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中國唯一的菩薩皇帝,絕房事三十多年,最後卻被活活餓死

2020-12-19 歷史研習室

南朝時期的江南,佛教寺廟空前繁多,一度出現十餘萬僧民在香菸繚繞的殿宇內匍匐佛像前誦經懺悔的盛況。而這一佛事的領導者,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色戒皇帝」——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原本信奉道教,稱帝後宣布「舍道歸佛」,在無礙殿受戒,法名冠達。

他任命法超為僧正,相當於全國佛教「大主教」。又親自撰寫《斷酒肉文》,帶頭「色戒」禁斷房事,不吃魚肉,儼然像一個慈悲為懷的「大菩薩」。作為皇帝,梁武帝整整活了86歲,僅次於清朝乾隆皇帝,位列中國長壽皇帝的第二把交椅。他漫長的統治生涯,為中國歷史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

他篡北齊,改國號為梁,定都於建康,在位四十八年。

他很有治國的方法,而且勤於政事,注重民生,又提倡所有的學術。因為他提倡學術,所以國家就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因為他真正想把國家治好了,所以勤政愛民。

梁武帝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怎麼還會餓死呢?這是他自己始料所不及的。據說梁武帝在因地修道的時候,有一隻很調皮的猴子。他不入定時,它不麻煩他;他剛剛一入定,它就弄出一個什麼動靜,把他擾亂的不能入定。

這猴子大概是怕他睡著了不念經,所以就給他做一個巡香的人;怕他睡著了不修行,就把他弄醒,令他不能入定。這個老修行心裡覺得很不高興就把這猴子圈到旁邊的洞裡。

圈到洞裡,他出定的時候,猴子已經餓死了。

因為這樣,這猴子死的時候瞋恨心很重的說:「你這個老修行,心這麼狠!這麼毒!把我餓死。我將來一定要報仇!」

因為這個老修行已經有一些功夫,圓寂之後雖然還沒修成,來生卻做了皇帝——也就是梁武帝蕭衍。蕭衍做了皇帝,怎麼樣也想不到會有一個人來造反,造反的人就叫侯景。

公元548年,梁武帝的侄子蕭正德聯合西魏叛將侯景,發動了叛亂。這個蕭正德,在很早以前就背叛了梁武帝,投靠了北魏。後來蕭正德在北魏混不下去,又返回了南朝。

令人驚訝的是,梁武帝不僅原諒了他的背叛,還將禁軍大權交給了他。可以說,梁武帝對親人的過分寬容,最終造成了嚴重後果。

就這樣,恩將仇報的蕭正德與侯景,將梁武帝死死圍困在臺城。

關於梁武帝之死,《資治通鑑》是這樣記載的:「(梁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就是說梁武帝生病久了覺得嘴巴苦,想要吃蜂蜜而不能,於是大喊「嗬嗬」數聲而死。根據這段記載,蕭衍是「疾久口苦」,也就是得了重病,嘴巴苦說明梁武帝並非空腹,而他想吃蜂蜜說明他並非肚子餓,而且送去的雞子有數百粒之多,就知道其他吃的東西一定都齊備。

梁武帝到底是餓死的還是病死的,恐怕今人已經很難明察,因為時隔久遠,但據《梁書》、《資治通鑑》記載,侯景從採石渡過長江的時候,兵馬總共只有八千多人,到攻破臺城時卻已經發展到十幾萬人了,也就是侯景在南朝是得到百姓的強烈擁護的。而百姓擁護侯景的原因,也正是侯景所宣揚的,蕭梁沉溺佛法、僧尼泛濫,朝綱廢弛、民生凋敝。

所以說讀史可以明鑑 知古可以鑑今,人們口口相傳下來的不一定是真實的,還是要多研究史書才能知道歷史事實到底是如何,由此可見,《資治通鑑》的史學價值是相當過硬的,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建議大家,要多讀歷史,多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智慧。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鑑》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於多活了1300年。

這套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我國臺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臺灣地區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這本書參照多個版本,取其精華,反覆校勘,經過國內專家精心編校整理而成,書中的內容儘可能能保證原貌,力爭做到準確科學。而且是精裝典藏版,適合收藏,也可以買來送給朋友,也是很有面子的。

