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帝被朱元璋狼狽趕出北京城,一年之內為何敢3次捲土重來?

2020-12-27 努力的威廉

1368年,享國運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領導的起義推翻了,末代皇帝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歡帖睦爾既沒有戰死,也沒有自殺,而是帶著他的三宮六院、王子皇孫和所剩的軍隊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經興起的故地——蒙古高原。

元順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觸漢文化較深的一個,大都陷落倉皇北歸的打擊,對於他來說是極大的,雖然依然還是蒙古各部的大汗,但也不能排解他「去國懷鄉」的憂愁。身居北元的元順帝不甘心失敗,仍然企圖重新入主中原,於是不斷組織力量反攻。

此時元順帝依靠的力量主要有三支:1、元河南王擴廓帖木兒(又名王保保)率領十餘萬軍隊,佔據山西、甘肅方面。2、北元丞相納哈出擁二十餘萬眾據守遼東。3、元梁王管轄之下的雲南還有十餘萬軍隊,策應北元皇帝的軍事行動。

1368年冬,惠宗命擴廓帖木兒從山西出兵奪回大都。軍行途中,明朝將領徐達乘虛襲擊他的後方太原。擴廓帖木兒回師救援,正中計謀,被明軍襲破大營。折兵四萬,僅率十八騎逃入甘肅,山西地區自此被明王朝佔據。

1369年春夏,北元遠相也速幾次進攻通州(今北京通縣),但都被明軍擊退。明軍乘勢北進。惠宗從上都退往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裡諾爾西岸),宗王慶生、平章鼎住被明軍追及擒殺,一萬將士被俘。上都陷落。

1370年四月,駐守在沈兒峪口(今甘肅定西縣北)的擴廓帖木兒與徐達率領的明軍激戰。擴廓帖木兒大敗,僅與妻子和少數隨從北渡黃河,跑到漠北和林,八萬六千多官兵全部被俘。自此,陝西、甘肅等地區也被明朝佔據。

1370年五月元惠宗因痢疾剛剛去世,明朝大軍隨之而來,展開應昌圍城戰。一日而下,惠宗之孫買的裡八刺及后妃、諸王、官吏等多人被俘,而後被押解京師。惠宗之子愛猷識裡達臘(北元昭宗)率數十騎逃往和林,與擴廓帖木兒會合。

一年多的時間裡三次捲土重來,三次大敗,元順帝也因病在悲憤和鬱悶中死於沙拉木倫河畔的應昌。而剛剛繼位的北元昭宗,卻還在繼續厲兵秣馬,幻想著有朝一日重登中國皇位。可是,他沒有機會實現這一願望了,此時的明朝正打算宜將剩勇追窮寇,徹底打垮北元的勢力,以絕後患。

1372年,明朝大將徐達率軍攻向哈拉和林,這是蒙古黃金家族的大本營,是權力和榮耀的象徵,一旦被明軍攻破,蒙古帝國將徹底在世界上消失,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譽為「萬裡長城」的徐達一路上勢如破竹,愛猷識裡達臘幾乎到了絕望地邊緣。

不過,明朝的大軍由於戰線過長,後援不繼,受阻於土拉河畔。明朝在短時期內再沒有能力深入北方草原作戰,北元則爭取到了喘息時間,雙方在邊境地區不斷發生拉鋸式的衝突,雙方各有輸贏。1375年,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死於漠北,使北元軍隊失去了一位能徵慣戰的驍將。這一年納哈出進攻明朝遼東州城,屢被擊敗。

愛猷識裡達臘的殘元政權維持了八年。1378年,愛猷識裡達臘懷著滿腔遺憾去世,其子脫古思帖木兒繼位,這位第三任殘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領土已經縮小到蒙古帝國最初興起時的規模,恢復祖上的榮光更顯得毫無可能了。

