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對某種道理過分敏感,就是走火入魔

2020-12-22 毗尼無礙

現在我們經常聽見一些非常流行的大道理。當見到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我們都會說:"要反省自己,找自己的不足,不要去怪別人,別人都沒有錯,都是自己的錯!"

還有就是印光大師的那句:"只管自家,不管人家,視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

還有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裡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這些都是現在佛教徒非常盛行的口頭禪了!而有的人把不辨是非,顛倒黑白,偏袒邪惡,幫那些邪知邪見,不如法的人找藉口,不允許別人批評和檢舉他們,也說成是:"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有很多人,認為這些道理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大多數人都是愚痴的,只有自己是覺者,所以他們對這些道理都非常的敏感,只要聽到或者看到別人說的話或者做的事情裡面涉及到與這些道理相似的詞彙,他馬上就跳起來,他不聽別人說話或者所做的事情的重點和中心思想,他就專門挑與那些大道理相似的東西,然後把與這些大道理相違背的行為強加與別人的行為之上,然後開始拿這些大道理去教訓別人。

比如說你告訴他,我們這裡有個小偷,經常偷別人東西,所以你們都把自己的貴重物品收拾好啊,別把自己東西丟了!他立馬就跳起來教訓你:"你不要去看別人的過失,你把你自己管好,我們看我們自己,不要去管別人,不要去看別人在做什麼,先做好你自己!若真修道者,不見世間過,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凡夫看一切人都是凡夫,佛菩薩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沒有分別執著,阿彌陀佛!"

人家提醒你,讓你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好,別被小偷偷了,你去扯那些,人家說的話,跟你扯的那些大道理有關係嗎?人家說這裡有小偷是提醒你小心,人家又不是說:"我們這裡有個小偷,經常偷人家東西,這種人簡直是道德敗壞,不懂因果,這種人要下地獄啊,他成不了佛啊!"人家又沒扯這些,人家也不是這個意思,你扯那些大道理幹嘛?

有一次,我在寺院裡,有兩個居士正在聊天,其中一個李居士對另一個王居士說:"今天碰見一個有錢的女居士,好霸道哦。經常過來給我們挑刺,把我們都當她的下人一樣教訓!"

王居士對李居士說:"現在很多有錢的居士對出家師父都吆三喝四的,更別說對居士了,這都是再正常,再平常的事情了,你就看開一點吧!"

然後旁邊有個看起來很有學問的男居士就上來對王居士說:"師兄啊,修行人,不見世間過,不說僧過!"

王居士就對這個男居士說:"我只是勸她,這種事情是很平常的事,要她看開些,不要放在心上而已,並不是在說誰好誰不好的問題啊"

是啊,人家王居士說話的意思只是想告訴那個李居士,這種現象現在很普遍、很平常了,讓她看開而已,李居士把這個事情說出來了,王居士只是作為回應和勸導她而已。你又去扯那些大道理!王居士說的話又和你扯的那些大道理有什麼關係呢?人家又不是說:"現在很多有錢有勢的居士,對出家人和師兄都不尊重,對師父和師兄都吆三喝四,簡直太不應該,太壞了!"人家王居士也沒扯這些,你扯你那些大道理幹嘛?

還有一次,我在寺院裡,有一個女居士跟寺院裡的一個同修說:"我想換一間寮房,我想和某某師兄住一起可以嗎?"

同修問這個女居士:"你在原來的寮房住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換寮房?"

這個女居士回答同修:"我和同寮房的那個師兄不合,她經常到處講我的是非,還喜歡打探我的信息,趁我不在的時候,她就到處翻我的東西和我的衣櫃,想打探我的信息,然後到處說我。有一次,我中午有事出去了一下,沒有趕上午齋,有個男眾師父就給我了一點吃的東西,被她看見了,她就到客堂去告我的狀!說某某男眾師父送我東西。所以我不想和她住一間宿舍了,我想換一間宿舍,我和某某師兄關係比較好,我想和她住一起,可以嗎?"