對於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穫。因此建議大家,趕緊買這套書,多讀幾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梁武帝最後為何遭遇餓死的?
    梁武帝為何遭遇餓死的果報?其實這都是給我們說法,這是一部活經,令我們世人看見這種境界,就能有一種反省。節選自《水鏡回天錄白話解·帝王篇》◎宣化上人   講述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據說虛雲老和尚是梁武帝的後人,至於是不是就不管它了。他篡北齊,改國號為梁,定都於建康,在位四十八年。
  • 40年不近女色的皇帝,曾四次出家,痴迷吃齋念佛
    提到梁武帝蕭衍,人們首先知道這個人很信佛,曾經多次出家。也是因為出家,沒有更多精力管理國家,結果讓侯景有機會,蕭衍自己也被活活餓死。史籍記載,蕭衍信佛之後,40年不近女色。這是真的嗎?《梁史》記載,蕭衍「五十外便斷房室」,天監十二年(公元513),蕭衍始「不與女人同屋」。
  • 【名人百科】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色戒皇帝」——梁武帝蕭衍
    大通三年(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梁武帝第二次在同泰寺舉行「四部無遮大會」,脫下帝袍,換上僧衣,捨身出家,講解《涅槃經》。10天後,群臣捐錢一億,向「三寶」禱告,請求贖「皇帝菩薩」,二十七日,蕭衍還俗。公元546年,蕭衍第三次出家,這次群臣用兩億錢將其贖回;太清元年(公元547年),蕭衍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37天,朝廷出資一億錢將其贖回。
  • 梁武帝為什麼會餓死?太不可思議了
    由於梁武帝的大力護持和提倡,南朝佛教發展到梁武帝時達到全盛。但是,梁武帝作為皇帝,最終還是餓死在臺城,為什麼呢?  梁武帝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怎麼還會餓死呢?這是他自己始料所不及的。 據說梁武帝在因地修道的時候,有一隻很調皮,也很通人性的猴子。他不入定時,它不麻煩他;他剛剛一入定,它就弄出一個什麼動靜,把他擾亂的不能入定。
  • 南北朝歷史故事梁武帝蕭衍:四入佛門餓死內宮
    佛教在這一時期傳入中國,並在一片混戰的局勢中迅速傳播開來。佛教不僅在民間傳播,更被當時的帝王所推崇,梁朝梁武帝蕭衍就是一個典型。 蕭衍,曾任齊國雍州刺史,鎮守襄陽,後乘內亂,起兵奪取帝位,建立梁朝。
  • 許雲輝:梁武帝第六子蕭綸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典型?
    蕭綸的助手唯恐自己受牽連,將此事密報梁武帝。梁武帝氣得吹鬍子瞪眼睛,把蕭綸召回京城,第一次對他嚴加斥責,並把他改派到代地。 蕭綸根本不在意,任憑父親怎樣教誨,依然我行我素「不能改。」為了報復父皇,他居然腦洞大開,滿大街溜達看人,終於找到一個與梁武帝外形極似的老頭。他把老頭帶回家,令他穿上「袞冕(皇帝出席重大慶典活動時穿戴用的正式服裝),置之高坐。」
  • 從史料入手探析菩薩皇帝梁武帝蕭衍對我國佛教的傳播有何影響?
    捨身的時間第一次是四天,最後一次甚至多至三十七天。群臣花費了數億錢財才贖回了梁武帝這個"皇帝菩薩"。梁武帝還十分重視戒律。他在即位之後的第十八天就親自來到寺殿受戒,法名冠達,同時宣布赦免眾罪人。他任命法超為僧正,即擔任為管理一個地區乃至全國佛教的"主教";又親自撰寫了《出要律儀》40卷,分發境內各地,通令照行。在佛教的慈悲理論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布施與不殺生。
  • 古代君王高高在上,衣食無憂,為何這四人卻會被餓死
    在古代,別說戰亂時期了,就算是和平時期,也時常出現有人餓死的情況。不過這種情況,都發生在老百姓身上。古代君王高高在上,衣食無憂,要說他們被餓死,恐怕沒什麼人肯相信。不過歷史上,還真有四位君王被餓死。既然是高高在上的君王,為何這四人還會被餓死呢?
  • 「菩薩皇帝」蕭衍的悲情人生
    其中梁武帝蕭衍受齊「禪」讓、建梁代齊的歷史最具代表性和戲劇性。尤其是其執政期間,先明後昏,先儒後佛,逼殺昭明太子蕭統,再因侯景之亂而餓死臺城,成為後世廣泛關注的一位「話題」皇帝,今一併述而論之:但恰恰是他的親屬們讓他備受刺激,這是他以後參破紅塵、篤信佛教的主要原因:一是其六弟蕭宏,竟和蕭衍長女私通,而且二人還謀劃要篡奪蕭衍皇位,結果派人刺殺蕭衍時事情敗露,刺客被抓,最後處死。蕭衍女兒則悲而自盡;第二件事是其次子蕭綜,史傳其母吳淑媛原為東昏侯之妃,後被蕭衍納為妃後,僅七個月就生下蕭綜。然而,蕭衍不但不以為意,還封他為王。後吳淑媛失寵後,出於怨恨,就把實情告訴蕭綜。
  • 梁武帝三世因果
    梁武帝,我們知道他是非常護持三寶,他本身也吃素,但是梁武帝到後來是餓死在臺城,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梁武帝為什麼餓死在臺城呢?在歷代的一個記載裡面,有曾經說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三世因果的故事。梁武帝他的過去生也是一樣在佛門中修行。這個故事就說到過去有一世裡面,有一家佛寺裡面,這個佛寺裡面他們有東單跟西單。