1380年,北元國公脫火赤等經常進擾明邊,在亦集乃遭徵討被俘。次年,北元平章乃兒不花在邊境地區被徐達擊敗。1381年,據守雲南的元軍遭到明朝大軍的徵討。白石江(今雲南曲靖縣東北)一戰,十餘萬北元大軍潰敗,被俘者二萬有餘。梁王匝剌瓦爾密見大勢已去,帶著妻、子一同投滇池自殺。與漠北蒙古貴族逐相呼應的這支力量被消滅了。

1388年,一支10萬人的明朝軍隊在大將藍玉的率領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魯倫河之間、貝爾湖南岸大敗脫古思的軍隊,殘元諸王、平章以下官員三千多人級軍士七萬餘人被俘,脫木思帖木兒逃走後被其部將縊殺。這次的失敗使黃金家族——忽必烈家族的殘元政權喪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以至於大多數蒙古部落宣布脫離它而自立。

1399年,分布在葉尼塞河上遊沿岸的乞兒吉斯部首領鬼力赤,否認了最後一任殘元皇帝額勒伯克的宗主權,於1399年將其打敗並殺死,取得了統治各部的霸權。1402年,殺坤帖木兒汗,自己被擁立為汗,去元國號,改稱韃靼。

此後,蒙古內部紛紛自立為汗,相互廝殺,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1635年,多爾袞與嶽託等領兵萬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眾於額哲,林丹汗的妻子和兒子歸降,交出可汗印信,整個漠南蒙古完全納入了後金帝國的版圖,蒙古帝國的汗位至此斷絕,而蒙古帝國,也永遠地消失了。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元朝並非亡於朱元璋之手,元朝滅亡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說起朱元璋滅亡元朝而建立明朝,似乎元朝全是朱元璋打下來的。其實並非如此。在同時代的起義軍裡,朱元璋消滅的元朝軍隊是最少的。元朝雖然被明朝取代,但它並非亡於朱元璋,而是1360年代,南北雙方同時同根相煎、同室操戈的結果。朱元璋的抗元戰績元末農民起義,始於公元1351年五月的劉福通(其實浙江的方國珍還要早,只是孤軍影響不大罷了)。
  • 覽大明風華,探究明朝遷都北京背後的故事,縱觀北京城廓變遷
    元朝後期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朱元璋領導的隊伍,也是這些農民起義中的一支。後來朱元璋逐漸吞併了南方各支起義隊伍,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同時派大將軍徐達向北方徵戰,口號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徐達帥軍順利攻克元朝首都元大都(今北京),元朝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見大勢已去,帶領皇室和殘餘軍隊逃往北邊草原地區。北京城並未受到戰爭的大損害,得以比較完整的保存下來。
  • 朱元璋顛覆了元朝,為何無法徹底摧毀蒙古大軍?原因其實很簡單
    公元1368年,也就是洪武元年,明朝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率領了25萬大軍向元朝的京城大都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城發動了最後的攻擊。此戰明軍順利佔領了北京,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順帝只好帶著妻女家眷等逃往漠北蒙古。
  • 為何清宮劇爛大街,元朝的電視劇卻少有人拍?其實是沒人敢拍
    在清宮劇泛濫的同時,很多人也不禁有這樣一個疑惑:同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為何極少出現以元朝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至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的統治一共維持了97年。如果以最嚴苛的時間標準來算,從公元1279年徹底滅亡南宋流亡政權到滅亡,元朝也維持了89年。