然後這個同修就開始批評這個女居士:"你自己不按時過堂,你讓男眾師父送你東西吃,人家肯定會說閒話,這是你的問題,人家沒有錯,這是你的錯。人家為什麼講你的是非,你要找自己的不足,要反省自己哪裡做得不好,要找自己的問題,不要去怪別人!"

其實這個女居士說話的重點是換寮房的事情,跟你扯的那些道理又有什麼關係呢!人家描述她和居士之間的不合,只是告訴你想要換房間的原因,只是描述事實而已,人家說的這些事情是真實存在的,難道連真實情況都不能說了,遇到這種事情還得編一套謊話來回答你嗎?整個話語中,根本就沒扯誰對誰錯,誰是誰非的問題。你又扯那些大道理幹嘛呢?

我說這些同修們,你們聽話能不能聽重點!

還有一次,我碰見一個學唯識的同修,我和另外一個同修還有他一起去一家素食館吃飯,我說我喜歡重口味,要多放一點鹽和味精,那個學唯識的同修就對我說:"你這樣執著鹹淡和味精,你就不是一個修行人,曾今有一個比丘尼她從來不吃辣椒,師父有一次就專門去給她找一些辣椒給她吃,就是為了破她這個執著!"

其實這倒還不算什麼,但後面的事情就很離譜了。後來我們吃完飯,走在大街上,那幾條街上有很多的乞丐,每走一個地方碰到乞丐我就給他們放一點錢,後來走了好幾條街,一路上都有遇到不同的乞丐,我一般都不會去注意那些乞丐長什麼樣子,直接給他們放錢,再加上當時又是晚上,我眼睛也近視,也看不清楚那些乞丐的長相。後來又到了一個地方,我又遇到一個乞丐,兩個同修的腳步也沒有停下來一直很快地往前走,我就說等一下,這有個乞丐我還沒有給他布施,那個學唯識的同修就說,你剛才已經給過他了,我說怎麼會呢,這個地方我們之前沒有來過啊,那個學唯識的同修就對我說:"不在同一個地方就不會是同一個人嗎?同一個人他就永遠在同一個位置,他就不會移動位置嗎?"

另一個同修就對那個學唯識的同修說:"他可能是沒注意那些人的樣子,再加上他眼睛近視,又是晚上他也看不清楚,所以他認不出那個人"

那個學唯識的同修就說:"不是這樣的,他這就叫做『定位』思維,如果他這樣下去,他這樣學佛的話,他就真的是無可救藥了!"

我們到處都會遇到乞丐,我在沒記住他們的樣子的情況下,我沒有必要把每個地方的乞丐都要認做是同一個人吧。我認為他不是同一個人也很正常吧。所以遇到這樣的一個同修我也是無語了。

像這種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不管你說話和做事的重點和中心思想是什麼,他都要把你的行為強拉到與他那些大道理相違背的行為上來教訓你,對一些道理過分敏感的人。這就是走火入魔……

其實眾生與眾生之間的緣分是一個很微妙的東西,一個與你志同道合的人,在思想和行為上,總是與你存在不謀而合的默契,無論你對他說什麼,話音剛開頭,他就已經明白和懂得你說話的內容和含義了,也無論你做什麼,他都能看明白你的心境,他就已經理解甚至欣賞你了。

而一個與你不是同一路的人,是無論你對他說什麼話,也無論你怎樣表達,你說話的整體內容和中心思想、前因後果他都聽不懂,但是他自己卻自認為他已經非常明白和了解你了,他就專挑你所說的整段話裡所包含的某個你不對的點,專門把這個點挑出來,無限地放大來說,至於你說話的整體內容、中心思想,前因後果,他都忽略不計。總之無論你跟他說什麼,他給你的回應都是:你有問題、你有錯、你不對……

還有一些人,其實他並沒有懂得多少佛法,學了一點佛法的皮毛,甚至連佛法的皮毛都沒學到,你跟他說話,無論你說句什麼,別說你跟他聊佛法了,哪怕你隻字不提佛法,你就跟他說一些家常便飯的話,他都能把你說的每一句話,都套到他所謂的佛法當中去,然後給你講一大堆他所謂的佛理來懟你所說的這句話、來教化你,而他講的那些東西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一大堆感想和知見套在佛法上來跟你說。或者你正在做一件事,他也會跑上來把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套到他所謂的佛法當中去,然後講一大堆他自己的知見來批評你、教化你!

