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龍維恆,中共黨員,家住貴州省黎平縣水口鎮美嫩村4組,全家4口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為種植養殖業,家中兩個兒子分別上大學和高中,妻子常年患病需住院吃藥,原本兩個孩子上學所需的費用都比較大,再加上我妻子的醫療費用支出,家中沒有積蓄,之前全家收入僅靠種植2.1畝田和養幾隻雞仔,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過得艱難,我感覺非常自卑,也對生活也失去了信心,漸漸地成為村民群眾心目中的「懶漢」。
2014年12月,困頓無助的我向村「兩委」提出了貧困申請,經核查、公示後,我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第一書記和鎮村幹部多次上門與我進行交心談話,詳細了解我的家庭困難實際,解讀惠民扶貧政策。扶貧幹部的真誠和熱情,深深打動了我,讓我重拾生活的信心,決定要靠自己的雙手走上致富路。
我曾多年在福建、廣西、雲南等省市做茶葉基地管護和茶青加工,有茶葉種植的經驗,因此,駐村第一書記和幫扶工作隊一致選擇了最適合我的產業幫扶措施——建立合作社,種植茶葉。
2015年鎮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多次與貴州農商行黎平水口分行溝通協調,為我申請金融扶持貸款5萬元,並在美嫩村美嫩寨的集體林地(免租金)新建了60餘畝龍井茶葉,同時在茶葉基地套種科技楊梅。聘請專家多次實地指導,傳授管護知識,指導栽培技術。我也通過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茶葉管護技術和知識。
茶葉在我的精心管護下,長勢喜人,我也看到了盼頭,駐村工作隊為了幫助我鞏固脫貧成效,擴大種植規模,再為我申請金融扶持貸款5萬元,向縣扶貧相關單位申請茶葉苗、肥料,解決了種植後續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我苦心鑽研茶葉種植技術,經過專家指導和實踐摸索,我的茶葉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美嫩村召開安全生產大排查會議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我申請到黎平縣德鳳街道乾涼亭社區80平方米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妻子又有了家庭醫生籤約,看病買藥足不出戶,而且又不需付費,兩個兒子在學校都得到國家教育的相關優惠政策。從此之後我更加賣力地投入到茶葉種植之中。
2019年茶園總收入4.3萬元,2020年僅清明節期間茶青就收入8.7萬元,老茶葉2.4萬元,家庭經濟狀況發生了顯著改善。目前,茶葉基地已經擴大到120畝。
我重燃生活信心、實現產業脫貧的典型事例在水口鎮被迅速推廣,影響到不少貧困戶,全鎮湧現出一批脫貧致富先進典型。我脫貧後不忘眾鄉親,定期為本村的種植戶免費提供管護和栽培技術培訓。2018年,我被推薦為全縣「脫貧致富帶頭人」,受到縣委、縣政府表彰嘉獎,同年8月,因美嫩村村黨支部老書記因轉崗到鎮政府(公益性崗位)進行補選時,我高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軍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