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瑞:用戶增加受惠於攜號轉臺 中國電信為行業首選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港股

富瑞發布報告稱,三家電信公司之中,首選中國電信(00728)。

該行稱,中國電信及中國移動(00941)選擇性對2I2C (To Internet To Customer)計劃(低端4G計劃)提供短期優惠或免費數據,中國聯通(00762)也為籤約6個月的5G新客戶提供30%的推廣折扣,此推廣折扣到本月底,而各電信公司的整體定價準則未變。

該行提到,中聯通與小米(01810)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以推廣Mi10 5G手機。在北京,如果客戶籤約24個月,中聯通將提供16至32%的手機補貼,但該行推算,其淨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與之前相近,因為以往在合約上也提供30%的折扣。因此,與過去兩個月比較,中國聯通未有減價。

根據1月數據,中電信增加43萬移動用戶,而其他兩間營運商都出現負增長,相信中電信用戶增加是由於攜號轉臺。中移動有公布5G1戶的數據,不過其他兩間營運商未有披露。該行表示不確定中移動對5G計劃的定義,截至1月7日,中移動表示只有302萬5G計劃用戶,而中電信1月13日披露有800萬個5G計劃用戶。

相關焦點

  • 攜號轉網線上辦理!多數人轉電信,為什麼老用戶卻選了全民優打
    從2019年開始,攜號轉網的概念就被正式實踐,去年下半年已經有部分用戶攜號轉網辦理成功。截止到目前為止,攜號轉網已經全面開通,並且支持線上辦理,據悉攜號轉網全面實行之後,多數人都選擇轉入中國電信,但有一部分老用戶卻選擇了全民優打巨無霸流量卡。
  • 首發「攜號轉網」11月報告:移動穩了,電信贏了,聯通哭了
    攜號轉網就是恰恰解決這一問題的,這項服務就是在一定的範圍內,用戶可以在保留電話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籤約運營商。現在運營商的11月數據出爐了,讓我們看看哪家運營商最受客戶們的歡迎呢?移動的11月運營數據就非常的穩定了,11月淨增移動用戶295.5萬戶,累計用戶已經達到了9.46億戶,這已經是大範圍的覆蓋了我國的手機使用用戶。
  • 電信回應攜號轉網交5萬賠償金:要麼續約要麼交錢!行業內標準
    歐先生稱自己尾號333的手機號想攜號轉網,被電信要求交5萬補償金。電信工作人員與歐先生溝通提出兩個方案,一是按之前協議續約,二是繳納補償金5萬後轉網,並稱這是行業內的標準。此前據媒體報導,2015年9月30號,朋友送給他一個手機號,在辦理過戶的時候,工作人員稱這個號每月最低消費300元,而且是終身制的。
  • 一個電信套餐能用3000年,想辦攜號轉網,電信客服:先交5萬塊錢
    幾天前,遼寧瀋陽的歐先生來到電信公司想給自己「尾號333」的手機號辦攜號轉網,但是電信的工作人員卻告訴他先需要先交5萬補償金才能辦。其實雙方的糾紛點就在於攜號轉網過程中出現的補償金,歐先生問電信工作人員:「攜號轉網賠償金這個事是哪的規定?」
  • 全國「攜號轉網」用戶突破千萬 98.3%用戶辦理後沒有再次轉網
    2019年11月27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全國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選擇電信、移動、聯通任一家的網絡和服務,避免更換號碼帶來的成本和風險。辦理「攜號轉網」,用戶需先發送簡訊查詢「攜號轉網」資格,滿足「攜號轉網」條件後前往擬轉入運營商辦理。
  • 中國移動挽留用戶,5G套餐大降人均不到65元,你還會攜號轉網嗎
    2019年對於通信行業來說是一個多元挑戰的一年。先是5G商用提前一年到來,接著全國範圍內試行攜號轉網,讓三大運營商開始開啟用戶爭奪大賽。這其中的行業老大,中國移動用戶基數大,流失用戶也最多,另一方面5G基站目前建的最多,但是用戶量卻還沒比得過電信,虧損也最多,無奈之下,對於自己的套餐進行大調整,其中5G套餐,最低標準已經降到人均不到65。首先說下國內攜號轉網,從2019年11月底開始實施,到目前不到4個時間,已經有初步的數據顯示,移動的用戶流失最多。
  • 攜號轉網或將是為通信業下一輪改革所做的準備
    有學者建議,不管是攜號轉網還是推進提速降費等其他電信改革工作,治本之策是要讓電信運營商凸顯或者說回歸普遍服務的公共屬性。 事實上,我國通信行業剛起步時完全就是政府在牽頭操辦,市場化程度很低,行政壟斷帶來的效率低下嚴重地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面對當時「一機難求」的狀況,通過引入市場化機制,迅速地推動了行業的發展,很快就緩解了通信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
  • 攜號轉網難在何處?
    文 方正宇攜號轉網,曾被認為是推動國內電信業務充分競爭的重要舉措,無數用戶期待此舉能帶來「提速降費」的實惠。不過北京消協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有七成受訪者在辦理「攜號轉網」的過程中曾遇到過困難和阻礙。簡單一點說,用戶想跟原來的電信運營商「離婚」還真不容易,遇到的麻煩往往比「冷靜期」還要複雜。
  • 攜號轉網正式啟動!三大運營商展開新一輪大比拼
    在未推行攜號轉網之前,用戶想要轉換運營商需要放棄原來的號碼,選擇新的號碼,在進入數字時代後,電話號碼已經不僅僅是用來打電話的時播出的一串數字,而是與自己的身份綁定在一起,用戶們使用的網際網路信息都與原來的手機號碼綁定,這無疑增加了用戶轉網的成本,儘管一些運營商在一些方面的服務做得不好,也不會造成大面積的用戶流失。
  • 千萬人「攜號轉網」 重慶用戶辦理五六分鐘就能搞定
    7月18日,工信部發布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攜號轉網」情況。記者了解到,截至7月17日,全國「攜號轉網」用戶已經突破1000萬。那麼,現在的攜號轉網的具體辦理情況到底怎麼樣呢?記者進行了體驗後發現,現在只要符合「攜號轉網」申請要求,耗時只需五六分鐘,就可以成功轉換運營商。