甚至還有一些人,你都沒有搭理他。他就經常主動跑上來,只要你往他面前一站,他就開始了:"什麼是佛法,你知道嗎?什麼是修行,你知道嗎?"

你要是回答他,無論你回答他什麼,他都會懟你,用各種刁鑽的神態和話語來反問和質問你,無論你再怎麼回答,他都要懟你,用他自己的各種知見來反駁你、糾正你。

即使你不回答他、不理他,他就會繼續說:"你不知道了吧,學佛是什麼什麼,修行是什麼什麼!懂嗎?像你這樣的什麼什麼,你根本就不懂怎麼學佛、怎麼修行,連這個都不懂,還說你是學佛的,你好好跟我我學著,讓我抽時間好好教教你怎麼修行。但是我所講的佛法還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有那個善根和智慧來修學的,像你這樣的,你還沒有那個善根和智慧,給你講了你也不會明白,我建議你先去學什麼學什麼,先去做什麼做什麼,不過你也可以先學習一點最基本的,現在的眾生根性都很差,像你這種根性的眾生也是很普遍的、也是可以理解,慢慢來嘛!善根和智慧不具足就先學一些最基本的東西,慢慢來嘛!"然後完全是一副慈悲的學識淵博、善根深厚的師長的樣子……

其實真正正見多聞,學識淵博的修行者,是很謙卑的,他們從來不標榜自己、貶低他人。而且你不主動向他請教,他是從來不會在你前面賣弄和炫耀的……

相關焦點

  • 林雨宣體質敏感曾見人中邪 角色走火入魔下符水搶男人
    林雨宣體質敏感曾見人中邪 角色走火入魔下符水搶男人記者林奕如/臺北報導臺視八點檔《生生世世》林雨宣在劇中愛上曾子益,顧不得對方已經和米可白穩定交往
  • 《生生世世》林雨宣體質敏感曾見人中邪 角色走火入魔下符水搶男人
    《生生世世》林雨宣體質敏感曾見人中邪 角色走火入魔下符水搶男人 臺視八點檔《生生世世》林雨宣在劇中愛上曾子益,顧不得對方已經和米可白穩定交往,執意要讓曾子益愛上自己,除了參加「愛心婦女會」,擠身名媛貴婦圈抬高自己身價,甚至接觸命理算命,企圖透過法術的神秘力量,在給對方喝的茶裡偷偷加入香灰,要讓曾子益回心轉意
  • 一個正知正見的修行人,從不相信"走火入魔"這些鬼話
    所謂走火入魔,哪裡是火哪裡是魔?魔也是你,火也是你造的。所以老子始終告訴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法是效法,你只要效法自然的法則,就不會有錯,就不會走火入魔,然後一路直上。所以上品丹法七天而能證大羅金仙,並沒有錯,不騙你。而上品丹法同禪宗一樣,是無為法門,沒有方法的。人說氣脈打通,手發燙了發電了,你發電總沒有電力公司那個電那麼大吧!
  • 什麼是真正的走火入魔?怎麼容易走火入魔?
    正經的說,走火入魔是個文學發明出來的詞語,宗教修煉裡面並沒有提到走火入魔這個成語。但是也有相關的論述。所謂走火入魔,分開解釋,走火:就是做某種事情過了火,失去了控制。入魔:就是意念失去控制,或者失去正向引導後,所形成的不同尋常的思想和行為。常人看來有點神經兮兮的那種人。一般來說,如果不修行不修煉,也碰不到這種情況,但是如果生活中碰到了刻骨銘心的改變,也有可能導致精神失常,表現出似乎走火入魔的狀態,也有這種可能,但是正常狀況下想要走火入魔也是很難的。
  • 為什麼有些人開始學佛,反而越來越不順了,原因就是這一點
    很多人聽說學佛有這麼多的好處,便也開始信佛學佛。他們也像其他信徒一樣,燒香供佛,誦念佛經,對佛也十分尊敬,他們也知道萬法皆空的道理,他們深信不疑,但是 他們學佛後不但煩惱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甚至生活越來越不順眼了,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這件事就是他們執著了學佛這件事本事。沒有學佛之前他們的煩惱可能就是來源於生活之中的一件件細小的瑣事。
