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江北
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說過:「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二者相似的地方,在於沒有定式,且極具包容性。
相對於概念上較為寬泛的道德定律,以更為直觀的星空來看,與其有關的思考裡不僅包含了《小王子》裡「存在於遙遠星星上的花」,也包含了梵谷充滿變化的《星月夜》,還包含了王爾德「陰溝裡的仰望」。
關於星空的想像不一而足,卻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觀星」,以期待從星空中得到啟發。啟辰無疑正是眾多「觀星者」裡最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那一個,決意將多元化的思考融入到造車理念中,造一顆「星」出來。
如你所見,啟辰星「升」了起來。如果以「觀星」的視角去看它,「星光」裡裹挾著設計之美、技術之美、品質之美,將其與浩瀚星空相似的魅力呈現到你的面前,並撩撥起你探索的欲望。
如果你還在低著頭找,一定是看不到啟辰星的。
誕生於合資自主背景下的啟辰,被日產在當時寄予了對於下一個發展階段的期望,也曾經被日產加持了不少的光環。這種光環之於啟辰品牌的初期發展而言是優勢,依託於日產的品牌背書和三大件技術,讓啟辰迅速進入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視野中。
但在此後,隨著消費升級趨勢,啟辰逐漸意識到了發展中存在的矛盾。一方面是日產原本給予自己的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市場消費者對於車輛的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是自己從日產汲取到了造車經驗後,雖然早已投入到由「被動輸血」轉入到「主動造血」的正向研發中,但由於雙方合作的前提,自身研究成果一直沒有得到市場驗證的機會。
當「優勢」逐漸成為了制約啟辰品牌向上發展的「包袱」,拒絕繼續躺在日產的功勞簿上吃紅利的啟辰,終於在今年正式推出「啟辰星」,宣告品牌2.0發展時代就此開啟。
從成立到啟辰星發布,啟辰用了十年的時間,通過採用新平臺和新Logo,脫離字母+數字命名方式的啟辰星來看,啟辰十年磨一劍,每一道「鋒芒」都是全新的。
為了順應汽車市場主流的模塊化造車趨勢,啟辰研發出可以兼容燃油動力、混合動力,電動化平臺的VSA智能模塊架構,啟辰星正是依託VSA-L平臺所開發的首款車型。基於全新模塊架構的高延展性優勢,讓啟辰星在設計開發上的獨立性得到加強,在外觀、內飾方面應用了以中國消費者審美出發的「混元美學」全新設計理念。
在滿足用戶的高品質出行需求上,啟辰積極挖掘VSA智能模塊架構潛力,在啟辰星上將舒適性和操控性做了統一,在進行專業舒適化調校的同時確保高速行駛穩定性,並打造有質感的轉向。
此外,啟辰星以「頭等艙」的內飾設計理念放大了座椅與日產一脈相承的「大沙發」優勢,以同級車型少有的「女王副駕」再度增強了乘客的好感度。得益於高度靈活的車身結構設計及遮音、吸音材料的運用,進一步對車內空間和靜謐性進行了優化。
動力方面,啟辰星摘掉了「日產標籤」,全系搭載1.5T直噴發動機,並為部分車型匹配了48V輕混系統。這臺發動機是由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研發,最大馬力達到了190匹,最大扭矩達到了260牛米。在48V輕混系統的輔助下,可以實現車輛起步輕快、均衡有力,也保證中後段駕駛的平順性。
與同級緊湊型SUV對比來看,啟辰星10.96萬元的起售價優勢似乎並不明顯。但不容忽視的卻是,啟辰星的價格是在囊括了空間、舒適度、動力優勢之外,還包含了在智能化配置方面的價值。如AR實景智能導航、L2級別輔助駕駛、W-HUD智能領航抬頭顯示系統、自動泊車、360°全景影像等。
並且,為了滿足用戶在數位化時代的用車訴求,啟辰打造了融合BAT第三方生態的移動生態圈系統,將包括智能實時遠程安防、在線娛樂、智能出行服務、汽車雲支付等一系列功能也都整合到了啟辰星搭載的啟辰智聯繫統4.0中。