  • 宗道法師:「梁武帝見達摩大師」公案的啟示
    他來中國的時候已經年紀很大了。他是受他師父的囑託來中國弘法的。他走的是海路,從廣州上岸。上岸之後,他就去了都城南京,當時叫建康,見梁武帝。當時的梁武帝,號稱「皇帝菩薩」,非常崇信佛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說的就是梁武帝的時候。梁武帝這個人,佛法的善根、修持都很好,也很有才華,有學問,有智慧,也挺有個性的。晚年曾三次出家,就在現在的雞鳴寺。
  • 梁武帝造了很多寺廟、度了很多出家人,為什麼還會被餓死?(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據說虛雲老和尚是梁武帝的後人,至於是不是就不管它了。他篡北齊,改國號為梁,定都於建康,在位四十八年。他很有治國的方法,而且勤於政事,注重民生,又提倡所有的學術。因為他提倡學術,所以國家就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因為他真正想把國家治好了,所以勤政愛民。原先他信道教,以後又改信佛教。為什麼他信道教呢?
  • 歷史上唯一用自己的姓作國號的皇帝,其姓氏現為中國第五大姓
    中國歷史上,開國皇帝通常以封號或者封地作為朝代的國號。例如劉邦曾被封漢王,後來就用「漢」作國號,趙匡胤曾經是歸德節度使,駐軍宋州,後來定國號為「宋」。不過也有例外,南北朝時期陳高祖武皇帝陳霸先,就給自己建立的朝代取名為「陳」。
  • 比漢文帝還節儉的皇帝,中年起不與女人同屋,亡因被後人嘲笑千年
    歷史上的皇帝,應該沒有比梁武帝更節儉的了,他"膳無鮮腴,惟豆羹糲食而已""身衣布衣,木綿皂帳""一冠三載,一被二年",身為皇帝,一個帽子戴了三年,一條被子蓋了兩年,這種"苦行僧"式的皇帝,古往今來也就梁武帝一個人。 梁武帝蕭衍也確實做出過許多令後人稱道的功績,也屬於能文能武的全才皇帝。
  • 他是漢朝首富,因政治投機,後被活活餓死
    有皇帝做靠山,又有銅山做資本,一時大漢境內流通的貨幣淨是鄧通鑄的錢,鄧通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大漢首富。不過,鄧通很清楚自己的富貴源於皇帝,而當時的文帝卻已抱病在身,這讓鄧通非常焦慮,擔心靠山倒後無以自處。於是,他開始把心思用在了太子身上,希望能押注這位未來的皇帝。
  • 末代皇帝:自己的娃被餓死,把人活活逼成了奶牛
    末代皇帝:自己的娃被餓死,把人活活逼成了奶牛奶娘這個職業,可能現代人不太熟悉,因為現代很多女人會從事這個職業,但是在古代,奶娘則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眾所周知,古代女人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生小孩了。生孩子對古人來說,絕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許多女人都死於難產。而生完孩子後,哺乳幼年的孩子也非常艱難。許多家長就是因為養不起孩子,最後賣兒賣女的。
  • 他是中國唯一的黑人皇帝,保住了最後的漢人國家,被老婆活活捂死
    中國是一個以黃種人為絕對主體的國家,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居然有過一位黑人皇帝,他在任期間抵擋住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保衛住了漢人政權,但是他卻因為喝醉了酒和老婆開玩笑,惹了老婆很生氣,被老婆用被子活活捂死,死的非常窩囊。這位傳奇皇帝就是東晉的第九任皇帝司馬曜。
  • 和尚原本是吃肉的,但傳入中國後卻不吃肉了,原因在於梁武帝
    而佛教在最初傳入中國後,也沒有聽說不吃肉的清規戒律。那麼,漢傳佛教佛教徒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不吃肉的呢?這要說到一個皇帝,那就是梁武帝。梁武帝,其實我們比較熟悉,他出身於蘭陵蕭氏。從小就是個天才神童,他工於書畫,精於文字,長於謀略,是個文武全才之人。
  • 朝鮮歷史最悲劇的王子,因為天生智力低下,慘遭自己父王活活餓死
    亞洲東部國家朝鮮有4000多年君主制歷史,只比中國君主制歷史稍微短了一點,但是朝代數量少得可憐,只有9個朝代,大一統朝代有新羅、高麗、朝鮮3個,割據朝代有箕子、衛滿、高句麗、百濟、後高句麗、後百濟6個。
  • 梁武帝問達摩
    臨行前,般若多羅尊者給了達摩一些讖語。讖語也就是現在說的預言。  般若多羅尊者:「你已經得到了佛法真諦,我滅度67年後,印度有災難,佛法將會受到破壞,你要將佛法傳到中國去。」  達摩:「中國有菩薩嗎?」  般若多羅尊者:「中國得道的人很多。你到中國後會有少數人為難你,不過不要緊,你秉承佛的意志,災難總會過去。你到了中國後,不要去南方,那裡的人還不懂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