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新知】文言文系列之《工之僑獻琴》

2021-02-08 初中語文組

 提示:點擊上方"初中語文組"關注我們

工之僑獻琴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於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終。



有一個叫工之僑的人得到一塊上好的桐木,砍來做成了一把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發聲和應聲如金玉之聲。他自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現給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讓優秀的樂師來看,樂師說:「(這個琴)不是古琴。」於是便把琴退還回來。

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畫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裝在匣子裡埋在泥土中。過了一年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有個達官貴人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兩黃金買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們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這個社會真可悲啊!難道僅僅是一把琴嗎?沒有什麼不是這樣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這國家一同滅亡了啊!」於是離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終去哪兒了。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本文選自《鬱離子》,劉基寫作《鬱離子》時,是他47~50歲,一生中最鼎盛之際,此前的半生他鬱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負,後來被奪去兵權,遂棄官歸隱家鄉青田山中,發憤而著《鬱離子》。

判定一個事物的好壞,應該從本質上進行鑑定,而不是從外表來下結論。只有本質上好的東西,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否則,再華麗的外表也只能作為擺設,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應該學會變通地適應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具備生存的基本條件。

1.工之僑:虛構的人名。

2.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質理疏而堅,是製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3.斫:砍削。

4.弦而鼓:裝上弦彈奏。弦、鼓,都是名詞作動詞用。弦:琴弦。這裡作動詞用,裝上弦。鼓琴,指彈奏古琴。

5.金聲而玉應:發聲和應聲如金玉碰撞的聲音。

6.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美:美琴,形容詞作名詞用。

7.太常:太常寺,祭祀禮樂的官署。

8.使:讓。

9.國工:最優秀的工匠,這裡指樂師。

10.弗:不。

11.謀:謀劃。

12.諸:兼詞,之於。

13.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體字。

14.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15.匣而埋諸土:(把它)裝在匣子裡並埋在泥土中。匣,裝在匣子裡。而,遞進連詞,並且。諸,兼語詞,之於。

16.期年:第二年;滿一年。

17.適:到……去。

18.貴人:大官。

19.易:換,交易。

20.樂官:掌管音樂的官吏。

21.傳視:大家傳遞看著。

22.希:同「稀」,稀世:世上少有。

23.悲哉世也:這個社會真可悲啊。

24.豈:難道。

25.獨:只。

26.莫:沒有什麼。

27.然:如此。

28.其:大概,表推測的語氣副詞

29.其:代詞,代指工之僑

30.珍:珍寶。

31.鼓:演奏。

【作古窾焉】

「窾」通「款」,款識


【希世之珍也】

「希」通「稀」,稀少

【弦而鼓之】

名詞活用為動詞,裝上弦;名詞用作動詞,擊鼓。


【金聲而玉應】

名詞用作狀語,像鐘聲一樣,像磐聲一樣


【匣而埋諸土】

名詞活用為動詞,裝在匣子裡

工之僑第一次獻琴,琴雖好卻遭到貶抑被退了回來。琴不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聲而玉應」,材質、音質俱佳,因此製作者對它的評價是「天下之美」。雖然如此,這架琴經過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經優秀樂師們的鑑定,終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這樣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工之僑第二次獻琴,因為琴經過偽裝,又是由貴人獻上,竟得到極高的評價。文章比較詳細地敘述工之僑偽裝古琴的經過,先請漆工繪製「斷紋」,再請刻字工匠刻上「古款」,然後裝在匣子裡埋在地下,過了一年才拿出來。這說明工之僑把這件事做得很精心。獻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獻,而「抱以適市」,讓別人重價買了去獻,結果真的得到了極高的評價,成了「稀世之珍」。

表面上看寫的是琴的遭遇,實際上是寫人。作者借工之僑偽造古琴試探索世風的機智,諷刺了元末一幫缺乏見識,不重真才實學而只重虛名的虛偽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鮮明而深刻的。

文中「弗古,還之」與「世之珍也」的對比,很好地表現了當時敗壞的社會風氣,進一步諷刺了鼓勵人們弄虛作假的封建統治者。人們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內在。