  • 全國攜號轉網用戶突破千萬 僅有不到2%後悔
    2019年11月27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全國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選擇電信、移動、聯通任一家的網絡和服務,避免更換號碼帶來的成本和風險。7月17日,據中國信通院消息,今日,全國「攜號轉網」用戶正式突破1000萬。
  • 「攜號轉網」一年了,還是困難重重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2019年12月1日,《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攜號轉網」施行已滿一年,消費者對於這項便民服務是否滿意?
  • 電信回應攜號轉網交 5 萬賠償金:行業內標準
    IT之家1月17日消息 先前IT之家曾報導過瀋陽的歐先生在辦理靚號攜號轉網被要求交5萬賠償金一事,現在電信的客服人員也在與歐先生的通話中對此事作出了回應。針對攜號轉網過程中出現的補償金,電信人員表示,電信方面在攜號轉網時執行的是行業內標準,即國家合同法中第214條有關「租賃期限不得超過20年」的條款。
  • 為挽回用戶,移動首推零月租卡 網友:已經太遲,坐等攜號轉網
    中國移動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主要經營數據、IP電話和多媒體業務等,在2018年5月9日,「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發布上,中國移動還位列第七,由此可見,中國移動的實力的確是不容小覷!
  • 攜號轉網一周年,電信小贏,聯通損失慘重,原來移動才是最大贏家
    甚至,他們認為以中國移動的產品、資費和服務水平,分分鐘會被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秒殺!然而,1700 萬用戶完成攜轉,對比幾大運營商的15億的龐大用戶基數,可以算是微乎其微,用戶流失的多米諾也沒有顯現。攜號轉網醞釀了近十年,三大運營商背負著上級的要求,為此付出了很高的經濟和人力成本,預期是推動電信資費下降和服務品質的提升,消除幾大電信運營商之間的不均衡態勢,給用戶多一個選擇的渠道。然而,用戶對運營商的服務品質的權衡早已根深蒂固,三大運營商的優劣對於每個用戶心裡有桿秤,即使再多的選擇,也抵擋不了品質的誘惑。
  • 工信部: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 攜號轉網用戶超1700萬
    網絡供給能力更加優良,千兆光纖覆蓋家庭超過9000萬戶,千兆用戶規模近500萬戶,IPv6端到端貫通能力不斷提升,IPv6活躍用戶達4.54億。  二是融合應用不斷深化。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動力。5G進入應用創新的關鍵階段,基礎電信、社會製造、垂直行業等多主體協同推進態勢正加速形成,今年綻放杯參賽項目達4200多個,超三成項目進入商用落地階段。
  • 攜號轉網何時終結「人為障礙」?
    評論員觀察北京市消協近日發布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七成受訪者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的過程中遭遇過困難和阻礙,有的消費者甚至不得不因此放棄攜號轉網。距離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
  • 攜號轉網服務正式啟動,隱形門檻如何邁過去?
    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聯通、移動、電信營業廳發現,這些營業廳都在醒目位置設立了攜號轉網宣傳區,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向用戶解答攜號轉網事宜。工信部數據顯示,此前試運行期間,已經有超過323萬名用戶完成攜轉。
  • 攜號轉網落地半年,轉網率僅為0.59%,是什麼成了用戶的絆腳石?
    截至目前,全國攜號轉網已經正式實施了半年多的時間,據工信部最新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940萬人次成功轉網,但相比起近16億總的手機用戶來看,攜號轉網率只有0.59%左右,遠低於此前調研機構的預測。攜號轉網,在許多用戶在看來,就是不換手機號就能轉移到自己滿意的運營商旗下,但攜號轉網起初目的並不是為了鼓勵用戶更換運營商,而是促進運營商提升服務質量。而在攜號轉網這幾個月的實施過程中,三大運營商為了爭奪用戶也使盡了渾身解數,但卻有不少用戶高呼攜號轉網「難於上天」,運營商們也委屈的表示「我們更難」!
  • 評論:攜號轉網一年了 誰在為用戶設置「玻璃門」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馬上評|攜號轉網一年了,誰在為用戶設置「玻璃門」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一年過去了,現在辦理攜號轉網,方便嗎?北京消協近日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顯示,七成受訪者辦理「攜號轉網」時遇到困難和阻礙,有的用戶不得不放棄。無獨有偶,陝西省通信管理局近日發布通報稱,西安移動自行將用戶協議期間調整為20年,造成用戶攜號轉網受阻。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西安移動警告、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要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