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枝裕和導演的《小偷家族》榮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刷新日本真人電影在中國的票房紀錄。而今夏,是枝裕和最新著作《是枝裕和:再次從這裡開始》由東方出版中心引進。
7月7日,正值《是枝裕和:再次從這裡開始》新書出版,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人沙丹,與電影學者、是枝裕和導演的朋友支菲娜亮相北京全民閱讀系列活動之一「時間旅行者文藝沙龍」,展開關於是枝裕和新作及電影藝術對談。
是枝裕和是極具國際影響力的日本電影導演,他的代表作《無人知曉》《步履不停》等電影也為中國觀眾所熟知。是枝裕和的電影如手術刀般精準剖開社會的側面,於細膩深刻的細節中呈現人性的複雜,兼具社會性和人文關懷。沙丹說,是枝裕和之所以能不斷在國際電影節獲獎,他關注社會的態度和創新起了重要作用。支菲娜認為:「是枝裕和是日本電影的『擔綱者』。」
剛剛面世的是枝裕和新作《是枝裕和:再次從這裡開始》,是升級版的是枝裕和特輯。書中,是枝裕和首次袒露影響自己最深的66部電影,公開了個人隨筆、書信、日記,還與影視圈友人暢聊情慾、真實的尺度、成長等話題,金句頻出。支菲娜在活動中說,這本書是有思想的,從書裡可以看到,是枝裕和有意識地打破各種界限,身體力行地在思考電影藝術該怎麼走。
沙丹說:「是枝裕和的電影,和他的人一樣,是矛盾的綜合體,是混沌而開放的空間,特別耐人琢磨。」《小偷家族》《無人知曉》等電影,聚焦的是社會殘酷的縫隙,反思家庭由什麼維繫。但同時,《步履不停》《海街日記》等影片又很治癒,讓人接納生活的無奈,一步步地走下去。支菲娜也回應,讀完這本新書最大的觸動,就是看到導演真實的人生。從好像哪都走不通的普通男人,居然成了今天的名導。而我們的人生無論多普通,也一定能有一個出口。
「好的電影有通過一個小切口來管窺社會的智慧。」沙丹說。是枝裕和導演的智慧,不僅源自他對生活的敏銳觀察,還有日本電影傳統的滋養。支菲娜說:「是枝裕和有意識地去繼承了他所認同的前輩的那些優良傳統。」
對談中,沙丹和沙菲娜還談及了中國影壇可以從以是枝裕和為代表的日本電影人學到什麼。兩位嘉賓盛讚日本電影善於從優秀文學作品汲取營養的優良傳統,「是枝裕和本人也是位優秀的作家,許多優秀日本電影都是由好的文學作品改編而來的。」
在採訪中沙丹還說到拍戲還要看對方是什麼樣的陣容與配置,在當時日本如果需要三四千元的話,我們就需要六萬元甚至更多,所以日本形成了一種精耕細作的方法。日本影壇讓二位嘆服的,還有「鮮有大製作」。「像《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這種預算幾百萬的電影中,他們的主角,不乏大咖,譬如《妖貓傳》裡飾演和尚的染谷太郎,及《小偷家族》中的演員中川雅也。這樣的演員陣容,在中國電影市場,可能不投個五千萬人民幣拿不下來。他們善於控制成本,他們電影運作的方式不浮躁,這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沙丹此言,支菲娜說:「是枝裕和在這本新書裡提到一個詞,『職業尊嚴』,或者可譯作『職業自尊』。電影做得好,跟這個是有很大關係的。做不好的時候,可能就是我們放棄了自己的職業操守和自尊。」
在沙龍活動最後,沙丹和支菲娜還表達了對是枝裕和新片《真相》的期待。「人總是要去突破自己的一些邊界」,而正處於鼎盛期的是枝裕和導演,也用新作書名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再次從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