸而美麗。是這種光影效果豐富了這座城市的內涵。傳統和現代,歷史和現實,光明與未來,是不是展現得淋漓盡致?!



     

     人類需要美麗的環境和清新的空氣,動物也是如此。


     虛幻和真實一樣,同樣存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只要我們用一雙慧眼去發現,用這種夢幻般的虛像藝術去表達、去展現,大千世界將變得更加的美好!

相關焦點

  • 10個虛像攝影小技巧
    部分資料來源網際網路。10個虛像攝影小技巧:虛像攝影技巧一:焦虛 焦虛就是指在攝影鏡頭焦點清晰範圍之外的被攝體,它的成像在攝影作品畫面上表現出一種模糊不清的影像,由於這種影像是焦點不實所造成的,因此叫焦虛。焦虛又分為前焦虛和後焦虛兩種。
  • 殷雙喜:見心知性——沈勤水墨藝術管窺
    《夢碎秦漢》 沈勤 水墨設色 134.5×183cm 1985年 本文所有插圖均來自「『一意孤行』沈勤個展」展覽作品 見心知性 ——沈勤水墨藝術管窺
  • 《西廂記》藝術管窺
    紅娘是作者極力歌頌的藝術形象,在她身深刻地體現著封建社會裡我國勞動婦女美麗的性格:真誠、坦率和愛憎鮮明的特點,紅娘光芒四射的形象鼓舞著無數青年男女反抗的熱情和勇氣。三、老夫人雖然老夫人的出場不是很多,但是她性格鮮明,留給讀者和觀眾的印象也很深刻。老夫人是鶯鶯、張主、紅娘三個青年鬥爭的主要對象,她是封建禮教勢力的代表,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化身。
  • 聖德太子——實像與虛像之間
    如此一來,所謂實像和虛像最初就混雜在一起,不能夠完全切割開來。我最近的考慮是,這種實像與虛像的不能分割恰恰是有意味之處,研究似乎應該從這裡入手。所以下面我主要從聖德太子的虛像化、即在時代發展的某個階段,聖德太子是如何被理解和被接受的角度出發進行探討。
  • 李賀神鬼詩悲劇意識的生成與審美管窺
    >
  • 「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
    但就是安迪·沃霍爾的這幅《瑪麗蓮·夢露》,成了波普藝術不朽的傑作,所以這到底是個什麼藝術?簡單來說,波普藝術起源於二十世紀中葉的英國。關于波普(Popart)這個名字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Pop」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藝術、通俗藝術;二呢,「Pop」是「棒棒糖」(lollypop)的一個簡化口語詞,用以表達戲謔、愉悅和反叛。
  • 透過《清明上河圖密碼》,管窺千古名畫下,北宋的梅花迷局
    透過《清明上河圖密碼》,管窺千古名畫下,北宋的梅花迷局提到《清明上河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因此,《清明上河圖》,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是有著寶貴的歷史價值。人們稱張擇端是「畫痴」,而他的畫更讓人們痴迷。《清明上河圖密碼》的作者冶文彪,就是其中之一。
  • 【關注 】管窺2019·愛奇藝篇:百部劇集續寫創新,新賽道開啟「新視界」
    繼上次推出「四大視頻網站劇集片單觀察」之《管窺2019·騰訊篇》後,鷹眼繼續將目光放至愛奇藝,再探2019年視頻網站市場發展大趨勢。
  • 借智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管窺蘇企未來之路——培植「主力軍...
    本報記者受邀全程參會,從一場場論壇中,管窺新格局下如何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營商環境、重構中小企業轉型增長新動能、大中小企業怎樣融通發展,為江蘇中小企業尋覓出路。  國內外供需萎縮,與中小企業共克時艱  「當前中國中小企業經濟運行穩定恢復,主要經濟指標逐步好轉,1-10月規模以上企業利潤增長,同比增長了5.7%,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 鄭州藝術地圖:回家的誘惑與藝術的現實
    原創 陳耀傑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藝術88#展覽33近年,隨著越來越多的藝術節和展覽進入二三線城市,甚至是介入鄉村,使得除了北上廣深之外的藝術也開始繁榮起來,藝術的版圖也在不斷的擴大;而另外一方面,隨著藝術生態的調整,北上廣深的藝術格局也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尤其是北京
  • 重新聚焦媒介,看東亞錄像藝術的興起
    據策展人介紹,此次展覽籌備了四年之久,旨在重新審視藝術家在東亞錄像藝術興起之時對於這一媒介的處理方式,並以期為跨國性當代藝術媒介的錄像藝術在全球範圍內的歷史梳理做出貢獻。策展人表示自1965年可攜式攝影機索尼Portapak在日本發明以來,各大洲的藝術家都獲得了接觸這一全球性媒介的機會,並為其發展做出了貢獻,現在對東亞錄像藝術這個方向進行研究與梳理頗具價值與意義。從白南準所牽涉的韓國、日本、歐洲和美國的全球藝術網絡開始,東亞藝術家便開始利用這種文化非特定性的媒介,進入到新的交流點和同樣複雜的跨區域、跨國界網絡中。
  • 素處以默鑑古今 筆正墨純開新境——夏湘平書法藝術管窺
    吾久窺公之深心,欲鉤其玄機,然公心難測,止能悟得大概:有賴於文心不老,任蟬蛻龍變不知足,故藝術青春長駐。法無定法,佛無定相。變者,法之至也。若執法不變,縱能入石三分,終非自立之體,止能號為書奴。丙寅年間,受命書《唐山抗震十周年紀念碑》。是時,歷經漢碑、石門、摩崖、魏碑、二爨、楷草等諸體之心摹手追,鬢髮如雲,不屑髢也。從「我注六經」到「六經注我」,不宗一家,乖悖成法,至於無法,可謂得矣。
  • ...發現"開幕暨2021藝術北京全新發布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藝術北京作為中國範圍內服務藝術機構最多的藝術博覽會,秉承"誠實專業"的理念,根據當下藝術市場既有格局和豐富的博覽會操作經驗立足於北京,通過對展覽結構的不斷調整和豐富,力圖探索一條適合當下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路徑。與此同時,董夢陽向到場嘉賓介紹了藝術北京更年輕化、更專業化的團隊架構,並表示2021年將是藝術北京崛起的一年,藝術北京將分別在春季和秋季呈現給大家兩種不同形式的博覽會。
  • 具身之鏡:中國錄像藝術中的行為與表演
    798藝術區797東街A05 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北京空間5月22日將推出影像研究展第二期——「具身之鏡:中國錄像藝術中的行為與表演」,展覽將展出24位藝術家的影像作品,由楊北辰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