  • 南懷瑾的告誡:保證學佛不偏離正確的軌道,這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人一多,旁門左道也就多了起來,因為佛門典籍中一些隱晦難懂的句子,許多人理解會出現偏差,使佛門正法中非有識之人不能分辨。許多人剛開始學佛時,都很難遇到名師,遇到一些偏法也無法分辨,這無疑會讓自己在學佛的路上誤入歧途,不僅不能修得正果,甚至還可能走火入魔,墜入魔道。對於學佛時可能出現的這類問題,著名佛學、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提出了他的解決方法。
  • 學佛從哪裡學起?學佛人必看!
    8 、世間有許多人還沒有得到好處,機緣成熟了,機緣成熟就是他肯接受、肯相信、肯依這個方法去修行,我要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他們,讓他們統統都能夠得到好處,統統都能夠離苦得樂,統統都能法喜充滿!這就是學佛!1 、人在一世當中,能夠過得最幸福、最美滿是什麼人?知足的人!
  • 學佛雜修走火入魔,專一念佛終離苦海
    學佛雜修走火入魔,專一念佛終離苦海今年十二月,我和姐姐、媽媽有緣參加了弘願寺阿彌陀佛聖誕佛七。
  • 禪修真的會走火入魔嗎
    最近在網上總是看到有人說,在家居士不要學禪修,禪修會讓人走火入魔!言之鑿鑿,聞之確實可怕。那麼事實卻是如此嗎?我們不妨從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區別說起。這裡所說的實際操作淺意上就是指禪修,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很多名詞如打坐、內觀、靜心、冥想。禪修印度譯為心靈的培育,就是要把心靈中良好的狀態培育出來。透過禪修的力量我們就能輕易地保持內心的平靜祥和。那麼在家居士能修習禪修嗎?其實任何一個發心修習的人都能從平實的修習中體會到極具價值的覺悟真理。
  • 學佛人可以算命嗎?
    我們學佛人,我們相信自己的命運。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命自我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如果行善,那我們將來就會有好的果報。我們如果作惡,等待我們的就是不好的果報。但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說,禍福不是一定的,也不是不能完全改變的。
  • 淨空法師:為什麼要學佛,學佛就是把真我找回來,把假我放下
    六十多年前,我跟李老師學佛,那個時候老師告訴我,他說你看我們蓮社,臺中蓮社,他老人家創辦的,我在的時候蓮友有二十萬人,佛教團體,論信徒之多的,大概臺中蓮社是第一,這是李老師的德教。我離開臺中,我在臺中跟老師學十年,離開臺中的時候,臺中蓮友五十萬,十年當中增長到五十萬。老師說,一萬個念佛人當中,難得有三五個往生的。
  • 學佛的人,應如何看待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外表美不是真正的美?
    學佛的人常說,錢財和名利容易使人貪戀而不思出離,會使人對錢財和名利過分執著和貪愛,這就是輪迴的因。學佛的人常說,越是相貌莊嚴的人,越是貪戀、放不下自己的色身,還會引起他人的貪念,也是輪迴的因。這些是佛理,是沒有錯,但同樣的佛理,以不同的心態講出來,你不一定有理!
  • 學佛人一定要懂,不然,損失很大
