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為南朝諸帝中最厚於佛教的一位帝王。
由於梁武帝的大力護持和提倡,南朝佛教發展到梁武帝時達到全盛。但是,梁武帝作為皇帝,最終還是餓死在臺城,為什麼呢?
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
他篡北齊,改國號為梁,定都於建康,在位四十八年。
他很有治國的方法,而且勤於政事,注重民生,又提倡所有的學術。因為他提倡學術,所以國家就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因為他真正想把國家治好了,所以勤政愛民。
達摩祖師不會給人戴高帽子,所以就直話直說:
「你這個樣子並沒有功德!」
從來是忠言逆耳,所以梁武帝聽見人家說真話,就不太高興。
於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達摩祖師就折蘆渡江,往北到了熊耳山,在少林寺的石洞裡面壁了九年,以後傳法給二祖慧可大師,繼續禪宗的命脈。
有一天,梁武帝問寶志禪師說:「我的壽命還有多少呢?」
志公禪師說:「等我圓寂之後,你會造個塔。什麼時候這個塔坍塌損壞了,那時你的壽命就到了,應該往生了。」
本來志公祖師圓寂時那個塔是木造的。
梁武帝想到預言:「這個塔什麼時候倒了、塌了,我就什麼時候往生。好吧!我現在把它造成一個堅固的塔,用石頭造!」
想不到他把這個木塔拆了,造石塔的時候,侯景就造反了,把他抓住,圈到臺城裡頭,在那裡餓死了。
為什麼梁武帝會餓死呢?
梁武帝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怎麼還會餓死呢?這是他自己始料所不及的。
據說梁武帝在因地修道的時候,有一隻很調皮,也很通人性的猴子。他不入定時,它不麻煩他;他剛剛一入定,它就弄出一個什麼動靜,把他擾亂的不能入定。
這猴子大概是怕他睡著了不念經,所以就給他做一個巡香的人;怕他睡著了不修行,就把他弄醒,令他不能入定。
這個老修行心裡覺得很不高興的:「這猴子真是討厭!」於是就把這猴子圈到旁邊的洞裡。
圈到洞裡,也不過是想讓它一時不麻煩他;
想不到這回猴子不來麻煩他,不來叫他,他就入定了很多天。
等他一出定的時候,想起猴子還在洞裡圈著呢,就去把洞門的石頭移開一看,這猴子已經餓死了。
因為這樣,這猴子死的時候瞋恨心很重的,說:「你這個老修行,心這麼狠!這麼毒!把我餓死。我將來一定要報仇!」
因為這個老修行已經有一些功夫,圓寂之後雖然還沒修成,來生卻做了皇帝——也就是梁武帝蕭衍。
蕭衍做了皇帝,怎麼樣也想不到會有一個人來造反,造反的人就叫侯景。
梁武帝因地把猴子堵死到洞裡,侯景造反也就是要來報他餓死猴子的仇恨,所以也把他圈到臺城裡餓死了。這是報應循環,絲毫不錯的;
這種事情都是陰錯陽差,不期然而然,預想不到的。
其實,這都是給我們說法,這是一部活經,令我們世人看見這種境界,就能有一種反省,就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了。
因果分明,餓死臺城。
種因結果——種善因就得善果,種惡因就得惡果。
殺人之父,人也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也殺其兄;這都是因果。
總而言之,你對人家不利,將來也就有人對你不利。
如是因,如是果;種瓜就得瓜,種豆就得豆。
梁武帝以前無意中餓死了猴子,現在這猴子把他關在臺城,好像關在一個洞裡,也把他餓死了,這就是因果分明。
雖為帝王,難逃法繩:雖然梁武帝做了天子,也難逃法繩;這種法網,即使是帝王也是逃不出去的。
因果這個法網,是一個定律,是默默中一個最大公無私的法律,誰也逃不了的。自作自受,莫怨天公。
死人說法,生者聽經。
梁武帝是死了,他留下這個公案,是給大家說法的。我們大家現在都是活著的人,活人看見這種情形,應該好自為之,不要再做錯因果的事情。
長按二維碼識別,微信支付任意金額支持我們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
師兄微信號:aa99999dd。
原創投稿| 1023159819@qq.com。
推薦關注:更多精彩微信公眾平臺
嘈雜的生活已經越來越無法容下一張安靜的書桌,匆忙趕路的間隙,我們需要停下片刻,在閱讀中安靜的面對自己。
一禪和尚
ID:clss168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我是一禪,這有好多師父和我的小動畫和小漫畫~還有一些筆記,也許能幫你解決生活裡大部分難題~
深夜安靜讀書
ID:SCT888888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深夜十點安靜讀書,美好的生活方式。好書、故事、美文、電臺、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