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初中語文組

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文言文系列之《工之僑獻琴》
    工之僑獻琴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稀世之珍也。」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於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終。有一個叫工之僑的人得到一塊上好的桐木,砍來做成了一把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發聲和應聲如金玉之聲。
  • 好古就是矯情 | 《鬱離子 工之僑獻琴》
    今天講的這個故事來自於劉基的《鬱離子》,說有一個琴工,得到了一塊好桐木,因此斫成一床好琴,金聲玉應,拿去獻給當朝,評之曰:「弗古」。於是琴工請高手花重金做舊,又埋到土裡一年,取出後拿到集市上去賣,還是之前的樂工,如發現了寶貝一樣,齊稱之為「稀世之珍」。
  • 工之僑獻琴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於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終。
  • 閱讀與欣賞 介紹劉基寓言《工之僑為琴》
    原文工之僑獻琴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於宕之山,不知其所終。
  • 【舊文新知】文言文系列之《黃州快哉亭記》
    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餘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蓋亭之所見,南北百裡,東西一舍。濤瀾洶湧,風雲開闔。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
  • 論劍之初學琴者的選琴之道
    就像學琴者要學好樂器、要真正成為一代高手(不要做三流角色),也需要選擇最好的琴。千萬不要受「練習琴」的忽悠,那些所謂的練習琴,音準欠佳,手感也不好,反而讓「天才淪喪」,讓學琴者的興趣喪失。所以,任何一個學琴的學生,入門時就應該向獨孤求敗學習。選擇最好的「武器」,這是有很多哲學道理的,就像古人常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古琴之琴銘
    存見之唐琴,其琴銘一般都為兩至四字,以兩字者居多。據宋人記載,唐琴的腹款多用墨筆書寫,因此現在所見的唐琴上的古代名人題詩印記若是鐫刻於琴體之上者,多為後世收藏者所添加。由此觀之,古琴銘文中的作偽現象與傳世書畫、古董無異。
  • 【舊法新知】轉念輕安增上緣
    師姊從小家境清寒,小學畢業後做過幫傭、在金紙行做工,也曾做過水泥工;十八歲結婚後育有一女三男,在小兒子十九歲時,忽然感冒發燒不退,經醫療診斷罹患血癌,龐大的醫藥費用遠遠超過能力負擔,師姊還是抱著一絲希望,四處借貸醫治孩子。最後小兒子還是走了,秀桃師姊一家也背負了一身債!
  • 經典文言文賞析|河豚之死
    原文河之魚,有豚其名者,遊於橋間,而觸①其柱,不知遠去②。怒其柱之觸己也,則張頰豎鰭③,鼓腹而浮於水,久之莫動。飛鳶④過而攫⑤之,磔⑥其腹而食之。好遊而不知止,因遊而觸物,不知罪己,妄肆⑦其忿,至於磔腹而死,可悲也夫⑧!
  • 【舊法新知】從不幸中找出希望
    本文選自 靜思電子書--舊法新知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 【舊法新知】發心就有力量【舊法新知】主婦快樂,才有家庭的和樂【舊法新知】言語不能道斷一切【舊法新知】發願力行 做自己的主人【舊法新知】虛有其表的織布工【舊法新知】聲色柔和
  • 悟道|琴之高妙
    中國古樂 「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八音中,絲這個音裡,只有琴和瑟。瑟早已失傳。但琴一直到現在,雖難以普及也一定不會被淘汰。用彭祉卿老先生的話說就是它太高妙,不能普及也是因為太高妙,不會被淘汰也是因為它太高妙。我們細細分析,琴之高妙,有四個方面——音韻之高妙。琴作為樂器流傳了三千年之久沒有消亡而且還有興盛的跡象,是因為琴音的魅力。
  • 【舊文更新】演員系列之仲間由紀惠
    午夜兇鈴系列的完結篇,貞子生前的悲慘身世,真正恐怖的是人心啊……全系列包括三部常規劇(2000、2002、2003)、三部SP(2005、2010、2014)、四部劇場版(2002、2006、2010、2014)以及兩季衍生劇《警部補 矢部謙三》(2010、2013)
  • 2021高考備考之文言文斷句訣竅
    給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句讀」。二、考點解讀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魏舒身長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 少工射∕ 入山澤∕ 每獵大獲∕ 為後將軍鍾毓長史∕ 毓與參佐射戲∕ 舒常為坐畫籌。
  • 01 文言文 《伯牙鼓琴》 六年級上
    課文解析:《伯牙鼓琴》是部編版教材語文六年級上冊的一篇文言文。故事盪氣迴腸、耐人尋味。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鑑賞能力。伯牙把感情溶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於天地之間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樣奔騰於宇宙之間的智慧,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鍾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與他產生了共鳴。
  •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裝句之介詞結構後置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裝句之介詞結構後置 2012-12-17 15:0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之斷句
    方法歸納(一):藉助對話標誌斷句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以「曰」、「雲」、「言」、「問」為標誌。注意:應考慮這些字的後面點斷,「問」字後面有賓語的應該在賓語後面點斷。(2)「何……之有」(何陋之有?)(句意:有……呢?)(3)「不亦……乎」(不亦說乎?)(句意:不也……嗎?)
  • 【舊文更新】演員系列之竹內結子
    長壽系列《危險刑事》的SP之一。結子姐姐各種嬰兒肥好想掐一下臉哦土井裕泰導演,岡田惠和根據市川拓司的原作小說改編,也是結子姐姐和前夫中村獅童的定情之作。很日式的作品,乾淨的故事和畫面,愛情、親情都有很不錯的展現。
  • 【舊法新知】慈濟人物誌_邵麗卿
    【舊法新知】 降伏瞋心,以防火燒功德林【舊法新知】證嚴上人創辦慈濟的緣起談【舊法新知】人文志業【舊法新知】離苦得樂 唯有人人有愛【舊法新知】莫讓五惡造惡水【舊法新知】慈善之美 人文普現【舊法新知】慈濟建築【舊法新知】七月吉祥月
  • 【舊法新知】靜思竹軒
    舊法新知】慈濟人物誌_邵麗卿【舊法新知】上人看待生死【舊法新知】作內修外行的人間菩薩【舊法新知】靜思語緣起【舊法新知】榮譽董事聯誼會【舊法新知】 降伏瞋心,以防火燒功德林【舊法新知】證嚴上人創辦慈濟的緣起談【舊法新知】人文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