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匯世界的客家 展示客家的世界
我們致力於客家文化傳承和產業發展
講好客家故事,帶您領略絢麗客家風情
lì
立
xià
夏
北京時間5月5日8時51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這一天在天文學上是告別春天、迎來夏日的轉折點,標誌著春季已經結束,夏季正式開始。
此時節,綠蔭遍野,風暖晝長,橫塘新荷,花叢蝶忙。
寧化的小夥伴們
有沒有覺得今年過得比往年快
都還沒來得及說新年好
一晃就要進入夏季了
以前
寧化客家人有句諺語
「立夏不做圓,悔氣到明年」
時近立夏,天氣漸熱,晝長夜短
人們會感到特別疲憊,要做些「硬飯丸」補身
說是吃了腳硬,不會疲勞
其製作方法為:
在米飯煮到七八成熟時,用笊籬撈起,
置於杵臼中搗爛,然後做成丸子,
或把米磨成粉
可與芋子蔬菜同煮,
亦可用油和糖炒吃。
潁川陳/攝
到了立夏時,早稻已插完
耕牛勞累一春後,也得到休息
主人家必定舀一大盤硬飯丸犒勞犒勞
「硬飯丸」便是現今的立夏圓
在時節便是食節的客家地區
犒勞耕牛的做法已逐漸消失
而立夏吃立夏圓的習俗延續至今
立
夏
圓
食材:
配菜可根據個人喜好添加,小編這製作的是簡易版本,除了必備的立夏圓,其它材料有:
▲韭菜
▲捲心菜
▲山藥
▲苦筍
▲芋子
▲豬肉
做法:
小編發現有的人家,是直接把立夏圓下鍋煮,然後陸續放入其它食材,操作簡單明了;
也有的會將配菜先下鍋翻炒至半熟,然後再放下鍋與立夏圓熬煮,這樣配菜的香味更加醇濃;
還有愛吃甜食的人,也會將立夏圓下鍋油炸,撒上薑糖,也別有一番滋味。
其實,無論哪一種吃法,人們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是寄託著祈福、平安喜樂、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小時候吃過飯糰做的立夏圓,這是寧化客家最原始的立夏圓(硬飯丸),比起這種圓團更加鬆軟,米味更加醇香。
但現今吃這類的比較多,原來以為是機器製作,直到今天才知道,手工也可以做出這樣精緻的立夏圓。
在客家也流傳著許多關於立夏的民諺和禁忌
穀雨蒔田立夏止;
立夏小滿,河滿缸滿;
立夏不做丸,悔氣到明年;
無食立夏丸,後悔到明年;
家中有喪,頭尾三年不做丸;
鬥指東南
維為立夏
萬物至此皆長大
藉以一碗立夏圓
願大家
輕鬆一夏,幸運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