  • 朱元璋滅元朝時,為何蒙古四大汗國不出兵幫忙?
    而後忽必烈繼承汗位,並把蒙古帝國改為元朝,按照漢制進行統治。那為何元朝後期,朱元璋起兵反抗元朝的統治,曾經強悍無敵的元朝為何屢屢退敗?作為宗主國的元朝有「造反」運動,而其他四個汗國為何都不出兵幫忙鎮壓呢?
  • 方國珍接受元朝的封賞,卻婉拒朱元璋,這是為什麼?
    他一面對朱元璋虛與委蛇,一面依舊和元朝保持著密切的交往,接受元朝的加官進爵,為元朝海道運糧。隨著元末農民起義的發展,元朝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京師極度缺糧。「及汝、潁倡亂,湖廣、江右相繼陷沒,而方國珍、張士誠竊據浙東、西之地,雖縻以好爵,資為藩屏,而貢賦不供,剝民以自奉,於是海運之舟不至京師者積年矣」(《元史·志·食貨》)。
  • 元朝降將該如何安置?朱元璋:平等對待不可少,鎮固邊防還可優待
    序言: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時,跟元朝的戰爭其實並沒有結束,在洪武三年到洪武二十九年期間,又先後進行了八次「北伐滅元之戰」。那麼對於在戰爭期間抓獲的元朝降兵降將該如何安置,也就成了朱元璋所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 朱元璋清除元朝勢力時,大明如何將元逼向覆滅?有下面3點原因
    導語1367年10月,居於江南的朱元璋進行了古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北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民軍佔領大都城之後,之後朱元璋將大都更名為北平,昭告天下大明王朝的建立。統治華夏高達98年的元就此消亡。根據歷史記載,徐達將山東和河南佔領之後,朱元璋就到前線勞軍,這時候徐達就已經請示過朱元璋,如果元順帝帶著部落向北逃離該怎麼辦?要不要前去追擊?而朱元璋回答說:得到天命的人是我!並且明確交代徐達只要將大都城防守好,不要被殘餘的元勢力反撲就可以了。而事實上朱元璋沒有要求大軍追擊元順帝也是有不得已的情況!
  • 元順帝面對朱元璋的進攻,為何先是嚇得棄都逃跑,然後又要反攻?
    說到原因,恐怕主要有下面這幾個:1、在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今天的南京)稱帝,正式建立了明朝。2、朱元璋派大將徐達和常遇春北上,直取元大都,雖然元順帝逃出今天的北京城之後,又在上都(今日的內蒙開平)建立了北元政權,但元作為統治中國一個朝代的歷史結束了。
  • 元朝滅亡後,幾百萬蒙古女子下場怎樣?朱元璋手段殘忍
    元朝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這個短命的王朝僅僅存在了不到100年的時間就滅亡了。縱觀整個元朝,他們的皇帝大部分時間都在徵戰四方,元朝把我國的領土面積達到了最大。蒙古起兵驍勇善戰,可惜的是元朝末年的江山依然大亂。
  • 朱元璋滅元朝時,蒙古四大汗國為何袖手旁觀?
    忽必烈繼承汗位,並把蒙古帝國改為元朝,按照漢制進行統治。此時四大汗國名義以元朝為宗主,但各自為戰,沒人向元朝真正稱臣。 為何不出手幫元朝?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享國比較短的一個王朝,這個王朝後期起義不斷,最後被朱元璋所滅。很多人不明白,四大汗國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人當汗,為什麼不出手相救呢?
  • 朱元璋請劉伯溫出山經歷了哪些波折?
    影視劇中的劉伯溫 朱元璋一向求賢若渴,為何與劉基首次見面後,沒有對他加以重用,反而讓他回去了呢? 劉基自小聰慧過人,二十多歲時首次參加會試,便高中進士;然而,他在元朝的仕途並不順利,曾當過五年高安縣丞、約一年江浙儒學副提舉,先後兩次辭官。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四十多歲的劉基再度被元朝啟用,出任江浙行省元帥府都事,此時元末農民起義已經爆發。