    有一位網友說了這麼一句話,他說,現在很多學佛只學到一層皮毛的人,基本上都會犯下一個錯誤。那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回向」,甚至還有一些涉獵佛學不久的人,都不知道佛門所言的「回向」究竟是為何物。這是一個好問題,「回向」這一詞在佛教中常常會被人們提到。過去我曾遊歷過不少古剎廟宇,在很多廟堂之中,我經常看到僧人誦經拜佛完畢之後,一些修為深厚的老僧就會提醒他們趕緊做回向。
  • 佛教:學佛之人,身上出現這三大徵兆,說明走對了路!
    如今,信佛、學佛的人不在少數,但真正在修行的人,屈指可數,就如《楞嚴經》中所說,末法時代佛子多數無修無證,即便是初果人都難得一見。然而,歷代祖師常勸誡世人,學佛萬不可走了錯路。因為,一時不能開悟明心,尚且可以通過培植福報,廣結善緣,為將來見心見性種下善因。相反,若走上錯路,則等於自損善根慧命,可謂得不償失。
  • 學佛久了,一定要破除這個學佛相!
    看到別人吃肉,自己吃素,就覺得別人業障重。看到別人破戒,就覺得自己戒律清淨。看到別人在看電視,自己在念經,就覺得精進,別人墮落。總覺得自己很有修行人的樣子。要是有這個想法,是很苦的,越學佛就越苦。只會懂得看到別人的過失,這就是吸收陰氣。這樣子越學佛,越往地獄跑。
  • 為何修煉乾坤大挪移的人,除了張無忌之前都走火入魔了?
    許多聰明才智、武學修為遠勝於張無忌的人,經歷數十年的苦修都沒能練成,最終還走火入魔,其間的分別,便在於張無忌內力有餘,而這些人卻是內力不足。張無忌假如沒有練成功行圓滿的大成版「九陽神功」,他也不可能練到最高層「乾坤大挪移」。一.「乾坤大挪移」的難練在於對內力的深厚,有極高的要求。
  • 學佛的人,如果身上出現了這兩種行為,就說明他學佛學偏了
    學佛的人,如果身上出現了這兩種行為中的一種。不用問,他一定是學佛學偏了。第一種情況。人變得神經兮兮,總是傾向於把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大小事情,以及自然界各種偶然的現象,賦予某種特殊意義。動不動就把事情往菩薩、羅漢、鬼神身上扯。夢見一個夢,就覺得這是鬼神暗示或者菩薩加持。
  • 學佛——六時吉祥、法喜充滿
    學佛,你修學到一個階段之後,你得到第一個好處就是法喜,就是歡喜,這一歡喜的現象會把懈怠、疲倦給洗刷掉。我們俗話也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人要一有歡喜的事情,精神都來了,疲倦就沒有了。你要念佛念到法喜充滿,你的疲倦就沒有了。法喜是很好的養分,是滋養我們精神世界的最好營養劑,人心裡常常歡喜,我們世法裡頭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
  • 南懷瑾老師:學佛不能只管自己,利己利人最重要
    這些都不是學佛的心理,是自私。學佛的人愛人如己,鼎力相助,可以彼此討論,幫助人家,但是你們不會的。尤其知識分子更自私,只管自己,有很多的藉口。昨天講七支坐法,大家要研究,尤其有醫生在這裡。黃醫師非常科學的,生理方面,尤其婦女的問題,抓機會趕快問他。他見多識廣,儘管問他。所以講打坐,與生理都有關係,男性也可以跟他研究。
  • 佛教徒食素: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
    佛教徒食素: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正反兩面的持論者,各有見地,互不相服。那麼,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陀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今天的人又該如何看待源自古印度的這一信仰與飲食的抉擇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