由此可見,啟辰星作為啟辰2.0時代的開山之作,也代表了它由此前「反射太陽光的行星」向「自身發光的恆星」的轉變。最終呈現出來的轉變成果,恰如啟辰曾對於「星」這個名字的解釋:「星」作為中國漢字而言是一個單字,單字的想像空間是最大的,可以延伸出很多的意義,我們就可以不斷地進行凝練。
近些年,緊湊型SUV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倘若用夜空比擬這一細分市場,各個車企的每一次落子布局都是在點綴星河。又是在群星閃耀中,啟辰星與其緊挨著的另一顆恆星——長安CS75 PLUS交相輝映成光芒奪目的「雙子星」。
將「雙子星」分別熱銷的車型稍微拉開些距離,也就更清晰地看到了各自的耀眼之處。
造型設計上,長安CS75 PLUS和啟辰星均採用了最新的家族化設計語言。其中,長安CS75 PLUS以誇張的前臉設計配合俯衝的車身姿態,整體更傾向於運動風格;啟辰星則是通過在細節上大量運用了「V」型元素,帶來整車視覺上的精緻感,並以全新的V-Galaxy星空家族前臉設計,提高了車輛的原創度和辨識度。
車內空間上,二者均定義為緊湊型SUV,從參數上來看車身尺寸相差無幾,但啟辰星卻勝在了軸距更長。這意味著在VSA智能模塊架構下,啟辰星可以憑藉軸距所帶來的的空間優勢,擁有能夠提供更好駕乘舒適度的基礎。
智能配置上,啟辰星和長安CS75 PLUS均有出彩之處。譬如長安CS75 PULS採用12.3英寸全液晶儀表加12.3英寸中控屏組合,搭載了in Call 智能車載互聯繫統,可實現導航、語音、娛樂、安全、遠程車控等操作。
啟辰星使用的是更大的15.6英寸智能中控大屏加12.3英寸全液晶儀錶盤組合,搭載了啟辰智聯繫統4.0,同樣可以實現和長安CS75 PULS相同的智能化功能。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啟辰星支持全車四音區語音交互和多種方言識別,並且識別度、反應速度都處於較高的水平。此外,啟辰星還搭載了同級獨有的W-HUD智能領航抬頭顯示系統,能夠實時智能集成顯示車速、導航、限速標識、碰撞預警等各種信息。
動力系統上,長安CS75 PLUS搭載了1.5T和2.0T發動機,比僅搭載1.5T發動機的啟辰星多了一種選擇。但由於啟辰星配備了48V輕混系統,擁有更大蓄電池、更大功率電機的優勢,可以為車輛行駛提供一定的額外動力,還能讓車輛在智能啟停、靜止提速過程中減少頓挫,以及實現能量回收與滑行停機等功能。在更平順的用車體驗和更低的油耗方面,啟辰星又彌補了單一動力的不足。
綜合而言,長安CS75 PLUS和啟辰星代表了這一細分市場較高的造車工藝。雖然各有千秋,但並不影響二者以「雙子星」的啟明作用,為後來者照亮了跟隨的路。
和「觀星者」期望從星空中得到更多啟發的想法一致,啟辰星也期望自我可以實現更多的價值突破。
這種突破體現到了自我革新能力上。
日前,啟辰星進行了首次OTA空中升級,針對用戶反饋的使用中較複雜或易出故障功能做了進一步完善及改進。如對語音設置按鈕位置的優化,讓設置位置觸手可及,操作更便捷;新增啟辰星專屬功能介紹語音指令,隨時了解啟辰星各項功能;星曜版新增語音指令控制女王座椅,乘坐更舒適。
這種突破也體現到了啟辰星所帶動的企業營銷能力提升上。
從啟辰星上市時的「1+12+N」( 1個總部主會場+12個區域分會場+全國N個專營店上市品鑑活動)由點到面「星火燎原」發布會之勢,到推出涵蓋「3大服務保障,3大服務行動,6大服務承諾」的「同心·同行」服務品牌,再到啟辰品牌主機廠、經銷商、店頭三方協同,共同打造全鏈條的整體營銷環境。啟辰以「啟辰星」為船,以營銷為帆,已經開始揚帆起航。
這種突破又體現到了啟辰對於未來的謀略上。
啟辰星以產品力驗證了啟辰VSA智能模塊架構的靈活性與前瞻性兩大智能造車優勢,也體現出架構對智能化、高效能、操控性、舒適性和安全性五大全新造車特性的整合能力,更接近於一個「啟明星」的角色。
由此開啟的是啟辰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將以「合資品質」和「中國DNA」為保障基礎,提供更智能的模塊化平臺解決方案,全面滿足智聯時代中國消費者更為多樣化的移動出行需求。
此刻的你還會認為啟辰星「星光暗淡」嗎?其實,它只是走得更快更遠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