  • 朱元璋為何屠戮開國功臣?學者:看看他對朱標說的一番話就明白了
    在朱標死前,朱元璋在不到10年時間裡,發動了3起大案。不難想像,經過這三次大清洗,大明廟堂班子將由太子提拔,朱標也逐漸有自己的班底,奈何弄巧成拙,天不遂人願。朱標死後,平生幾乎沒流過淚的朱元璋老淚縱橫,「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慟哭。禮官議期喪,請以日易。及當除服,帝不忍。禮官請之,始釋服視朝。」
  • 朱元璋北伐元朝時說驅逐胡虜,為什麼登基後又開始奉元正統?
    朱元璋復原圖吳元年十月,朱元璋以徐達為帥,常遇春為其副,出兵北伐元朝,途中發布《諭中原檄》,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檄文中闡明了元朝的暴虐,有著濃厚華夷之辯的民族性朱元璋稱帝後不久,對元朝的口風突然出現了變化,從胡虜改為前朝,隨即命宋濂主持修撰《元史》,自唐以後,後代給前朝修史成為定製,也是王朝表示繼承性和宣揚正統性的一種特殊方式。
  • 「不要貶低元朝,我們的父母皆靠他生養」,朱元璋為何這麼尊敬元朝?
    而朱元璋要和誰爭天下呢?咱大華夏歷史上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中的一個——大元朝。咋說呢?這大元朝光顧著擴張了,家底都快掏乾淨了,老百姓活的那叫個苦,都活不下去了。一股腦的大傢伙扯著旗杆子就開始懟著大元朝,當時懟的人也多,而朱元璋就是其中一路。老朱這人
  • 朱元璋為何閉口不談?其實是為了殺雞儆猴
    胡惟庸的案子主要是朱元璋想要廢除宰相制度而引發,藍玉的案子主要是朱元璋為了給孫子朱允炆清除障礙而引發。而空印案,則是朱元璋對反腐的一種態度。01空印案是否是一場冤案?為何後世鳴冤者眾多?---《明史》由此可見,朱元璋有可能是知道這件事存在一定的冤屈,不過為了殺一儆百,朱元璋必須要對這件事嚴厲懲處,只有這樣,後面的人才不敢以此作為貪汙的渠道。03空印案以後,難道就沒有人再實行這樣的做法了嗎?朱元璋在殺了一批貪官以後,不願意再有人提及這件事。
  • 為什麼幾乎沒有人拍元朝的影視劇?導演:不是不想拍,是不敢拍
    以秦朝為背景的有《神話》、漢朝的《大漢天子》、三國的《三國演義》、南北朝的《蘭陵王》、隋朝的《隋唐演義》、唐朝的《長安十二時辰》、宋朝的《包青天》、明朝的《朱元璋》,清朝的不必多說,當年的《還珠格格》系列和《
  • 朱元璋統一天下有多難?僅打敗元朝?沒怎麼簡單,主要做了五件事
    朱元璋於1368年正月,正式建立了明朝,年號洪武,建都於南京,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史稱明太祖。元末農民大起義,歷時十七年之久,遍及全國絕大部分地區,最後朱元璋趕走元朝皇帝,翦除群雄,建立了明王朝,這在歷史上具有巨大的意義和作用。
  • 為何幾乎沒有人拍元朝的影視劇?不是導演不想拍,而是「不敢拍」
    此後元王朝歷五世十一帝,直至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並以徐達、常遇春等人率軍北伐奪取了元大都,元廷才被迫退居漠北,結束了在中原的98年統治。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中國歷史上疆域面積最大的朝代,有著忽必烈這樣開國明君的一個朝代,元朝與我國其它朝代相比顯然並不乏看點。
  • 元朝末年「打工人」朱元璋是如何逆襲成為大明帝國「人上人」的?
    在元朝末年,課稅繁重,民族壓迫,天災人禍,民不聊生,祖輩世代為農,家中一貧如洗,朱元璋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因他在家族兄弟中排行老八,小時候的名字叫朱重八。朱元璋十五歲那年,老家濠州(今安徽鳳陽)發生罕見的大旱和蝗災,之後又爆發了大規模瘟疫。在這場疫情中朱元璋的父親、大哥和母親在不到半個月內相繼去世,家中只剩下他和二哥。