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主品牌,緊湊型SUV是生命線,長城、長安、吉利、奇瑞等一線品牌,在這個細分市場都有爆款車型。
所以,新品牌要打開局面,或者落後的品牌要反擊,一般也會從這個領域入手。比如捷達品牌的VS5和VS7雙車卡位,再比如東風啟辰的啟辰星。
東風啟辰自2017年獨立後,銷量卻連續兩年下滑,主要就是在SUV領域沒有一個爆款,於是斥重金打造了啟辰星這款車。
但是,這款車自今年4月23日上市,月銷量一直在2000-3000輛,顯然沒有達到預期。那麼,在後日產時代,東風啟辰將靠什麼生存和發展?
啟辰星的優劣勢
根據公開的數據,7月啟辰星的銷量是2139輛,累計銷量僅7612輛,最高銷量是5月的2946輛。在緊湊型SUV細分市場,月銷量不過萬就很難算成功,顯然,啟辰獨立後這一「重炮」沒打響。
究其原因,首先是啟辰這個品牌影響力還很有限,無法與主流的自主品牌相媲美,所以儘管啟辰星車身尺寸有一定優勢,外觀設計也很搶眼,內飾做工和科技配置都盡顯豪華,但是10.96萬元-14.96萬元的價格仍超過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啟辰星的自動擋車型12.66萬起,要知道全新一代哈弗H6的價格是11.59萬-13.49萬元,哈弗F7的1.5T車型價格是11.18萬-13.78萬元,而且都是全系自動擋車型。兩相比較,啟辰星的價格毫無優勢,再加上哈弗的品牌和口碑遠勝啟辰,結果可想而知。
另外,啟辰星是東風啟辰獨立後全新開發的車型,在核心技術上已經「去日產化」了,搭載的是瀋陽三菱的1.5T發動機,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參數分別為140kW和260N·m,最大功率略強於長城的124kW,但最大扭矩弱於長城的285N·m。雖然48V輕混版車型的提速和油耗都更出色,但是價格也貴了很多。
還有一個問題是心理層面,消費者普遍認為現在仍然用三菱的發動機,就是「技術實力不行」,這個看似武斷的結論對購買決策影響很大。
成也日產,敗也日產
眾所周知,啟辰品牌是當年「合資自主」的產物,這個已經被公認為失敗的政策,當年曾催生多個新品牌,但多數還沒看到新車就退出歷史舞臺,如今僅存的一個是「神車」寶駿,另一個就是啟辰。
啟辰最初的生存邏輯非常簡單,就是把日產的舊技術換個殼兒,然後便宜一些賣給消費者。當時正是東風日產最風光的時刻,所以「源自日產」非常有號召力,很多喜歡日產但預算又不夠的消費者,就買了啟辰。
所以,啟辰的銷量一路上升,2017年啟辰銷量達到14.3萬輛,同比大增22.7%。其中,12月的銷量更是達到了2.1萬輛,這也是啟辰的巔峰。隨著東風啟辰的獨立,銷量開始下滑,2018年13.4萬輛,2019年12.3萬輛。
當然,這兩年的下滑也是和中國汽車大勢有關,並不能片面地解讀為離開東風日產的光環就不行了,畢竟基於日產的車型仍一直在賣,但隨著消費升級,這種合資老舊平臺的換殼車也漸漸失寵。
比如大眾推出的捷達品牌,用的是全新平臺,發動機也是與大眾的主力車型一致,在品牌基因上也是堅持「純正德國血統」,甚至大眾將其納入自己的子品牌陣營,但是也同樣不溫不火。
東風啟辰雖然獨立,但是在產品推廣中也並沒有與日產完全切割,啟辰星一直在用「集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國際視野」、「依託合資背景共享全球供應商體系」這樣的話術。事實上,啟辰與東風日產確實很難分那麼清,啟辰星的一些風格也能看到日產的影子,比如在乘坐舒適性上,就頗有日產「移動大沙發」的感覺。
但是,現在的日產已經不是當年的日產,國際上不斷虧損,國內東風日產雖然略好,但基本上只靠軒逸一款車支撐,而且還是舊款的經典版,天籟奇駿雖然銷量仍然不錯,但已經是第二梯隊了。而啟辰已經進入「後日產時代」,所以就算蹭一蹭日產名氣,但效果也大打折扣了。
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
那麼,啟辰單飛後主要做了什麼呢?最主要的就是打造了全新VSA架構,該架構採用電子電氣系統架構布局,未來可適配5G/V2X時代的自動駕駛功能。
目前,東風啟辰已經基於VSA架構推出了緊湊型平臺VSA-C、中大型平臺VSA-L以及電動車平臺VSA-E三大平臺,能實現從小型車到中大型車的覆蓋。目前,東風啟辰已經基於這些平臺規劃了包括轎車、SUV和MPV在內的9款車型。其中,啟辰星就是基於VSA-L平臺誕生的。
目前,東風啟辰的產品線雖然還算豐富,但卻處於新老交替的關鍵節點,多款車型銷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銷量不斷下滑。數據顯示,今年7月,啟辰共售出5000多輛車,前7月累計售出3.8萬輛,同比大跌40.5%。雖然有疫情的因素,但是在車市已經回暖的情況下,仍然銷量下滑,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從7月的銷量看,並不算成功的啟辰星仍是銷量擔當,另一個就是曾經的主力轎車D60了,兩款車佔到了總銷量的約80%。目前來看,D60已經進入生命周期的尾聲,而啟辰星按現在的價格很難逆襲,所以擺在東風啟辰面前的仍是如何打造「現象級」車型,轎車要對標帝豪和逸動,SUV要對標哈弗和CS75,而且要更有性價比才行。
從啟辰星這款車來看,啟辰很想做高端,並且這款車確實下了很大功夫,產品的氣場和豪華感營造得都不錯,但是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自主品牌正在享受自主研發紅利之時,啟辰沒有自己的發動機就是最大的短板。
但目前,這是一個無解題,畢竟啟辰的出身與東風日產密不可分,再加上東風集團對其技術支撐也不足,所以很難支撐高端。在自主品牌淘汰賽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啟辰應該迅速做一個決擇,是繼續死磕高端,還是走極致性價比路線,這關係到企業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